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 ISBN:750176024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340
- 开本:21cm
- 页数:332
- 出版时间:2003-08-01
- 条形码:9787501760244 ; 978-7-5017-6024-4
内容简介
本书对劳动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其原则进行了阐述,提出理论、运动、制度在发展中的统一是其本质的体现,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目录
引言
一、劳动历史观
1.劳动是人本质的核心
2.人性升华:劳动核心地位的实现
3.人格、价值、权利、自由
4.劳动者素质技能与社会地位:社会基本矛盾
5.经济、政治、文化的内在统一
6.社会及其历史阶段
7.阶级与阶级意识
8.国家与革命
二、主体辩证法
1.辩证法的主体:是人不是物
2.人生目的是发展人,而非占有物
3.人本质发展和人性升华的要求与导引
4.存在与意识:辩证法的基本点
5.对立统一规律
6.主要矛盾与主要矛盾方面
7.主体范畴
8.生成、否定、发展
三、劳动价值论
1.劳动者的经济观
2.交换的劳动创造价值
3.价值量的规定:劳动者技能与劳动时间
4.对需要的界定及其对价值量的影响
5.交换过程:货币及其演变
6.价格:价值量在供给与需求矛盾及市场、竞争中实现
四、资本雇佣劳动制度及其政治、文化
1.资本所有权与劳动力所有权
2.资本化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之组合及其派生的占有权
3.国家资本与资本国家
4.资本国际化和国际资本
5.劳动力所有权的确立与强化
6.剩余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占有、分割
7.资主与民主:所有权矛盾的政治体现和制衡
8.资本文化与劳动文化的对立统一
9.资本统治与劳动社会主义运动是现代世界主要矛盾
五、劳动者联合:劳动社会主义运动
1.劳动力所有权与劳动解放
2.依据劳动力所有权对其使用权价格及劳动时间、强度的斗争
3.争取劳动力所有权派生的民主权
4.工会与政党
5.改良与革命:运动的一致性
6.劳动社会主义运动的制度化:以法律规定和保障运动成果
7.劳动社会主义运动在制度化条件下的继续
六、中国革命——消除集权官僚制与官僚资本
1.集权官僚制:中国社会特殊的本质规定
2.官僚资本——官僚统治在现代的变种
3.官文化与官僚资本主
4.自由资本主义在中国不可能占主导和统治地位
5.以劳动社会主义凝聚民众大联合
6.以武装的革命推翻武装的反革命
7.民主法制取代集权官僚制
8.革命政权主导公有制的工业化
9.确立劳动社会主义文化,克服官文化
10.告别革命,就是告别中国
七、公有制与公共价值
1.公有制是人素质技能提高与人性升华的要求和形式
2.劳动力个人所有权是公有制的基本权利
3.劳动创造其价值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劳动者个人
4.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派生并集合为共同占有权
5.占有权行使机构决策企业发展和选聘经营权行使者
6.职工个人劳动价值的创造与生活资料的按劳分配
7.公共价值:公有制经济本质规定
8.公共价值的占有和提取、分割、使用
八、民主制是公有制的政治机制
1.民主权:所有权的法律形式
2.民主制是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法权形式
3.民主权集合为立法权
4.立法权展开为执法权、司法权、行政权
5.以法制保证劳动者民主权的实现
6.以法制保证劳动者所有权的实现
7.民主法制对社会生活的规范与制约
九、劳动社会主义文化:劳动者主体意识与自由意识的确立
1.劳动的核心地位与劳动者主体意识
2.劳动者的自由意识与自由发展
3.劳动者对所有权和民主权的自我确认
4.劳动者主体价值观
5.劳动者主体思想
6.劳动者主体道德
7.劳动者主体文化与公有制、民主制的内在统一
十、劳动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原则
1.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性升华和社会变革进程
2.本质:劳动者在争取建立、完善公有制与民主制的进程中实现其社会主体地位和自由展
3.原则:以民主促成劳动者的自由联合
4.劳动社会主义本质和原则的贯彻与发展
5.全世界劳动者的大联合
跋
一、劳动历史观
1.劳动是人本质的核心
2.人性升华:劳动核心地位的实现
3.人格、价值、权利、自由
4.劳动者素质技能与社会地位:社会基本矛盾
5.经济、政治、文化的内在统一
6.社会及其历史阶段
7.阶级与阶级意识
8.国家与革命
二、主体辩证法
1.辩证法的主体:是人不是物
2.人生目的是发展人,而非占有物
3.人本质发展和人性升华的要求与导引
