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蚂蚁为什么要和瓢虫打架?

包邮蚂蚁为什么要和瓢虫打架?

¥17.9 (3.6折) ?
1星价 ¥17.9
2星价¥17.9 定价¥4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27192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35页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12719286 ; 978-7-5127-1928-6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3-10岁有趣、有料,全彩美绘本 了解稀奇古怪的动植物知识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培养小小科学家从阅读自然科普开始 “自然之友”环保组织,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张劲硕,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植物学专家吴磊,《三联生活周刊》主笔陈赛 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从朋友那里获得食物、毫不吝啬的朋友、一辈子不分离的朋友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给鳄鱼清理牙齿的鳄鱼鸟 ; 吃蚜虫蜜露的蚂蚁等。

目录

目 录

1.从朋友那里获得食物

给鳄鱼清理牙齿的鳄鱼鸟??3

吃蚜虫蜜露的蚂蚁??11

蜜獾的领路者——响蜜??21

加拉帕戈斯海鬣的清洁工——莎莉飞毛腿蟹??27

屎壳郎*喜欢牛的粪球??36

为海葵寻找食物的小丑鱼??43

经常加班的鱼大夫——清洁鱼??50

交换子女养育的鱼和河蚌??57

2.毫不吝啬的朋友

来回穿梭于海参肛门的隐鱼??66

生活在文蛤身体里的圆豆蟹??73

粘在鲸鱼背上旅游的藤壶??80

随意穿梭于枪虾洞穴里的虾虎鱼??89

住在鱼鹰巢穴底下的鹪鹩??98

3.一辈子不分离的朋友

生活在白蚁肠道内的披发虫??108

给大肠提供能量的细菌??115

给虫黄藻提供休息地的珊瑚??123

养活牛的细菌??130


展开全部

节选

1 从朋友那里获得食物 给鳄鱼清理牙齿的鳄鱼鸟 啊,不好了!那只小鸟怎么跑到鳄鱼的嘴里去了? 在茫茫的非洲大草原上,一群口渴的斑马来到了河边。斑马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什么危险的野兽,这才低下头开始美美地喝起水来。 这时,不远处突然泛起了微微的水波,紧接着,一双敏锐的眼睛浮出了水面。原来那是一只尼罗鳄。这时候斑马也发现了它的身影,刚要转身逃走,却还是被尼罗鳄那血盆大口狠狠地咬住了前腿。惊慌失措的斑马想极力挣脱,但这一切都只是徒劳。*终尼罗鳄还是慢慢地把斑马拖入水中…… 享用完这顿丰盛的午餐后,尼罗鳄来到河边张开了大大的嘴,优哉游哉地晒起了日光浴。这时候不知从哪里飞来了一只小鸟,落到了尼罗鳄的背上,然后“笃笃笃”啄了几下。当尼罗鳄像是在打哈欠似的张开大嘴时,那只小鸟竟然飞到了尼罗鳄的嘴里面,还开始啄起了什么东西!奇怪的是,这只尼罗鳄竟然没有把它吃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尼罗鳄为什么会拒绝享用这个送到嘴里的“小甜点”呢? 