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汉简牍笔法与结字研究

包邮秦汉简牍笔法与结字研究

1星价 ¥112.5 (7.6折)
2星价¥112.5 定价¥1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797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13页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20379762 ; 978-7-5203-7976-2

本书特色

本书的主体部分又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部分。本书综合了《秦汉魏四朝用笔法》、 《卫夫人题笔阵图后》、《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虞世南《笔髓论》、陈思《八法分论》、姜夔《续书谱》、李阳冰《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周伯琦所传《书法三昧》、陈绎曾《翰林秘诀》、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包世臣《艺舟双楫》、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等古典理论和沈尹默、马叙伦、孙晓云、陈振濂、周汝昌等人的当代理论,对篆法、隶法和楷书“八法”进行了更为透彻的阐释。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中国书法的笔法与结字的研究专著。借助考古学发掘的秦汉简牍书法资料, 将秦汉简牍书法中的笔法现象与中国古代书法技法理论结合进行分析, 研究了中国书法基本笔法和结构方法的形成、发展过程, 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了中国书法笔法和结字法。一方面, 作者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土的秦汉简牍书法资料, 具有史料的价值, 另一方面, 又进行了相应书法理论探索, 关注并分析了书法现象与书法理念即书法现象与技术理论和审美理论的关系, 具有理论的价值。

目录

回到中国古代书法现场的书法理论再探索——刘兆彬《秦汉简牍笔法与结字研究》序

导论 古法与秦汉简牍笔法与结字研究的意义
一 古法钩稽
二 秦汉简牍笔法和结字的研究意义

**章 秦汉简牍对于当代书法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 笔法清楚是秦汉简牍的*大优势
二 书体全面是秦汉简牍的重要特点
三 秦汉简牍书法众美兼具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土简牍帛书概况
一 简牍
二 帛书
三 纸文书等

第三章 从秦汉简牍看书体的演变
一 书体演变的契机
二 书体演变的表现
三 书体演变的规律
四 秦汉简牍很好地体现了书体演变的规律

第四章 秦汉简牍与古文字学
一 从秦汉简牍上溯古文字的起源
二 秦汉简牍文字与“六书”
三 书法教学工作者通过秦汉简牍研究古文字知识的重点

第五章 战国、秦、汉时期的书写工具
一 笔
二 墨
三 砚
四 竹简、木简、绢帛和纸张

第六章 秦汉简牍的书写姿势
一 执笔姿势的历史分期
二 考古学的发现
三 关于“持简书”

第七章 秦汉简牍书法的总体美学风貌
一 “一统山河”与“开疆拓土”
二 “统一文字”与“独尊儒术”
三 “天人合一”与“壮美气象”
四 秦汉简牍墨迹的美学特征

第八章 简牍墨迹与金石碑刻
一 秦汉金石碑刻简述
二 金石碑刻与简牍墨迹之间的差异

第九章 里耶秦简
一 概说
二 书体
三 笔法
四 分问布白
五 里耶秦简背后的“草隶”

第十章 睡虎地秦简
一 概说
二 文字和书体的特征及风格
三 点画形式及相应笔法

第十一章 其他秦简牍
一 青川秦牍
二 天水放马滩秦简
三 江陵岳山秦牍
四 龙岗秦简
五 周家台秦简
六 王家台秦简
七 杨家山秦简
八 岳麓书院馆藏秦简
九 北京大学馆藏秦简

第十二章 张家山前汉简
一 概说
二 文字和书体的特征
三 作品风格

第十三章 印台前汉简
一 概说
二 《日书》的字形与笔法特征
三 风格意趣

第十四章 谢家桥、松柏前汉简
一 谢家桥前汉简
二 松柏前汉简

第十五章 虎溪山前汉简、连云港尹湾前汉简
一 虎溪山前汉简
二 连云港尹湾前汉简

第十六章 居延汉简
一 居延前汉简
二 居延新简
三 居延后汉简

第十七章 敦煌汉简
一 悬泉置前汉简、帛书
二 马圈湾汉简
三 其他

第十八章 武威汉简
一 仪礼简
二 王杖十简
三 医简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兆彬,男,1971年生,文学博士,副教授,潍坊学院书法学专业学术带头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潍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潍坊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任瑞金,女,1972年生,美学硕士,讲师,现供职于潍坊学院囊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