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卜生戏剧诗学研究

易卜生戏剧诗学研究

1星价 ¥48.9 (7.0折)
2星价¥48.9 定价¥6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02730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16开B
  • 页数:370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010202730 ; 978-7-01-020273-0

本书特色

在当今的中外文学和艺术界,运用新的理论和批评方法研究经典作家作品的著述仍不断涌现,但是真正运用得比较准确到位并能提出自己独特见解者则寥若晨星。汪余礼教授的《易卜生戏剧诗学研究》应该属于这样少数确有真知灼见的学术著作之列。我在读完他的这本专著后不禁感到眼前一亮。 汪余礼早年主修中国语言文学,博士阶段又在中央戏剧学院师从戏剧艺术界的泰斗谭霈生教授,获得博士学位后又转而在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这样一种宽广的学科背景和扎实的多学科知识使得本书的写作既在理论上高于一般的艺术研究著作,同时又不带有那种从理论到理论的枯燥的演绎,使人读来趣味盎然,仿佛跟着作者进入了易卜生的艺术世界,同时又与当下的社会情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想一部研究性的学术专著写成这样实属不易。 ——王 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新材料与新方法,把易卜生戏剧放在19世纪中后期欧洲戏剧承前启后和中外戏剧交流碰撞的大背景下予以透视,对易卜生的艺术革新、诗性智慧、戏剧思想与当代意义进行系统阐发,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作者基于十余年来研“易”体会,按照“总—分—总”的思路,先阐明易卜生戏剧诗学的原点与内核,再具体分析易卜生在不同时期的戏剧诗学思想,接着回到整体视角进一步探析易卜生戏剧诗学的核心奥秘,*后总结了易卜生戏剧理论的主要内涵与易剧诗学的当代意义;在此过程中,作为易剧诗学内核的“自审”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而易卜生的隐性戏剧诗学与显性戏剧诗学也在*后合流,并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彰显出独到的重要价值。从整体来看,全书对于易卜生的自审诗学、悖反诗学、回溯诗学、复象诗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对于易卜生融会戏剧性与诗性、精心营构“戏剧诗境”的具体技巧展开了比较细致的论述,对于易卜生在书信演讲、戏剧评论、创作札记中明确表达过的戏剧思想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合,尤其对于易卜生的“自审论”“感通论”“精神进化论”等思想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发,这对于我国当代戏剧创作与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目录

绪论:易卜生戏剧诗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一、易卜生戏剧诗学研究的三层含义 二、易卜生戏剧诗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易卜生戏剧诗学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章 易卜生戏剧诗学的原点与内核 **节 从易卜生处女作看其戏剧诗学的原点 一、《凯蒂琳》与易卜生的自审倾向 二、《凯蒂琳》与易卜生的复杂思维 第二节 从易剧整体看易卜生戏剧诗学的内核 一、易卜生三个时期剧作的主导精神 二、易卜生“自审诗学”的基本内涵 第二章 易卜生早期戏剧的悖反诗学 **节 《布朗德》中的“复调”与“悖反 一、布朗德的冷酷之爱与悖反之思 二、《布朗德》的悖反结构与复调特性 第二节 《培尔·金特》中的“自剖”与“悖反” 一、培尔的山妖之旅与剧作家的自我解剖 二、剧作家的奇特自审与全剧的内在张力 第三节 悖反诗学与易卜生早期戏剧的现代性 第三章 易卜生中期戏剧的回溯诗学 **节 《玩偶之家》中的“回溯”与精神透视 一、多视角回溯与娜拉内心世界的开显 二、第三者形象与作品感通力量的增强 三、“隐性艺术家”与剧中的精神透视 第二节 《群鬼》中的“回溯”与历史文化透视 一、**幕的“回溯”与阿尔文太太的“反省” 二、第二幕的“回溯”与社会深层真相的呈露 三、第三幕的“回溯”与全剧的历史文化透视 第三节 回溯诗学与易卜生中期戏剧的现代性 第四章 易卜生晚期戏剧的复象诗学 **节 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双重自审 一、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灵魂自审 二、易卜生晚期戏剧中的艺术自审 第二节 易卜生晚期戏剧的复象世界 一、《建筑师》中的两重意象世界 二、《博克曼》中的两重意象世界 第三节 双重自审与复象诗学的现代意义 一、双重自审与现代元戏剧的创造 二、复象诗学与现代新艺境的开拓 第五章 易卜生戏剧诗学的核心奥秘 **节 “自审”是易卜生创作现代剧的秘诀 一、“自审”是易卜生戏剧创作的首要秘诀 二、“自审”让易卜生成为“现代戏剧之父” 第二节 “自审”与易卜生戏剧的经典化奥秘 一、在自审中实现戏剧性、诗性与现代性的统 二、在自审中实现思、史、诗的统一 三、在自审中实现人性、魔性与神性的统一 第六章 易卜生营构戏剧诗境的主要手法 **节 易剧开端营构戏剧性情境的主要手法 一、切近拐点,布下阴云 二、阴阳交叉,强化张力 三、龙套开场,双管齐下 四、欲擒故纵,左右盘旋 第二节 易剧主体拓展戏剧性情境的主要手法 一、左冲右突屡受挫,逐步增强紧张感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绝处逢生运帷幄 三、利用误会与对比,凸显双方心理差 四、通过深谈与交心,促发灵魂生新变 第三节 易剧整体融合戏情与诗境的主要技巧 一、淡化外部冲突聚焦灵魂运动 二、打破虚实界限营造灵奇之境 三、核心事件与舞台意象相融合 四、复合感通与故意留白相结合 第七章 易卜生戏剧理论的主要内涵 **节 易卜生的戏剧本质论 一、易卜生关于戏剧本质、戏剧概念的论述 二、戏剧是以现实形式呈现幻想内容的艺术 三、兼具诗意、戏剧性与剧场性才是真戏剧 第二节 易卜生的戏剧功能论 一、戏剧艺术具有激励、唤醒、启发等功能 二、戏剧艺术可以让人更清洁更健康更充实 三、戏剧有助于让人实现真正的自由与高贵 第三节 易卜生的戏剧创作论 一、总纲领:自审论、感通论与立人致美论 二、写什么:内在冲突、跨越边界与梦想生戏 三、如何写:由思转象、隐蔽象征与反向促进 第八章 易卜生戏剧诗学的当代意义 **节 易剧诗学对于当代话剧创作的启示意义 一、精神衍变:从迎合政教转向独立自审 二、本体翻转:从社会问题转向个人生命 三、形式革新:活用多种手法创造现代诗化戏剧 第二节 易剧诗学对于当代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 一、基于自审与感通,建构有本国特色文论话语 二、倡导自审型文艺,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之转型 三、不断自审与自超,推进自我革命与精神进化 结语 附录 基于《易卜生全集》探索一种新的批评方法 一、从《易卜生全集》看易卜生的文艺思想 二、立足国学接续“易思”探索审美感通学批评 审美感通学批评:内涵、特质与旨趣 一、审美感通学批评的基本内涵 二、审美感通学批评的特质与旨趣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汪余礼,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欧洲戏剧学刊DramArt国际编委,主要研究中外戏剧与文艺理论。近年来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戏剧艺术》《戏剧》《戏曲艺术》《艺术百家》《艺术学界》《武汉大学学报》《华中学术》《长江学术》以及NORDLIT (《北欧文学》)、DramArt (《戏剧艺术》)、CONFLUENT (《对流》) 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另外出版专著、译著多部。先后主持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论著曾获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北省文艺评论奖和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