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690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93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20369008 ; 978-7-5203-6900-8

本书特色

l 紧贴当代生活的哲学入门课,为几乎困扰每个人的真问题提供答案 l 哲学深夜食堂,失眠*佳读物,大哲学家陪你度过漫长黑夜 这是一本“问题”之书,书中列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基于网络搜索引擎的关键词自动联想,比如输入“我在”,下方出现的**个推荐即是“我在虚度人生吗?”此外,还有“我的人生有意义吗?”“人生还有更多可能吗?”等各类发人深省的灵魂拷问。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行业,正在做着什么样的事情,都难以避开这些问题,它们总会在某一刻,尤其是深夜,浮上脑际。 这也是一本“答案”之书。关于这些几乎困扰着我们每一个当代人的问题,在历史上都早已有人思考过,并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比如克尔凯郭尔、维特根斯坦、康德、尼采等。当然,这些“答案”并非是绝对正确、一劳永逸的,你还需要结合书中的许多见解和思考方法,以更独立更深入地进行思考,从而找到你自己的答案。 总之,如果你在深夜突然开始思考人生,不妨拿出这本书,大哲学家们将陪你度过漫漫黑夜,带你重新认识自我与世界。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一个朋友都没有?如果我永远找不到真爱怎么办?为什么我不享受生活?我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吗?人们总试图弄明白一件事的意义或对我们的影响。每天,数以百万计的人都会在搜索引擎上输入他们想问的问题,大大小小,各式各样。这些问题有一些共同点,它们涉及的领域,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触及的。在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问题背后,是人类对世界、对他者、对知识的永恒关切。本书将解答人们在网上提出的各种重大的、急迫的、与人类存在相关的问题。学识渊博的哲学学者史蒂芬?劳将借用柏拉图、康德、克尔凯郭尔等大哲学家的智慧,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而不是晦涩难懂的术语,向读者揭示历目前伟大的“头脑”会如何解答当下人类所面临的困惑。