4.存在与意识:辩证法的基本点
5.对立统一规律
6.主要矛盾与主要矛盾方面
7.主体范畴
8.生成、否定、发展
三、劳动价值论
1.劳动者的经济观
2.交换的劳动创造价值
3.价值量的规定:劳动者技能与劳动时间
4.对需要的界定及其对价值量的影响
5.交换过程:货币及其演变
6.价格:价值量在供给与需求矛盾及市场、竞争中实现
四、资本雇佣劳动制度及其政治、文化
1.资本所有权与劳动力所有权
2.资本化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之组合及其派生的占有权
3.国家资本与资本国家
4.资本国际化和国际资本
5.劳动力所有权的确立与强化
6.剩余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占有、分割
7.资主与民主:所有权矛盾的政治体现和制衡
8.资本文化与劳动文化的对立统一
9.资本统治与劳动社会主义运动是现代世界主要矛盾
五、劳动者联合:劳动社会主义运动
1.劳动力所有权与劳动解放
2.依据劳动力所有权对其使用权价格及劳动时间、强度的斗争
3.争取劳动力所有权派生的民主权
4.工会与政党
5.改良与革命:运动的一致性
6.劳动社会主义运动的制度化:以法律规定和保障运动成果
7.劳动社会主义运动在制度化条件下的继续
六、中国革命——消除集权官僚制与官僚资本
1.集权官僚制:中国社会特殊的本质规定
2.官僚资本——官僚统治在现代的变种
3.官文化与官僚资本主
4.自由资本主义在中国不可能占主导和统治地位
5.以劳动社会主义凝聚民众大联合
6.以武装的革命推翻武装的反革命
7.民主法制取代集权官僚制
8.革命政权主导公有制的工业化
9.确立劳动社会主义文化,克服官文化
10.告别革命,就是告别中国
七、公有制与公共价值
1.公有制是人素质技能提高与人性升华的要求和形式
2.劳动力个人所有权是公有制的基本权利
3.劳动创造其价值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劳动者个人
4.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派生并集合为共同占有权
5.占有权行使机构决策企业发展和选聘经营权行使者
6.职工个人劳动价值的创造与生活资料的按劳分配
7.公共价值:公有制经济本质规定
8.公共价值的占有和提取、分割、使用
八、民主制是公有制的政治机制
1.民主权:所有权的法律形式
2.民主制是劳动者的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法权形式
3.民主权集合为立法权
4.立法权展开为执法权、司法权、行政权
5.以法制保证劳动者民主权的实现
6.以法制保证劳动者所有权的实现
7.民主法制对社会生活的规范与制约
九、劳动社会主义文化:劳动者主体意识与自由意识的确立
1.劳动的核心地位与劳动者主体意识
2.劳动者的自由意识与自由发展
3.劳动者对所有权和民主权的自我确认
4.劳动者主体价值观
5.劳动者主体思想
6.劳动者主体道德
7.劳动者主体文化与公有制、民主制的内在统一
十、劳动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原则
1.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性升华和社会变革进程
2.本质:劳动者在争取建立、完善公有制与民主制的进程中实现其社会主体地位和自由展
3.原则:以民主促成劳动者的自由联合
4.劳动社会主义本质和原则的贯彻与发展
5.全世界劳动者的大联合
跋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平装)二战战史
¥14.9¥45.0 -
民众政府
¥10.8¥2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4.3¥28.0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6.6¥19.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冲动的美国
¥27.2¥69.0 -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24.5¥48.0 -
虎部队(国民党七十四军抗日纪实白金珍藏插图版)
¥18.0¥53.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73.1¥97.5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3.3¥35.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共产党宣言
¥8.9¥19.8 -
新政治科学
¥11.7¥26.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同盟的真相:美国如何秘密统治日本
¥17.8¥4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