尼罗鳄的烦恼 尼罗鳄生活在非洲尼罗河流域及其东南部,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的江河湖泊中也有分布,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猎手。成年尼罗鳄体长2~6米,平均体长4米,有不确切的记录可长达7.3米,体重可达1吨。它们主要以鱼、乌龟、鸟、角马、斑马、水牛为食,有时甚至还会吃人。 尼罗鳄主要在水里捕猎食物,它们的身体也逐渐进化,具备了在水中进行捕猎的特性。首先,尼罗鳄的眼睛和鼻子都长在头的上方,所以它们可以把整个身子隐藏在水下,只露出眼睛和鼻子来观察猎物并进行呼吸。 而且,当尼罗鳄潜入水里的时候,眼睛会被一层透明的膜所覆盖。这层膜就像潜水镜一样能保护尼罗鳄的眼睛。透过它,尼罗鳄还能把水中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到了水里它们的鼻子和喉咙也会紧闭起来,这样尼罗鳄就不用担心被水呛到了。不仅如此,它们的身体大都呈深绿色或褐色,所以在热带水域里不容易被发现。 尼罗鳄的牙齿不仅大而且非常结实,只要咬住猎物它们是绝对不会松口的。它们尾巴的力量也很强大,如果猎物挣扎着要逃走,尼罗鳄就会挥动起它那强有力的尾巴把猎物打倒,再用嘴将其拖入水里。 即使是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猎手,也有让它们头疼的问题。尼罗鳄烦恼的倒不是什么猛兽,而是塞在牙缝里的肉渣和吸附在它们身上吸血的水蛭和寄生虫。 因为爪子太短,即使身体痒痒它们也不能用爪子去挠;因为舌头太短,它们也不能像狮子或老虎一样舔一舔嘴或清理口腔。所以无所畏惧的尼罗鳄对那些水蛭和肉渣束手无策。不过幸好尼罗鳄有一个很好的朋友,那就是鳄鱼鸟(学名为燕千鸟,又叫牙签鸟)。 到鳄鱼嘴里找食物 鳄鱼鸟身长只有22厘米,是一种比燕子稍微大一点儿的小型鸟类。鳄鱼鸟在尼罗鳄栖息的河边吃虫子为生。 鳄鱼鸟经常光顾一个恐怖地带——其他鸟连想都不敢想的“捕猎场所”。 这个地方就是鳄鱼的身体。鳄鱼鸟会飞到鳄鱼的背上,边走边捕食一些寄生虫,再飞到鳄鱼的嘴里面捕食水蛭和塞在牙缝间的肉渣。虽然是其他动物牙缝里的食物残渣,但是对于鳄鱼鸟来说,这些可是毫不费力就能得到的上等美食。加上这些食物存在于可怕的鳄鱼嘴里,所以也就不用担心被别的动物给抢走。 就这样,让鳄鱼厌烦的寄生虫、水蛭和肉渣就成了鳄鱼鸟的美食。但是鳄鱼鸟又是怎么轻而易举地飞进鳄鱼嘴里的呢? 鳄鱼是体温会根据外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变温动物。当体温下降到一定温度时,鳄鱼就不能自由行动。所以当早晨开始活动时或者刚从水中出来,它们就到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晒太阳。鳄鱼在晒太阳的时候,总会张开自己的嘴巴,因为比起被厚厚的皮所覆盖的身体,嘴巴是身体上吸收热量*快的部位。 每当这个时候,鳄鱼鸟就会飞进鳄鱼的嘴里。它们就是利用了鳄鱼张着嘴晒太阳的这一习性,从鳄鱼嘴里得到食物的。 鳄鱼唯一的朋友——鳄鱼鸟 鸟类也是鳄鱼很爱吃的动物,但是鳄鱼却从来不吃这位帮它除掉烦人的水蛭、寄生虫和肉渣的好朋友——鳄鱼鸟。 当然,对于鳄鱼鸟来说,鳄鱼也是它的好朋友。