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8:新时代的开端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8:新时代的开端

1星价 ¥33.6 (7.0折)
2星价¥33.6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72366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44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521723663 ; 978-7-5217-2366-3

本书特色

中国这个独特的生命体是如何诞生、成长、进取、挑战、变革的,汇集近百年历史学、考古学的丰硕成果,运用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提供中国通史的全新读法,讲透中国历史的深层逻辑。
-----------------
特色之一:把中国看作一个生命体
中国是一个生命体,有它的起源和定型,也有它的生长和成熟,还要经历巅峰和逆转。假设我们忘掉了关于中国历史的一切,假设我们是一个在火星上观察中国的局外人,我们好奇中国为什么是这样的中国,中国历史为什么是这样的历史——这就是这套书打算讲解的核心内容。
-----------------
特色之二:挖掘中国历史的深层逻辑
这套中国历史,关注历史演进的深层脉络,关心历史运作的背后逻辑,而不是讲述某个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是烦琐地考证一个新的历史知识,更不是突出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和宫廷内斗的血雨腥风。中国到底是怎么从满天星斗一般的诸多新石器部落,演化成大一统的帝国,而游牧与农耕的帝国在历史上又是如何彼此冲击,塑造出今天的中国,这是这套书关注的重点。
-----------------
特色之三:文学读蒋勋,历史看杨照
这套中国历史,杨照先生已经在台北完整讲过两次,分别用了5年时间,影响了两代学子和上班族;作者又用了5年时间整理成文字,到处都是干货满满的新知识、新见解。这套讲解,不那么学术,却到处都是精深的学术成果;这套讲解,不追求戏说,却充满了畅快而愉悦的轻松氛围。
-----------------
特色之四:中国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丰富
这套中国历史,关注王朝更替、杀伐决断、远交近攻这些“大历史”,也关心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关心古人的生活作息和衣食住行,关心不同阶层之人的所思所想,关心不同时代人们表达自我的方式,这些“小历史”让我们看见,中国的深刻底蕴,中国历史的深层内涵,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丰富。
-----------------
特色之五:新材料、新观点、新写法,全新的中国通史
这套书是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是今天的历史学家用今天的新视角写给今天中国人的中国历史。我们现在读的中国历史,太多都是50年前的老书,而100年以来全新的考古发现和学术成果却被人们束之高阁,我们一点都不知道。这套书提供的就是新材料、新成果、新写法,讲透中国历史的运作逻辑。 1、使用新材料,让我们比司马迁更懂先秦,比司马光更懂唐宋。
因为我们看到了连那个时代的人都没看到过的新材料,就像甲骨文、敦煌文献、居延汉简,还有马王堆的帛书。 2、广泛吸收新成果,我们发现原来学术的东西还可以这么好玩!
从一百年前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开启的新史学革命,到今天中国大陆和台湾、日本、欧美汉学界的新成果。 3、采用新写法,思维清奇、平易近人,从零开始,重新认识。
从头讲述,从零开始,重新认识,思想的厚重感、讲述的故事感,兼容并蓄;不偏不倚,不薄不厚,不深不浅,历史的现场感、破案的畅快感,应有尽有。

内容简介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不是为读者介绍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而是发掘中国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提供一套崭新的读懂中国历史的认知方法。系列共4辑13册,全景呈现“中国”这个独特而顽强的生命体的演进。第8册《新时代的开端》重点讲述了五代到宋初,是如何从中古(从魏晋到唐)过渡到近世(从北宋到晚清)的,热闹活泼的城市生活、商业生活,带有强大文化自觉的文人集团,这两股力量打造了我们所熟悉的中国社会。