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书--走进日本:收纳这样教-一部教出会收纳的自律孩子

新书--走进日本:收纳这样教-一部教出会收纳的自律孩子

1星价 ¥30.2 (6.3折)
2星价¥30.2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616949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2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547616949 ; 978-7-5476-1694-9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让孩子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远比早识字重要!”——四十年教学经验政协委员感言。孩子不会做整理,长大生活没条理。收纳是内心状态的表现,自律力、责任感、积极性、思考力……种种重要能力,都可以通过整理教育培养。 好习惯从小养成,目前,针对成人的收纳整理书五花八门,却少有面向儿童的收纳教育书。这本“收纳老师”集多年育儿与收纳经验的精华之作,帮你轻松教会孩子做整理,让孩子乐在其中、自己动起来!

内容简介

《收纳这样教》是一本亲子收纳书。作者是日本知名整理收纳师,育儿经验丰富。以浅显活泼的语言和萌趣直白的照片漫画,帮父母用趣味轻松的方式,教孩子在家中做整理。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收纳习惯。让孩子从幼儿时期开始,就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收纳整理工作,并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也让小家变得更加整洁温馨。

目录

欢迎来到收纳老师的家!/1

一起来看看孩子从“我回来啦!”开始的行动路线吧!/3

保持“适量”很重要,父母和孩子一起“严格挑选”所有物!/11

父母通过每天的“口头督促”,让孩子的整理习惯发生巨变! /13

从三岁开始就能做的整理收纳,让孩子和父母都可以笑容满面地享受整个过程!/15


前言

**章 从幼儿时期开始做整理可以掌握的10种能力1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①

爱物之心32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②

对物和人的同理心63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③

坚持到底的责任感94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④

通过成就感来提高的自我肯定感125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⑤

思考力和判断力156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⑥

终生受益的“动脑筋的能力”187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⑦

有效利用宝贵时间的能力218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⑧

主动学习的能力249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⑨

管钱的意识2710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⑩

主动做整理的积极性3011幼儿时期的整理教育让父母也发生了变化!33专栏孩子可以帮忙做的厨房收纳36


第二章 了解做整理的基本要领

1首先要决定玩具的多少41

2决定“保留回忆物的多少”45

3让孩子也搞清楚收纳位置51

4*佳路线是和行动位置相吻合的路线55

5根据孩子的类型来区分“干劲的开关”59

6找准时机就能够养成习惯68

7孩子能否学会做整理取决于父母的“说话方式”