因为在生存条件恶劣的大自然里,动物们需要整日寻找食物,即使找到了食物也不一定能吃到嘴里,总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而鳄鱼鸟就不用担心肚子饿的问题了,它找到了一个提供食物的好地方,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而且,在这里捕食还不用担心吃食的时候被别的动物袭击,又安全又舒服。 鳄鱼鸟为了回报这位提供给自己食物的好朋友,充当起了鳄鱼的警卫员,如果发现附近有危险,它就会大声叫,提醒鳄鱼赶快躲起来。鳄鱼鸟这样做可是一举两得,不仅保护了好朋友的安全,而且还守住了好朋友为自己提供的捕猎场所,可以继续安心地享用它的肉渣大餐啦! 你们看到过鳄鱼的舌头吗? 当鳄鱼咬住猎物后,它们就会把猎物拖到水里面。这么一来猎物就会被水呛死,可鳄鱼却安然无恙。即使是因为要咬住猎物而张着嘴,鳄鱼也不会有危险。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的奥秘就在鳄鱼的舌头上。鳄鱼的舌头很短小,能够起到关闭喉咙的作用。所以即使鳄鱼在水里张着嘴,它也不会被水呛到。 吃蚜虫蜜露的蚂蚁 蚂蚁,你们在吃什么呢? 阳光灿烂的初夏下午,凤仙花的枝条上已经爬满了小昆虫。仔细一看,蚜虫们正在努力地吸吮着凤仙花枝条里甘甜的汁液呢。 这时候,一群蚂蚁也沿着凤仙花的枝条爬到了这些蚜虫所在的地方。别看蚂蚁小,它们为了守护自己的领地,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猛烈反击,即使对方是个大块头也毫不畏惧。但是很奇怪,这些蚂蚁并没有攻击蚜虫,而是用触角轻轻地碰了几下蚜虫们的屁股。这是怎么回事? 接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这些蚜虫的屁股上都结出了蜜露,而蚂蚁们就像是在喝蜜一样美美地喝起了蜜露。 突然,有一只瓢虫飞到了蚜虫们中间,张着大嘴想要吃掉蚜虫。就在这一瞬间,在一旁的蚂蚁迅速向这只瓢虫喷射出有毒的蚁酸。结果这只瓢虫奄奄一息,蜷缩着身子掉在了草地上。瓢虫连碰都没碰到蚜虫,就这样被蚂蚁们给打跑了。 那么,蚂蚁为什么要保护蚜虫,和瓢虫进行战斗呢?从蚜虫的屁股后面分泌出来的又是什么呢? 蚂蚁为什么要和瓢虫打架? 蚂蚁是一种身长只有0.5厘米左右的小小的昆虫。虽然这些身形娇小的蚂蚁看起来非常柔弱,但它们有着强壮的上颚,可以搬运比它们大好几倍的食物,它们还会用上颚来挖洞、建造蚁巢。它们的头上还有一双可以感知气味、分辨出味道的触角。当遇到敌人时,它们就用上颚去撕咬对方,或者干脆用从腹部喷射出来的蚁酸攻击对方。 蚂蚁随处可见。它们主要在草丛或树林里的地底下、石头下或者在枯木里挖洞生活,它们主要吃死虫子、花蜜和植物的种子等。蚂蚁找到食物后会把食物带回蚁巢喂养幼蚁,昆虫的尸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幼蚁的生长发育很有帮助。 但是,死虫子、花蜜和植物的种子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的。蚂蚁们要走很多路、去很多地方才能找到死虫子,而且很多植物的种子只能在固定的季节才能吃到。 所以蚂蚁会找一些随时都能吃到的食物。像花蜜一样甜的、好吃的食物,比如从蚜虫的屁股里分泌出来的蜜露。而刚才的那些蚂蚁就是为了保护蜜露才与想要吃掉蚜虫的瓢虫打架的。 蜜露的秘密 那么,蚜虫又是如何制造蜜露的呢? 蚜虫是一种身长仅为0.2厘米,个头非常小的昆虫。比起它们那胖胖的身躯,它们的腿显得过于纤细,所以移动起来格外费劲儿。它们主要在凤仙花、大豆、板栗树等植物的枝条和叶子上生活,以吸食这些植物的汁液为生。 在这些蚜虫所吃的植物的汁液里有非常丰富的糖分,但是其他营养素的含量却很低。