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6087231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150页
  • 出版时间:2018-09-01
  • 条形码:9787536087231 ; 978-7-5360-8723-1

本书特色

《两座城市》是波兰著名诗人、随笔散文家和小说家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散文、随笔集,带有作者一贯的哲思风格,通过对自己所见所闻的描述,以此提出对文学、历史的思考。 利沃夫这座城市在扎加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多次出现,一定程度代表了他的乡愁。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利沃夫和格里威策这两座城市,从虚和实两个角度想象和描述,以对周边事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学识和冷静的思考,不同于他早期充满尖锐和愤怒的文风,而是以对现实世界的探索以达到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 《两座城市》的书写一如扎加耶夫斯基本人,在“两座城市”里看到他敞开自我,爱亲人和朋友,在“公开的档案”和“新拉鲁斯百科小词典”里,则是一个喜欢独处,安静阅读和聆听周围声音的人。

内容简介

本书中作者通过自己的家族和历史变迁的感受进行书写, 内容富于思想性, 以安宁和平静对待身边的一切, 同时也记录了他部分的个人游历, 以及短篇随笔。内容包括: 两座城市 ; 一个小国家写给上帝的信等。

目录

记忆,阅读,另一种目光(总序) / 高兴

流亡·历史·想象力(中译本前言) / 李以亮

**部分 两座城市

两座城市

第二部分 公开的档案

一个小国家写给上帝的信

春天的雷雨

第三部分 新拉鲁斯百科小词典

两本书

克拉科夫

在图书馆

诗歌未被揭示的玩世主义

身处巴黎的本质论者

看门

文学的两个缺陷

关于神秘的讲座

热忱

存在主义

世界已撕裂

中欧

我杀了希特勒

邪恶

德罗戈贝奇和世界

谋杀

主动语态

兄弟情谊

狂喜和反讽

司汤达

三种历史

读书遣时光

圣人彼得的报告

历史想象力

来自另一个世界

空虚

富于灵感的皮肤病学家

捍卫形容词

天真与经验


展开全部

节选

雨连续下了四天。飘浮在城市上空的云,阴沉、污浊,匆忙而急切地移动,仿佛连绵的货物列车,要把海洋输送到东方。 *后,太阳终于冲破云层,潮湿、热气腾腾的屋顶瞬间成为一面面镜子,闪耀着,自在而得意。 如果将人分为定居者、移民和无家可归者,我无疑属于第三类。这算是非常清醒的看法,并无任何多愁善感或自我怜悯的矫情。 定居者通常生于斯、死于斯;有时,一个人眼里的故乡,正是其家族世代共同生活过的地方。移民往往在海外建立起他们的家,这样至少保证他们的孩子们可以再次属于定居者那一类(不过,他们说另外一种语言)。因此,移民便是一个临时的纽带、一个向导,掌握着后代的未来。他将他们带到另一个安全的地方,或者在他看来,一个安全的地方。 另一方面,一个无家可归者,出于偶然、命运的无常、本身的错误或气质上的缺点,从童年或从锻造他的年少岁月起,他就不能或不想与他成长、成熟的环境建立起紧密和深厚的联系。因此,无家可归,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住在桥底,或是少有人出入的地铁站(比如勒瓦卢瓦桥车站);而只是说,那人有这个缺陷,不能将他的家可能所在的街道、社区或城市,如通常那样称为自己的小家乡。 具体到我,一个确凿的说明(也许过于简单明了),就可解释清楚,因为我的童年是在一个丑陋的工业城市中度过。我被家人带到那里时,还不满四个月。在那之后很多年里,我都会听到他们说起那座被迫离开的、无比美丽的城市(利沃夫)。所以,毫不奇怪,出于优越感,我在打量那些房子和街道时,总是带有一丝轻蔑的味道,而从现实里,我只不过获取一些生活必需品而已。 这也就是为什么——至少在我看来——我是如此众所周知地无家可归(我这样说,尽量不想引起任何的怜悯,同时,我也不想使人认为,对此奇特之处我颇感自豪)。 我父母的生活被割裂为两截:迁徙前和迁徙后。我的生活也是一样,除了在那个动人的城市里度过的四个月,无论如何不能和后来成长的经历相比。然而,无论一个人的生活从哪里开始分割和划分,它总是被割裂和划分成两半。 如果我是生活了八个月,善于数字计算的人也许会满意。然而,事情的转折是以那样一种不同的方式发生的,神秘主义者也许会感到高兴,因为那*初无意识的四个月,闪耀着启示的光。 无家可归,但也并不总是不快乐。