你会看到:赵匡胤为了解决武人专政的问题,采取了与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策略;宋朝的一大特色是重文抑武,而且其官僚体系也越来越庞大,远胜过往;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有在宋朝才可能说出;宋朝的文人并不需要任何现实感,这让他们得以投身琴棋书画这些比诗词更无实用价值的美学趣味中……--------------------《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4辑全13册),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已经推出——第yi辑:起源与定型:从共主到君主(已出)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2:文明的基因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3:从列国到帝国新石器时代星罗棋布的文化在黄河中下游汇聚,形成了夏、商、周三个强大的氏族部落,他们同时并存,互相竞争,相继做中原的共主。夏建立了国家政权的起源形态,商用文字和青铜器展现治理的实力,周用成熟的制度将这一切定型,并借着春秋战国诸国的彼此竞争和拓展,以及秦的整合,中国延伸到更广的地方,帝制从此定型。-------------第二辑:生长与进取:帝国治理下的和平(已出)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4:帝国的昂扬精神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5:危机与考验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6:大分裂时代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7:新帝国的试验匈奴与两汉、突厥与隋唐,还有中间作为过渡的鲜卑帝国,各自实践了不同的帝国形态,中国开始了帝国模式的新尝试。匈奴是北方游牧帝国的原初形态;突厥则是其生长形态。西汉是爆发式的,由内而外将中国的范围靠前地扩展开来;东汉是内敛型的,皇帝和贵族通过分享权力维持帝国守成的局面。而隋唐是融合型的,将北方游牧和南方农耕成功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典型的大一统中国。--------------------2020年8月—2021年上半年推出继续陆续推出——第三辑:成熟与很好:从大陆到海洋(即将推出)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8:新时代的开端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9:分裂与互动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0:世界性帝国生长中的中国向外进取,成熟期的中国向下扎根。辽、金、西夏、宋各自继承了前代的遗产,在彼此的博弈中向内寻求原发动力,中国的官僚体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在此达到成熟状态,中国的形态不仅成为后世的样板和楷模,更通过蒙古这个世界性大帝国向全世界发散。-----------------第四辑:危机与变革:帝制的黄昏(即将推出)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1: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时代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2:帝国的千年变局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13:希望与绝望交杂的时代世界的格局已经变化,亚欧大陆为中心的古代文明被世界一体化和工业革命的浪潮侵袭。在中国,游牧与农耕的对抗变成中国与世界的对抗,海岸线取代长城成了中国历史的主轴。渐渐被卷入世界体系的中国,经历痛苦和挣扎,也迎来希望和重生。

目录

第八册《新时代的开端》目录
总 序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讲 从武将落幕到文人登台
01 我们应该持怎样的史观-002
02 明代王学兴起的新解释-005
03 士商是何时合二为一的-009
04 琴棋书画不只是琴棋书画-012
05 “五代”是五个朝代吗?-015
06 为什么“十国”比“五代”更长?-018
07 到处认爹的时代-021
08 一妻多夫的乱家-024
09 文人终于熬出了头-026
----------
第二讲 古老中国开始走向近世
01 贵族制度的崩溃与人民的相对自由-030
02 自由带来的社会巨变-033
03 中国历史新的分期-036
04 唐宋之间的貌合神离-039
05 科举变得越来越重要-042
06 考不上科举只能去经商-044
07 “戏文小说”的出现和流行-048
08 《金瓶梅》诞生的时代意义-051
09 士绅代替了贵族-054
10 由外而内的转变-057
11 “近世史”的内部分期-059
----------
第三讲 宋朝的建立和政治改革
01 “黄袍加身”的故事-062
02 “陈桥兵变”是早有预谋的吗?-067
03 契丹入侵是有人编造的?-070
04 一顿饭就把兵权吃没了-074
05 “杯酒释兵权”仅仅是开始-078
06 崇文抑武的国策-082
07 “金匮之盟”与“烛影斧声”-086
08 宰相权力的削弱-088
09 再没有人劝谏皇帝了-091
10 头脑比四肢更优越-094
----------
第四讲 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
01 必须遵守的“祖宗家法”-098
02 狄青被撤的启示-101
