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629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80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030662927 ; 978-7-03-066292-7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一章,各章内容以“丝绸之路”为线索,将其串联在一起,形成基本架构,主要论述了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中亚、西亚及古印度之间存在的文化交流。其中包括峰牛、三花马等的交流;与佛教相关的石窟地形的选择、香炉造型、舍利容器与舍利瘗埋等的交流;波斯与中国文化的交流问题;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胜”的发展与传播;中原王朝对西域经略过程中的文化传播;以贵霜为中介的希腊罗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等。全书所述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前辈学者已经在有关论著中有所涉及,但无暇展开论述者,著者在其基础上结合新的考古发现进行了全面综合的研究;二是国外学者以日本学者为主,对其本国所涉及的问题已经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著者在其观点的启发之下,对我国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三是著者在读书学习、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综合而言,本书内容丰富,选题新颖,视角独特,以小见大,为读者阐释了人类文明交往的特点,适合考古工作者、美术史研究者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阅读。
目录
目录
前言
**章峰牛东来——又一个“丝绸之路”的文化符号 1
一、文献资料中有关峰牛的记载及唐以前的峰牛形象 1
二、考古发掘出土的唐代峰牛俑及壁画、墓志纹饰中的峰牛形象 10
三、峰牛在古印度等地的地位 20
四、南宋程大昌对峰牛的解释所反映的问题 27
五、峰牛俑——骆驼俑、胡人俑之外又一“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 27
六、结语 34
第二章两则故事的比较——古代波斯与中国文化交流的探索 43
一、故事抄录 43
二、故事内容比较 44
三、两则故事反映的波斯与唐王朝的文化交流 47
四、结语 50
第三章狮子、须弥山、覆钵塔与香炉的完美结合——一个古印度创意的传播 52
一、造型及宗教含义的分析 54
二、唐代狮子香炉的余韵 71
三、创意的源头——印度 75
四、结语 76
第四章山水形胜——阿旃陀石窟与麟游慈善寺石窟寺地形选择的比较 77
第五章头光与背光上的放射状线条——一个外来因素的东传 85
一、犍陀罗地区放射线状凸棱头光造像举例 86
二、对新疆地区及内地佛教造像、壁画的影响 86
三、对日本的影响 96
四、结语 98
第六章龟兹印章与外来文化 99
一、大象鼻端顶瓶花印度文化龟兹发芽 99
二、回身射猎国王姿人立狮子自波斯 105
三、盘腿而坐西域风国王风采示天下 112
四、结语 114
第七章摩羯纹饰相关问题的思考 115
一、古印度摩羯形象的类型 116
二、相关问题探讨 125
三、结语 142
第八章舍利容器与舍利信仰 144
**节古印度舍利容器集锦及初步研究 144
一、覆钵塔形舍利容器 145
二、罐形舍利容器 152
三、扁平盒形舍利容器 161
四、圆筒状舍利容器 162
五、其他形状的舍利容器 170
六、结语 172
第二节越南北宁省发现的隋交州龙编县禅众寺舍利石函及塔铭 182
一、交州禅众寺舍利石函及塔铭的概况与研究 186
二、关于交州及龙编县 197
三、结语 199
第三节古代中韩舍利瘗埋的比较研究——以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为中心 199
一、文献中有关中韩舍利瘗埋关系的记载 200
二、瘗埋方式的比较 202
三、舍利容器的组合方式 206
四、舍利容器造型的比较 212
五、舍利容器之下安置莲花座的比较 228
六、同一地点反复瘗埋舍利的问题 229
七、从棺椁形舍利容器的有无看中韩舍利信仰的差异 229
八、结语 230
第九章“三花”、“三鬃”两相呼,御马颈饰修剪成——苏轼眼中的三花马 232
一、紫髯胡雏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鬉高 232
二、御马盛唐呼“三鬃”乐天诗颂马“三花” 233
三、秦汉花马传万古域外“三花”点马颈 234
四、意外的收获 243
五、结语 250
第十章胜—— 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 251
一、西王母式胜的分类与演变 251
二、花胜的发现与演变 286
三、人胜的发现与演变 292
四、结语 296
第十一章史海拾贝 299
**节长安镜像 299
一、一幅承载历史记忆的马毬图像——唐嗣虢王李邕墓壁画中的打马毬图 299
二、“丝绸之路”视野中的一件三彩骆驼俑 309
三、长安盛开无花果—— 一幅珍贵的“无花果采摘归来图” 327
四、大唐威仪——章怀太子墓“客使图”中的鸿胪寺官员形象 332
五、跋一幅珍贵的“羊车通学”图像 334
第二节新疆文物中的历史镜像 340
一、吐鲁番的日月图案与器物装饰 340
二、库车发现的阿特拉斯铜像 344
三、托库孜萨来古城遗址的摩崖造像 349
