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1195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156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301119501 ; 978-7-301-11950-1

本书特色

本册为《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至一百,《晦庵先生朱文公别集》十卷、《续集》十一卷。内容涉及朱熹为他人所写行状、墓志,与友人往还书信,任官福建期间所写公移,以及与后学论道治学之文。从中可见朱熹与时人交游情况,如其极其推崇张浚、張栻父子,于其为张浚所作行状中可见一斑;又可见朱熹涉猎极广,除对经学、史学用功之外,朱熹还常常在书信中与友人谈论天文、音律等问题;且从公移与劝民告示中也可看出朱熹并非不知稼穑之人,反而于事功颇有心得,文集中可看出朱熹对如何播种、肥田、赈灾颇有方法。如果说读朱熹的经史子著作,可以见其学之深广,那么读朱熹的文集,就能*好的了解其为人。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中心。  《儒藏》为儒家经典和反映儒家思想、体现儒家经世做人原则的典籍的丛编。收书时限自先秦至清代结束。  《儒藏》精华编为《儒藏》的一部分,选收《儒藏》中的精要书籍。  《儒藏》精华编所收书籍,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传世文献按《四库全书总目》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分类,大类、小类基本参照《中国丛书综录》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于个别处略作调整。凡单书已收入入选的个人丛书或全集者,仅存目录,并注明互见。出土文献单列为一个部类,原件以古文字书写者一律收其释文文本。韩国、日本、越南儒学者用汉文写作的儒学着作,编为海外文献部类。  《儒藏》所收书籍的篇目卷次,一仍底本原貌,不选编,不改编,保持原书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儒藏》对入选书籍进行简要校勘。以对校为主,确定内容完足、精确率高的版本为底本,精选有校勘价值的版本为校本。出校坚持少而精,以校正误为主,酌校异同。校记力求规范、精炼。  《儒藏》根据现行标点符号用法,结合古籍标点通例,进行规范化标点。专名号除书名号用角号(《》)外,其他一律省略。  对较长的篇章,根据文字内容,适当划分段落。正文原已分段者,不作改动。千字以内的短文一般不分段。  《儒藏》各书卷端由整理者撰写《校点说明》,简要介绍作者生平、该书成书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以及整理时所确定的底本、校本(举全称后括注简称)及其他有关情况。重复出现的作者,其生平事迹按出现顺序前详后略。

目录

六八册
五禮通考卷百八十一
嘉禮五十四
觀象授時
右天行。六二○二
右天九重。六二○四
右天地之體。六二○七
右北極。六二一四
右黄極。六二一六
右月五星恒星之極。六二一九
右左旋右旋。六二一九
41五禮通考卷百八十二
嘉禮五十五
觀象授時
右黄赤道。六二二九
右月道。六二三六
右古今度法。六二四五
右黄赤道經緯度。六二四八
右黄赤道宿度。六二五五
右列宿十二次。六二六三
右周天十二宫次。六二六八
五禮通考卷百八十三
嘉禮五十六
觀象授時
右觀象名義。六二八六
右上古觀象。六二八六
右虞夏觀象。六二八七
右殷周觀象。六二九八
右漢以來觀象。六三○三
五禮通考卷百八十四
嘉禮五十七
觀象授時
右測景之法。六三一一
右測日景求地中以定里差。六三二五
五禮通考卷百八十五
嘉禮五十八
觀象授時
右測中星考日躔以定歲差。六三五六
右致日月以正節氣。六三八五
右漏刻星晷。六三八九
42五禮通考卷百八十六
嘉禮五十九
觀象授時
右歲實。六三九九
五禮通考卷百八十七
嘉禮六十
觀象授時
右測日行盈縮以推定氣。六四四四
五禮通考卷百八十八
嘉禮六十一
觀象授時
右考冬至以正氣序。六四六五
五禮通考卷百八十九
嘉禮六十二
觀象授時
右置閏。六四九二
右朔實。六四九七
右月行遲疾。六五○五
五禮通考卷百九十
嘉禮六十三
觀象授時
右日月交食。六五一一
五禮通考卷百九十一
嘉禮六十四
觀象授時
右五星。六五五五
五禮通考卷百九十二
嘉禮六十五
觀象授時
右恒星總論。六五八○
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五禮通考卷百九十三
嘉禮六十六
觀象授時
東方蒼龍七宿
北方玄武七宿
五禮通考卷百九十四
嘉禮六十七
觀象授時
西方白虎七宿
南方朱鳥七宿
五禮通考卷百九十五
嘉禮六十八
觀象授時
右推步法上。六六八五
43五禮通考卷百九十六
嘉禮六十七
觀象授時
右推步法中。六七○七
五禮通考卷百九十七
嘉禮六十八
觀象授時
右推步法下。六七三五
五禮通考卷百九十八
嘉禮七十一
觀象授時
右三正統論。六八○○
右唐、虞、夏正朔。六八一○
右商正朔。六八一一
右周正朔。六八一五
右秦正朔。六八四九
右漢改正朔。六八五○
右魏改正朔。六八五一
右唐改正朔。六八五二
五禮通考卷百九十九
嘉禮七十二
觀象授時
右時令上。六八五三
五禮通考卷第二百
嘉禮七十三
觀象授時
右時令下。六八七七
右後漢至唐讀時令。六九一六
五禮通考卷第二百一
嘉禮七十四
體國經野
右虞十二州。六九二九
右《禹貢》冀、兖、青三州。六九三五
五禮通考卷第二百二
嘉禮七十五
體國經野
右《禹貢》徐、揚、荆三州。六九七○
44五禮通考卷第二百三
嘉禮七十六
體國經野
右《禹貢》豫、梁、雍三州。七○○六
五禮通考卷第二百四
嘉禮七十七
體國經野
右《禹貢》隨山濬川。七○四六
五禮通考卷第二百五
嘉禮七十八
體國經野
右《禹貢》隨山濬川。七○七四
五禮通考卷第二百六
嘉禮七十九
體國經野
右《禹貢》隨山濬川。七一二六
五禮通考卷第二百七
嘉禮八十
體國經野
右商九有。七一七五
右周職方。七一八四
右春秋周都邑山川。七二○九
五禮通考卷第二百八
嘉禮八十一
體國經野
右春秋列國都邑山川上。七二一六
五禮通考卷第二百九
嘉禮八十二
體國經野
右春秋列國都邑山川中。七二六○
五禮通考卷第二百十
嘉禮八十三
體國經野
右春秋列國都邑山川下。七二九五
右戰國七雄。七三四○
45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