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作品:苔依丝  (精装)

包邮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作品:苔依丝 (精装)

¥21.1 (6.1折) ?
1星价 ¥21.1
2星价¥21.1 定价¥34.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01539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58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200153903 ; 978-7-200-15390-3

本书特色

本书中,作者将希腊亚历山大城和基督教两个世界巧妙融合为一,极力写出了希腊文明幸存者在基督教的鞭笞下的痛苦之状。书中,怀疑主义正处于顶峰时期,到处都是神秘与唯美主义的夜夜笙歌,把酒言欢。天使和魔鬼转化为人的样子,来到教会神前和新希腊主义哲学家的周围,对人类的灵魂心存怀疑,那个时代心灵的虚无主义色彩充满故事。但这个故事的一些段落却十分优美,其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在孤独的沙漠中,隐居者们在画柱上传道,抑或是在木乃伊坟墓中做梦。

内容简介

《苔依丝》主要介绍了一个修道士为了感化妓女却使自己陷入情网的故事。小说淋漓尽致地抨击了狂徒们的禁欲主义,歌颂了世俗生活,文中充分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明确地表明了作者希望自由进步。

目录

莲花篇1纸草篇39宴会篇71大戟篇113

阿纳托尔·法郎士作品年表 157


展开全部

节选

莲花篇 那个时候,沙漠里住着许多隐士。尼罗河的两岸,分布着以木板和泥土砌成的小房屋。那些都是隐士们亲手建造的,各间房屋坐落的距离,使居住的人既能孤独营生,又能于必要时得到相互帮助。那顶着十字架的圣堂,远远近近临着许多的小房屋。僧侣们每逢什么节庆日都到郡边的圣堂里去做弥撒。在尼罗河的边际上,还有几座修道院,院里的人各自幽居在各人的小房间里,他们绝不聚集在一处生活。假使他们聚集在一处生活了,也是为了要更加真切地尝味那孤独的滋味。那种隐遁的修士们和修道者是非常节食的, 每天到太阳落山之后,才吃他们的面包,夹着一点儿食盐和意沙泊(Hysope)的叶子,这便算他们一天的食粮了。有几个人,还要深入到沙漠里去,窑洞或坟墓便是他们的居处,他们经营着一种更特别的生活。 他们都谨守着禁欲主义,穿戴惩戒自己的带子和罩满眼睛的肩挂。长夜的默想之后,便去睡在光秃秃的地上,祈祷、唱圣歌。总之,他们每天都在完成伟大的忏悔的苦行。为了想到人类生来的罪孽,他们不仅拒绝了肉体的快乐和满足,而且拒绝了那时候的人以为人生所必需的调养。他们以为四肢的疾病足以使我们的灵魂健康, 又以为身体的溃烂和创伤正是肉体*光荣的装饰。他们如此这般地实现那先知的预言了——原来先知说过 :“沙漠里将布满花朵。” 在这圣地旦白衣特居住的隐士们,有的在禁欲消磨他们的岁月和默想的生活里 ;有的编织椰子树的纤维,或者稻麦收获时受邻近的农家雇佣,去换得他们的食粮。但是异教徒都瞎疑心他们中间有几个是做强盗过日子的,或是加入到流浪的阿拉伯人中间去掠夺旅行商人的。然而实际上,这种僧侣所**轻视的,便是财富,他们德行的熏香是一直升到天上去的呢。 天使们扮着青年人的样子,手里拄着拐杖,像旅行的客人一般, 来访问他们 ;至于恶魔呢,都套上了爱底洼人(埃及南部一地方的人民)的面貌或者扮作野兽,徘徊于孤独的修士们的四周,想把他 们来诱惑。到了早上,僧侣们带了水壶到泉源那边去取水的时候, 他们瞭见沙面上印着萨底儿(人面豚足有角之魔)和桑督儿(半人半马之怪物)的足迹。如果从精神的实际状态想起来,圣地旦白衣特真是一个战场,时时刻刻有天国与地狱的身体的战争,尤其是在夜间。 那种禁欲的人,被那永受诅咒的恶魔们凶狠地袭击着,他们靠着断食、忏悔、苦行等种种方法,以及靠着上帝与天使的帮助,才保全了他们自己。有时候,肉体的苦闷像铁针一般凶狠地刺碎他们的身心,于是他们便唤出痛苦的呼声来,那号泣的声音,正和那满天星斗的夜间传来的恶狗的喊声相呼应。那时候,恶魔们便装扮成诱惑人的美貌,到他们的面前来了。原来恶魔是丑陋的,然而有时他们都会套上美丽的外貌,他们的本来面目便给藏起来了。但旦白衣特的禁欲者们,在他们的小房间里,恐怖地瞧见种种淫逸的幻影, 并且这种幻影就是在世俗的逸乐也没有那样的荒唐。幸而他们有的 是十字架,终而没有被诱惑。那些恶魔们还原了他们本来的面目, 到黎明时便充满着羞耻愤怨而远离了。因此,在破晓的时候,遇见 一两个连哭带逃的恶魔是绝非少有的事。有人询问他时,他便回答说: “我流泪,我呻吟,因为有一个在这儿的天主教徒用鞭子来打我,用 毒药来赶走我。” 沙漠里的老僧侣们权力很大,犯罪者和无信仰者都在他们的权力下面。他们的慈悲有时简直慈悲到可怕的地步。他们坚持从使徒那里得到权力惩罚那种对于真的天主的亵渎,凡是受了他们惩罚的人,简直没有什么可以挽救的了。近村的人民甚至亚历山大城的百姓,都恐怖地讲过,大地曾张开嘴来,吞灭那种被僧侣鞭笞过的恶人。因此,老僧侣们在无赖的眼中很是可怕,在滑稽的戏子、小丑、娶妻的僧侣、娼妇的眼中尤其可怕。

作者简介

阿纳托尔·法郎士,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1873年,法郎士出版了诗集《金色诗集》,开启了个人文学创作之路。1881年,出版长篇小说《希尔维斯特·波纳尔的罪行》,由此名声大噪,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还因此获得了法兰西学院奖。此后,法郎士又陆续发表了小说《让·赛尔维安的愿望》《阿贝依》《恐惧的祭坛》《友人之书》等,出版了四卷本文学评论集《文艺生活》。 19世纪90年代初期,法郎士连续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分别为《苔依丝》和《鹅掌女王烤肉店》。 此外,法郎士的主要作品有四部曲长篇小说《现代史话》【分别为《路旁榆树》《柳条编成的女人》《紫水晶戒指》《贝日莱先生在巴黎》】,以及《克兰比尔》《在白石上》《企鹅岛》和《诸神渴了》等。 192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