03 岳飞悲剧的背后-104
04 严防死守的宫禁-107
05 备受节制的宦官-110
06 待遇优厚的文人-113
07 科举取士的隐忧-116
08 新办法解决不了旧难题-119
09 审美趣味的大流行-122
10 “祖宗家法”的利与弊-125
----------
第五讲 琴—自娱自乐的雅趣
01 文人身份的象征-130
02 你说的“琴”是什么琴?-133
03 古代琴谱是怎样记录的?-136
04 乐器可以分为哪几种?-138
05 唐代宫廷乐队的组织-140
06 唐代音乐形式的发展-143
07 盛唐诗人与音乐的趣事-145
08 近世宫廷音乐的没落-149
09 只给自己听的音乐-152
10 从文人雅趣到市井生活-155
11 音乐与戏剧的逐渐融合-158
----------
第六讲 棋—元关胜负的游戏
01 围棋进入文人教育-162
02 王积薪闻棋的故事-165
03 围棋十诀的理论-170
04 刘仲甫与《棋诀》-173
05 宋代的围棋诗-177
06 围棋棋艺的品级-180
07 不只是好玩-183
08 比象棋更高级-186
09 启人智慧的艺术-191
10 文人专享的雅事-194
----------
第七讲 书—贯注精神的妙笔
01 中国文字的图像性质-198
02 篆书到隶书的演变-200
03 竹书和楷书的发展-203
04 蔡襄如何跻身“北宋四大家”?-205
05 法帖的大量刻印-207
06 临摹碑帖的弊端-210
07 苏轼和黄庭坚的书法理论-213
08 狂傲不驯的米芾-217
09 宋徵宗与他的“瘦金体”-220
10 在法度中追求自由-224
----------
第八讲 画—抒写个性的墨戏
01 文人画的构成-228
02 文人画的三个标准-231
03 文人画的精神内涵-234
04 文人画的风格特征-237
05 文人画的美学追求-240
06 从“游观山水”到“书斋山水”-243
07 形似与神似的矛盾-246
08 题画诗的产生-250
09 文人画的核心价值-253
10 难窥金豹的文人画-256
----------
第九讲 禅宗—见性成佛的修行
01 禅宗在中国的崛起-258
02 慧能与《六祖坛经》-261
03 禅宗传教的艰辛历程-264
04 佛性之前人人平等-267
05 不立文字的禅宗-270
06 禅宗的世俗化-273
07 破除陈规的教义-276
08 打倒权威的宗旨-279
09 棒喝调教的疯狂-282
10 禅宗向理学思想的转变-285
11 理学对禅宗思想的继承-288
----------
第十讲 理学,生命意义的追寻
01 什么是真正的学问?-292
02 钱穆的读书历程-295
03 宋明儒家的“生命之学”-298
04 追寻自由的理学精神-301
05 “华夷差异”和“教理之争”-304
06 宋代理学要解决的问题-307
07 理学的基本信念-310
08 陆九渊的理学思想-313
09 朱熹和陆九渊的分歧-316
10 理学与佛教的差异-319
11 从“五经”到“四书”的转变-322
12 宋代理学的致使缺陷-325
展开全部

节选

总序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杨照) 01
钱穆(宾四)先生自学出身,没有学历,没有师承,很长一段时间在小学教书,然而他认真阅读并整理了古书中几乎所有春秋、战国相关史料,写成了《先秦诸子系年》一书。之所以写这样一本考据大书,很重要的刺激来自名噪一时的《古史辨》,钱穆认为以顾颉刚为首的这群学者,“疑古太过”,带着先入为主的有色眼光看中国古代史料,处处寻觅伪造作假的痕迹,没有平心静气尽量客观做好查考比对文献的基本工夫。工夫中的工夫,基本中的基本,是弄清楚这些被他们拿来“疑古辨伪”的材料究竟形成于什么时代。他们不愿做不能做,以至于许多推论必定流于意气、草率,于是钱穆便以一己之力从根做起,竟然将大部分史料精确排比到可以“编年”的成就。
很明显地,《先秦诸子系年》的成就直接打击《古史辨》的可信度。当时任职燕京大学,在中国学术界意气风发引领风骚的顾颉刚读了《先秦诸子系年》,也立刻理解体会了钱穆的用意,他的反应是什么?他立刻推荐钱穆到广州中山大学教书,也邀请钱穆为《燕京学报》写稿。中山大学钱穆没有去,倒是替《燕京学报》写了《刘向歆父子年谱》,钱穆自己说:“此文不啻特与颉刚诤议,颉刚不介意,既刊余文,又特推荐余在燕京任教。”
这是个“民国传奇”。里面牵涉到那个时代学者对于知识学问的热情执着,也牵涉到那个时代学者的真诚风范,还牵涉到那个时代学院重视学识高于重视学历的开放气氛。没有学历的钱穆在那样的环境中,单纯靠学问折服了潜在的论敌,因而得以进入当时的*高学府任教。
这传奇还有后续。钱穆后来从燕京大学转往北大,“中国通史”是当时政府规定的大学历史系必修课,北大历史系惯常的做法,是让系里每个老师轮流排课,将自己所擅长的时代或领域,浓缩在几堂课中教授,用这种方式来构成“中国通史”课程。换句话说,大家理所当然认为“中国通史”就是由古至今不同断代的中国历史接续起来,顶多再加上一些跨时代的专史。
可是被派去“中国通史”课堂负责秦汉一段历史的钱穆,不同意这项作法。他公开地对学生表达了质疑:不知道前面的老师说了什么,也不知道后面的老师要说什么,每个老师来给学生片片断断的知识,怎么可能让学生获得贯通的中国史理解?学生被钱穆的质疑说服了,也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学生认为既然不合理就该要求改,系里也同意既然批评反对得有道理就该改。
怎么改?那就将“中国通史”整合起来,上学期由钱穆教,下学期则由系里的中古史大学者陈寅恪教。这样很好吧?问了钱穆,钱穆却说不好,而且明白表示,他希望自己一个人教,而且有把握可以自己一个人教!