无论怎样,这个更糟糕的城市也给我提供了各种卑微的财富,首先便是头顶的一个屋顶。 而且,有时甚至也有一些更为慷慨的礼物。比如,有一次——那时我很可能已经十六岁——我的一个同学卖给我一些唱片,那是他从学生歌咏俱乐部偷来的。(这个俱乐部因为一场大火,有部分被毁掉了,所以我的同学也不能严格地被定义为“窃贼”)这些都是德国唱片公司制作的,它们包括下列作品: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贝多芬弦乐四重奏作品59-3号(三首弦乐四重奏献给了拉祖莫夫斯基)、莫扎特第25钢琴协奏曲、海顿的清唱剧《四季》之《春天》。 唱片曲目的选取是随意的。我想,虽然我的同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窃贼,但他在猛然抓住那些唱片时,一定也非常匆忙。对于我,这全然随机凑在一起的作品,却成为我音乐教育的基础。 鉴赏行家一定会问:巴赫在哪里?蒙特威尔第呢?《格里高利圣咏》、舒伯特和瓦格纳在哪里? 可惜他们都不在学生歌咏俱乐部里。更何况,瓦格纳本人在政治上造成了损害。商店里没有太多的古典唱片。那时候波兰的统治者,瓦迪斯瓦夫·哥穆尔卡,很不注重音乐的价值(这让他付出了代价——他的统治非常不着调)。 是的,在这些唱片中,的确没有巴赫或蒙特威尔第,但有《彼得鲁什卡》响亮、轻快、具有挑战性的小号,有弦乐四重奏作品59号沉思的财富,有莫扎特晚期的钢琴协奏曲,*后,还有海顿献给大地之春的赞歌。 直到今天,我还保留着这些唱片其中的一张,现在它就在我眼前: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它包含这些部分:一、活泼的快板;二、近似小快板的行板;三、优雅的小步舞曲;四、很快的快板。由科伊克特四重奏组演奏,乌黑光亮的唱片带有黄色的标签。 音乐是为无家可归者创造的艺术,因为所有艺术中,它与空间的关联*少。它非常具有国际性。为什么相当一部分音乐作品都有一个意大利名称?为什么贝多芬出生在波恩却在维也纳去世?为什么他将三个小提琴四重奏献给一个俄罗斯贵族?为什么中国人演奏肖邦的夜曲?为什么亨德尔要去伦敦而罗西尼要去巴黎? 绘画是定居者的艺术,他们喜欢凝视自己的住地。肖像画使定居者确信他们实在地活着(因为它们是可见的)。唯有静物画——并非全部——揭示事物绝对的冷漠、愤世嫉俗,而且,缺少地方性的爱国主义。莫兰迪所画的大水罐,和博洛尼亚毫无共同之处;但它们都很脆弱、薄、充满空气。在维米尔的绘画里,室内的一切都属于小城代尔夫特,但是,窗户却敞向虚空(也就是,敞向光)。 同时,诗歌*适合移民。那些不幸的人,携带他们可怜的物品,站在深渊之上——在一代与一代之间、在大陆和大陆之间。他们的嘴唇有时候会翕动一下,有的人冒出一声可怕的诅咒,另一些人则会吟出一些诗节。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讲,我的家族完全是那个爱空想的社会阶层——所谓知识分子群体的代表:来自于地位较低的贵族,很久很久之前就已失去财产,而且,在几乎两百年里一直就在经历各式各样的变形和尝试,大多演化成为司法人员或教书先生,在他们抽屉的*下面,仍然保留着高贵血统的一些痕迹——家族盾徽、庄园残剩的*后的名称。

作者简介

作者:亚当·扎加耶夫斯基波兰著名诗人、随笔散文家和小说家。一九四五年出生在利沃夫(今属乌克兰),毕业于雅盖隆大学哲学系。波兰“新浪潮”诗歌代表诗人、主要理论阐述者。在一九七〇年代是波兰持不同政见的异议诗人。一九八二年移居巴黎。后往来于巴黎和美国之间,先后执教于休斯敦和芝加哥大学。二〇〇二年返回波兰,定居克拉科夫。主要著作有诗集《公报》《肉铺》《信》《多重性颂》《画布》《炽烈的土地》《震惊》《神秘学入门》《无止境——扎加耶夫斯基诗选》《永恒的敌人》和《无形之手》,随笔散文集《团结,孤独》《两座城市》《另一种美》《捍卫热情》等。扎加耶夫斯基的作品已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出版,获得过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特朗斯特罗姆奖、米沃什奖、欧洲诗人奖等多项权威大奖,以及中国的“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和“中坤国际诗歌奖”,并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译者:李以亮,诗人、译者。写作诗歌、随笔,翻译欧美多家诗歌、散文作品,作品散见相关专业期刊,出版有诗集《逆行》,译集《波兰现代诗选》《无止境——扎加耶夫斯基诗选》《捍卫热情》《另一种美》等。曾获得第二届“宇龙诗歌奖”、“后天”诗歌翻译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