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商品评论(1条)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21506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4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202150641 ; 978-7-202-15064-1
内容简介
余嘉锡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献学家,他治学秉承传统的历史考据学方法,又吸收近代以来的新材料与新方法;兼重“道问学”与“尊德性”,讲求汉宋学术兼采,走了一条折中于汉宋之间的学术道路,其学术思想与新旧学术皆有深刻牵连而又有所区别。 本书系统论述了余嘉锡的学术思想,阐述了余嘉锡的目录学思想及地位,梳理了《古书通例》撰写的学术背景及内容,比较了余嘉锡与疑古学者辨伪观念之异同,提出了余嘉锡只是对“疑古”活动进行纠偏,并非完全站在“疑古”的对立立场上;同时也指出了余嘉锡古书体例及辨伪研究中的不足。本书稿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近代学术史研究中的空白。
目录
**章 余嘉锡生平及学术交游
**节 余嘉锡生平简述
第二节 余嘉锡的学术交游
一、与业师柯劭态
二、结识陈垣,任教辅仁
三、结识湘籍学者杨树达
四、与当时其他学人
第二章 余嘉锡与目录学研究
**节 余嘉锡的目录学思想及地位
一、20世纪早期的中国目录学
二、余嘉锡的目录学思想
三、余嘉锡目录学思想评价
四、如何认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第二节 从版本比较看余嘉锡目录学观念的微变
一、整齐篇章结构
二、补充材料,充实文章中的论据
三、文字删削,使表述更加严谨缜密
四、少许观点略有变化
五、版本比较看余嘉锡目录学思想中的崇汉倾向
第三节 余嘉锡对章学诚目录学思想的批评
一、关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二、关于“校雠”与“目录”之别
三、关于“别裁”
四、“事”“理”先后与目录体例
五、关于郑樵删削《崇文总目》
六、关于《辑略》存亡问题
第四节 宗刘:余嘉锡目录学思想探源
一、关于“目录”释名
二、目录书体制的阐释皆首举刘氏
三、论“目录学源流”与“类例沿革”
第三章 余嘉锡的古书体例研究与古书辨伪
**节 《古书通例》撰写的学术背景
一、疑古辨伪思潮的兴盛
二、时人在古书体例方面的研究成果
三、余嘉锡对清代学术的继承
第二节 余嘉锡对古书体例的总结
一、余嘉锡对古籍真伪考辨的重视
二、《古书通例》的主体内容
三、《四库提要辨证》中对《古书通例》思想应用举例
第三节 余嘉锡与疑古派学者古籍辨伪思想比较
一、梁启超、胡适与余嘉锡辨伪观念上的差异比较
二、两派辨伪分歧举例
三、与古史辨伪学者的相同之处
第四节 余嘉锡古书体例研究的不足
一、余嘉锡对于古书体例有过于泛用之嫌,或将不是“非一时一人”之书,而判为“非一时一人”之书
二、余嘉锡考辨古书的理论与实际论证存在相互矛盾之处
三、余嘉锡过于崇汉的学术倾向造成的不良影响
四、反对使用默证
第四章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研究
**节 《四库提要辨证》创作的学术背景
一、留守北京
二、晚清以来学者对《四库全书总目》的研究
三、新出文献的利用
四、域外汉籍的发现及与其相关的学术成果
第二节 《四库提要辨证》的成书过程
第三节 从《四库提要辨证》观《总目》之失
一、《总目》之失,贻误后学
二、从《四库提要辨证》观《总目》之失
第四节 论余嘉锡的历史编纂学思想
一、论史书体例
二、论历史文学
三、论史料
四、结语
第五章 历史时代与余嘉锡的学术思想
**节 余嘉锡立足于考据学的学术特征
一、余嘉锡以考据学名家
二、清儒考据之不足
三、余嘉锡历史考据的取信准则
三、余嘉锡的考据学方法
四、余嘉锡考据学的时代特色
第二节 持平于汉学与宋学之间
一、余嘉锡对《四库全书总目》批评宋代理学家的驳正
二、余嘉锡与新派学者在戴震评价上的分歧
三、余嘉锡对民国时期考据学者专尚考据的批评
第三节 学术求真基础上兼顾致用
一、学术致用
二、求真为致用之基础
余论
一、传统考据学的继承发展
二、折中于汉宋的学术风气
三、传统学术近代化的努力
附录
附录1 余嘉锡学术编年
附录2 《四库提要辨证》古籍辨伪书目
参考文献
**节 余嘉锡生平简述
第二节 余嘉锡的学术交游
一、与业师柯劭态
二、结识陈垣,任教辅仁
三、结识湘籍学者杨树达
四、与当时其他学人
第二章 余嘉锡与目录学研究
**节 余嘉锡的目录学思想及地位
一、20世纪早期的中国目录学
二、余嘉锡的目录学思想
三、余嘉锡目录学思想评价
四、如何认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第二节 从版本比较看余嘉锡目录学观念的微变
一、整齐篇章结构
二、补充材料,充实文章中的论据