这是何等狂傲的态度?本来只是个小学教员,靠顾颉刚提拔才破格进到北大历史系任职的钱穆,竟然敢要排挤数不清精通多少种语言,已经是中古史权威的大学者陈寅恪,自己一个人独揽教“中国通史”的工作?他凭什么?他有资格吗?
至少那个年代的北大历史系觉得他有资格,依从他的意思,让钱穆自己一个人教“中国通史”。他累积了在北大教“中国通史”的经验,后来抗战中,就在随西南联大避居昆明时,埋首写出了经典史著《国史大纲》。 02
由《国史大纲》的内容及写法回推,我们可以明白钱穆坚持一个人教“中国通史”,以及北大历史系接受让他教的理由。那不是他的狂傲,毋宁是他对于什么是“通史”提出了当时系里其他人没想到的深刻认识。
用原来的方式教的,是“简化版中国史”,不是“中国通史”。“中国通史”的关键,当然是在“通”字,而这个“通”字显然来自太史公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司马迁的《史记》包纳了上下两千年的时代,如此漫长的时间中发生过那么多的事,对于一个史家*大的挑战,不在如何收集两千年来留下来的种种数据,而在如何从庞大的数据中进行有意义的选择,从中间选择什么、又放弃什么。
关键在于“有意义”。只是将所有材料排比出来,呈现的势必是偶然的混乱。许多发生过的事,不巧没有留下记录数据;留下记录数据可供后世考索了解的,往往琐碎零散。更重要的,这些偶然记录下来的人与事,彼此之间有什么关联呢?如果记录是偶然的,人与人、事与事之间也没有什么关联,那么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要做什么?
史家的根本职责就在有意识地进行选择,并且排比、串联所选择的史料。*简单、*基本的串联是因果解释,从过去发生的事情中去挖掘、去探索“因为/所以”,前面有了这样的现象,以致后来有了那样的发展;前面做了这样的决定,导致后来有了那样的结果。排出“因为/所以”来,历史就不再是一堆混乱的现象与事件,人们阅读历史也就能够藉此理解时间变化的法则,学习自然或人事因果的规律。
“通古今之变”,也就是要从规模上将历史的因果解释,放到*大。之所以需要像《史记》那样从文明初始写到当今现实,正因为这是人类经验的*大值,也就提供了从过往经验中寻索出意义与智慧的*大可能性。我们能从古往今来的漫长时间中找出什么样贯通原则或普遍主题呢?还是从消化漫长时间中的种种记录,我们得以回答什么只有放进历史中才能回答的关键大问题呢?