71

专栏盥洗室的设计要让孩子能够自己准备好洗完澡

之后所需要的东西73


第三章 5个步骤让孩子能轻松独立做整理1步骤①想想孩子的玩具有哪些77

2步骤②把玩具分为“玩”“不玩”两类84

3步骤③把“要玩的玩具”放到方便拿取的地方

89

4步骤④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感受收纳完成后的喜悦

之情92

5步骤⑤魔法一样的说话方式让孩子养成做整理

的好习惯95


第四章 不同玩具的收纳方法1该把玩具收拾到哪里、如何收拾109

2拼图的收纳方法114

3小型玩具的收纳方法117

4信件集、绘画集的收纳方法120

5积木的收纳方法125

6根据孩子年龄设计的绘本收纳方法128

7井井有条地整理过家家玩具的收纳方法131

8放回即可的大型玩具收纳方法136

9同类玩具只需汇总即可的分类收纳方法139

10根据孩子喜欢的玩法,进行电车和汽车的收纳142

11孩子的重要作品的收纳方法147

专栏家具更换一举成功的诀窍155


第五章 让孩子自己做好次日外出准备工作的方法1哪种整理结构能让孩子自己完成整理工作?159

2孩子需要的和父母想让孩子做的是什么167

3和孩子行动路线相吻合的空间结构是?170

4定好时间动起来!179

专栏防止孩子乱扔乱放外套的方法183


第六章 这种情况怎么办?收纳老师告诉你!Q1孩子无论怎样都学不会做整理187

Q2恼火孩子不会做整理191

Q3不知不觉中父母就开始替孩子做整理195

Q4为了将来再用,所以想把玩具留下来198

Q5现在的收纳空间再放不下别的东西了200

Q6对扔东西有抵触情绪202

Q7想让孩子在没有父母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做整理

205

Q8想知道除了把东西“扔掉”之外还有什么处理

方法209

Q9夫妻双方*好一起教孩子做整理214


收纳儿歌《玩具的感受》216


结语221


跋222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从幼儿时期开始做整理 可以掌握的10种能力 1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①爱 物 之 心 拥有物超出自己管理能力范围的可怕之处 我认为可以通过整理教育让孩子掌握以下10种能力。在**章中,让我们逐一来看看这10种能力吧。 有时候我们发现,孩子会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就算踩到也依然不理不睬。其原因之一是,玩具太多了。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如果自己拥有的东西已经超出了需求范围,那么就很难学会如何去珍惜。于是,东西丢了也不知道,坏了也不在意,买新的就好了——渐渐养成这种习惯的话,我们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从而陷入不爱惜物品的恶性循环之中。 为了避免陷入这种恶性循环,我们有必要创造一个能够让人珍惜所有物的环境,也就是说只拥有自己所需的物品,规定好所有东西的摆放位置。 从幼儿时期开始,如果自己的拥有物只在所需范围之内的话,自然就会激发出我们爱惜每一个物品的意识。 本书将会介绍,通过反复向孩子传递“东西也是有情感的”意识,让孩子养成整理习惯的方法。 这种表达方法,会让孩子自己想到“就算是玩具,被踩到的话也会痛”“要是不爱惜玩具的话,玩具会很难过”,即使父母不直接跟他们这么说,他们也会这样想,从而学会爱惜物品。通过整理教育来激发孩子爱惜物品的意识 2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②对物和人的同理心 让孩子用同一种方式对待物品和他人 就像刚才说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反复让孩子设想玩具的感受来进行整理的话,自然就会培养出孩子的同理心,能让他们和事物换位思考。 有一天,我4岁的女儿对比她年龄小的女孩说出的话,让我很感动。 当时,小女孩抱着一个大玩偶在玩。玩偶不能像人一样随意活动身体,小女孩对玩偶又拍又扔。女儿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一幕,一点点慢慢走到小女孩的身边,小声对她说:“娃娃在喊痛哦。娃娃好可怜。” 之后那个小女孩一脸吃惊,停止了对玩偶的粗暴举动。 这个时候,如果以这种方式让孩子来换位思考日常事物的感受,就能够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孩子对物品是这样,我相信他们自然也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孩子不理解父母说的“赶紧收起来!”是什么意思,如果父母以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说话,比如“玩具在喊疼哦”“我觉得玩具想回家(收纳位置)了”,让孩子和玩具换位思考,长此以往就算父母不再提醒,孩子也会自己去想象,从而能温柔对待物品和他人。通过整理教育让孩子能够温柔对待物品和他人 3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③坚持到底的责任感 把任务交给孩子很关键 整理的基础就是“管理物品”。 孩子到了3岁左右,就逐渐有能力管理自己的东西了。可以从铅笔、橡皮、胶水、笔记本、彩笔等文具类物品开始,给孩子建立一个能够让他们自己进行管理的收纳体系。 虽说是“体系”,但也不需要弄得太复杂。只要准备好孩子专用的工具箱和抽屉,清楚地告诉他们如何把东西收起来,就算是3岁的孩子也能管理好自己的东西。 这招“把任务交给孩子”,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除此之外,本书中介绍的收纳方式,可以让孩子在整理时,自己把东西分成“用”“不用”两类(详细内容请看第三章“步骤②”)。