三、文字删削,使表述更加严谨缜密
四、少许观点略有变化
五、版本比较看余嘉锡目录学思想中的崇汉倾向
第三节 余嘉锡对章学诚目录学思想的批评
一、关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二、关于“校雠”与“目录”之别
三、关于“别裁”
四、“事”“理”先后与目录体例
五、关于郑樵删削《崇文总目》
六、关于《辑略》存亡问题
第四节 宗刘:余嘉锡目录学思想探源
一、关于“目录”释名
二、目录书体制的阐释皆首举刘氏
三、论“目录学源流”与“类例沿革”
第三章 余嘉锡的古书体例研究与古书辨伪
**节 《古书通例》撰写的学术背景
一、疑古辨伪思潮的兴盛
二、时人在古书体例方面的研究成果
三、余嘉锡对清代学术的继承
第二节 余嘉锡对古书体例的总结
一、余嘉锡对古籍真伪考辨的重视
二、《古书通例》的主体内容
三、《四库提要辨证》中对《古书通例》思想应用举例
第三节 余嘉锡与疑古派学者古籍辨伪思想比较
一、梁启超、胡适与余嘉锡辨伪观念上的差异比较
二、两派辨伪分歧举例
三、与古史辨伪学者的相同之处
第四节 余嘉锡古书体例研究的不足
一、余嘉锡对于古书体例有过于泛用之嫌,或将不是“非一时一人”之书,而判为“非一时一人”之书
二、余嘉锡考辨古书的理论与实际论证存在相互矛盾之处
三、余嘉锡过于崇汉的学术倾向造成的不良影响
四、反对使用默证
第四章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研究
**节 《四库提要辨证》创作的学术背景
一、留守北京
二、晚清以来学者对《四库全书总目》的研究
三、新出文献的利用
四、域外汉籍的发现及与其相关的学术成果
第二节 《四库提要辨证》的成书过程
第三节 从《四库提要辨证》观《总目》之失
一、《总目》之失,贻误后学
二、从《四库提要辨证》观《总目》之失
第四节 论余嘉锡的历史编纂学思想
一、论史书体例
二、论历史文学
三、论史料
四、结语
第五章 历史时代与余嘉锡的学术思想
**节 余嘉锡立足于考据学的学术特征
一、余嘉锡以考据学名家
二、清儒考据之不足
三、余嘉锡历史考据的取信准则
三、余嘉锡的考据学方法
四、余嘉锡考据学的时代特色
第二节 持平于汉学与宋学之间
一、余嘉锡对《四库全书总目》批评宋代理学家的驳正
二、余嘉锡与新派学者在戴震评价上的分歧
三、余嘉锡对民国时期考据学者专尚考据的批评
第三节 学术求真基础上兼顾致用
一、学术致用
二、求真为致用之基础
余论
一、传统考据学的继承发展
二、折中于汉宋的学术风气
三、传统学术近代化的努力
附录
附录1 余嘉锡学术编年
附录2 《四库提要辨证》古籍辨伪书目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
经纶学典 学霸提优大试卷 英语 4年级上·江苏国标
¥26.1¥39.8 -
三晋史话.综合卷
¥70.6¥98.0 -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师培训教程
¥56.1¥69.8 -
手机大片这样修:一定要会的手机修图技巧
¥36.3¥59.8 -
毛泽东谈文论史全编:毛泽东评说中国古代十大明君
¥58.6¥96.0 -
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会计系列财务管理及案例分析/朱向萍
¥32.8¥49.0 -
常用护理操作技术规范试题集
¥37.0¥48.0 -
小陇山药用植物图谱
¥158.4¥220.0 -
劳动最光荣--品读劳模故事 厚植劳动情怀
¥29.5¥38.0 -
国际科幻大奖系列:重力水平(全2册)
¥81.2¥116.0
本类畅销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生如蚁,美如神:怎样平凡而有诗意地过一生
¥19.6¥58.0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1.4¥68.0 -
中国哲学小史
¥18.9¥49.8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谈修养
¥7.7¥20.0 -
道家哲学研究-(附录三种)
¥5.9¥18.0 -
一种人生观
¥26.7¥42.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启蒙先知-严复.梁启超的思想革命
¥18.3¥54.0 -
脑海中的声音:自我对话的历史与科学
¥15.7¥49.0 -
超解论语:怎样继承孔子留给我们的遗产
¥20.4¥49.8 -
明代遗民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7.9¥21.5 -
生命的所有可能
¥17.6¥52.0 -
帝宫佛影雍和宫与黄寺
¥10.7¥24.0 -
相濡以沫:希腊、罗马与拜占庭的精神世界
¥11.1¥33.5 -
西南联大哲学课
¥18.4¥58.0 -
思考的本质:杜威论逻辑思维
¥12.9¥39.8 -
理想国
¥16.6¥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