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尼西亚族群动员订单政治逻辑(1998-2017)

包邮印度尼西亚族群动员订单政治逻辑(1998-2017)

¥67.9 (7.7折) ?
1星价 ¥67.9
2星价¥67.9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758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7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20375894 ; 978-7-5203-7589-4

内容简介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多族群国家。如何在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中妥善解决族群多样性的相关问题,是印尼建国以来必须面对的难题。1998年以来,印尼进行了民主化和地方分权改革。新的制度环境为和平解决族群问冲突和矛盾提供了方案,然而新的矛盾和暴力冲突也在暗暗浮现。为什么民主和分权不能完全解决族群问暴力?本书从族群凝聚力和族群动员的政治空间两个因素来阐释印尼族群动员采用的方式和变化,囊括了重要的族群政治议题和有代表性的案例,包括族群分离(巴布亚和亚齐案例)、族群自治(新建自治区案例)和族群平权(民俗地运动案例)。本书大量使用作者在北苏门答腊省进行田野调查获得的一手材料,并广泛参考英文和印尼文前沿资料。

目录

**章 导论
**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书结构
第二章 印尼族群动员方式选择的既有解释
**节 文化主义
第二节 反应性族群视角
第三节 族群竞争视角
第四节 政治过程视角
第五节 综合视角
第六节 理论评述和未来研究方向
第三章 解释族群动员方式选择的理论框架
**节 族群的概念
第二节 族群动员方式的类型
第三节 理论框架
第四章 印尼的族群政治
**节 印尼的族群结构
第二节 印尼族群政治简史
第五章 亚齐分离主义运动的族群动员
**节 亚齐分离主义运动的背景
第二节 政治空间小、凝聚力弱:低暴力制度外动员(1976-1998)
第三节 政治空间小、凝聚力强:高暴力制度外动员(1999-2004)
第四节 政治空间大、凝聚力强:制度内动员(2005)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巴布亚独立运动的族群动员
**节 巴布亚独立运动的背景
第二节 政治空间小、凝聚力弱:低暴力制度外动员(1999年以前)
第三节 政治空间大、凝聚力弱:制度内方式(1999-2000)
第四节 政治空间小、凝聚力弱:低暴力制度外动员(2000年8月以后)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民俗地运动中的族群动员
**节 多巴湖民俗地运动的背景
第二节 政治空间小、凝聚力弱:低暴力制度外动员(2003年以前)
第三节 政治空间大、凝聚力强:制度内方式(2003年以后)
第四节 全国的民俗地动员(2008-2016)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新建自治区中的族群动员
**节 新建自治区的背景
第二节 新建帕帕克县
第三节 新建塔帕努里省
第四节 小结
第九章 结论
**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对未来印尼族群关系的判断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A 多巴湖地区民俗地争议中相关方的行动(1987-2003)
附录B 印尼文专有名词翻译对照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薛松,政治学博士,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政府系交换学习。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于印尼帕拉玛蒂娜大学交换学习,并在北苏门答腊省进行田野调查。曾在《国际问题研究》、《东南亚研究》、AsianEthnicity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