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2697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50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010226972 ; 978-7-01-022697-2
内容简介
歌诗是典型的表演艺术,其音乐性、表演性和消费性特征,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成果在全面考察正史、笔记、文学总集和别集等各种典籍中所记载的有关魏晋南北朝歌诗及其表演、消费情况的基础上,从全新的角度,对魏晋南北朝歌诗做了深入研究。特别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表演特点尚可大致考知的部分歌诗的创作、表演方式及其对歌诗语言艺术所产生的影响;具备一定音乐素养的文人、艺人尤其是女性艺人以及琴、筝等乐器与歌诗的关系;梁三朝乐《俳歌辞》的内容、性质与表演特点;歌诗与一般诗歌明显有别的娱乐本质与文体特征等个案,进行了重点探讨和重新思考。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或有新的发现,或有明显的推进,成果学风踏实,对魏晋南北朝歌诗及文学史研究有一定的拓展,具有较为鲜明的创新性。
目录
导言
上编 魏晋南北朝歌诗的创作、表演及艺术特征
章 曹魏、西晋歌诗的创作、表演与艺术特征
节 曹魏、西晋歌诗发展概况
第二节 曹魏、西晋歌诗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曹魏、西晋歌诗的表演特点
第四节 曹魏、西晋歌诗的艺术特征
小结
第二章 东晋南朝歌诗的创作、表演与艺术特征
节 东晋南朝歌诗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东晋南朝歌诗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东晋南朝歌诗的创作与表演
第四节 东晋南朝歌诗的艺术特征
小结
第三章 北朝歌诗的创作、表演与艺术特征
节 北朝歌诗发展概况
第二节 北朝歌诗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北朝歌诗的创作与表演
第四节 北朝歌诗的艺术特征
小结
下编 魏晋南北朝歌诗个案研究
第四章 士人的音乐修养与歌诗活动
节 曹魏、西晋士人的音乐修养和歌诗活动
第二节 东晋南朝士人的音乐修养与歌诗活动
第三节 北魏士人的音乐修养与歌诗活动
第四节 北齐至隋士人的音乐修养与歌诗活动
小结
第五章 艺人与歌诗表演
节 曹魏、西晋的艺人与歌诗表演
第二节 东晋南朝的艺人与歌诗表演
第三节 北魏的艺人与歌诗表演
第四节 北齐至隋的艺人与歌诗表演
小结
第六章 女性与歌诗创作及表演
节 女性在歌诗活动中的地位
第二节 史籍中所见之女性艺人
第三节 歌诗中的女性题材
第四节 歌诗中的女性形象
第五节 《玉台新咏》的编纂与女性之关系
小结
第七章 乐器与士人生活及歌诗之关系——以琴、筝为中心
节 魏晋南北朝乐器发展概况
第二节 乐器与士人生活
第三节 乐器演奏与歌诗艺术特征——以琴、筝为例
小结
第八章 梁三朝乐“俳伎”的性质与表演特点
节 几种不同版本的标点问题
第二节 《矛俞》《弩俞》的发展源流
第三节 《矛俞》《弩俞》的舞蹈特点
第四节 《巴渝舞》的娱乐特点
第五节 《俳歌辞》文本解读与俳伎的表演特点
小结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歌诗的娱乐本质与文体特征
节 魏晋南北朝歌诗的发展动力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歌诗的娱乐本质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歌诗的文体特征
小结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上编 魏晋南北朝歌诗的创作、表演及艺术特征
章 曹魏、西晋歌诗的创作、表演与艺术特征
节 曹魏、西晋歌诗发展概况
第二节 曹魏、西晋歌诗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曹魏、西晋歌诗的表演特点
第四节 曹魏、西晋歌诗的艺术特征
小结
第二章 东晋南朝歌诗的创作、表演与艺术特征
节 东晋南朝歌诗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东晋南朝歌诗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东晋南朝歌诗的创作与表演
第四节 东晋南朝歌诗的艺术特征
小结
第三章 北朝歌诗的创作、表演与艺术特征
节 北朝歌诗发展概况
第二节 北朝歌诗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北朝歌诗的创作与表演
第四节 北朝歌诗的艺术特征
小结
下编 魏晋南北朝歌诗个案研究
第四章 士人的音乐修养与歌诗活动
节 曹魏、西晋士人的音乐修养和歌诗活动
第二节 东晋南朝士人的音乐修养与歌诗活动
第三节 北魏士人的音乐修养与歌诗活动
第四节 北齐至隋士人的音乐修养与歌诗活动
小结
第五章 艺人与歌诗表演
节 曹魏、西晋的艺人与歌诗表演
第二节 东晋南朝的艺人与歌诗表演
第三节 北魏的艺人与歌诗表演
第四节 北齐至隋的艺人与歌诗表演
小结
第六章 女性与歌诗创作及表演
节 女性在歌诗活动中的地位
第二节 史籍中所见之女性艺人
第三节 歌诗中的女性题材
第四节 歌诗中的女性形象
第五节 《玉台新咏》的编纂与女性之关系
小结
第七章 乐器与士人生活及歌诗之关系——以琴、筝为中心
节 魏晋南北朝乐器发展概况
第二节 乐器与士人生活
第三节 乐器演奏与歌诗艺术特征——以琴、筝为例
小结
第八章 梁三朝乐“俳伎”的性质与表演特点
节 几种不同版本的标点问题
第二节 《矛俞》《弩俞》的发展源流
第三节 《矛俞》《弩俞》的舞蹈特点
第四节 《巴渝舞》的娱乐特点
第五节 《俳歌辞》文本解读与俳伎的表演特点
小结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歌诗的娱乐本质与文体特征
节 魏晋南北朝歌诗的发展动力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歌诗的娱乐本质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歌诗的文体特征
小结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怀荣,男,文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唐代文学、中国诗歌与诗学。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曾主编《崂山文化研究丛书》辑共7部(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随园食单
¥9.1¥30.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当你老了
¥9.1¥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我在史铁生
¥12.5¥32.0 -
到山中去
¥10.5¥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8.4¥68.0 -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经典·东坡·词
¥21.4¥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