为了补充那些不足的营养,它们就会整天吸食着植物的汁液,然后把多余的糖分和水通过屁股排出去,这样的排泄物自然会有甜甜的味道,这就是挂在蚜虫屁股上的蜜露了。 许多昆虫都会吃这些蜜露。而蚂蚁也是为了蜜露才会去积极地寻找蚜虫。为了保护向它们提供蜜露的蚜虫,蚂蚁会奋不顾身地与蚜虫的敌人战斗。 蚜虫不仅个头小,而且行动缓慢,是瓢虫、蜂蝇、草蜻蛉等许多昆虫首选的食物。特别是瓢虫,一只瓢虫一天能吃300多只蚜虫,而且瓢虫还会在蚜虫生活的附近区域产卵,让自己的幼虫在生长期能够吃到蚜虫。但是只要蚜虫的身边有蚂蚁为它们站岗,它们就不用太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因为蚂蚁会尽职尽责地把那些敌人统统赶走。 蚜虫,不要担心,有我在呢! 虽然蚜虫非常弱小,但是它们可以在蚂蚁的帮助下保护自己。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有些蚜虫会把蜜露一直积攒在体内。当有蚂蚁过来用触角轻轻碰蚜虫几下后,蚜虫就会分泌出蜜露,供蚂蚁享用。当没有蚂蚁在的时候,它们就不会分泌出蜜露。 看在这香甜美味的蜜露的份儿上,蚂蚁对蚜虫朋友也特别好,不仅义不容辞地为蚜虫击退天敌,还会帮助把蚜虫移动到更新鲜的植物上。 原地不动,数量却不断增加 每年的春天和夏天,蚜虫群中基本全是雌性,这是因为过冬后孵化出来的幼虫多为雌性。这时,蚜虫的生殖方式是典型的孤雌生殖。也就是说,雌性蚜虫在没有与雄性蚜虫交配的情况下就能产下幼虫。这样的生殖循环可以持续到夏天。 深度了解 共生 在大自然中,有些生物会被别的生物吃掉,有些生物会吃掉其他的生物,有些生物还会为了争夺领地而大打出手,有些生物则会互相帮助。在生物们的这些关系中,互相帮助着生活在一起叫作共生。 生物们生活在一起的原因有很多种。响蜜()为了得到可口的食物而帮助蜜獾;蚜虫为了防止受到敌人的攻击会向其他的生物提供蜜露;而寄居蟹为了得到“住所”会与其他生物共同生活。除此之外,还有为了去到新的环境而与其他生物共生的生物、为了传播种子或繁殖后代而与其他生物共生的生物。 大体来说共生的生物之间会互相帮助,但是有时共生并不一定使双方都受益。有时候共生对彼此都有帮助(互利共生),但也有的时候只有一方会受益,而另一方则既不会受益也不会受害(片利共生)。相反,有些时候虽然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却只有一方受利而另一方却只会受害,这种关系就叫作“寄生”,寄生与共生的意思恰恰相反。 蜜獾的领路者—响蜜 吸引蜜獾的小鸟 在非洲一片茂密的树林里,有一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地飞着。这时有一头蜜獾听到了这个声音,它开始跟着这只鸟跑。 当蜜獾落后很远的时候,小鸟就会停下来等蜜獾。等蜜獾走近了,小鸟才再次飞起来,给蜜獾引路。就这样它们不一会儿就来到一棵大树前,这棵大树的树枝上有个小洞,蜜蜂们就在那个小洞里筑巢。看到了蜂窝,蜜獾马上爬到树上,要用它那坚实的前爪扒开盖在蜂窝上的树皮。受到惊吓的蜂群非常生气,它们一起向蜜獾发起攻击,可是蜜獾却毫发无损,就像没什么事一样,把蜂窝端起来吃起了甜甜的蜂蜜。 不一会儿,填饱了肚子的蜜獾就慢慢地消失在草丛中。这时候,刚才的那只小鸟从树枝上飞下来,高兴地吃起了蜜獾吃剩下的蜜蜂幼虫和蜂蜡(蜂蜡是由蜂群内适龄工蜂腹部的四对蜡腺分泌出的一种脂肪物质。其主要成分有酸类、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醇和碳水化合物。此外,还有类胡萝卜素、维生素A、芳香物质等)。 把蜜獾指引到蜂巢的这只鸟原来是响蜜。