父母可以给孩子做示范,但不要去帮他们或者多说什么。只要在旁边看着,就会让孩子觉得“我做到了”“这是爸爸妈妈交给我的任务”“今后我想自己试试”,从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东西,从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带着一定目的去做事,不断积累经验。“宝贝竟然都做完了,真棒!”——父母可以和孩子分享完成任务的喜悦;“宝贝帮了我大忙了呢。谢谢宝贝!”——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他们值得信赖。这会让孩子变得自信,让做整理变得越来越轻松。然后,在日积月累中,会慢慢激发孩子的责任感,打开孩子“自己试试看”的开关。通过整理教育让孩子获得带着目的去做事的经验 4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④通过成就感来提高的自我肯定感 积累微小的成功经验十分重要 做整理时,孩子会拥有“我坚持到*后了”的经历。而且,看着焕然一新的屋子时会有发自内心的喜悦,还会有被一旁看着自己的父母夸奖时的自豪。 就这样,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小小的成功经验,能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产生“我做到了”的自信,从而培养他们的自我肯定感。 据说,自我肯定感高的孩子,有自信,也有一颗勇敢的心,能够勇于挑战新事物。我希望孩子能够坦然表达自己,学会感谢他人,为能够被他人需要而感到开心。 如果孩子自我肯定感低的话,就会悲观地看待事物,遇到挑战时就会考虑风险,缩手缩脚,无法前进。 另一方面,在一些家庭中,经常会听到父母责备孩子:“你怎么连这点事都做不了!”如果持续下去,孩子的自我肯定感就会下降。 如果父母一开始不做好以下三步的话,孩子就无法独立完成整理。① 设计便于孩子存取物品的房间结构; ② 用便签做标注,让物品摆放位置一目了然; ③ 父母每天在孩子做整理时进行口头督促。我想,可以做到这三步的家庭并不少吧。 一开始可能会觉得麻烦,但步骤①和②只要做过一次的话,在物品不增加的情况下,就没必要再从头开始做起。步骤③如果形成习惯的话,父母就不会有那么重的负担感了,*重要的是,比起责备孩子“赶紧收起来”,采取这种方式,父母和孩子的压力都会小很多。 如果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做整理的环境,那么家庭的日常就会从父母责备孩子,转变为父母认可孩子、表扬孩子。只要父母让孩子意识到:“爸爸妈妈正在看着我,爸爸妈妈认可我。”孩子的自我肯定感自然就会被培养起来。 被父母训斥后才去做整理,整理得不好就会被批评——在孩子产生这种负面印象之前,让我们来给孩子创造一个方便做整理的环境吧。 第五章中详细介绍了如何来创造这种环境。通过整理教育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成功经验 5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⑤思考力和判断力 整理是一种思维训练 从众多东西当中,判断哪些是自己需要的东西,对于大人来说也很困难。但这个判断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不假思索把什么都当成必需品,那么势必会让头脑和房间都变得混乱不堪。 据说,在孩子0~3岁时,要好好培养他们感受与表达的能力,3岁以后逐渐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孩子在4~7岁左右正是思考能力成形时期,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在孩子的任何事上都进行指导和引导,孩子就不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了。 把整理作为孩子自己思考、判断的契机是十分有效的。比如,孩子在生日那天要买新玩具的时候。当孩子看到心仪的东西时,就问孩子:“你觉得,在房间哪里给它安个家(收纳位置)好呢?”孩子就会进行思考。这一句话,就能够暂且打消孩子见什么买什么的念头。 于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开始思考:“这个真的能用到吗?”“现在的玩具和这个玩具,我会经常玩哪一个呢?” 如果平时就规划好了收纳位置,父母和孩子会意识到:“收纳玩具的空间就只有这里哦。”这样事先就很清楚了,因此便于父母和孩子考虑如何具体地去收纳玩具。 这会提高孩子的思考力和判断力。通过整理教育提高孩子的思考力和判断力 6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⑥终生受益的“动脑筋的能力” 整理收纳就是要不断地思考 为了让整理变得更加方便,我们必须要花点心思。首先,父母要先提供方便整理的点子。比如,这样跟孩子说:“我们一直都是在客厅打扑克,如果平时扑克牌不放在儿童房,而是放在客厅,*后是不是更方便收拾呢?”父母不擅自决定收纳位置,而是通过商量,让孩子觉得:“原来是这样!”给孩子一个发现收纳乐趣的契机。而且孩子也会产生“我也来想些点子”“我也想有新发现”的想法。 当孩子在思考、在动脑筋时,建议父母先在一旁观望。即使孩子整理出来的效果不太好,父母也要认可孩子自己思考、动脑筋做出来的成果,给予孩子表扬。过后,父母再试着说出自己的意见。这样一来,父母和孩子一起找到容易存取东西的位置,再结合自身情况,就可以在收纳方法上下功夫了。 随着孩子的成长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孩子所拥有的物品也在发生变化,所以定期的整理收纳是必需的。这套程序在他们成年后仍会一直持续下去。做整理是为了让家里住得舒心,而且为了保证生活正常运转,方便东西拿出放回的收纳方式必不可缺。 