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历代经典百战述评

历代经典百战述评

1星价 ¥16.3 (3.4折)
2星价¥16.3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876608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347页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38766080 ; 978-7-5387-6608-0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左传》《国语》等较为可靠的史料, 叙述了中国古代战争中的一百个经典战例, 上自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 下至中法文渊之战, 将这些战例分为“引人入彀”“迂回穿插”“临机制变”“据险设伏”“兵不厌诈”“兵贵神速”“奇兵夜袭”“批亢捣虚”“突然袭击”“背后插刀”十类, 每一类目下的战例以发生年代先后为序。

目录

引人入彀 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 晋楚城濮之战 齐魏马陵之战 李密伏击张须陁大海寺之战 李世民伏击窦建德虎牢之战 唐灭辅公祏当涂之战 契丹与北宋陈家谷之战 张叔夜伏击宋江海州之战 南宋与金襄阳之战 朱元璋与陈友谅应天之战 清攻噶尔丹昭莫多之战 迂回穿插 夏商鸣条之战 晋齐鞌之战 晋齐平阴之战 吴伐楚入郢之战 韩信破魏临晋之战 刘秀伐隗嚣略阳之战 刘秀灭公孙述广都之战 蒙古迂道灭金之战 后金袭明燕京之战 清征安南河内之战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秦晋王官之战 晋楚鄢陵之战 项羽击秦巨鹿之战 韩信破赵井陉之战 刘秀破新莽昆阳之战 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 吴蜀夷陵之战 李存勖与后梁柏乡之战 北宋与辽满城之战 南宋与金顺昌之战 元攻南宋焦山之战 元灭南宋崖山之战 朱元璋灭陈友谅鄱阳湖之战 据险设伏 晋秦崤函之战 司马懿平定辽东之战 东魏与西魏沙苑之战 李密破隋石子河之战 安禄山攻唐潼关之战 西夏与北宋好水川之战 南宋与金马蹬山之战 明清松山之战 兵不厌诈 晋楚邲之战 田单破燕即墨之战 虞诩破西羌赤亭之战 曹操与孙、刘赤壁之战 吕蒙袭取荆州之战 隋灭陈京口之战 西夏与北宋金明之战 金攻南宋淮南之战 兵贵神速 齐晋太行之战 楚汉彭城之战 张既平定河西之战 北魏击柔然女水之战 东魏与西魏潼关之战 后唐灭前蜀成都之战 明攻元曲靖之战 清平定罗卜藏丹津腾吉里克之战 清军收复南疆之战 奇兵夜袭 吴楚鸡父之战 越吴笠泽之战 卫青袭匈奴右贤王之战 孙策伐王朗固陵之战 李密夜袭洛口仓之战 张巡抗击安史叛军雍丘之战 李愬夜袭吴元济蔡州之战 明伐元太原之战 张献忠攻明襄阳之战 清平定阿古柏达坂城之战 中法文渊之战 批亢捣虚 齐魏桂陵之战 邓艾奇袭蜀汉蜀中之战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 唐平定萧铣江陵之战 后唐灭后梁大梁之战 金袭南宋扬州之战 元攻南宋阳逻堡之战 明灭蜀夏蜀中之战 朱棣袭取金陵之战 王守仁平定朱宸濠南昌之战 突然袭击 赵秦阏与之战 汉军奇袭三秦之战 王世充袭击李密邙山之战 唐征东突厥定襄之战 唐灭东突厥碛口之战 张巡抗击安史叛军睢阳之战 李存勖袭后梁潞州之战 狄青平定侬智高归仁铺之战 铁木真奇袭王罕折折运都山之战 明击元军捕鱼儿海之战 背后插刀 李渊击宋老生霍邑之战 李世民灭薛仁杲浅水原之战 李世民破宋金刚介休之战 李世民击王世充谷水之战 李世民灭窦建德虎牢之战 唐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之战 北宋与辽雁门关之战 南宋与伪齐藕塘之战 明抗日援朝露梁海峡之战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节选

