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03427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6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569034271 ; 978-7-5690-3427-1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和近年来的优选通信技术和新理论。全书内容包括信道原理、模拟调制系统及其应用、信源编码技术、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基本数字调制技术、现代调制技术及其应用、信道编码技术,概念清楚、取材新颖、理论联系实际,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无线电技术、通信与电子系统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也可供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作为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通信系统 1.1.1 通信系统的分类 1.1.2 模拟通信系统 1.1.3 数字通信系统 1.1.4 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 1.2 世界通信技术发展史 1.3 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 1.4 信息的度量 1.5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1.5.1 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1.5.2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第2章 预备知识 2.1 信号与系统的分类 2.1.1 信号的定义及其分类 2.1.2 系统的定义及其分类 2.2 确定信号的分析 2.2.1 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 2.2.2 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2.2.3 信号的能量谱和功率谱 2.2.4 卷积和相关函数 2.3 随机信号的分析 2.3.1 随机变量 2.3.2 随机过程及其统计特性 2.4 平稳随机过程 2.4.1 狭义平稳随机过程 2.4.2 广义平稳随机过程 2.4.3 各态历经性 2.4.4 功率谱密度 2.5 高斯随机过程 2.6 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2.6.1 输出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 2.6.2 输出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 2.6.3 输出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 2.7 窄带随机过程 2.7.1 窄带信号 2.7.2 窄带随机过程 第3章 信道 3.1 信道的定义和分类 3.1.1 狭义信道 3.1.2 广义信道 3.2 有线信道 3.2.1 双绞线 3.2.2 同轴电缆 3.2.3 光纤 3.3 无线信道 3.4 信道噪声 3.4.1 白噪声 3.4.2 高斯白噪声 3.5 信道模型 3.5.1 调制信道的数学模型 3.5.2 编码信道的数学模型 3.6 信道容量与香农公式 3.7 利用Simulink建模仿真的步骤 第4章 模拟调制系统及其应用 4.1 线性调制 4.1.1 常规调幅(AM) 4.1.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 4.1.3 单边带调制 4.1.4 残留边带调制 4.1.5 模拟脉冲调制 4.2 线性调制和解调的一般模型 4.2.1 线性调制信号产生的一般模型 4.2.2 线性调制信号解调的一般模型 4.2.3 线性调制的应用 4.3 角调制 4.3.1 窄带角调制 4.3.2 款待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4.4 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j 4.4.1 调频信号的产生 4.4.2 调频信号的解调 4.5 模拟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4.5.1 双边带调制的抗噪性能分析 4.5.2 单边带调制的抗噪性能分析 4.5.3 AM包络检波的抗噪性能分析 4.5.4 调频系统的抗噪性能分析 4.6 频分复用 4.6.1 多级调制和复用 4.6.2 模拟通信系统的应用举例 4.7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4.8 FDM技术的应用仿真 4.9 载波提取电路的设计及应用 4.9.1 基本原理 4.9.2 基于2PSK的应用仿真模型 第5章 信源编码技术——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5.1 PCM编码 5.1.1 抽样 5.1.2 量化 5.1.3 A律13折线 5.1.4 PCM系统的抗噪性能分析 5.1.5 PCM信号的码元速率与带宽 5.2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5.2.1 DPCM工作原理 5.2.2 ADPCM系统的应用 5.3 增量调制 5.4 时分复用 5.4.1 时分复用原理 5.4.2 PCM 30/32路基群帧结构 5.4.3 SDH复接技术 5.5 PCM系统的应用仿真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6.1 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 6.1.1 码型设计原则 6.1.2 各种传输码型 6.2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计算 6.3 无码间串扰的模型 6.3.1 无码间串扰的条件 6.3.2 无码间串扰的传输波形 6.4 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6.4.1 部分响应信号的波形 6.4.2 部分响应系统的一般形式 6.5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误码率 6.5.1 二元码的误码率 6.5.2 多元码的误码率 6.6 眼图分析法 6.6.1 观察方法 6.6.2 眼图模型 6.7 均衡技术 6.7.1 时域均衡的基本原理 6.7.2 自适应均衡器 6.8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6.9 LMS技术的应用仿真 第7章 基本数字调制技术 7.1 二进制数字调制 7.1.1 二进制幅度键控 7.1.2 二进制频移键控 7.1.3 二进制相位键控 7.2 二进制数字调制的抗噪性能 7.3 数字信号的*佳接收 7.3.1 具有匹配滤波器的*佳接收机 7.3.2 相关接收机 7.3.3 *佳接收机的性能 7.4 多进制调制技术 7.4.1 多进制振幅键控 7.4.2 多进制频移键控 7.4.3 多进制相移键控 7.5 QPSK的Simulink仿真实现 第8章 现代调制技术及其应用 8.1 正交振幅调制 8.2 MSK调制与解调原理 8.3 OQPSK调制与解调原理 8.4 π/4一DQPSK调制与肼调原埋 8.5 QAM在Simulink中的建模仿真 第9章 信道编码技术 9.1 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 9.2 奇偶校验 9.2.1 垂直奇偶校验 9.2.2 水平奇偶校验 9.2.3 水平垂直奇偶校验 9.3 线性分组码 9.4 循环码 9.4.1 循环码的编码原理与实现电路 9.4.2 循环码的解码原理与实现电路 9.5 卷积码 9.5.1 卷积码的编码 9.5.2 卷积码的图形描述 9.6 Turbo码 9.6.1 Turbo码的编码 9.6.2 Turbo码的译码 9.7 信道编码的应用举例 9.7.1 移动通信技术 9.7.2 数字电视技术 9.7.3 计算机通信技术 9.8 CRC码建模与仿真 附录l 常用三角公式 1.三角公式 2.欧拉公式 附录2 Q函数表和误差函数表 附录3 **类贝塞尔函数表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亚娟,硕士,宜宾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通信工程、无线通信技术。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校级教改项目三项。参与校级精品课程《信号与系统》的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工作;参加2016年四川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数字电子技术》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工作。曾获宜宾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主要讲授《现代通信原理》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两门课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