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142324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4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214232489 ; 978-7-214-23248-9
本书特色
思想取决于眼光。本书兼具历史眼光与国际视野,将城乡社会的变化放到百年中国发展转型的背景,置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趋势中去理解把握。近代中国城乡转型的主题是“现代化”,而变革的两项内容是“人的思想观念的变革”和“社会的组织化”。基于这样的思路,本书既真实再现了近代中国社会“为何而变”,也深刻勾勒了中国社会“如何改变”。
内容简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大地曾经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这场运动持续十余年之久,波及中国中东西部广大地区,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或许是因为时间还太靠近的缘故,这场运动的意义还没有接近彰显,虽然当时关于如何建设乡村的对策性研究比比皆是,但是关于这场运动本身的研究却乏善可陈。本书选取民国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乡村建设运动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历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探讨这一运动的经验教训,填补了区域历史研究的学术空白。
目录
导论 1
一 问题的提出与学术史分析 1
二 史料的类型与方法的选择 10
三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12
**章 危机意识下的乡村运动 14
**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的衰败 14
第二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危机的形成 19
第二章 教育救国与乡村生活的改造:晓庄学校与山海工学团的实验 23
**节 陶行知的乡村生活改造思想 23
第二节 晓庄学校的设立 30
第三节 晓庄学校与乡村改造 36
第四节 工学团与乡村改造新路 57
第三章 “江浙一带农村建设的模范”: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 80
**节 徐公桥乡村改进区的筹建 80
第二节 徐公桥乡村改进区的组织机构 87
第三节 徐公桥乡村改进区的经济建设 98
第四节 徐公桥乡村改进区的教育事业 112
第五节 徐公桥乡村改进区的保安事业 137
第六节 徐公桥乡村改进区的路政、市政建设 153
第四章 政府主导下的乡村变革:江宁县政实验 159
**节 江宁社会生态环境透视 159
第二节 江宁自治实验县的建立及建设活动的初步展开 169
第三节 江宁自治实验县县政建设的两大基础要政之一———户籍行政 188
第四节 江宁自治实验县县政建设的两大基础要政之二———土地整理 204
第五节 以地方自治为中心的政治建设 233
第六节 以复兴农村经济为中心的经济建设 248
第五章 乌江实验:大学与政府合力下的乡村建设 275
**节 乌江实验的缘起和发展概况 275
第二节 农业改良与良种推广 292
第三节 合作事业 305
第四节 培育农民组织———乌江农会 317
第五节 乌江的卫生、教育及其他事业改进 330
第六章 模式与路径:比较视野下的双重检视 346
一 模式比较:动机、内容、效果 346
二 价值维度的考量:成败、意义 350
三 改造乡村:“传统”与“现代”博弈下的路径选择 365
作者简介
朱庆葆,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导师,现任江南大学党委书记,兼任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会长等学术职务。 王科,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江苏省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崔军伟,历史学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牛力,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安史之乱
¥30.6¥68.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5.4¥48.0 -
华戎交汇在敦煌
¥29.9¥5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6.9¥49.8 -
敦煌学新论(增订本)
¥41.8¥68.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3.0¥68.8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1956:觉醒的世界
¥19.6¥58.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法国大革命
¥20.0¥56.0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7.8¥25.0 -
中国历史:大明王朝三百年
¥21.9¥69.8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愤激年代:漫画二战史(1931—1945)
¥19.6¥58.0 -
中国通史
¥16.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