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15789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42页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561578902 ; 978-7-5615-7890-2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18年泉州师院举办的李光地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结集, 该书内容包括: 李光地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综述 ; 李光地与闽南理学 ; 全球视野下的李光地研究 ; 李光地与台湾等。
目录
李光地与闽南理学
全球视野下的李光地研究
李光地与台湾
一代完人尊道贵德
——浅谈李光地崇尚道家思想
李光地与清初书院教育
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学术价值举隅
息养生民以固国本
——略说李光地的施政思想
道学渊源与孔子家法
——论李光地对宋六子之评价
试比较李光地和吴英在国家统一及地方治理方面的贡献
李光地谋略探析
论李光地的六艺、格物之学
李光地的《正蒙注》及其哲学思想
李光地对《诗集传》的批评
李光地理学思想渊源探析
李光地心学思想探源
回到现场:台阁重臣李光地诗的换位思考
历史与地方:新时期以来李光地思想研究及其现代性意义
李光地主要文献史料综述
试析李光地的人才观
民以食为天:李光地晚年试种红稻的历史意义
附录
泉州师范学院举办李光地研究学术研讨会
榕村琐记
后记
节选
《李光地研究》:道家之学,起源于黄帝,集成于老聃。老聃(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世界文化巨人。他的传世之作《道德经》,其精华之处,闪烁着朴素的辩证法。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首次提出“道”的核心思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无为”之说,并非主张什么事情都不要干,而是强调“道”的法则,在人类社会中的运用,既是不妄为、不强为,又是无不为,概括了当时“无为而治”与“依道治国”的方略。李光地信奉此“道”,身体力行,在辅助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统一中国,整顿吏治、举贤惩贪,疏治三河(漳河、子牙河、永定河),废除圈地,直面储君风波、吸纳西学等棘手难题方面,胸无芥蒂,言行举止充分体现了正确审时度势,既不妄为、不强为,又无所不为,为创建康熙盛世,竭尽了股肱之力。例如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年)夏五月,李光地请假回安溪湖头探亲,“道闻尚可喜请撤藩觐京,吴三桂、耿精忠继之。廷议悉如其请”。他就预料:“这三藩旦夕可能叛变。”等他到了家乡,果然耿精忠反形渐露。浙闽总督范承谟是一位忠义之人。李光地赶紧写了密信给范总督,建议他以阅操闽安为名,整师出城,疾走洪塘,溯流而上,直趋延平,控其上游,防范耿乱。耿精忠“既蓄异志,思收罗才杰之士”。听说李光地回籍,“再四以王谕”召见李光地。李光地“虽知变在旦夕,然迹未彰灼。辞不获已,乃赴省一见,辄告归。”耿精忠不准李光地辞行。李光地假以父病危,“书泣请于耿逆,始幸见许”,逃离福州。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三逆果皆叛”。面对耿精忠叛乱和郑经(锦)烧杀,李光地“奉两亲遁匿荒谷,合门野服深匿”。郑经派与李光地熟识的杨芳,“前后三至”安溪游说李光地一起反清复明。李光地洞察到他们包藏着分疆裂土、祸国殃民的狼子野心,“以死拒之”。康熙十四年(1675年)夏,李光地分析福建局势,为了秘密送出平乱的《蜡丸疏》,并“请大师入闽,禁屠戮,以慰残黎”,“惟谋于叔父白轩”。白轩问李光地:“必欲上密本何意?一泄大祸立至。”李光地向六叔解释此举虽冒死而行,却可望避免闽地长期战乱、生灵涂炭及覆宗之祸。白轩乃行,护送割腿藏《蜡丸疏》的家仆夏泽出汀州关,从江西辗转抵京。康亲王奉旨依计平乱。许多史实无不尽显李光地为了社会稳定、百姓安宁,善于“无为而无不为”,主动应变,不与耿乱同流合污,其用心何其良苦!又如康熙十九年(1680年),李光地服孝期满,赴京上任,抓住台湾郑氏政权内乱之机,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初向康熙皇帝奏明:“郑锦(经)已死,子克塽幼,部下争权,宜急取之。”并以自身和阖族生命,力荐、担保施琅率师征台,独言可平。这除了再次体现他敢于为国一统之担当以外,还彰显他多谋善断。此大智大勇,稳操胜券,或许源于相生相克的道家思想。这从李光地为威略将军、福建水师提督吴英撰写的墓志铭中可得佐证。他在此墓志铭中评论应对清初闽乱计策时写道:“吾闻攻毒之饵,恒出于瘴疠之区;乱之兴也,其受乱之地必有人焉。足以还自救也。”对此,吴幼雄教授的专题论述精辟翔实,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当年,康熙皇帝对让谁率师平台心存疑虑,李光地就上奏说:“计量起来,还是施琅。他全家被海上杀,是世仇,其心可保也。又熟悉海上情形,亦无有过之者;又其人还有些谋略,不是一勇之夫;又海上所畏惟此一人,用之则气先夺矣。”为施琅*终获得专征权、一举平台创造了先机。自古知兵非好战。李光地既敢为又不妄为,在平台以后,李光地应邀为施琅撰写的《靖海纪事》作序时,特别沉重地写下了一笔:“耀兵之非得已!”不忘宣传“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的道家理念①。这无异于语重心长地提醒后人:千万要尽力避免像当年上万尸体血染海峡的历史悲剧重演!李光地在《榕村文集卷一·治》中评古论今时,也宣扬这个道家理念,赞同“以兵为凶事,故畜(古同蓄)而不轻于用,用而不究其武”的大智慧。……
作者简介
林华东,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教学名师,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全国地方高校学报优秀主编,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泉州师院原副院长;在现代汉语、闽南方言、闽南思想文化、高等教育管理等学科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语文》《语言文字应用》《当代修辞学》《中国语研究》(日本)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和主编《泉州方言研究》《闽南文化:闽南族群的精神家园》《泉州歌谣》《历史、现实与未来: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研究》《中国修辞》等著作22部;先后10次获得福建省和泉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
大宋宰相王安石
¥22.6¥55.0 -
在彭德怀身边
¥7.6¥22.0 -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约瑟夫.富歇传
¥10.6¥3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9¥29.8 -
张爱玲传: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10.0¥36.0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16.3¥45.0 -
1823.2-1901.11-李鸿章传
¥10.6¥3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20.2¥45.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10.7¥28.0 -
曹操传
¥24.8¥59.0 -
宇宙中最微小的光
¥19.9¥59.0 -
洪业传
¥16.1¥42.0 -
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
¥10.6¥30.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8.8¥29.0 -
赶潮的人-蒋梦麟传
¥24.8¥70.0 -
重逢(最后的对话3)(精)
¥23.4¥59.0 -
执着的探索者:达尔文
¥8.6¥36.0 -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
¥16.4¥48.0 -
陶渊明传论
¥9.3¥26.0 -
蒋经国初登政坛
¥15.4¥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