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20205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41页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552020519 ; 978-7-5520-2051-9
内容简介
本书的追索之旅从千年流变的“世界”概念的诠释开始, 对汉语哲学史开端的“心”“物”“德”“经典”概念以及相关喻象做了深入的诠释, 还对西方源远流长的经典诠释和教化传统作了系统的梳理分析。
目录
上篇 世界
**章 “世界”概念的缘起
第二章 “世界”概念的诠释: 早期佛教与玄学合流之情势
**节 loka的源始涵义
第二节 三千大千世界的佛教宇宙观
第三节 大道而察:佛玄合流的世界图景
第三章 天下—世界:从概念变迁看近代东亚世界图景之变更
**节 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天下”图景
第二节 汉传佛教“多元多重”的“世界”图景
第三节 “世界”还是“天下”:近代东亚世界图景之变更
第四章 共在、同居和世界
中篇 诠释
第五章 “倾听哲学”与“观的哲学”:两种不同的诠释学取向
第六章 水道与经典:儒家经典诠释场域的形成及其核心特质
**节 “哲学的突破”与儒家经典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贯通水道”:儒家经典诠释与注疏理念的形成
第七章 开放而收敛的水域:儒家经典诠释的隐喻
**节 儒家经典诠释理念的形成
第二节 开放而收敛的水域:儒家经典诠释场域的特性
第三节 经典诠释与思想创造
第八章 “物”的多重面相
**节 “物”之三训
第二节 生生物化
第三节 “物”之成、序、位、格
第四节 与物同体
第九章 “直心为德”及其意象考释
第十章 种“德”者必养其“心”
**节 王阳明经典诠释思想的价值维度
第二节 “种德养心”和“下学上达”:王阳明的经典诠释观
第三节 朱王经典诠释思想之异同
第十一章 孟庄“心”学殊异考
**节 孟子论心:“谷”之实达
第二节 庄子论心:“镜”之虚灵
第三节 圣人之异:“养心”和“游心”
第四节 “心”之正负功夫
下篇 教化
第十二章 驯养、教化和自然
**节 musar:驯养与训育
第二节 παιδεiα:转化与教化
第三节wσι:生长与技艺
第十三章 成形与教化:爱克哈特论“神人合一”
**节 永恒沸腾的灵魂火花
第二节 流溢回返的教化循环
第三节 神人合一的纯化之路
第十四章 “内在形式”:沙夫茨伯里的新自然神论
**节 内在形式和活的自然
第二节 情感教化和绅士理想
第三节 神圣秩序与和谐宇宙
第十五章 情感与教化:沙夫茨伯里道德哲学与审美话语辨析
**节 自然和教化
第二节 道德和情感
第三节 审美和秩序
第十六章 沙夫茨伯里对德国教化观念的影响
**节 “内在形式”:从柏拉图到沙夫茨伯里
第二节 “内在教化”:从莱布尼茨到厄廷格尔
第三节 “普遍的人”:德国古典教化观念的核心
第十七章 内在之路:从神的肖像到自我教化
**节 教化观念的源起
第二节 德意志运动与教化观念的普遍化
第三节 自我教化:德意志运动的内在精神之路
附录:被卷入难民危机里的“康德”
参考文献
节选
“倾听哲学”与“观的哲学”:两种不同的诠释学取向 “倾听哲学”(philosophy of hearing)与“观的哲学”(philosophy of observation)分属于中、西两种不同的诠释传统,前者立足于西方“语音中心论”(phonocentricism),后者则建立在中国“文字中心论”(writtencentricism)的基础之上。语音中心论乃基于拼音文字的文本阅读经验,强调言说的语言,认为逻各斯与言语具有一种原始本质的联系。伽达默尔坚持西方语音中心论传统,认为理解与倾听不可分割,没有理解的倾听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某种没有倾听的理解。他将阅读过程视为在相互倾听中的对话过程,由此而奠定了“倾听哲学”的基础。 与之不同,德里达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与传统诠释学观念相对立的“文字中心论”的主张,以期能摆脱当代西方诠释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但是要注意,他所讲的文字是一种神秘的、先于书写的“原初文字”(archiecriture),它所指向的是思维中交替显、隐的思想轨迹(trace)。就此而言,他所倡导的“文字中心论”之本旨在于“书写”,即文字被书写的过程。他的基本观点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语音中心论”的批判,对于反思西方的诠释传统、进而建构中国诠释学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我们的思考起点是对汉字的考察。根据潘德荣在《语音中心论与文字中心论》一文中所作的解释,我们所讲的“文字中心论”的解释传统立足于字形分析字义和文义,注重的是文字本身,在这个意义上,“观”对于汉字这种形意文字,意义正犹如“听”对于拼音文字。由此,成中英认为中国知识论可被称为“观的哲学”,即假定在“观”的过程中,能看得见并感觉得到事物的本质,从而得到对事物、对世界的直接理解。这种获取知识的模式使获取知识成为对事物的本质的内在和直接的经验,而不像西方知识论那样经常把对事物的知识下降到感觉经验或是上升到抽象的概念。