四、于阗蚕神——关于和田出土的一件双人面双耳陶壶 353
五、猕猴顶钵——猕猴奉蜜的佛传故事 357
结语 364
后记 366
前言
**章峰牛东来——又一个“丝绸之路”的文化符号 1
一、文献资料中有关峰牛的记载及唐以前的峰牛形象 1
二、考古发掘出土的唐代峰牛俑及壁画、墓志纹饰中的峰牛形象 10
三、峰牛在古印度等地的地位 20
四、南宋程大昌对峰牛的解释所反映的问题 27
五、峰牛俑——骆驼俑、胡人俑之外又一“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 27
六、结语 34
第二章两则故事的比较——古代波斯与中国文化交流的探索 43
一、故事抄录 43
二、故事内容比较 44
三、两则故事反映的波斯与唐王朝的文化交流 47
四、结语 50
第三章狮子、须弥山、覆钵塔与香炉的完美结合——一个古印度创意的传播 52
一、造型及宗教含义的分析 54
二、唐代狮子香炉的余韵 71
三、创意的源头——印度 75
四、结语 76
第四章山水形胜——阿旃陀石窟与麟游慈善寺石窟寺地形选择的比较 77
第五章头光与背光上的放射状线条——一个外来因素的东传 85
一、犍陀罗地区放射线状凸棱头光造像举例 86
二、对新疆地区及内地佛教造像、壁画的影响 86
三、对日本的影响 96
四、结语 98
第六章龟兹印章与外来文化 99
一、大象鼻端顶瓶花印度文化龟兹发芽 99
二、回身射猎国王姿人立狮子自波斯 105
三、盘腿而坐西域风国王风采示天下 112
四、结语 114
第七章摩羯纹饰相关问题的思考 115
一、古印度摩羯形象的类型 116
二、相关问题探讨 125
三、结语 142
第八章舍利容器与舍利信仰 144
**节古印度舍利容器集锦及初步研究 144
一、覆钵塔形舍利容器 145
二、罐形舍利容器 152
三、扁平盒形舍利容器 161
四、圆筒状舍利容器 162
五、其他形状的舍利容器 170
六、结语 172
第二节越南北宁省发现的隋交州龙编县禅众寺舍利石函及塔铭 182
一、交州禅众寺舍利石函及塔铭的概况与研究 186
二、关于交州及龙编县 197
三、结语 199
第三节古代中韩舍利瘗埋的比较研究——以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为中心 199
一、文献中有关中韩舍利瘗埋关系的记载 200
二、瘗埋方式的比较 202
三、舍利容器的组合方式 206
四、舍利容器造型的比较 212
五、舍利容器之下安置莲花座的比较 228
六、同一地点反复瘗埋舍利的问题 229
七、从棺椁形舍利容器的有无看中韩舍利信仰的差异 229
八、结语 230
第九章“三花”、“三鬃”两相呼,御马颈饰修剪成——苏轼眼中的三花马 232
一、紫髯胡雏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鬉高 232
二、御马盛唐呼“三鬃”乐天诗颂马“三花” 233
三、秦汉花马传万古域外“三花”点马颈 234
四、意外的收获 243
五、结语 250
第十章胜—— 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 251
一、西王母式胜的分类与演变 251
二、花胜的发现与演变 286
三、人胜的发现与演变 292
四、结语 296
第十一章史海拾贝 299
**节长安镜像 299
一、一幅承载历史记忆的马毬图像——唐嗣虢王李邕墓壁画中的打马毬图 299
二、“丝绸之路”视野中的一件三彩骆驼俑 309
三、长安盛开无花果—— 一幅珍贵的“无花果采摘归来图” 327
四、大唐威仪——章怀太子墓“客使图”中的鸿胪寺官员形象 332
五、跋一幅珍贵的“羊车通学”图像 334
第二节新疆文物中的历史镜像 340
一、吐鲁番的日月图案与器物装饰 340
二、库车发现的阿特拉斯铜像 344
三、托库孜萨来古城遗址的摩崖造像 349
四、于阗蚕神——关于和田出土的一件双人面双耳陶壶 353
五、猕猴顶钵——猕猴奉蜜的佛传故事 357
结语 364
后记 366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6.0¥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24.5¥49.0 -
清朝穿越指南
¥21.6¥45.0 -
人类酷刑简史
¥32.5¥59.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31.3¥68.0 -
朱元璋传
¥25.0¥3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7¥38.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1.7¥39.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2¥35.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27.8¥78.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0.9¥58.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4.1¥68.0 -
硬核原始人
¥21.0¥65.0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9.7¥58.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28.9¥45.8 -
中国近代史
¥10.2¥20.0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5.2¥29.8 -
中国通史
¥34.7¥45.0 -
吴晗-明朝三百年
¥1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