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声有色有山河 中国人的精神传统
读者评分
5分

有声有色有山河 中国人的精神传统

1星价 ¥25.8 (3.8折)
2星价¥25.2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ztw***(三星用户)

很有诗意的作品

2023-01-23 11:04:49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11633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24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221163370 ; 978-7-221-16337-0

本书特色

书是一部探讨中国人精神的学术著作,对弘扬传统文化有积极意义。本书介于专业研究与学术普及之间,论题的专业性与表述的通俗化是作者努力的方向,在形式上追求通俗易懂和生动有趣。

内容简介

作者采用专题研究的方式,分别探讨了中国人的盛世精神、家国观念、地域意识、乡土情怀、山水情怀、逐鹿策略、经典意识、诗学理想、诗教传统、英雄崇拜、师道传统、父子伦理十二种具体的精神传统的内涵,追溯它们的历史渊源,讨论它们的历史影响,并分析它们的当代价值。

目录

引 言 001 **讲 中国人的盛世精神 ——重振汉唐雄风,再创盛世辉煌 001 一、理论附会与实情考察:对古代中国历史分期的反省 002 二、唐宋之际: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时刻 006 三、自信自尊、开放包容:汉唐精神之特征 016 四、重振汉唐雄风,再创盛世辉煌:汉唐精神的当代价值 023 第二讲 中国人的家国观念 ——兼论传统社会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027 一、国之本在家:古代中国的国家性质 028 二、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夫妇伦理在五伦中的核心地位 035 三、表象与本质:男尊女卑观念的重新检讨 041 第三讲 中国人的地域意识 ——兼论地域研究与地域学建构的现状和前景 060 一、中国地域自觉意识之发生 061 二、从地域研究到地域学建构 068 三、地域研究兴起的原因及其合法性问题 076 四、当代地域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084 五、黔学地域学的学术构成和学理依据 089 第四讲 中国人的乡土情怀 ——兼论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 103 一、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 104 二、乡愁:中国人的乡土情怀 112 三、中国乡土社会的衰败之路 122 四、通过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振兴 129 第五讲 中国人的山水情怀 ——兼论游的精神与境界 136 一、存而不在:游的精神本质 137 二、游与不游:儒、道两家的政治人生选择 143 三、心无所累与心有所累:游的境界与层次 150 四、气类而情属:山水与人性的关联 156 第六讲 中国人的逐鹿策略 ——兼论政治中心的转移与经济中心的变迁 163 一、王者必即土中:中原实历代帝王为治之地 164 二、得关中而定天下:中原地理与帝业成败之关系 172 三、崤函帝宅,河洛王里:以长安为首都、洛阳为陪都的两都制格局 178 四、经济中心的南移与政治中心的东迁 183 五、经济中心的南移与逐鹿策略的改变 189 六、荆扬司牧,事同二陕:荆扬二州在南方政局中的地位和影响 195 第七讲 中国人的经典意识 ——经典阅读与国民精神之重建 206 一、经典: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 207 二、“四书五经”:中华民族的文化元典 212 三、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凝聚:古代中国的社会特征 219 四、君子与淑女:国民精神的理想楷模 224 第八讲 中国人的诗学理想 ——兼论中国古典诗学的女性化特征 232 一、温柔敦厚:中国人的诗学理想 233 二、由真情至正情:中国古典诗歌的理想品格 246 三、女人如诗:传统中国社会的女性美特征 255 四、诗似女人:传统中国诗学的女性化特征 263 第九讲 中国人的诗教传统 ——兼论中国人的诗性精神 273 一、诗意栖居:传统中国人的诗性精神 274 二、诗教中国:儒家诗教说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285 三、重德育而轻美育:当代国民教育之现状与困境 291 第十讲 中国人的英雄崇拜 ——以项羽为个案的讨论 303 一、英雄兼备与重英轻雄: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特征 304 二、至性与真情:英雄本色 309 三、自刎乌江与霸王别姬:尽显项羽英雄本色 315 四、英雄自有美人伴:有美人陪伴的英雄才是真英雄 323 第十一讲 中国人的师道传统 ——兼论中国人的友道精神 330 一、疾学在于尊师:尊师的社会背景 331 二、师严然后道尊:尊师的学术背景 336 三、师父与师友:含混而模糊的师徒伦理 345 四、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中国人的友道传统 353 第十二讲 中国人的父子伦理 ——兼论传统社会的孝敬观念和家庭教育 362 一、母怀爱、父怀敬:父子疏离与母子亲近的情感背景 364 二、君子远其子:父子疏离的文化根源 369 三、不切实际的角色期待:父子疏离的现实原因 383 四、母教:培育人类爱心的重要手段 388 五、隔代教育:社会现代化进程的绊脚石 396 参考文献 402 后记 409
展开全部

节选

讨论中国人的精神传统,有很多方式可供选择。或者把中国人的精神传统概括为若干方面,对其来龙去脉作全面系统的常识介绍;或者针对其中某个方面,做深度的专业研究,写成专门的学术著作。前者是常识介绍,是基础性的普及工作,这方面的读物较多;后者是专业探讨,是学术研究,这方面的成果也不少。我的这项工作,介于专业研究与学术普及之间,或者说,是将自己的专业研究成果,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形式,介绍给业余的听众或读者。因此,论题的专业性与表述的通俗化,是我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引言P003 “汉唐雄风”作为华夏民族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已经悄然隐入历史记忆的深处。但历史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当代价值,在于它能为当代人提供精神文化资源。“汉唐雄风”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资源,曾经在武功卑弱的宋朝,引起过部分有识之士的兴趣;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得到鲁迅先生的大力提倡;在当代社会,更是中国人再创盛世辉煌的重要精神资源。 ——**讲P023 乡愁是在回忆中产生的,没有回忆就没有乡愁,回忆是乡愁产生的心理基础。如果说乡愁是美丽的,那么,美丽的乡愁正是通过回忆对往昔乡村生活的过滤而产生的。回忆也是一种距离,因时间的流转而产生的距离。 ——第四讲P117

作者简介

汪文学, 1970年生,苗族,贵州思南人,文学博士,教授。半生职业,游走于为学与为政之间。大学教授二十余年,曾任图书馆长、文学院长、教务处长,以治中国古典文化为职志。中道因学入仕,曾任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现任贵州省安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副主委,以推进文教事业和旅游产业为职业。或学者,或官员,以学助官,以官促学,相得益彰。性嗜书,喜藏书,勤著书,曾管书,亦教书,故以“书生”自居。三十年博览旁观,好学深思,笔耕不辍,有著述十余种,自重者有《正统论——中国古代政治权力合法性理论研究》《中国传统人伦关系的现代诠释》《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扬雄与六朝之学》《诗性风月之光华 一一 传统中国语境中的情爱精神研究》《中国人的精神传统》《边省地域与文学生产》《温柔敦厚:中国古典诗学理想》《贵州地域形象史研究》《贵州地域文化精神研究》十种。自信著书,唯在兴趣,且将所思所想所触所感,诉诸文字,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