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从农牧之争到陆海分流(古代中国经略周边的历史思考与理论超越)

- ISBN:978756157976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6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561579763 ; 978-7-5615-7976-3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史演进的视角出发,将社会学的差序格局理论引入国家的地缘思维中,发展出安全、经贸、文化、地理等四个分析维度,用来研究秦代以来古代中国不同时期与不同方向的地缘战略考虑,并和明清时期欧洲经营亚洲的情形做一比较,从中总结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以供当代中国的周边经略与“一带一路’’建设参考借鉴。 要以言之,“陆”与“海”的利益性质有显著差异,“陆权”和“海权”采取的策略也接近不同。前者更强调军事攻防方面的优势,后者更重视拓展和维持海洋商贸。本书认为,在经略周边的不同方向,中国应把握不同的战略重点:在陆路方向,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重中之重都在安全领域,经贸和文化领域的靠前交流都只是安全的副产品;在海路方向,经贸领域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都更为凸显,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地缘博弈也有加剧的趋势。 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比较了农耕王朝、陆地游牧、海上游牧三者之间在流动性优势方面的差别,并据此提出一个试图超越传统海陆二分思维的新地缘理论。这一新理论强调,国家地缘竞争优势的本质是更强的流动性,应与时俱进地谋求在安全、经贸、文化、地理等领域的综合流动性优势,同时注重四个方面的综合平衡,即:海陆空天电网等多个地缘空间维度的平衡;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平衡;安全利益、发展利益与文化利益的平衡;国内利益与靠前利益的平衡。
目录
从“一个拳头”到“两个拳头
防火比救火更重要
三种历史观的跨越与融合
地缘属性与地缘战略
第二章 经略周边的中国传统
对外关系的伦理逻辑
普天之下与中国内外
中心、边疆与朝贡
重内轻外的思想根源
亲疏远近的外交差序格局
第三章 陆地边疆的重与轻
*大的安全威胁来自北方边疆
陆路对外贸易的安全色彩
农牧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从长城内外到秦淮南北
小结: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竞争
第四章 海上拓展的虚与实
东南亚不是主要的安全威胁
儒家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有限
海路朝贡贸易的文化特性
重陆轻海的思维与因地施策
小结:海洋文明与陆地文明的兴衰
第五章 古代中国经略陆海的得失与镜鉴
陆路的安全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
海路的经济意义*为突出
古代中国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吸引力
对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
第六章 明清时期欧洲经营亚洲的成与败
经贸利益是欧洲经营亚洲的首要考量
海上霸权是获得经贸利益的重要保障
文化渗透作为巩固和提升经贸利益的手段
欧洲经营亚洲的地理因素制约
对我国更好经略印太地区的启示
第七章 在陆地游牧与海洋游牧之间
陆地游牧与海上游牧的差别
“向陆”还是“向洋”
更强的流动性才是问题核心
对构建地缘竞争优势的启示
附 录
古代中国外交体系的四种理论视角
封面画《贞观盛会》创作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盛思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战略研究处处长,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专员、厦门市“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挂职)。曾出版学术专著《谁在误导你的决策:无处不在的守门人》。主要研究领域:国际经济战略、比较政治经济、战略决策理论。
-
人类酷刑简史
¥33.0¥5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22.1¥49.0 -
安史之乱
¥30.6¥68.0 -
华戎交汇在敦煌
¥29.9¥5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27.9¥49.8 -
敦煌学新论(增订本)
¥41.8¥6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6.8¥48.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1956:觉醒的世界
¥19.6¥58.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法国大革命
¥20.0¥56.0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7.8¥25.0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3.0¥68.8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8.4¥18.0 -
1688年的全球史
¥44.5¥78.0 -
敦煌旧事
¥20.3¥58.0 -
中国历史:大明王朝三百年
¥2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