一定不能放弃在收纳上面动脑筋,要一直持续做下去。因此我将在第四章介绍各种各样的收纳方法。通过整理教育增强孩子的创新意识 7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⑦有效利用宝贵时间的能力 找东西花费时间,带来压力 如果我们东西很多而且放得到处都是的话,找要用的东西时就会花费大量时间。 据说,如果我们每天花10分钟来找东西,那么一生当中就会花掉153天。 如何避免每天把时间浪费在找东西、拿东西上?只要我们建立起便利的生活机制,就能够高效地利用好有限的时间。 幼儿时期,因为我们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所以在找不到“想要的、想玩的东西”时,就会使出浑身解数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这时,父母就会放下手头的活,花时间来找东西和哄孩子。这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整理收纳所有物,不仅会消除找东西给我们带来的压力,每天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另外,如果我们是在整洁有序的环境当中长大,那么花费在找东西上面的时间就会减少,我们可以用这些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把这些时间变成思考的时间、学习的时间。成年以后,我们也可以把别人浪费在找东西上的时间用在工作和家人身上。 并且,如果我们能找到适合孩子、不会让孩子感觉有压力的收纳方式,又能够建立便于孩子做收纳的整理结构,那我们就不用再耗费时间找东西了,同时也能够节省我们做整理的时间(详细内容请看第二章第5节)。通过整理教育让孩子不再在找东西上花时间 8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⑧主动学习的能力 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近,相比在儿童房,在客厅学习正逐渐成为一种主流。不管孩子在哪里学习,都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当孩子对学习有很高的积极性时,创造一个立刻就可以开始学习的环境十分重要。 如果书桌很乱的话,就要先从整理开始做起。如果孩子在学习积极性*高的时候才开始做整理,那么在整理的时候,这种积极性就会不断下降。 并且,做完整理后的成就感,会让孩子忘记*初想做的事是什么。整理完毕后,孩子就已经很累了,很多情况下,孩子之后又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在孩子干劲来了的这种黄金时刻,如果想让孩子把干劲当成实力发挥出来,只要桌上不放任何东西,就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在我做过的整理指导当中,有很多客户高兴地反馈:“即使我们不说,孩子坐到书桌面前的次数也增多了。” 也就是说,创造整洁的环境,可以让孩子想学习的时候就能立即开始学习。虽然孩子在刚上小学、未适应这种状态时,需要得到父母的帮助,但孩子如果在幼儿时期就学会做整理,能够收拾出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那他们很容易就会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通过整理教育让孩子对学习充满干劲 9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⑨管钱的意识 认为买东西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话,会丧失对钱的概念 因为东西便宜而且很容易买到手,如果用完了,或者是想买的话,马上就能买到。如此反复的话,我们就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浪费。东西一个劲地在增多,却没有学会管钱,对钱没有概念。 从“能给我十块钱吗?就十块”开始,孩子的铅笔和橡皮丢了也不知道,直接买新的,每次大扫除时都会找到那些没用完的东西——我在进行整理指导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要让孩子认识到“现在手头有哪些东西”,让他们学会管理。在收到礼物,或者是买东西时,如果通过整理了解到自己现在有什么,就会避免浪费。 不仅对于孩子,这方面对于父母来说也是至关重要。为了不让孩子张口就要钱,然后去买新文具,在给孩子钱之前我们要考虑以下3点。① 看看家里全部的文具,买了新的,孩子是否能够做好管理; ② 收纳空间是否足够; ③ 现在购买是否合理。东西越多越难管理。在孩子的幼儿时期,不要轻易让他们得到想要的东西,认真思考之后再买,这种教育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通过整理教育杜绝浪费 10孩子做整理可以掌握的能力⑩主动做整理的积极性 正因为是小孩子,所以才让他们做整理! 父母可能觉得小孩子应该不会主动做整理,但是,只要给孩子设计好适合他们的整理结构,每天提醒督促的话,学得快的孩子可能一个月左右就会养成做整理的习惯。 如果养成了习惯,孩子想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就会付诸实践,同时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 相反,要是等孩子上小学之后再培养他们做整理的习惯,就是在要求他们做出改变,这会让孩子难以养成“做整理”这一新习惯。 “我希望你将来能够自己做整理。”——父母不要总指望着以后,要在幼儿时期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整理教育,让孩子养成简简单单就能做好整理的好习惯。