目录

【本书目录】

1. 为什么我一个朋友都没有?  /// 001

2. 我的吐司上怎么会印着一张脸?  /// 005

3. 我在被人操纵吗?  /// 008

4. 真有鬼吗?  /// 013

5. 我正常吗?  /// 017

6. 我会下地狱吗?  /// 022

7. 为什么要生娃?  /// 027

8. 我是不是快死了?  /// 030

9. 为什么我不享受生活?  /// 034

10. 我是种族主义者吗?  /// 039

11. 我有自由意志吗?  /// 044

12. 通灵术是真的吗?  /// 049

13. 我可以“不为什么,就是知道” 一些事吗?  /// 055

14. 我的人生有意义吗?  /// 060

15. 为什么从来没有人约我出去?  /// 065

16. 什么是“屁话” ?  /// 068

17. 有些阴谋论是真的吗?  /// 073

18. 为什么会有虔诚的善男信女?  /// 077

19. 为什么别人不喜欢我?  /// 082

20. 诚实永远是上策吗?  /// 087

21. 情人眼里真的出西施吗?  /// 091

22. 为什么这个世界一团糟?  /// 096

23. 我的人生何时开启?  /// 100

24. 为什么我老是气嘟嘟?  /// 103

25. 我是谁?  /// 109

26. 如果我永远找不到真爱怎么办?  /// 113

27. 为什么好人要受苦?  /// 117

28. 为什么我不感激自己拥有的一切?  /// 120

29. 我在虚度人生吗?  /// 124

30. 我做对了吗?  /// 127

31. 为何人生如此艰难?  /// 130

32. 我是个坏人吗?  /// 133

33. 如果我失败了会怎样?  /// 137

34. 我是精神病吗?  /// 141

35. 我是个好人吗?  /// 146

36. 我还是 20 年前的我吗?  /// 150

37. 为什么我总是把别人推开?  /// 155

38. 我该怎么渡过难关?  /// 158

39. 我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吗?  /// 162

40. 长生不老是件好事吗?  /// 168

41. 我自恋吗?  /// 172

42. 我是个完美主义者吗?  /// 175

43. 暴力有正义的时候吗?  /// 178

44. 我找到“真命天子 / 梦中女神” 了吗?  /// 183

45. 人生还有更多可能吗?  /// 187


展开全部

节选

【试读】 14. 我的人生有意义吗? 有时候,当我们后退一步回望人生时,我们会自问:我做的一切有何意义呢?我的生命有任何意义吗? 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通常,如果有人问起蘑菇存在的意义、天空的意义或者牛奶冻的意义?我们抓破头皮也想不清,“你到底是什么意思?”通常我们会这样回答,“牛奶冻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如果询问的是一个单词、一本书、一部电影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这个问题倒还说得通。“牛奶冻”这个词汇有它本身的意义。追究“夜晚红色天空”的意义也说得过去,也许我们想问的是“红色的天空象征着什么”或者“红色的天空预示着什么天气”。但如果我们问的是:“我的人生,或者人类的生命有什么意义?”这时,我们并没有把人类的生命当作“牛奶冻”那样的存在,我们所问的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意义或是符号意义。 事实上,这并不是说我们的人生没有意义,尤其是没有那种象征或符号的意义。其实任何事物都有这类意义。比如我可能会在门外的花盆里放一个蘑菇,作为告诉别人我在家的信号。在这样一种特殊情境下,那个蘑菇也是有意义的。尽管不太相似,但同样可以想象,人的生命也可以被用作一种信号。例如,路过的外星人可能在地球上播下生命的种子,起到宇宙路标的功能,以此告诉外星飞船:“在下一个太阳系左转。”在这个意义上,地球上的生命就有了意义。不过,我怀疑是否真的会有人认为这个发现揭示了人类生命的意义。毕竟,当我们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时,被外星人当路标可不是我们感兴趣的那种意义。 当我们讨论人生的意义时,一个相关的问题经常相伴出现,那就是:生命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何而存在?你的生命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你的生命确实有某种目的,它有意义吗? 也不一定。事实上,你的生活的确有目的。所有生物都为了生存和繁殖而进化,这就是它们的目的,至少从进化的视角看是这样的。但作为智人的一员,如果我们存在的意义也仅仅是在地球上存活足够长的时间以便成功繁衍、生生不息,这似乎并不能赋予我的人生以独特的意义。毕竟,这意味着我和鼻涕虫的生存目的没什么区别。 但也许我们一开始就定错了方向呢?如果那些教士是对的,人类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爱上帝,那会如何?爱上帝是宇宙的目的。如果人类创生的目的就在于此,这会使我们的生命有意义吗? 似乎也很难令人满意。假设一个儿子发现他的母亲渴望得到孩子的爱,而生孩子仅仅是为了满足这种渴望。