引人入彀 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 大约四千六百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流域已繁衍生息着三大部落,这就是居于黄河中游的夏族部落、居于黄河下游的夷族部落和居于长江流域的黎苗部落。 据《史记·五帝本纪》,神农氏末期,夏族各部落互相攻伐,战祸连绵,“而神农氏弗能征”。乱世中,后来被尊为中华民族“始祖”的黄帝横空出世了。 我们常说:“我们是炎黄子孙。”而比黄帝更早的上古部落领袖,还有有巢氏、燧人氏、庖牺氏(伏羲氏)、神农氏,神农氏就是炎帝。黄帝名曰轩辕,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又号曰“有熊氏”“缙()云氏”“帝鸿氏”“帝轩氏”。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他“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中原大乱之时,黄帝是一个国号为“有熊”的部落首领,他励精图治,修德振兵,使有熊部落渐渐强大起来,诸侯纷纷归附。在实力壮大之后,黄帝与炎帝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三战,然后得其志”。 为了说明黄帝战胜炎帝的正义性,司马迁还特意写了一句“炎帝欲侵陵诸侯”。炎帝战败后的结局如何呢?《五帝本纪》只说“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而不录炎帝之结局。 就在黄帝用武力重新统一夏族各部落的时候,黎苗部落领袖蚩尤率八十一个黎苗小部落向黄帝挑战,逐鹿中原。《史记正义》引《龙鱼河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所谓“兄弟八十一人”,可能是八十一个氏族的误传。 由于黄帝、蚩尤之战年代久远,诸书记载多有龃龉矛盾、荒唐可笑之处,所以,我们只能根据史料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测。如《龙鱼河图》所说的蚩尤兄弟“铜头铁额……造兵仗刀戟大弩”,我们可以推测,当时的黎苗部落的金属冶炼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能够制造头盔、刀戟、弓弩,军事实力较为强大。 而夏族部落则主要以石器、棍棒为兵器,显然比较落后。黄帝鉴于自己的部落武器落后这一局面,率领军民“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制造弓箭,以抵御黎苗集团的攻击。 战前,黄帝审时度势,认为若与蚩尤正面交战,敌强我弱,难以取胜,况且蚩尤气势汹汹而来,志在决战,若硬打硬拼,正好堕其术中。黄帝在认识到蚩尤之长的同时,也看到了他的短处,即他所统率的黎苗部众都长期生活在南方,不熟悉北方的天候、地形。如果将蚩尤引至北方一个不利于他们的非常生疏的环境中,则不难寻找战机击败之。 根据这一作战方略,黄帝在与蚩尤短暂交战后,即主动后撤,一直撤到了涿鹿(今河北省涿州市,与北京市搭界)一带,准备在这里寻找战机,歼灭蚩尤。 蚩尤一路追到涿鹿后,军士们已疲惫不堪。史书虽然对此没有明确记载,但可推测到,蚩尤率众倾巢而来,千里跋涉,必然面临气候不适、水土不服、粮草匮乏等困难,加上环境陌生,迷失道路,部众肯定人心惶惶。蚩尤欲退不能,欲进不得,已陷入被动局面。 《太平御览·卷十五》引《志林》云:“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许多神话传说之类的书籍也都有类似的记载,即蚩尤作大雾,昏天黑地,黄帝因为有指南车辨别方向,遂擒杀蚩尤。还有传说云:蚩尤请风伯雨师降狂风暴雨,黄帝则请一个叫“魃”的女神止住了风雨。(《山海经·大荒北经》)古人知识有限,认为风雨雷雾等自然现象皆神灵所致,故而编造出这些不经之谈。然而,通过这些传说,我们可以推测到,黄帝选择了天降大雾、大风、大雨的时候突然进攻蚩尤,因为黄帝的部众对这一带非常熟悉,故能灵活主动地打击迷困于涿鹿之野的蚩尤部众。所谓“蚩尤作大风雨”等,显系误传。 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攻伐黄帝,黄帝令大将应龙迎战,双方战于冀州之野,蚩尤兵败被杀。 《逸周书·尝麦篇》则记载,蚩尤驱逐炎帝,赤帝(炎帝)向黄帝求援,炎黄二帝联手擒杀蚩尤。 一说蚩尤率部驱逐炎帝榆罔,自立为炎帝,为上古“四帝”之一。所以,《孙子·行军篇》在阐述了处山、处水、斥泽、平陆等特殊条件下的作战原则后说:“凡此四军之利,黄帝所以胜四帝也。” 