响蜜为什么会把好吃的蜂蜜都让给蜜獾,而自己只吃幼虫和蜂蜡呢? 比蜂蜜还好吃的蜂蜡 响蜜??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热带丛林里,以吃小虫子和果实为生。它们的个头和麻雀差不多大,而且羽毛的颜色也很暗淡,所以人们很难注意到它们。这些小鸟有一个很独特的饮食习惯,就是喜欢吃蜂蜡。 蜂蜡不易消化,动物们基本上都不吃。但是响蜜却非常喜欢吃蜂蜡,因为它们具备消化蜂蜡的能力。它们还能闻到这些蜂蜡的味道并找出蜂巢的具体位置。 但是即使响蜜找到了蜂巢,它们也不能马上去享用美味的蜂蜡。是因为害怕被蜜蜂蜇到吗?不是的。蜂巢一般都建在树干里面,所以仅凭响蜜尖尖的小嘴是无法把树皮扒开的。 这就是响蜜会引导蜜獾一直到蜂巢所在地的原因。它们要让蜜蜂没办法对付的大力士——蜜獾——来替自己扒开树皮,然后再把蜂巢拿出来。 为什么蜜獾不自己去找蜂蜜吃,而偏要与响蜜结伴一起找蜂巢呢? 破坏蜂巢大王——蜜獾 蜜獾是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热带丛林里的獾类动物。它们一般白天都在洞里或岩石缝隙里睡觉,等太阳下山后才会出来觅食。蜜獾比较喜欢吃老鼠、松鼠等小动物和水果,不过我们从它的名字就能看出来,蜜獾特别喜欢吃的食物是蜂蜜。 但是蜂巢大都建在树干里或岩石缝里,习惯于夜间行动而且视力不太好的蜜獾很难找到。 而响蜜可以轻松地找到蜂巢,所以蜜獾经常会与响蜜一同寻找蜂巢。作为报答,蜜獾也会帮助响蜜拿到它们爱吃的蜂蜡。 有着像钩子一样尖锐前爪的蜜獾,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扒开树皮。而且由于蜜獾拥有一身厚厚的且韧性超强的毛皮,根本不怕蜜蜂的攻击。即使蜜蜂们成群袭来,蜜獾连眼皮都不会抬一下,依然不慌不忙地扒开树皮,端起蜂巢慢慢地舔食蜂蜜。吃完了蜂蜜,它会把蜜蜂的幼虫和自己不爱吃的蜂蜡留给向导——响蜜。 一个指路,一个“作案” 虽然响蜜和蜜獾都有各自的弱点,但它们可以齐心协力一起取得食物。真可谓是一对“一个指路,一个‘作案’”的默契黄金搭档啊! 在别人的巢穴里生蛋的响蜜 有些响蜜??习惯把自己的蛋下在别的鸟巢里。它们会留意像啄木鸟那样把巢穴建在树洞里的鸟儿,当这些巢穴的主人出去觅食的时候,响蜜??就马上飞过去在巢穴里面产下自己的蛋。而蒙在鼓里的巢穴主人,会把响蜜??的蛋当作自己的蛋精心照顾。响蜜??幼鸟还会做出令“养父母”心碎的可怕事情。刚出生的响蜜??幼鸟会用自己尖尖的嘴,啄死那些先孵化出来的幼鸟,或者把那些还未孵化出来的蛋弄破。而这么做的原因竟只是为了独吞所有的食物。它们真是太自私了。 加拉帕戈斯海鬣的清洁工 —莎莉飞毛腿蟹 为什么总是掐别人的后背?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一个岛屿上,一只刚刚在大海里游完泳的加拉帕戈斯海鬣()(蜥蜴的一种)爬到岩石上晒起了太阳。不一会儿,一群红色的莎莉飞毛腿蟹爬到了加拉帕戈斯海鬣的身上。这些螃蟹好像一点儿也不害怕体形比它们大好几十倍的加拉帕戈斯海鬣,而且它们竟然还用自己的蟹钳掐起了加拉帕戈斯海鬣的后背。 奇怪的是,加拉帕戈斯海鬣一点儿都不生气,反倒高高兴兴地继续趴在岩石上,看上去很享受的样子。为什么加拉帕戈斯海鬣不去教训这些在自己的背上掐来掐去的螃蟹呢? 害惨了加拉帕戈斯海鬣的坏蛋们 加拉帕戈斯海鬣是只有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才能看到的一种稀有的动物。这种动物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能适应海洋生活的鬣蜥科动物,它们的长相非常独特。