这是司马迁*早提出的“通古今之变”理想,这应该也是钱穆先生坚持一个人从头到尾教“中国通史”的根本精神价值来源。“通史”之“通”在于建立起一个有意义的观点,帮助学生、读者从中国历史中看出一些特殊的贯通变化。这是众多可能观点的其中一个,藉由历史的叙述与分析能够尽量表达清楚,因而也必然是“一家之言”。不一样的人研究历史会看到、凸显不同的重点,提出不同的解释,如果是按着不同时代、不同主题就换不同人从不同观点来讲,那么追求一贯“通古今之变”的理想与精神就无处着落了。 03
这也是我明显自不量力一个人讲述、写作一部中国历史的勇气来源。我要说的,是我所见到的中国历史,从接近无穷多的历史材料中,有意识有原则地选择出其中的一部份,讲述如何认识中国历史的一个故事。我说的,只是众多中国历史可能说法中的一个,有我如此述说、如此建立“通古今之变”因果模式的道理。
这道理一言以蔽之,是“重新认识”。意思是我自觉针对已经有过中国历史一定认识的读者,透过学校教育、普遍阅读甚至大众传媒有了对中国历史的一些基本常识、一些刻板印象。我试图要做的,是邀请这样的读者来“重新认识”中国历史,来检验一下你以为的中国历史,和事实史料及史学研究所呈现的,中间有多大的差距。
也就是在选择我的中国史叙述重点时,我会优先考虑那些史料或史学研究上相当扎实可信,却和一般常识、刻板印象不相合、甚至相违背的部分。这个立场所根据的,是过去百年来,“新史学”、西方史学诸方法被引进运用在研究中国历史所累积的丰富成果。但很奇怪的,也很不幸的,这些精彩、有趣、突破性的历史知识与看法,却迟迟没有进入教育体系、没有进入一般人的历史常识中,以至于活在21世纪的大部分人对中国历史的认识,竟然都还依循一百多年前流通的传统说法。“重新认识”的一个目的,就是用这些新发现、新研究成果修正、挑战、取代传统旧说法。
“重新认识”的另一个目的,是回到“为什么学历史”的态度问题上,提供不同的思考。学历史到底在学什么?是学一大堆人名、地名、年代,背诵下来考试时答题?这样的历史知识一来是根本随时在互联网上都能查得到,二来是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关联?不然是学用现代想法改编的古装历史故事、历史戏剧吗?这样的历史,固然有现实连结,方便我们投射感情入戏,然而对于我们了解过去、体会不同时代的特殊性,有什么帮助呢?
在这套书中,我的一贯信念是学历史*重要的不是学What──历史上发生了什么,而是更要探究How and Why──去了解这些事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没有What当然无从解释How and Why,历史不可能离开事实叙述只存在理论;然而历史也不可以、不应该只停留在事实叙述上。只叙述事实不解释如何与为什么,无论将事实说得再怎么生动,毕竟无助于我们从历史而认识人的行为多样性以及个体或集体行为逻辑。
借由述说漫长的中国历史,藉由同时探究历史中的如何与为什么,我希望一方面能帮助读者梳理、思考今日当下这个文明、这个社会是如何形成的;二方面能让读者确切感受到中国文明内在的多元样貌。在时间之流里,中国绝对不是单一不变的一块,中国人、中国社会、中国文明曾经有过太多不一样的变化。这些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种变貌,总和加起来才是中国。在没有如实认识中国历史的丰富变化之前,让我们先别将任何关于中国的看法说法视为理所当然。 04
这是一套一边说中国历史,一边解释历史知识如何可能的书。我的用心是希望读者不要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些信息当作是斩金截铁的事实,而能够在阅读中部份地主动参与去好奇、去思考:我们怎么能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又如何去评断该相信什么怀疑什么?历史知识的来历常常和历史本身同样曲折复杂,甚至更加曲折复杂。
这套书一共分成13册,能够成书*主要是有台湾的“敏隆讲堂”和“趋势讲堂”让我能够两度完整地讲授中国通史课程,每一次的课程都前后横跨五个年头,换句话说,从2007年**讲开讲算起,花了超过十年。十年备课授课过程中,大部分时间用于消化各式各样的论文、专书,也就是关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并努力吸收这些研究的发现与论点,尽量有机地编组进我的历史叙述与讨论中。明白地说,我将自己的角色设定为一个勤劳、忠实、不轻信不妥协的二手研究整合者,而不是进入原始一手材料提出独特成果的人。也只有放弃自己的原创研究冲动,虚心地站在前辈同辈学者的庞大学术基础上,才有可能处理中国通史题材,也才能找出一点点“通”的心得。
将近两百万字的篇幅,涵盖从新石器时代到辛亥革命的时间范围,这样一套书,一定不可避免含夹了许多错误。我只能期望能够将单纯知识事实上的“硬伤”失误降到*低,至于论理与解释带有疑义的部分就当作是“抛砖引玉”,请专家读者不吝提出指正意见,得以将中国历史的认识推到更广且更深的境界。 第八册《新时代的开端》第三讲 宋朝的建立和政治改革 01 “黄袍加身”的故事
