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84315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88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518431564 ; 978-7-5184-3156-4
本书特色
零基础:写给没有任何哲学背景的读者,使用尽量少的术语解释复杂的理论 覆盖广:涉及广泛的伦理学理论和道德问题,有些很熟悉,有些很少被讨论 案例精:经典伦理学困境、多样的思想实验以及来自当代与历史的典故逸事 重论证:以伦理推理的方式重构各种理论,并从正反两方面给出分析和论证 多拓展:进一步阅读书单涉及不同主题或浅或深的内容,满足不同涉猎需要
内容简介
伦理学也许是与我们的生活离得*近的哲学领域。 《万千教育·伦理学基础》从伦理学三大主要分支介绍了其基本理论及核心问题。对于每一种理论,《万千教育·伦理学基础》都从优势及问题两方面进行讲述,并构建逻辑论证予以证明。书中随时给出前后相关联处的脚注说明,书末附有进一步阅读建议书单与术语表。这些特点使得《万千教育·伦理学基础》非常适合作为伦理学入门教材。 同时,《万千教育·伦理学基础》作者向来以逻辑清晰、文笔生动著称,致力于向没有任何哲学背景的读者介绍伦理学知识。 这使得《万千教育·伦理学基础》做到了尽量少地使用术语,并以伦理学上的经典案例、历史典故或真实故事来说明复杂的理论,通过构建论证帮助读者批判性地思考道德问题,掌握可用于分析日常问题的工具。 进行伦理学思考并不是在做无用功,而是让我们在思考如何生活时有章可循,更好地理解我们面对的问题,过一种好的生活。
目录
道德哲学领域概述
伦理学的怀疑主义
道德思考的起点
何谓道德?
道德推理
道德理论的作用
前瞻
**部分 好的人生
**章 快乐主义:其无比的吸引力
幸福与内在价值
快乐主义的吸引力
第二章 幸福是*重要的吗?
快乐主义的悖论
作恶的乐趣
两个世界
虚假的幸福
自主性的重要性
生命的轨迹
不快乐是受伤害的征兆
结论
第三章 得之所欲
多种多样的美好人生
个人权威
避谈客观价值
动机
为追求个人利益正名
认识什么对自己有益
第四章 欲望理论的问题
得之所欲也许对提升美好人生并不必要
得之所欲也许对提升美好人生并不充分
结论
……
第二部分 规范伦理学:做正确的事
第三部分 元伦理学:道德的地位
参考文献
进一步阅读建议
术语表
译后记
节选
《万千教育·伦理学基础》: 无论是哪一个版本的欲望理论都认为,美好人生本质上来说就是满足自己的欲望。然而,我们的欲望往往是由我们的成长方式决定的,而早年父母师长灌输给我们的期望影响尤其重大。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有些父母很早就已经让孩子深信他们自己一无是处,不配得到爱,或者以后肯定一事无成。而有些社会一直把女性视为二等公民,在这些社会中,女孩从小就知道别指望自己在政治或者职业上出人头地,想都不要想。 这样的灌输是很容易深入人心的。如果你从小就坚信你*大的抱负应该是服侍你的主人,那么你*终可能就不会有其他的欲望。如果欲望满足是衡量美好人生的尺度,那么即使是做奴隶的人生也挺好的。 这听起来好像不对。比如,在我们想来,不管他的欲望满足与否,奴隶不可能有好的人生,因为他没有人身自由。但是,欲望论者拒绝接受自由是有内在价值的观念。在他们看来,除非人们渴求它——不然无论是科学成就还是艺术成就,无论是自由还是快乐——它本身都没有价值。如果你早年就被洗脑认为寻求自由是愚蠢的,或者相信教育对于“你这样的人”来说根本没必要,那么放弃对这些事情的追求就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只能给人带来不断的失望。 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啊?欲望论者似乎被迫承认这样的人生可能是*好的。你的期望值越低,越容易满足。由此,与那些追求更具挑战性目标的人相比,目光放得很低的人倒可能有更多的欲望满足感,但是,真看不出这样的人生会有什么精彩之处。 自我伤害与自我牺牲的悖论 如果欲望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得到想要的东西会让我们更幸福。但是,如果我们想伤害自己呢?要知道自伤并不一定是疯狂非理性的行为。比如,人们也许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感到懊悔,想做忏悔。或者可能看自己不顺眼,充满了自我厌恶,确信自己应该受伤害,而不该得到幸福。不管*终动机是什么,他们就是很想伤害自己。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人们为了他人的利益或者其他更重要的事业而自愿牺牲自己的利益。 这些自我伤害和自我牺牲的人有可能会成功。他们会心甘情愿地伤害自己,为重要的事业牺牲自己的幸福。