涿鹿之战是中国有史以来继炎黄阪泉之战之后又一次大规模战役,是夏族与黎苗部落决定性的一次大决战,也是*初运用“诱敌深入”战术的辉煌战例。黄帝以弱胜强,打败了“暴虐百姓”的蚩尤,并乘胜统一了中原各部,使华夏民族得以振兴,黄帝也与炎帝(神农氏)并称,成为中华民族祖先的象征。 晋楚城濮之战 自春秋首霸齐桓公死后,中原无主,南方的楚国乘时而起,北侵中原。宋襄公无才成为霸主却不自量力,结果在泓水被楚击败,宋国遂成为楚的属国。楚国势力开始渗透至中原腹地,鲁、曹、陈、蔡、许等中原小国纷纷与楚国修好,或向楚国称臣,尚未屈服于楚的,唯有晋、齐、秦三国而已。 周襄王十八年(前634年),宋成公不甘屈事当时被视为“蛮夷”的楚国,见晋国迅速强盛起来,便叛楚与晋修好,从而拉开了晋楚争霸的序幕。 楚成王闻宋国叛楚通晋,勃然大怒,于次年联合陈、蔡、郑、许等国伐宋,宋成公不敌,派大司马公孙周出使晋国,向晋文公请求救兵赴援。 晋文公名重耳,是春秋时期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个君主,他曾因晋国内乱,外出流亡达十九年。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年),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多年的流亡生活把晋文公由一个纨绔子弟磨炼成了一个深谋远虑、百折不挠的杰出人物。他回国仅两年的时间,便使内乱十五年之久的晋国百废俱兴,奠定了霸业的基础。面对楚国势力的强大和扩张,晋文公忧心忡忡,决定大修武备,与楚国争夺对中原的霸权。 宋国叛楚归晋,晋文公当然很高兴。宋国位于中原腹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欲与楚国争霸,必须得到宋国的支持和归顺。如今宋国遭楚围攻,晋文公不会坐视不管。宋国是因为叛楚归晋被楚国征伐的,如果见死不救,晋国在中原便会威信扫地。况且,失去了宋国,晋文公的霸业将无从谈起。 晋若出兵救宋,须经曹国和卫国之地,而曹、卫是楚之属国,若采取讨伐曹、卫的军事战略,迫使楚军弃宋以救曹、卫,那么,宋国的危机便可大大缓解。晋文公的舅舅、上军之佐狐偃劝晋文公围攻曹、卫,从而解救宋国。晋文公遂发兵讨伐曹、卫。 楚令尹子玉识破晋文公之计,不仅不去救援曹、卫,反而攻宋愈急。晋文公击破曹、卫二国,将曹、卫二国的土地分给宋国,以激怒子玉,使诱敌北上至曹、卫之境寻机与之决战的方略得以实施。 久攻宋国不下,子玉本来就心浮气躁,闻知晋军已破曹、卫,兵至宋境,还裂曹、卫之疆土以资宋国,更是气急败坏,决定与晋决战。而楚成王见曹、卫转瞬之间便落入晋军之手,晋军大军已至,战场上的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认为若与晋交战,胜负未卜,不如收兵回国,以图后举。 还有两件事情促使楚成王下了收兵的决心:一是西方的秦国将出兵助晋,一是齐昭公也发兵来助晋国。楚国长时间攻宋,师老兵疲,骤临大敌,实无胜算,楚成王乃令子玉撤宋国之围,率军回国。 而子玉却意气用事。无功而返,对他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因此,他不听楚成王的命令,执意与晋决战,并向楚成王要求增兵。他认为,楚国与晋国已成水火之势,如果撤兵,晋国必然威望大增,中原诸国将会效法宋国,叛楚归晋,那么楚之霸业将成泡影,十几年对中原的苦心经营亦将付之东流。 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春,子玉统率楚军北进,准备与晋军决一胜负。晋文公见子玉怒而进兵,兵骄将悍,决定落实以前拟定的作战方针,先诱敌深入,以逸待劳,然后寻找战机击破之。 晋文公后撤的理由冠冕堂皇:退避三舍,以报答昔日楚成王的大恩。 原来,当年晋文公流亡列国的时候,在楚国受到了楚成王的盛情款待。楚成王见晋文公气度不凡,知他必成大器,便问晋文公将来打算怎么报答楚国,并很认真地一再追问。晋文公说:“若能托君之威灵得以回晋国为君,如果晋楚在中原交战,晋国军队将退避三舍以报答君之厚恩。”舍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舍为三十里。

作者简介

李钟琴,本名李忠勤,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齐文化研究院学术研究部主任,淄博师专兼职教授。已出版《致命文字——中国古代文祸真相》《经国巨贾吕不韦》《贞观遗事》《细说宋高宗》《泱泱齐风》等文史类专著十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被评为淄博市首届十佳社科理论专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