后周世宗在公元959年去世,临终前考虑到即将继位的儿子(后周恭帝)只有七岁,就作了一番重要的人事调动安排。其中对后世影响*大的,是将原本担任殿前军都指挥使的赵匡胤升为殿前军都点检。
周世宗是一位有野心的皇帝,即位之后不只致力于巩固自身的王朝,还意欲对外扩张,怀抱统一之志。为此他很认真地训练军队,将自己掌握的部队分成两支,一支是侍卫亲军,另一支就是殿前军,殿前军比侍卫亲军人数更少,也更精锐。
依照制度,殿前军都指挥使上面还有一级副都点检,但世宗却让赵匡胤越过了副都点检这一级,直接跳上了都点检的位置。《宋史》记载世宗之所以在临终时选择赵匡胤接任都点检,是因为之前
有三件事:
**件,世宗征淮南时,有一晚赵匡胤的父亲到了赵匡胤带领的军队所驻扎的城下,要求入城,赵匡胤却遵守军令而要父亲在城外等到第二天天明。第二件,也是在征淮南时,有人向世宗告密,说赵匡胤带军队进城后搜刮了很多财富。世宗于是派人去突袭检查,却发现赵匡胤私人的箱中放的都是书,没有什么金银财货。第三件,在征南唐时,南唐以三千两白银贿赂带兵的赵匡胤,赵匡胤全数都缴给了世宗的内府。
因为这三件事,所以世宗特别信任赵匡胤,临终时将自己一手训练的*精良的部队交给他带领,也就是托孤,要他负责保护少主的意思。
然而恭帝刚即位,就传来了镇州、定州告急的消息。司马光《涑水记闻》记录:
建隆元年正月辛丑朔,镇、定奏契丹与北汉合势入寇,太祖时为归徳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受周恭帝诏,将宿卫诸军御之。癸卬,发师,宿陈桥,将士阴相与谋曰:“主上幼弱,未能亲政,今我辈出死力为国家破贼,谁则知之?不若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未晩也。”
才刚开年,镇、定二州传来契丹和北汉联合南下攻击的消息,赵匡胤此时身兼归德军节度使和殿前都点检的职位,接了新皇帝的诏令,带着军队要北上去防御抵抗。两天之后,军队出发了,夜里停驻在陈桥,底下的士兵们互相讨论计划,说:“皇帝才七岁那么小,不可能自己掌握权力,现在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去为国家抵抗敌人,做了什么,建立了什么功劳,有谁知道呢?”意思是我们怎么能够有把握付出的血汗能得到适当的奖赏呢?新的政局不稳定的情况下,要如何让我们卖死命去打仗呢?“不如先拥立带兵的都检点当皇帝,我们自己立的皇帝,可以保证将来能得到的奖赏,再来出兵打仗也不送!”
“五代”为什么朝代更替那么快?又为什么在“五代”之外还有“十国”?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当时流行军人拥立天子,这种情形愈来愈普遍,也愈来愈容易,光是为了盘算可以从打仗中得到什么,就可以策划自己立新的天子。
甲辰将旦,将士皆擐甲执兵仗,集于驿门,欢噪突入驿中。太祖尚未起,太宗时为内殿祗候供奉官都知,入白太祖,太祖惊起,出视之。诸将露刃罗立于庭,曰:“诸军无主,愿奉太尉为天子。”太祖未及答,或以黄袍加太祖之身,众皆拜于庭下,大呼称万岁,声闻数里。太祖固拒之,众不听,扶太祖上马,拥逼南行。
——《涑水记闻》
第二天早上,元月初四,计划联络好的军官和士兵一起全副武装集合在赵匡胤的营门口,赵匡胤还没起床,将士们就鼓噪着突然冲了进去。将士是全副武装没有通报并得到同意冲进去的,也就是带着胁迫的意味。这时候太宗,也就是赵光义当时担任内殿供
奉官都知,赶紧进去告诉哥哥,赵匡胤这时才匆忙起身,出来面对这突然的情况。
这群人中的代表甚至连刀都拔出来了,说:“我们的军队没有真正的领袖,希望拥立你来当皇帝。”赵匡胤还来不及回应,他们就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也就是只有皇帝能穿、代表皇帝身份的袍服披盖在他身上,然后大家一起行拜皇帝的礼,大呼“万岁”。因为人很多,又齐声高呼,几里外都听得见。赵匡胤坚持不肯,但他们不管,硬是将他扶上马,大家簇拥着他转往南走。军队本来是要出城去北方打契丹和北汉的联军,现在却转回头往南,也就是朝着都城前进。
太祖度不能免,乃系辔驻马谓将士曰:“汝辈自贪富贵,强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也。”众皆下马听命。太祖曰:“主上及太后,我平日北面事之,公卿大臣,皆我比肩之人也,汝曹今日毋得辄加不逞。近世帝王初举兵入京城,皆纵兵大掠,谓之“夯市”。汝曹今毋得夯市及犯府库,事定之日当厚赉汝;不然,当诛汝。如此可乎?”众皆曰:“诺。”乃整饬队伍而行,入自仁和门,市里皆安堵,无所惊扰,不终日而帝业成焉。
——《涞水记闻》
赵匡胤看这个情势,没办法了,不可能不当皇帝,就拉住马停下脚步,对这些官兵说:“唉,你们为了自己贪图奖赏功名,硬是要把我架上天子的位子,那我有条件,你们必须答应,不然我不能当你们的皇帝。”大家就都下马来敬领赵匡胤的条件。
“首先,原来的皇帝、太后,还有其他大臣,你们不能加害他们。其次,近来的惯例,当皇帝的率兵打入京城,都让军队随意劫掠百姓,称之为‘夯市’,我们现在进了城,你们可不准‘夯市’,也不能抢夺官方府库,等到一切平定安稳了,我自然会给你们丰厚的赏赐。谁不遵从我就杀谁。这样可以吗?”大家都说:“可以!”