如果这些人满足了自我毁灭或自我牺牲的欲望,那么欲望理论就要说他们生活得更幸福!显然我们不能认可这个结论。但欲望理论是说只要得到了真正想要的,人们就必然会受益——不伤着自己,而在这里他们*大的欲望却是伤害或牺牲自己。由此,欲望理论就产生了一个悖论:伤害或牺牲自己的欲望使得你不能去伤害或者牺牲自己。而自我伤害和自我牺牲的情况屡见不鲜,那么欲望理论就很值得怀疑了。 我们*深切的欲望不可靠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故意伤害自己。但是有一些与自我伤害相关的案例还是会给欲望论者带来不少麻烦。我想到的是自杀,想自杀的人认为他的死亡不是一种伤害,而是一种恩惠。他不是想伤害自己,相反,他试图用结束生命来改善他的生活。诚然,这听起来也像是一个悖论,那么欲望理论能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自杀有很多种,有一种自杀对欲望理论的威胁*大:想自杀的人,他的人生在外人看起来前途似锦,是值得活下去的。然而,他并不认同我们的观点。举一个常见的例子,一个年轻人失恋了,情人选择离开,再不回来。他悲痛欲绝,决定自杀。他于是陷入自杀的困扰不能自拔,一心就想去死。如果欲望理论是真的,那么欲望越深切,满足欲望就越能让你更幸福。而在这种情况下,寻死是他*好的选择,其他什么都不能让他更幸福。 这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一个结论。欲望论者可能会认为,他们*站得住脚的理论是说,满足靠得住的欲望就能找到幸福,而自杀者的欲望很可能是建立在错误的信念之上的。但他的信念到底错在什么地方呢?他可能很清楚自己人生的方方面面,但满眼望去都是痛苦和恐惧。在这种情况下,他的错误信念很可能是这样的:我的生活非常糟糕,也不太可能会有转机。 ……
作者简介
陆萌,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出国留学,现住美国旧金山湾区。译有《善的脆弱性》(The Fragility of Goodness,合译)。 拉斯·谢弗-兰多(Russ Shafer-Landau),现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哲学系教授。1992年于亚利桑那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政治哲学家、法哲学家乔尔·范伯格(Joel Feinberg)。 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伦理学思考,尤其侧重于元伦理学研究,是《牛津元伦理学研究》(Oxford Studies in Metaethics)杂志创始人和主编。著有《道德实在论之辩护》(Moral Realism: A Defence,2003)、《善与恶究竟是怎么回事》(Whatever Happened to Good and Evill, 2004)、《伦理学理论读本》(Ethical Theory: An Anthology,2007)、《道德人生》(The Ethical Life,2009)、《伦理学导论》(Living Ethics: An Introduction with Readings,2018)等。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了凡四训
¥16.7¥49.0 -
中国哲学十讲
¥15.9¥49.8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7.4¥49.8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庄子的处世哲学-玄妙人生三昧
¥5.9¥14.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3.0¥46.0 -
周易相学精粹
¥14.7¥42.9 -
传习录
¥12.6¥55.0 -
沉思录
¥8.7¥18.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10.6¥36.0 -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九品)
¥30.2¥68.0 -
好的孤独
¥12.5¥36.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5.3¥45.0 -
相濡以沫:希腊、罗马与拜占庭的精神世界
¥10.7¥33.5 -
现象学与家园学-塞普现象学研究文选
¥16.1¥42.0 -
通往世界的禅
¥17.8¥48.0 -
创造进化论
¥14.5¥45.0 -
钱穆作品集:阳明学述要
¥24.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