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0183918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03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100183918 ; 978-7-100-18391-8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中国的阅读和诠释理论,但由于阅读与书写密不可分,因此,本书又是一部对书写创作的研究。本书除了系统探索中国的阅读诠释理论之外,也重点关注一种在现代西方理论进入中国以前中国人即已发现,并在数千年中不断探索的文化现象。根据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诠释理论,这一现象可被称之为“开放性诠释”。当然,古代中国人并没有对这一现象赋予现代的概念性范畴。本书将其核心定义为“诠释的开放性”,对其进行系统的的思考,并试图找出有助于建立跨文化的阅读诠释理论与诗学的概念性见解。 本书探讨阅读与创作的纯理论问题,涉及这些基本要素,如作者,读者,文本,语境,意义,表意,再现,和诠释等,并重新审视这些中心问题﹕什么构成了阅读与诠释的开放性?开放性在特定作品中是怎样显示的?自觉使用语言和书写技巧可以在什么程度上产生开放性?开放诗学对创造语言艺术具有什么意义?虽然本书的直接目标是在研究的数据中发现开放元素和开放的机制,建立中国传统的诠释学,但更大的目标是要寻找理性构思阅读书写的新方法,建立可与西方现代理论对话的跨文化诠释学与开放诗学。
目录
序
导论 开放性诠释——一个跨文化现象
**篇 阅读和开放性的概念探究
**章 知性思想中的阅读理论
第二章 美学思想中的诠释开放观念
第二篇 周易诠释学
第三章 《周易》与开放式再现
第四章 《周易》“明象”:现代读写理论的古代洞见
第三篇 《诗经》诠释学
第五章 《诗经》与开放诗学
第六章 《诗经》诠释:盲点与洞见
第四篇 文学诠释学
第七章 中国诗的开放诗学
第八章 语言的开放性与诗的无意识
结论 走向自觉的读写开放诗学
征引书目
索引
后记
作者简介
顾明栋,字泽木,号三无学人,芝加哥大学文学博士,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美国达拉斯得州大学比较文学教授,美国《诺顿理论与批评选》特别顾问。著有英文专著3部,英文编著3部。中文专著《汉学主义》(商务印书馆,2015)、《原创的焦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等。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21.9¥49.8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流星雨(八品)
¥11.2¥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