除去尾巴的长度,加拉帕戈斯海鬣的身长大约有1米,浑身长满了凹凸不平的角质鳞片,而且背上还长着一排尖刺,活像一只恐龙。 加拉帕戈斯海鬣看起来很暴躁,它们其实是一种性情非常温顺的动物。它们喜欢生活在岩石较多的海边,一般来说一个群体里会有数百只加拉帕戈斯海鬣共同生活。雄性间除了在交配季节偶尔进行争斗之外,平常它们相处得都很融洽。而且,它们也不会轻易攻击其他的动物。肚子饿的时候,它们会到海里吃一些海藻,吃饱了再回到阳光充沛的地方懒懒地享受日光浴。 因为加拉帕戈斯海鬣性格太温顺了,所以经常会受到海鸥和加拉帕戈斯鹰的攻击。即使是这样,加拉帕戈斯海鬣也不会轻易进行反击。这个时候它们会马上跳入海里,不去理会那些烦人的飞鸟们。 但也有一些敌人无论怎样也摆脱不了,它们就是像蜱()一样的寄生虫。蜱吸附在加拉帕戈斯海鬣的背上以吸血为生,这些恶毒的家伙一生都会待在加拉帕戈斯海鬣的背上吸食血液。有时加拉帕戈斯海鬣会因此而生病,严重的时候还有可能丧命。 莎莉飞毛腿蟹用它们的蟹钳在加拉帕戈斯海鬣的背上掐来掐去,其实是在帮助加拉帕戈斯海鬣消除蜱这种寄生虫。 莎莉飞毛腿蟹找到的“懒鬼”猎物 莎莉飞毛腿蟹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边。它们的身体呈红色,喜欢在海边的岩石附近生活。 莎莉飞毛腿蟹也像其他螃蟹一样用八条腿爬行,并用一对巨大的蟹钳捕食猎物。它们的爬行速度非常快,人们是很难捉到它们的,所以它们的名字中才有“飞毛腿”这个词。当受到威胁时,它们会转眼间就钻进水里或石头缝里。 不幸的是,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滩上,爬得快的不只有莎莉飞毛腿蟹这一种动物。作为莎莉飞毛腿蟹食物的小虫子们的逃跑速度也非常快。因为在这藏身之处很少的海滩上,只有那些遇到危险时跑得快的动物才能生存下去。 莎莉飞毛腿蟹帮助加拉帕戈斯海鬣的理由也在于此。莎莉飞毛腿蟹在海滩上找到了一种行动非常缓慢的猎物,而且那些猎物还生活在温顺的加拉帕戈斯海鬣后背上。它们就是附在加拉帕戈斯海鬣背上的寄生虫——蜱。 就这样,加拉帕戈斯海鬣和莎莉飞毛腿蟹就成了很要好的朋友。等加拉帕戈斯海鬣在海里吃饱了海藻,爬到海滩上时,莎莉飞毛腿蟹就会爬到加拉帕戈斯海鬣的背上,用它们那又尖又大的蟹钳吃那些美味可口的蜱。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深厚友情 以前当我们看到莎莉飞毛腿蟹用自己的蟹钳掐加拉帕戈斯海鬣后背的景象时,也许会认为莎莉飞毛腿蟹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坏家伙。但是现在我们知道真相了,原来莎莉飞毛腿蟹是在帮助加拉帕戈斯海鬣消灭掉那些可恶的蜱呢!而长相酷似恐龙,看起来很可怕的加拉帕戈斯海鬣其实是一种只吃海藻的温顺动物。看来无论是什么,我们都不能只凭表面盲目地作出判断。

作者简介

(韩)阳光和樵夫/文 阳光和樵夫是一群热爱童书的人组成的工作室,每天都在努力创作优秀的作品,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里播撒知识的种子。主要作品有《蕴含在大铁锅和砂锅里的食物故事》《我们的土地上正在消失的生命》《我的朋友狗狗》《看见我们的祖国》等。 (韩) 尹奉善/绘 擅长画微型画,对自然生态充满兴趣。主要作品有《是我呀,燕子》《章鱼家的淤泥宴会》《抓我试试呀》《在家里养的动物》《插上翅膀的小提琴》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