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5241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40页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565524141 ; 978-7-5655-2414-1

内容简介

本教材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 从农业的地位与作用、农业中的经济思维、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保护、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与精准扶贫五个维度系统地阐述了农业经济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体现了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启迪性与拓展性相结合的特色。

目录

**章 农业基础认知
项目一 初识农业,聆听农业思想
任务一 农业是什么
任务二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项目二 认识农业生产要素,加强农业资源管理
任务一 农业生产要素之土地和劳动力
任务二 农业生产要素之劳动力
任务三 农业生产要素之资金

第二章 农业中的经济学思维
项目一 踏入经济之门,走进供需世界
任务一 什么是经济学
任务二 理解需求理论
任务三 学会供给理论
项目二 认识农产品市场,寻找市场规律
任务一 农产品市场均衡如何形成
任务二 农产品消费市场分类
项目三 了解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与互联网农业
任务一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任务二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方式
任务三 互联网农业

第三章 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保护
项目一 悉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任务一 走进合作社
任务二 认识家庭农场
项目二 读懂农业保护政策
任务一 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基本原则
任务二 农业补贴政策

第四章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一 了解农业现代化
任务一 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与原因
任务二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与模式
项目二 探寻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任务一 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任务二 如何做到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农民收入与精准扶贫
项目一 分析农民收入构成,解释收入不平衡性
任务一 农民收入从何而来
任务二 为提高农民收入支招
项目二 助力农村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
任务一 “精准扶贫”工作与“三农”问题
任务二 “扶贫”与“致富”,实现小康梦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农业经济基础》: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农业是对自然界依赖性*强、对自然界影响*直接的部门,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Smith和Donald所说,“如果考虑到农业是人类食物、住所的*终提供者,则没有哪个部门在保证发展向着可持续性方向方面能比农业起到更大的作用”,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与农村领域的重要体现。  农业生产的自身特点及其外部性决定了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密切结合的生产部门,其生产对象和生产过程离不开动植物及其生长过程,整个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生物密不可分,同时农业生产的生态本质也体现了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这些都客观地要求农业生产应遵循和利用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注重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的和谐发展。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背景  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是基于两个基本的背景而产生的。  1.理论思想来源  即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对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研究是伴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加深而不断深化的。  2.客观现实背景  即常规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凸显的问题。常规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产量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人口增长和营养的要求,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负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边际效益下降。从投入方面来看,能源、化肥、农药施用量均大幅度增加,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从产出方面来看,世界粮食总产量年增长率与土地生产率年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农业边际效益呈下降趋势,进一步引发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政府财政负担加重以及农业生产者收入危机、乡村没落、世界粮食安全等诸多经济与社会问题。  (2)农业生产所需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资源包括土地、水、生物资源和能源等。就土地而言,由于土壤退化和荒漠化,加之城镇化、工业化大量占用农地资源,导致耕地资源减少。水资源方面也因为污染以及非农用水的增长,导致农业水资源的锐减。规模化和机械化的耕作方式以及化学制品的大量施用,导致农业生物资源急剧减少。据估计,自20世纪初以来全球已有75%的农作物和近50%的禽畜品种已经绝迹。现代农业对外部商品(如能源等)的依赖性加大,能源危机大大降低了农业资源的可获得性。  (3)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程度加重。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土壤侵蚀与土壤退化、森林减少、生物物种灭绝等。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水土流失面积达30%,每年流失有生产力的表土250亿t,每年损失500万~700万hm2耕地。荒漠化面积约为3600万km2,占陆地总面积的1/4,且每年仍按5万~7万km2的速度扩展。1985年以来,全球每年大约有1700万hm2的热带森林被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年报告指出,12%的哺乳动物与11%的鸟类正濒临灭绝,每24h有150~20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40多种鱼类因过度捕捞而濒临灭绝。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品以及集约化养殖场的禽畜粪便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土壤肥力的下降、土地生产率的降低、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而且残留在食物、水、土壤和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对整个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气候异常、病虫害与自然灾害频繁等问题。有资料显示,农业已成为地表水以及地下水污染中*主要的非点源污染源之一。  上述问题均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引起了人们对常规现代农业发展的反思。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启发和客观现实需求的推动下,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普遍关注的一种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模式。  (二)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历程  1979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抓农业生产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指出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求垦荒不准破坏森林、草原和水利设施,要认真解决污染问题,防止对水源、大气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的损害。  1994年3月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从我国具体国情和人口、环境与发展总体联系出发,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并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中做了具体的部署,表明我国发展战略思想的转变。《中国21世纪议程》的编制和推进,标志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进入新的阶段。  1998年10月“国际可持续农业协会”中国中心成立。《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中明确提出,大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在要求。  2020年制定的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重点围绕5个方面:  (1)积极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2)加强农业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净化产地环境;  (3)强化农业资源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改善村容村貌;  (5)强化统筹和试验试点,夯实农业绿色发展基础。  在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许多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政治家都在研究和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历程来看,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在20世纪70-90年代注重理论探索;在2000-2010年间,属于理论与研究并重,注重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在2011年至今,进入以实践应用研究为主阶段。一方面继续深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则更加注重将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成果、优化模式、关键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特别是在开展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总结、提炼出一大批优化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加以推广应用。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