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566073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8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03566073 ; 978-7-5035-6607-3
内容简介
本书的突出特点是全面系统而又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全面吸收了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成果,综合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理论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水平,适合各级党校学员、各级党政干部以及高校师生阅读。
目录
导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轮廓
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产生
一 、历史经验的总结
二 、苏联模式的反思
三 、时代主题的转变
四 、改革开放的兴起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一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变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概括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
一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二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三 、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四 、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道路
一 、经济发展道路
二 、政治发展道路
三 、文化发展道路
四 、社会发展道路
五 、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际比较
一 、与发达资本主义的比较
二 、与苏联模式的比较
三 、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第二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来源
一 、实践经验的总结
二 、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三 、人类文明成果的借鉴
四 、中华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 、**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
二 、第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三 、第三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阐发
四 、第四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拓展
五 、第五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
一 、一条主线: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二 、两个理论基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与时代主题论
三 、相互贯通的理论观点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念
一 、以人为本
二 、公平正义
三 、共同富裕
四 、人民民主
五 、文化包容
六 、社会和谐
七 、民族复兴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三 、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
一 、新民主主义时期对苏维埃制度模式的探索
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六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程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主要特点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一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
二 、构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不断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第十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制
一 、社会体制及其形成过程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三 、通过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建设
四 、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体制建设
第十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与优势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后记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轮廓
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产生
一 、历史经验的总结
二 、苏联模式的反思
三 、时代主题的转变
四 、改革开放的兴起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一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变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概括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
一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二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三 、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四 、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道路
一 、经济发展道路
二 、政治发展道路
三 、文化发展道路
四 、社会发展道路
五 、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际比较
一 、与发达资本主义的比较
二 、与苏联模式的比较
三 、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第二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来源
一 、实践经验的总结
二 、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三 、人类文明成果的借鉴
四 、中华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 、**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
二 、第二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三 、第三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阐发
四 、第四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拓展
五 、第五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轮廓
一 、一条主线: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二 、两个理论基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与时代主题论
三 、相互贯通的理论观点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念
一 、以人为本
二 、公平正义
三 、共同富裕
四 、人民民主
五 、文化包容
六 、社会和谐
七 、民族复兴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三 、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
一 、新民主主义时期对苏维埃制度模式的探索
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六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程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主要特点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一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
二 、构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不断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第十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制
一 、社会体制及其形成过程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三 、通过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建设
四 、通过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体制建设
第十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与优势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民众政府
¥9.8¥25.0 -
走向海洋
¥16.5¥59.8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6¥58.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82.9¥97.5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24.5¥48.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决战华东-华东解放战争实录
¥16.7¥45.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虎部队(国民党七十四军抗日纪实白金珍藏插图版)
¥18.0¥53.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9¥32.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 -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