这样的发现不太可能让儿子觉得自己的生活有意义。如果发现他被创造出来只是为了满足他母亲的私欲,他仅仅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这可能会让他觉得生命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有意义。的确,为了某种目的而创造人类,难道不是一件相当贬低身份、有辱人格的事情吗? 因此,人生有意义并不一定体现于它存在目的。当我们询问人生的意义时,我们也不是在询问人生某种类似“牛奶冻”那样的象征意、符号意。那么当我们问这个问题时,问的到底是什么呢? 事实上,无论是信教的人还是不信教的人,在面对哪种人生有意义这一问题时,基本都倾向于相似的答案。我们大多数人会想到像爱因斯坦(Einstein)、罗尔德·阿蒙森(Roald?Amundsen)、玛丽·希科尔(Mary?seacole)、莫扎特(Mozart)、阿达·洛芙莱斯(Ada?Lovelace)和居里夫人(Marie?Curie),他们都有一个美好而有意义的人生。有意义的人生不一定是幸福的人生,它甚至不需要在实现人生目标上获得成功。众所周知,探险南极的斯科特(Scott)*终没能到达南极点,他因为自己的尝试而出名。此外,有意义的人生也不必然需要品行端正。我甚至可以说某些风流成性的吸毒者也过着有意义的生活,只要他们的人生计划(比如创作音乐)没有彻底走上邪路。另外,那些把生命都奉献给大屠杀的人,无论他们多么巧妙和成功地实施了那些可怕的计划,他们的生命都注定没有任何意义。 当看到有意义的人生时,我们似乎能够识别出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似乎已经知道是什么把人生标记为有意义的。困难在于准确地确定有意义的人生需要什么,实现的秘诀何在? 在探寻人生意义的过程中,我们难道不是在探寻一个有且只有有意义生命才必然具备的特征,或者说使其成为有意义的唯一特征吗?但为什么全部有意义的人生都必须拥有一个共同且单一的特征呢? 奥地利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1889—1951)*有名的洞见,就是他所说的“家族相似性概念”。如果你观察不同家庭成员的脸,你可能会注意到他们彼此很相似,他们有的都长着大鼻子,其他的有蓝眼睛或波浪般的卷发。尽管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似之处存在不少重叠,但他们未必有一个共同的面部特征,比如全家都有大鼻子。维特根斯坦认为有些概念,比如游戏的概念,就是家族相似性概念。维特根斯坦问,所有游戏的共同点是什么?有些具有竞争性,有些没有;有些涉及球,有些不涉及;有些是团队游戏,有些不是。维特根斯坦再次指出,所有游戏并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当我们研究羽毛球、西洋双陆棋、足球、单人纸牌游戏和国际象棋时,我们发现它们并不包含一个共同的特征,而是一系列重叠的相似点。但哪怕没有这种单一的“公约数”,游戏的概念仍然是合理有用的。 所以,也许在寻找赋予人生意义的那个特征时,我们是在白费力气。我们可能发现不了那种有意义人生都具有的单一特征,而只会看到一系列重叠的相似性。 在这种情况下,询问人生的意义可能会陷入一种令人困惑的症状:假设一定有某个隐藏的、本质的、根本的特征使人生有意义,前提是我们能确定它是什么。当我们找不到这个特征时,可能会得出的结论是:为我们生命赋予意义的东西必须是隐藏的,甚至是神奇的、超凡的。然而事实可能是,让人生有意义的东西根本就不处于隐藏状态,它就在我们世俗生活的结构中。只不过,它并非一个单一的内容。 再说说关于生命意义的*后一点想法:有时人们认为,如果人生缺乏意义,那么*终什么都不重要。无论我们是死是活,我们如何度过此生,*终,这些都不重要。从宇宙的角度看,它完全没有意义。然而请注意,如果*终什么都不重要,那么,“*终”“什么都不重要”这件事本身也不重要! 可是,即使*终什么都无所谓。对我们而言,那些事情本身可能仍令人牵肠挂肚。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史蒂芬·劳(Stephen Law),英国著名哲学学者,伦敦大学教授。1960年生于英国剑桥,高中辍学后曾做过邮递员和喷砂工,后对哲学产生兴趣,在牛津大学攻读哲学学位,36岁开始在伦敦大学教授哲学。他撰写过许多畅销哲学入门书,如《哲学家档案》(The Philosophy Files)、《哲学健身房》(The Philosophy Gym)、《大哲学家》(The Great Philosophers)、《人文主义极简史》(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n Humanism)等,广受读者欢迎。他同时还是《卫报》《星期日独立报》《星期日邮报》《泰晤士报》《新闻周刊》和《新科学家》等杂志的知名撰稿人。 【译者简介】 石羚,北京大学哲学学士,清华大学中国哲学硕士。曾粗浅涉猎朱子学、《中庸》学,未熬过“七年之痒”,只好将哲学从专业方向变为业余爱好。现为人民日报社编辑。 马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硕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法律硕士。生性好奇,浅尝辄止,对国际海洋法、战争法有泛泛研究。现为人民日报社记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