于是整理好队伍继续前进,从仁和门进城,城里没有任何惊扰,人民生活照常,只花了一天不到的时间,赵匡胤就顺利当上皇帝了。 02 “陈桥兵变”是早有预谋的吗?
这就是流传甚广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故事,后世的种种说法,大致都是改编自司马光的《涑水记闻》。《涑水记闻》是司马光关于宋朝政治上种种传言的笔记。有意思的是关于赵匡胤当皇帝这件事,《涑水记闻》不只记录了“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另有一段:
及将北征,京师间喧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富室或挈家逃匿于外州,独宫中不之知。太祖闻之惧,密以吿家人曰:“外间讻讻若此,将如之何?”太祖姊或云即魏氏长公主,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胸怀,乃来家间恐怖妇女何为耶!”太祖默然而出。
这条说法和上一条有微妙却关键的出入。这条说要出兵北征时,京城里就已经有风声了,传言部队会拥立都点检赵匡胤当天子。一定是言之凿凿,而且流传甚广,以至于京城里的有钱人判断要发生政治上的大动荡了,赶紧携家带眷不只离开京城,还要远远逃躲到外州去,免得被动荡时局牵连伤害。整座城里的人都知道了,就只有宫里的皇帝和他周围的人不知道。
被人家讲成这样,赵匡胤很担心很害怕,回家跟家人商量,问说:“唉,外面传言满天飞到这种程度,该怎么办呢?”这时候赵匡胤的大姊,后来的魏氏长公主正在厨房里忙着,干嘛呢,忙着擀面,听到弟弟这样的话,变脸了,生气铁青着脸,直接举着擀面棍打赵匡胤,骂他:“你个男子汉遇到了大事,可以做什么该做什么,自己没有盘算没法决定吗?拿这种事到家里来吓女人家算什么!”赵匡胤被训了,只好摸摸鼻子自讨没趣出门。
原来赵家除了赵匡胤和赵光义之外,还有一位如此凶悍的大姊,另外,如果依照这条记录,那“陈桥兵变”怎么会是一件突如其来、让赵匡胤吓一跳的事呢?他早就听说了啊,甚至整座京城里的人都预先知道要发生这件事了!
基于历史纪实的信念,在《宋史·卷二百四十二》里还有另外一条:
及太祖为群情推戴,及太祖自陈桥返京师,人走报太后曰:“点检已作天子。”后曰:“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
“陈桥兵变”之后,“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回师到京城,有人去报知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说:“点检当皇帝了!”你看杜太后如何反应,她很镇定地说:“我儿子向来就有大志,今天实现了!”母亲没有惊讶,早有心理准备了。

作者简介

杨照,历史学家,1963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兼修考古学和人类学,入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研究所,为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师从张光直先生和杜维明先生,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人类学。曾任职于“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兼任多所大学讲师,后以历史学术普及和历史写作为重心。杨照现任台湾诚品讲堂与敏隆讲堂讲师,常年开设一系列关于中国历史和中国经典的课程,他的历史创作延续吕思勉、钱穆的治学和教学路径,将艰深而丰富的学术成果以生动通俗的方式传达给大众读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