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评分
4.9分
4.9分
包邮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之争(精 文学卷)
1星价
¥11.8
(4.9折)
2星价¥11.8
定价¥24.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3条)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742014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06-05-01
- 条形码:9787807420149 ; 978-7-80742-014-9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之争》搜集整理了20世纪百年间有关翻译方面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载录了论辩各方的一些基本观点,这对于学习、研究、讲授中国文学史与研究作家作品都是很有用处的。它可以使我们温故而知新,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材料,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我们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因为它和我们的文学史学习、作家作品学习很贴近、很直接。我国的翻译文学史源远流长,从东汉佛经翻译开始,一直到现在,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从历史的悠久和规模的庞大而言,可以说中国的翻译及翻译文学的历史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目录
绪论
序章 中国翻译文学百年巡礼
一、近代:翻译文学的肇始
二、五四时期翻译文学的繁荣
三、30年代翻译文学的成熟
四、战争时期(1937一1949)翻译文学的艰难推进
五、50年代至70年代的翻译文学
六、80年代至90年代翻译文学的全面繁荣
章 “信达雅”之争
一、“信达雅”及其来源的争论
二、有关“信达雅”内涵的诠释及其论争
三、“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的论争与研究
第二章 直译与意译之争
一、对直译的两种理解
二、反对逐字直译,主张意译
三、强调“直译”、“意译”的辩征统一
第三章 “异化”与“归化”之争
一、近现代“归化”和“异化”的彼此消长
二、80年代至90年代以后的“归化”与“异化”之争
第四章 复译、转译之争
一、复译之争
二、关于转译
第五章 “处女”、“媒婆”、“奶娘”之争
一、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看对翻译文学的认识
二、创作与翻译的价值关系:“处女”、“媒婆”与“奶娘”的争论
第六章 形似神似、等值等效之争
一、“神似”与“形似”
二、关于“化境”
三、关于“等值”、“等效”
第七章 “可译”与“不可译”之争
一、“不可译”与“可译”两端
二、可译与不可译之间
第八章 翻译文学国别属性之争
一、“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提出
二、围绕翻译文学国别属性问题的争论
第九章 “科学”论与“艺术”论之争
一、翻译:艺术?科学?科学+艺术?
二、“美化之艺术”论、“优势竞赛”论及其引发的论争
第十章 关于“翻译学”的论争
一、“翻译学”可否建立?
二、如何看待借鉴西方译论,如何看待和吸收
中国传统译论?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补后记
编辑后记
序章 中国翻译文学百年巡礼
一、近代:翻译文学的肇始
二、五四时期翻译文学的繁荣
三、30年代翻译文学的成熟
四、战争时期(1937一1949)翻译文学的艰难推进
五、50年代至70年代的翻译文学
六、80年代至90年代翻译文学的全面繁荣
章 “信达雅”之争
一、“信达雅”及其来源的争论
二、有关“信达雅”内涵的诠释及其论争
三、“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的论争与研究
第二章 直译与意译之争
一、对直译的两种理解
二、反对逐字直译,主张意译
三、强调“直译”、“意译”的辩征统一
第三章 “异化”与“归化”之争
一、近现代“归化”和“异化”的彼此消长
二、80年代至90年代以后的“归化”与“异化”之争
第四章 复译、转译之争
一、复译之争
二、关于转译
第五章 “处女”、“媒婆”、“奶娘”之争
一、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看对翻译文学的认识
二、创作与翻译的价值关系:“处女”、“媒婆”与“奶娘”的争论
第六章 形似神似、等值等效之争
一、“神似”与“形似”
二、关于“化境”
三、关于“等值”、“等效”
第七章 “可译”与“不可译”之争
一、“不可译”与“可译”两端
二、可译与不可译之间
第八章 翻译文学国别属性之争
一、“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提出
二、围绕翻译文学国别属性问题的争论
第九章 “科学”论与“艺术”论之争
一、翻译:艺术?科学?科学+艺术?
二、“美化之艺术”论、“优势竞赛”论及其引发的论争
第十章 关于“翻译学”的论争
一、“翻译学”可否建立?
二、如何看待借鉴西方译论,如何看待和吸收
中国传统译论?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补后记
编辑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树会记住很多事
¥12.3¥29.8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16.6¥52.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哇哈!这些老头真有趣
¥13.7¥30.0 -
汉字里的中国
¥13.1¥4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3.4¥39.0 -
生活的事实
¥13.2¥38.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4.7¥55.0 -
我与地坛
¥17.5¥28.0 -
字里书外
¥29.4¥49.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16.9¥49.8 -
她们
¥15.0¥46.8 -
昨日书林:西潮
¥18.4¥58.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22.9¥49.8 -
这辈子 :1920-2020外婆回忆录
¥23.9¥45.0 -
人间词话
¥7.0¥17.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5.4¥49.8 -
(精)川端康成经典辑丛:彩虹几度
¥31.2¥48.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人间一趟
¥27.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