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像:山河为歌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2052722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5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520527224 ; 978-7-5205-2722-4
本书特色
《大家小像·山河为歌》重点描写了老舍、朱自清、张伯苓、田汉、曹聚仁、徐悲鸿、程砚秋、姜椿芳等文化大家在积贫积弱、危机四伏的旧中国时期,为国为民、奔走呐喊的情景,充分展现他们炙热的爱国情感、深沉的家国情怀。这些大家在自顾不暇、深陷危机时仍然关心同人、提携后生,为国保存火种、助力民族复兴的种种举动,读来更让人心潮澎湃。
内容简介
大家为大家画像,画出平淡日子里的绚丽烟火,画出市井生活中的低吟浅唱,更画出山河破碎时的撕心呐喊。从这些饱含深情的画像中,看大家在彼此的生命里流连忘返,看大家提携后生,一起傲然向前。
《大家小像》系列图书选取文化名人描写文化大家们生活、工作的片段,精心编辑成册,用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文字,全方位地展现大家们的生活情趣、人格魅力。《山河为歌》重点描写了老舍、朱自清、张伯苓、田汉、曹聚仁、徐悲鸿、程砚秋、姜椿芳等文化大家在积贫积弱、危机四伏的旧中国时期,为国为民、奔走呐喊的情景,充分展现了他们炙热的爱国情感、深沉的家国情怀。
目录
**章 老舍:抗到底
抗到底 于志恭
斗争在重庆 于志恭
抓我,我是头 于志恭
尽心竭力办“文协” 杨昌江
文艺“下乡” 杨昌江
文笔报国 李萱华
《四世同堂》 李萱华
黄金魔影 李萱华
胜利思乡 李萱华
到檀营去 王敬魁
附:下乡简记 老 舍
第二章 朱自清:做这个时代的人
心系学生安危 陈竹隐
八年离乱 陈竹隐
关心国家的命运 陈竹隐
一条路是向下的 陈竹隐
始终不渝的赤子之爱 朱国华
坚持“五四”新文学的方向 朱乔森
他看到了力量 朱乔森
在困苦中著述 朱乔森
在李、闻被害的日子里 朱乔森
做这时代的人 朱维之
走出书斋 刘北汜
万里入滇 李为扬
中间路线是没有的 李为扬 / 64
第三章 张伯苓:有一天中国,便有一天南开
悲甲午之痛,誓言弃武从教 张锡祚
南开兴学,蒸蒸日上 张锡祚
在抗战的疾风骤雨中 张锡祚
抗战胜利,南开复校 张锡祚
必须改造人 曹汉奇
东北沦陷,印《东北经济地理》 何炳棣
第四章 曹聚仁:我从光明中来
一个热烈的爱国主义者 夏 衍
现代东方一但丁 曹 艺
我一跨出书斋,便走向战场去了 邓珂云
内战的血,还是要流呢! 邓珂云
中国确实进步得太快了 邓珂云
待到抗战胜利,朝野清平…… 赵家欣
贯穿一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曹 雷
高山流水 以待知音 曹 雷
不卑不亢对“洋人” 曹景滇
第五章 田汉:我们战黄河,我们战淮河
躲避国民党的迫害 吴作人
做青年的伯乐 赵铭彝
义救共产党员 赵铭彝
田汉与陶行知 赵铭彝
田汉与聂耳的战斗友情 田海男
我们战黄河,我们战淮河 吕 复
《丽人行》 吕 复
李太白风度 许之乔
笔战阴霾写忠心 李 超
……
第六章 徐悲鸿:不以小不舍而弃大义
不以小不舍而弃大义 吴作人
望你继续努力 吴作人
倒徐运动 艾中信
垂死之病夫,偏有强烈之呼吸 冯法祀
一首伟大而壮烈的史诗 冯法祀
要把北平艺专办成左派学校 冯法祀
一次不寻常的政治庇护 冯法祀
向保守派发起进攻 宋步云
第七章 姜椿芳:北满革命文艺的开拓者
第八章 程砚秋:料得喜神将莅至
第九章 速写群英会
节选
心系学生安危
陈竹隐
