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边际性与经典建构:赛珍珠中国题材小说研究

包邮文化边际性与经典建构:赛珍珠中国题材小说研究

1星价 ¥48.4 (6.2折)
2星价¥48.4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00592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8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310059270 ; 978-7-310-05927-0

内容简介

本书稿是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书稿从考察赛珍珠与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入手,用“文化边际人”为其定位,核心内容为阐述文化边际性与赛珍珠作品经典化的复杂关系,一方面探讨美国文学经典重构中“拓宽经典派”尤其是女权主义者对赛珍珠作的排斥,另一方面从接受史角度对中国文化语境中赛珍珠作品经典化的条件、必要性以及前景进行了解析。书稿将赛珍珠现象置于国内外人文学术界持续了30余年的文学经典论争的语境中考察,既深化了对赛珍珠文学成就的研究,又对经典建构中文化主体性、审美领导权、教育权、话语权的争夺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无论在国内还是美国相关研究领域,这一研究都具有开拓性。

目录

绪论
**节 写中国的美国女传教士(1930-1949)
第二节 如何认识鲁迅对赛珍珠的评价
第三节 “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急先锋”(1950-1969)
第四节 沟通中西文化的“人桥”(1970-1989)
第五节 方兴未艾的赛珍珠研究(1990-2015)
上编 中国的女儿——赛珍珠的生平
**章 “中国故乡”——镇江
第二章 孤寂的生活之旅——宿县
第三章 “我深深爱着中国”——南京生活时期
第四章 心系“第二祖国”——寄居美国之后
中编 东方、西方——赛珍珠的跨界写作
**章 赛珍珠的中国观
**节 赛珍珠“中国情结”的心理积淀
第二节 “爱”与“恨”的冲突:以鲁迅、巴金为参照
第三节 传统还是革命:赛珍珠与鲁迅、巴金们之间的思想屏障
第二章 面对分裂的世界
**节 处在历史交汇处的中国文明
第二节 处于历史选择中的中国
第三节 站在分裂的世界中的赛珍珠
第四节 多元宗教的和谐理想
第三章 家庭观念的冲突与嬗变
**节 天平向西方倾斜
第二节 冲突、嬗变与融合
第四章 遭遇解放:《东风·西风》(上篇)的女性叙事
**节 缠足之美与放足之痛:一个社会学的视角
第二节 虚构的叙事权威与女性身体的符号化
第五章 通往中国农民心灵之桥
**节 “浓妆艳抹”的中国农村风情画
第二节 三位一体的宗法结构
第三节 中国农民的深层意识
第六章 美国文化语境中的《大地》
**节 美国需要一个“中国”
第二节 大萧条时代的“美国梦”
第三节 平凡人的罗曼史
第七章 填平阶级、种族、国家之间的沟壑
**节 在仇恨中寻求理解
第二节 在爱中寻求沟通
下编 文化边际性与经典建构——赛珍珠笔下的中国
**章 赛珍珠对乡土中国的发现
第二章 幻象与真相:《同胞》中的中国形象
第三章 “龙子”:危机时代的中国农民
第四章 赛珍珠的女性主义立场及女性中国
**节 赛珍珠的女性主义观
第二节 被边缘化的赛珍珠的中国女性写作
第五章 赛珍珠笔下的共产党人形象
**节 赛珍珠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
第二节 《爱国者》:对立统一的国共之争
第三节 《共产党员》:女性书写与革命叙事
第六章 中国文化场域中《大地》的经典化问题
**节 《大地》的经典性特征
第二节 《大地》经典化的可能性
第三节 《大地》经典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整理后记
致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清,1972年生于山东青州;1993年人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专业,师从王化学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1996年人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师从汪应果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1999年应聘至南开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任讲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自硕士研究生阶段开始从事赛珍珠研究及相关比较文学研究,主持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赛珍珠中国题材小说研究”,参与撰写《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全传》《文心花雨》《心灵之约》《著名作家演讲鉴赏》等著作,主编教材《欧美文学:人的主题史》,在《南开学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比较文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