这样一来,父母的负担也会减轻很多。 因此,如果父母只会对孩子说“快去收拾”的话,孩子会越来越讨厌做整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本书中的整理教育,会介绍给大家做游戏般的整理方法(参照第三章“步骤⑤”)。 如果能够让孩子开心地去做整理,接下来,父母就可以引导他们之后主动去做。不要老想着孩子还小做不了、父母替孩子做就好。父母怎么做就可以让孩子开心地自愿去做整理,怎样提醒督促孩子……要从这些方面来考虑。建议从孩子的幼儿时期开始,父母就和孩子一起来做整理。通过整理教育让孩子养成做整理的好习惯 11幼儿时期的整理教育让父母 也发生了变化! 在整理教育中改变*大的是父母 到此为止,“从幼儿时期开始做整理可以掌握的10种能力”,介绍的是如何通过整理教育让孩子成长。但是,不仅仅只有孩子会发生改变。通过对孩子进行整理教育,父母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也会发生变化。① 做整理时无需发火 父母如果不了解整理教育的话,孩子不做整理的样子就会让父母感到很烦躁,还会动不动就狠狠地训斥孩子。但是,如果在初次进行整理教育后,孩子就能够自己做整理的话,就没必要冲孩子发火了。在第二章中,我会向大家介绍,不发火就可以完美解决问题的魔法般的说话方式。② 心情愉快 因为孩子自己可以做整理,所以父母就没必要替孩子收拾玩具。这样一来,父母就可以同时从体力负担和“又得我来收拾了”的负面情绪当中解放出来,心情也能够变得轻松愉快。③ 说话柔和 因为父母越来越意识到需要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和孩子沟通,所以说话方式自然就会变得柔和。 而且,如果孩子能够主动开始做整理的话,父母可以更温柔一点,跟孩子说些让他们开心的话,如“真棒”“玩具也会很开心哦”等等。④ 心生从容,时间变得宽裕 孩子自己的事情能够自己处理的话,父母出手帮忙的次数就会减少。从孩子这里节省下来的时间,父母就可以用来做自己的事。 并且,温柔的说话方式,自然也会让父母心生从容。⑤ 笑容增加 父母看到孩子“做到了!”时就会欣慰,笑容自然也会增加。“妈妈,看!”看到孩子告诉父母他们做到了什么的样子,父母也会露出笑容。⑥ 看到孩子会很放心 如果孩子养成做整理的习惯的话,即使他们把东西都拿出来随地乱放,父母也完全不用在意。因为我们知道,“孩子会把东西全部归位。” 孩子拿出各种各样的玩具,可以发挥创造力尽情玩耍,让他们多多思考。 之前父母可能会有“反正都得我收拾”这种想法,会直接跟孩子说:“不要全都拿出来!”但是当孩子可以自己做整理之后,父母就会觉得:“孩子自己会收拾,我看着就好了。”⑦ 理性消费 因为意识到了“孩子能够管理多少东西”,所以在买东西时就可以自问自答:“真的有必要买吗?还有收纳空间吗?”如果是和孩子一起去买东西,孩子也可以掌握这个思考习惯。 通过问自己这些问题,我们就不会因一时兴起或一时冲动而去消费,同时也会减轻经济负担。专栏 收纳老师有话说孩子可以帮忙做的厨房收纳 孩子在成长的同时,会做的事不断增加,自信也就会随之而来。因此,孩子在2岁左右时就会想帮父母的忙了。但是,孩子能做的事毕竟有限,父母在忙碌的时候,即使跟孩子说了,孩子也不一定能帮上什么忙,只会让人干着急。所以,我们要为孩子创造一个环境,以便在忙碌时让他们能帮上忙。 孩子*喜欢帮忙的就是“厨房的工作”。 厨房很小,而且是用火用刀的地方,所以要避免父母和孩子在厨房里发生碰撞。 因此,厨房的入口处是*合适的帮忙场所。也就是说,要让孩子不须进到厨房中间和*里面,就可以完成他们要做的事。 比如,“准备餐具”等这种小孩子也可以做的事。 在厨房入口附近做一个收纳盒,在便于个头不高的小孩子拿取东西的位置放置餐具。只要父母提醒一声,就能让孩子来帮忙。 我家是5口之家,所以就算是一个大人,要一次性来拿5个人的餐具也很困难。况且孩子手小,则更是如此。因此,可以准备一个空盒子,把餐具都放在盒子里,整理好后再拿过去。如果轻松就能拿过去的话,孩子会很愿意来帮忙吧。 通过稍作调整,既能满足孩子“想帮忙”的心情,也能实现父母“想让孩子来做”的愿望,还能为孩子创造一个成长机会。请大家一定要试试这个方法!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1980年生于日本东京都。3个孩子的母亲。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保育员,通过养育孩子,亲身体会到了整理的辛苦和重要。在照顾大女儿期间取得了整理收纳顾问1级证书之后,家里变得更整洁,思想也变得更积极了。之后,在家务代理公司“Pleasure Life”成立了整理收纳部门,工作8年后,2018年独立自营。为了让幼儿时期的孩子不烦恼于做整理,且能享受其中独立完成,用了“收纳老师”这个昵称,推动原创的展示话剧活动如火如荼地举行,以此来进行演讲活动以及提供现场整理服务等。 译者简介 魏海波,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91年毕业于日本国立一桥大学研究生院。曾先后就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上海申达律师事务所、大成律师事务所。1996年回国创业,在上海、南京、常州、无锡、苏州、南通、杭州等地创办朝日日语学校,培训学员数万人。长期从事日语书籍翻译,已出版多部译作。 杨本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MTI 教育中心副主任,上海市“晨光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等项目多项,翻译出版《骨骼之美》《儿童思维训练365天》《二玄社书法讲座》等译著二十余册。 王睿华,1996年生。现就读于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日语笔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