佩弦是个感情内向的人,平日话不多,但内心是很热的。他不仅牵挂着自己的妻子儿女,而且时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关心他的学生。1935年冬天,北京爆发了有名的“一二·九”运动。12月16日,北京三万多学生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华北,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头天夜里,佩弦对我说,他担心学生又要流血。想起过去反动政府的种种暴行,他很为学生的安全忧虑。但是他痛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他认定学生的行动是爱国的、正义的。第二天,他便同学生一道进城参加了游行。当听说许多学生在城里受伤时,他深感反动政府的残酷,很难过。
后来,佩弦还到百灵庙去慰问抗日部队,途中,认识了后来成为党的负责干部的一位共产党员,回来便对我说:“看来,这个青年人可能是共产党员。他很有见解,中国要强起来,还要依靠这样的青年;要这样,才是真有作为的青年。”佩弦从这位青年的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我们也正是怀着这种希望,度过了八年艰苦的抗战生活的。
共同的生活,使我深深地感到佩弦的爱是广博的,他爱自己的事业,为此他一生精雕细刻,锲而不舍;他爱自己的故乡,无论走多远都怀念着它;他爱自己的亲人,是那样质朴、挚诚;他爱自己的学生,为他们的安危焦虑不安。他的感情像一池深深的潭水,沉静而深邃……
在回到北京后的这几年里,佩弦看到国民党的统治越来越腐败,看到社会那样混乱黑暗,心情很不好。他这个从来不会感情冲动的人,变得很容易动感情了。他的思想感情已经进一步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了。1947年2月,佩弦在抗议当局任意逮捕人民的“十三教授宣言”上签了名。此宣言在报上发表时,他的名字排**个。国民党特务也三次“光临”我家,但佩弦一点也不怕。他没有退却,他坚定地站立着。
那时,国民党特务也常在清华园里逛,并常在清华抓人。每次抓人,佩弦都很为学生担心,我们家也成为一些进步学生躲避抓捕的地方了。一次,佩弦犯胃病躺在床上,听到外边又在抓人,便很着急地对我说:“你注意听着门,怕有学生要来躲。”我们在屋里紧张地听着外面的动静。
忽然响起了敲门声,我马上去开门,果然来了一个女学生,便躲在我家里。那时,还有一个进步学生要到解放区去,他来找佩弦借路费。当时我们手头真是没多少钱,但还是从保姆那儿借了点钱,凑了20元,送他走了。佩弦对进步学生也是很信任的,他曾介绍一个进步学生到通县潞河中学教书。当时潞河中学行政上是被国民党控制的。不久,这个学生就到解放区去了。后来就有人扬言:这个学生领了一个月的薪水没工作就走了。佩弦听到后,很生气地说:“要是他领了一个月工资没工作就走了,我赔钱。”他专门派居乃鹏去潞河了解情况,结果证明根本没有这回事,原来是别人故意伤害他的。终于澄清了事实,批驳了谣言。
佩弦的正义感和广博的同情心,使他对相识的或不相识的人,都能伸出热情援救的手。今年(1981年)9月24日我接到王志之同志的来信,信中写道:“我在抗日同盟军战败归来,为了逃避叛徒的搜捕,未敢贸然进城,在清华园站下车,冒昧到府上投宿。朱自清先生并不嫌我蓬头垢面,更不怕我‘犯上作乱’而受牵连,殷勤接待,加以掩护。”这封信使我想起了那天的情景:佩弦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严肃地倾听他叙述山西的抗日救亡工作和沿途脱逃的情况,并一再嘱咐我:“他是山西做地下工作的,沿途很辛苦。把床被准备得舒服点,我们要让他好好休息一下。”由于这样,几乎国民党每次抓人都有学生来我家躲避,其中有的人我们根本不认识,只是他们信任佩弦而来的。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李 超