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成中英建立本体诠释学卓有成效的尝试,使我们更清醒地看到了发源于西方逻各斯中心论传统中的诠释学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建立中国诠释学的重要意义。 德里达在《文字学》中把语音中心论等同于迄今一直主导西方文明的“逻各斯中心论”(logocentricism)。它以为“声音与存在、声音与存在的意义以及声音与意义的理想性绝对近似”,认为心灵是思想、意义之源,而思维则追随着理性与逻辑。这种逻各斯中心论可追溯到柏拉图。柏拉图认为文字既不明晰、也不可靠,像图画一样,僵硬与死板的文字不懂如何“因材施教”,一旦出现误解,只能束手无策坐待作者救援。在他看来,写作只是保留了信息,却不能保留逻各斯,因为逻各斯是书写在灵魂之中的。正因为如此,柏拉图将以写作为生“混淆人心”的诗人逐出理想国。而亚里士多德则明确提出,口语是心灵的符号,文字则是口语的符号。作为崇尚视觉优先性的古希腊人在此陷入了一个悖论: 一方面,他们注重的是自然时空,特别是空间的自然真实性(当然他们的空间意识是雕塑式的立体意识);另一方面,他们给口语以优先地位,强调逻各斯中心说使“说”与“听”的地位极为重要,而说与听却是一个不断流逝的线性时间过程。正如罗兰·巴特所言,听觉的“时间”的符号就其特征而言,倾向于象征,视觉的“空间”的符号特征倾向于图像。这样一来,希腊人得以极大地发展了抽象能力,但与此同时,书写能赋予语言以言语所不具备的空间—物理存在,这点却被古希腊人忽略了。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古希腊人不得不采取空间的方式来理解时间,听、说造成的线性时间流程被空间化了。这种僵硬的缺乏时间内在节奏统领的空间观,甚至影响到近代西方人采取了深邃无尽单向纵深的空间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牛顿的力学时空。但是“在此力学时空中,作为生命体验的时间难以在场”。 在完成了语言学转向后,海德格尔对语言本质(das Sprachewesen)、语言之本质(das Wesen der Sprache)与本质的语言(die Sprache des Wesens)在本体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海德格尔写道:“文字显示声音,声音显示心灵的体验。心灵的体验显示心灵所关涉的事情。”“惟有词语才让一物成其为物。”“词语本身即是关系,因为词语把一切物保持并且留存在存在之中。”“自希腊以来,存在者便一直被经验为在场者。只要语言存在,那么语言,即时时存在着的说,就是一种在场者。人们从说方面,着眼于分音节的声音和涵义的载体来表象语言。说乃是一种人类活动。”所以,“这种自身不拒绝只能以下诉方式说话,即它说:‘它是(Es sei)。’从此以后,词语便是物之造化(Bedingnis)”。从中不难看出,海德格尔对“说”的强调,是深深地植根于语言与逻各斯的同一之观念中的。就如上帝用语词造物一样,词与物同时产生。这种逻各斯中心主义正是西方那种本质与现象二分的形而上学所赖以存在的根基。人们以为,自然界的一切东西只要能被命名就能被认识、理解、把握、征服。海德格尔对语言进行的本体论探讨并未摆脱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阴影,它实际上是由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就始终追求“在场”证明的强烈冲动所导致的。 海德格尔在向古希腊哲学寻找“在”的源头时,发现了原始语言的内在矛盾性及融汇时空于一体所蕴藏的丰富性。正如麦克斯·缪勒所说的,“在创造神话的那个时代,每个词,无论是名词还是动词,都有其充分的原生作用。每个词都是笨重和复杂的,它们的内涵都非常丰富,远远超过它们应说的东西。所以,我们对于神话与语言中的千奇百怪,只能理解为会话的自然生长过程”。海德格尔指出:“现实语言的生命在于多义性,活生生、游移不定的词转化为单义的、机械僵硬的符号系列,乃是语言的死亡,此在的冻结与荒芜。”这种认识使他能够回归古希腊充满生命力的mythos精神传统之中,但另一方面他还是无法摆脱语音中心论的束缚,有一种强烈的在场的“说”的冲动,而语言的本质恰恰是不可说的。这特别体现在他与日本学者手冢富雄教授的对话之中所持的那种对语言本质谨慎的沉默。他发现语言本质实质上是无法命名的,而只有选择沉默的“寂静之音”(das Gelut der Stille),即静观,这实际上预示着他已达到了诠释学作为生命世界现象学的真正核心,即以生命为本体的诠释学要致力于意义的不断生长,正确的道路是只有回归源初语言的丰富与混沌性中,在本体论上持静观的态度,体察到在“文字”的“书写”中时间与空间的生命节奏是如何得到扩展的,同时在方法论层次上则是在“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倾听”与“对话”。 在对语言的本体论探讨上,伽达默尔同样坚持语音中心论,而将语言视为照亮了晦暗不明的自然界的“光”(这种光的隐喻在西方文化中是源远流长的,如近代西方形而上学建基于其上的理性之“光”)。不过,他独特的哲学风貌更多地源于他在方法论上对海德格尔思想的发展。在海德格尔那里,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可见之于他转引的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中的话:“有声的表达(声音)是心灵的体验的符号,而文字则是声音的符号。