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 第2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在俄国、苏联和当代俄罗斯的演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 第2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在俄国、苏联和当代俄罗斯的演变

1星价 ¥123.2 (7.8折)
2星价¥123.2 定价¥1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766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64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20376617 ; 978-7-5203-7661-7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一书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了某些观点和看法,力求使理论文字更规范化,并增加了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大幅增加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状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在俄国、苏联和当代俄罗斯的演变进行了系统论述,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本书对20世纪30年代苏联哲学界的学术争论情况作了更详细的分析,更深入地分析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形态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30年代建构辩证唯物主义形态的历史局限性。还对斯大林逝世到苏联解体之间30多年苏联学术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形态创新所进行的研究和讨论,进行了更深入的介绍、分析、评述。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一书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了某些观点和看法,力求使理论文字更规范化,并增加了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大幅增加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状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在俄国、苏联和当代俄罗斯的演变进行了系统论述,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本书对20世纪30年代苏联哲学界的学术争论情况作了更详细的分析,更深入地分析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形态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30年代建构辩证唯物主义形态的历史局限性。还对斯大林逝世到苏联解体之间30多年苏联学术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形态创新所进行的研究和讨论,进行了更深入的介绍、分析、评述。

目录

导论 一 “多形态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苏联化形态研究的方法论前提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苏联化形态的基本特征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苏联化形态的形成和演变 **章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与**国际和第二国际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一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 二 约瑟夫·狄慈根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三 第二国际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四 俄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与普列汉诺夫对恩格斯哲学观念的继承 第二章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捍卫和发展(十月革命之前) 一 列宁论哲学和世界观 二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三 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 四 列宁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捍卫和发展 第三章 苏联过渡时期(1917-1936)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一 十月革命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贡献 二 过渡时期苏联哲学领域的斗争和争论与苏联哲学管理体制的初步形成 三 苏联过渡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传播和发展 四 过渡时期苏联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初步形成及其基本特征 第四章 苏联斯大林时期(1936-1953)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一 斯大林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 二 斯大林论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哲学问题 三 斯大林时期苏联哲学领域的一系列批判运动与苏联哲学管理体制的确立 四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的哲学思想 五 斯大林时期苏联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第五章 苏联后斯大林时期(1953-1986)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一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变化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的出版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三 辩证唯物主义研究 四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第六章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1986-1991)和当代俄罗斯(1991年至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一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二 当代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 结论 一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二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评价问题 参考文献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涛,男,汉族,祖籍山西省应县,1971年5月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县,哲学博士,副研究员,1999年7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工作。在哲学所工作期间,2000年4月至2000年12月在哲学所科研处锻炼,从事外事工作;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由哲学所派遣到韩国天安市湖西大学中国学系担任汉语教师;2003年8月晋升副研究员;2010年起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9月起担任哲学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党支部书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