不久,南京陷落,上海的租界成为孤岛,金陵已是烽火连天。这时,田汉告别了南京,搭乘陈铭枢的车经宣城、徽州,再转屯溪。在去屯溪的路上,因路途不熟,误走黄山,本来长途跋涉,都很疲劳,却意外地得以一览名胜。这时的黄山已在紫云白雪之中,雄奇灵秀之姿,令人神往。同行都很焦急,田汉却暗自幸得数分钟的余裕欣赏黄山,并宽慰同行人说:“俾知中国山川之可宝爱实如此,盖励抗战救亡之志,亦未尝无益也。”不久到达南昌,南昌是行营所在地,也是敌机轰炸的目标,前不久敌机曾轰炸百花洲,投过数弹,这时湖中已无游艇,确令人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慨。第五天晨5时离开南昌西行,入湖南境,经浏阳,不两日到达长沙。田汉说,离长沙十三年矣,亲友相遇,多以国事相询。予谓只要大家速取胜利的道路,*后胜利仍属我们,“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况今日不愿作亡国奴者,固不止三千户耳。因题诗志之:
轰炸声中到远人,故乡景物倍堪亲。
长沙岂止三千户,众志犹堪御暴秦。 长沙是他成长的地方,那时作为抗战的后方,正是需要作抗敌宣传和动员的地方。他约了廖沫沙、张曙、田洪等人,办起了小型的《抗战日报》。说是报馆,实际是寄居于一家电影院前厅的小楼上,中间的大房间还兼作过道和食堂,显然不能作为撰稿和编辑的场所,只好把办公、编撰、会客和睡觉都挤到东头的长条房间里。既然是日报,当然要报道有关民族危亡的大事,也有前方战况的消息,但这些并不是这份抗战日报的特色,而它的抗日宣传、评论以及关于抗战中可歌可泣的事迹的特讯,却是别家报纸所不多见。这是由于这份报纸是文化人、音乐家、诗人办的,自然文艺的色彩很浓。
田汉在故乡办报,虽然不是孤立无援,因为有许多有正义感的爱国人士、进步的青年、有志抗战报国的军人,都是他的后援,但是从经济上、物质上来说,在那战争年代,物力财力都很艰难。当时报馆同人,不但谈不上发工资,连伙食的开支也不富裕。在这艰苦奋斗的时期,田老大总是充满着乐观的情绪,想法寻来钱,拉着大家去改善生活。
1938年2月上旬,郭沫若从武汉来到了长沙,用他的话说是“避难”来的,原因是郭老被筹建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的陈诚请到武汉去做官。可是在**次宴会上,就暴露出国民党内部无时不在钩心斗角和争权夺利。说是叫郭老任第三厅厅长,在**次部务会议上,既没通知周恩来副部长,也没事先和郭老商量,就委任了第三厅的副厅长。凭郭老多年和他们打交道的经验,认为这样耍手段,就没法保证合作。因此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于是逃到长沙避难了。刚到长沙时,正赶上田汉约了同人到著名的回民馆子“李合盛”去改善生活。在去“李合盛”的路上,郭老和田老有这样一段对话:
郭老:……我是为避难而来的,我不想进政治部,打算到南洋去募款,来干我们的文化工作。
田老:(沉默了一会儿)这个计划还值得深思,我们正在号召团结抗战,不能走分裂的路,不能逃避,也不能退却。要团结,不管他们怎样,我们要拿出真意来。事实上在今天也不能不利用政治上的关系,不然,一切工作都不容易做通。
这段对话,说明田汉在这里办报,并不是一帆风顺,对“需要利用政治上的关系”是深有体会的。他对郭老的这番劝说,虽然当时没起多大作用,但对后来,经过斗争组成的三厅,还是有着影响的。
自从卢沟桥事变之后,我党即发表宣言,提出联合抗日,与南京政府联合组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请出周恩来副主席担任政治部副部长,请出郭沫若、田汉等知名的文化人来主持抗日宣传工作。
1938年2月,于立群接受了周恩来和一些朋友们的意见,到长沙来请郭老回武汉去。并告诉郭老,陈诚对周公明白表示,请郭老尽快去武汉,一切事情都可以商量。副厅长的人选也没问题了,那位刘健群惹起了什么桃色事件,已经跑到重庆去了。这时因为郭老正在观察于立群的反应,所以还在迟疑,田老便在一旁催促着,仍旧是他在去“李合盛”初见面时的意见。说:“这还有什么值得考虑的呢?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朋友们都在‘地狱’门口等着你,难道你一个人还要留在‘天堂’吗?”
