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92825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9,434页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19282523 ; 978-7-5192-8252-3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史证手法对中国隋唐时期的漕运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共分两大编, 即隋代编和唐代编, 论述了隋唐时期运河及漕运的发展情况。
目录
概述
**章 隋代漕运及河渠漕仓建设
**节 隋代以前关中的漕运形势
第二节 隋初水次仓分布与分级接运
第三节 隋文帝兴修关中河渠
第四节 河东、河南、河北与黄河漕运
第五节 汴渠漕运与洛阳漕转
第六节 江淮漕运与重修邗沟
第二章 隋朝东都洛阳的交通建设及漕运
**节 东都洛阳规划与洛水
第二节 东都三大工程建设与漕运
第三节 洛阳漕运码头的建设
第四节 隋炀帝与漕运通道的建设
第三章 通济渠的航段节点及东南漕运
**节 通济渠的终点及淮河航线
第二节 通济渠的起点及其航段
第三节 历荥泽入汴及彭城漕运
第四章 永济渠引水济运及漕运
**节 永济渠引沁入运
第二节 永济渠的起点与终点
第三节 永济渠河北航段与引水
第四节 临清航线及清河漕运
第五节 屯氏河与永济渠的漕运
第六节 开凿永济渠的意义
第五章 隋代河漕与水次仓分布
**节 河漕与十三州水次仓
第二节 东都洛阳水次仓与漕转
第三节 魏邸阁仓与隋代水次仓
第二编 唐代编
概述
**章 关中河渠建设与黄河漕运
**节 唐初洛阳漕转与江淮漕运
第二节 关中河渠建设与漕运
第三节 兴成渠与漕运码头广运潭
第四节 三门峡与黄河漕运
第二章 通济渠、永济渠重修及其漕运
**节 通济渠改线工程与漕运
第二节 通济渠邗沟段改造与漕运
第三节 永济渠改造工程与漕运
第四节 永济渠重点修复航段
第三章 李杰、裴耀卿漕运及水次仓
**节 李杰与洛阳漕转
第二节 裴耀卿漕运改革
第三节 河阴仓与含嘉仓建设
第四章 刘晏理财及其漕运管理
**节 刘晏以前的唐代盐政
第二节 刘晏理财与盐政改革
第三节 刘晏漕运与修复汴渠
第四节 刘晏漕运以恢复赋税为先
第五节 刘晏罢相以后的漕运
第五章 唐代以前的漕运管理制度及船闸
**节 唐代以前漕运管理及补救措施
第二节 唐代漕运过程管理与省漕措施
第六章 唐代以前的江淮榷盐及漕运
**节 古代盐类划分及唐代以前榷盐
第二节 唐代淮盐的生产状况
第三节 唐代江淮的运道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张强,1956年10月出生,江苏沭阳人,文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在学术团体中,先后担任中国《史记》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诗词吟唱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并兼任《中国文学年鉴》《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等编委。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史、文艺理论、运河与漕运研究等,主持和完成多项国家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曾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光明日报》(理论版、国学版)、《北京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江海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论文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光明日报》以及人大报刊复印中心多种专题如《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先秦秦汉史》《历史学》《中国哲学》《文艺学》等摘录或全文转载。主要著作有《桑文化原论》《司马迁学术思想探源》《司马迁与宗教神话》《人与自然的对话》《宇宙的寂寞——扬雄传》《世俗历史的真实写照——说明清小说》《僧肇大师传》等二十多种,多次获江苏省政府及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万历十五年
¥15.3¥26.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
¥9.0¥25.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25.4¥49.8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36.8¥65.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21.0¥76.0 -
资治通鉴
¥12.2¥35.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4.2¥35.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1.8¥36.0 -
天人之际 薛仁明读《史记》
¥23.3¥48.0 -
名家小史——中国历代党争史(图文版)
¥12.0¥29.8 -
上古迷思-三皇五帝到夏商
¥19.6¥58.0 -
鸿儒国学讲堂:中国历代党争史
¥11.2¥32.0 -
吕氏春秋鉴赏辞典(文通版)
¥10.8¥28.0 -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
¥10.6¥32.0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陈磊(笔名:二混子)作品
¥16.4¥39.9 -
世界简史
¥19.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