而且,正如文字在所有的人那里并不相同,说话的声音对所有的人来说也是不同的。但它们(声音与文字)首先是符号(Zeichen,海德格尔又将其译为“显示”Zeigen),这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心灵的相同体验,而且,与这些体验相应的表现的内容,对一切人来说也是相同的。”海德格尔进而将作为有声表达的语言所具有的结构概括为,字母乃是声音的符号,声音乃是心灵体验的符号,心灵的体验乃是事物的符号,符号关系构成了这个结构的支柱。 但他往往停留于人类语言本质的同一性及对其不可说性保持一种神圣的沉默,而未意识到,在生活世界中人类要相互倾听与对话才能达到沟通与理解。伽达默尔将阅读理解为倾听,正是对海德格尔哲学在方法论层次上的继续发展。他曾坦言:“我的阐述是以这种与‘观’的观点相反的论点为基础的。我试图从中找出视觉与声音的对立。”伽达默尔对语音中心论即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坚持,使他更深地陷入了海德格尔所意识到的困境,即我们如何解决诠释学作为生命世界现象学的生命本体问题,在逻各斯中心论中生长出来的西方诠释学能否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诠释学作为一种生命世界的现象学,无论是面对生活世界还是面对生命本身,都不能忽视直观的“观照”。晚年的伽达默尔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单纯强调倾听的立场,转而提出:“必须学会观看。” 德里达则开辟了另一条诠释学之路。他对海德格尔所持有的时间观、语音中心论及潜意识里将语言视为照亮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光的观念进行了批评,由此改变了西方自柏拉图以来根深蒂固的以逻辑、理性、人类为中心的这种“光”的传统。他改造“差异”(différence)而创造了“延异”(différance)的概念,他说,“a是被写的和被读的,但是不能被听”。 “被写的和被读的”,是写作的空间性要素,“被听的”则是时间性要素。在“延异”概念中,隐含着一个空间化的时间意象,即“差异”和“延宕”,前者是符号活动,也就是痕迹的空间化,后者则是其时间化。德里达的“延异”和“差异”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标明了他的文字学与传统的语言学和海德格尔此在本体论的不同之处,就是力图用空间化的写作来拆解传统写作中的线性时间秩序。他指出,“字母,通过展开、屈伸、部署、伸展而从它那里获取这种空间化,如今必须得到反思、沉思,并重新追溯其图案”。这种空间化写作,是德里达称之为“静默写作”(mute writing)的“象形文字”(hieroglyph)写作。他虽然不刻意反对拼音文字,但他认为“书写”文字之于“意义”对于语音更为重要。他借用弗洛伊德的“本源—痕迹”(architrace)的概念,将“文字”扩展到了“延异”本身,这使他的“静默写作”伸展到了极为广泛的领域,也更加接近诠释学中生命意义上的本体。
作者简介
鲍永玲,安徽黄山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和洪堡大学博士后,中国CSC留学基金访问学者,德国DAAD基金访问学者,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思想史、诠释学和政治哲学。著有《“种子”与“灵光”:王阳明心学喻象体系通论》(2012年)、《德国早期教化观念史研究》(2018年)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博士后国际学术交流计划派出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等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译文七十余篇。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5.2¥38.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5.9¥49.8 -
生活即是行动
¥19.2¥52.0 -
圣经的故事
¥19.1¥58.0 -
传习录
¥11.6¥55.0 -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人生和性爱的难题
¥13.9¥39.8 -
列宁全集4
¥3.8¥9.7 -
传习录:王阳明心即是理,知行合一
¥10.1¥36.0 -
心灵的平和之美
¥17.1¥45.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4.3¥46.0 -
弗洛伊德论自我意识
¥14.1¥38.0 -
论语讲座
¥9.0¥23.0 -
哲学家们都在想什么
¥15.7¥49.0 -
谈修养
¥9.0¥20.0 -
昨日书林:道教史
¥12.2¥33.0 -
十力语要初续
¥10.3¥24.0 -
时间哲学简史
¥19.2¥52.0 -
沉思录
¥18.4¥49.8 -
穿越时空,与孔子对话
¥17.3¥48.0 -
哲学讲话-大家小书
¥23.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