郭老也幽默地说:“那么,你是愿意入‘地狱’的喽!”
田老肯定地说:“当然,不会让你一个人去受罪!”
郭老看着于立群,无可奈何地答应了:“好吧!那我们就去受罪吧!不过,我的问题很简单,要说走,随时都可以走。你呢?现在就要看你的了。”郭老知道田老在这里还有一摊子事,报纸停刊,也没那么简单,反倒来将田老的军。
这时田老却爽朗地大笑起来,转向于立群说:“不辱使命!毕竟还是女性的力量大、爱情的力量大啊!”田老既答应一起入“地狱”,就不能推辞,也不能拖延,只要求给他一两天的宽限,好让他把《抗战日报》的事交代清楚,并且还准备再动员一两位朋友一起去“受罪”。就这样,田汉也算加入了国共合作的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入朝做“官”了。和张曙、田洪等随郭老于1938年2月28日去武汉。
田汉到了武汉,等郭老和陈诚谈好了条件,“约法三章”之后,就开始筹备政治部三厅的事。三厅下分三处,按政治部一、二厅次序排下来,三厅**个处应是原先的第六处,主管艺术宣传,由田汉任少将处长,下设三科,**科是戏剧宣传科,谁能胜任这个科的科长呢?田老想到的是能征惯战的老战友洪深,这时他正率领着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在前方的襄樊。在2月底和3月初,田老就先后发了三封快信和两份电报,催促洪老赶快到武汉来,并且讲了戏剧在抗战中的教育宣传的作用。前方部队和后方乡村都需要刻苦而且有能力的工作者,不断供给文化“粮食”,增强士气民气,此正吾人厉行宿志的机会,因此更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和科学的组织者,望来武汉与全国戏剧从业者合作,统筹全局。这些急切的言辞和道理,说服了洪深,就这样又拉来了个进“地狱”的人。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文章的作者既有鲁迅、老舍、夏衍等文学大家,又有吴作人、冯法祀、刘炽、赵铭彝、刘斌昆等文艺大家,既有吴祖光、陈冰夷、陆诒等文化名人,又有刘北汜、朱维之等著名学者,他们用精彩而细腻的文字,托出栩栩如生的大家印记。
-
小说家的假期
¥19.2¥52.0 -
苏东坡
¥40.6¥58.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8.9¥29.8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8.4¥28.0 -
钻石与铁锈:琼·贝兹自传(八品)
¥26.5¥68.0 -
大宋文脉:苏氏家族传
¥12.6¥4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14.4¥45.0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识
¥18.6¥58.0 -
两宋人物
¥8.8¥19.2 -
沿着公路直行
¥17.0¥50.0 -
民国漫画风范
¥19.6¥39.0 -
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
¥9.6¥30.0 -
武则天演义:良相辅国 一代女皇
¥12.2¥38.0 -
成为福克纳:威廉·福克纳的艺术与生活
¥13.5¥45.0 -
杨绛传-追思纪念版(八品)
¥14.4¥48.0 -
词人纳兰:西风独自凉
¥14.4¥48.0 -
曾国藩传
¥36.8¥49.0 -
跃登百老汇-黎锦扬自传
¥6.6¥20.0 -
了不起的邻家女孩:香港的女儿梅艳芳/马超
¥20.4¥55.0 -
加缪自述
¥8.4¥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