- ISBN:97870201649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9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020164950 ; 978-7-02-016495-0
本书特色
是诗性的哲学,也是现实的关怀 它独属于鲁迅,却吸引众人前往 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 阎晶明 *新学术随笔集 再读《野草》,如“箭正离弦”,动感紧张
内容简介
本书从《野草》的本事缘起,考察《野草》的成因;也从诗性和哲学以及艺术表达的角度.探讨鲁迅对本事的改造、升华和艺术创造;还试图从《野草》的发表、出版流变.观察《野草》的传播史。 “箭正离弦”,是对《野草》营造的环境、氛围,情感流动的起伏、张力,以及鲁迅思想的玄妙、精微所做的概括。“箭正离弦”是一种状态,它已开弓,无法收同.但它的速度、方向、目标并未接近显现。它比箭存弦上更有动感,比离弦之箭更加紧张。
目录
自 序
**章 抖落思想的尘埃
——《野草》本事考
1.北京的风景与环境
2.故乡绍兴的影迹
3.现实世相与人物“原型”
4.作为“赠品”的“器物”
5.文史典籍的散布
6.结语:为什么会有本事考?
第二章 箭正离弦
——《野草》的诗性与哲学
1.本事是缘起、元素,但不等于就是题材
2.阐释《野草》注定要面对的困局
3.《野草》的表达“格式”
4.从“肩住黑暗的闸门”开始跋涉
5.本事的升华:从“自言自语”谈开
6.“梦七篇”的延展与技巧
7.《野草》的高频率词语
8.“虚妄”中的力量与理想(上)
9.“过客”的相遇、对峙、告别
10.“虚妄”中的力量与理想(下)
11.“‘世纪末’的果汁”:外来影响与鲁迅的创造
12.余论:没有终点的阐释
第三章 “阿,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呵!”
——《野草》的发表、出版与传播
1.为什么叫《野草》
2.“老虎尾巴”与《野草》
3.《野草》的发表和《语丝》
4.当《野草》在《语丝》频频遇上“周作人”
5.《野草》的初版与早期流变
6.《野草》翻译的难点
7.余论:必须要做的辨正
末 章 逐篇简释:一点理解的“语丝”
附录一 鲁迅关于《野草》的自述辑录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阎晶明,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评论。出版有《鲁迅的文化视野》《鲁迅与陈西滢》等著作。在《鲁迅研究月刊》《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十月》等发表多篇关于鲁迅的论文及学术随笔。现任职于中国作家协会。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她们
¥16.0¥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7¥1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