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9453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6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300294537 ; 978-7-300-29453-7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十九大以来中国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领域各个方面的实践发展,充分贯彻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从以下七个方面阐述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全面建成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城乡基层下移;走中国特色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之路。

目录

**章 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新时代社会建设
一、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的提出
二、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理论
三、我国新时代社会建设的价值意义

第二章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党和政府的新要求
二、社会治理新格局之共建共治共享
三、完善多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推动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

第三章 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一、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公平发展
二、构建功能齐全的教育体系
三、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四、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第四章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一、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
二、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三、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

第五章 全面建成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二、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三、完善住有所居的有效住房保障制度
四、完善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和救助制度

第六章 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精准扶贫理念形成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二、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的实践逻辑
三、走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精准脱贫之路

第七章 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一、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二、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三、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第八章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城乡基层下移
一、打通党同群众联系的“*后一公里”
二、建立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
三、提高城乡社区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四、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保障措施

第九章 走中国特色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之路
一、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二、有力维护国家安全
三、中国特色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的理念和路径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  四、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逐步明确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描绘了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重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取得明显成效,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和教育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教育总体进入世界较高发展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育经费保持较高水平,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维持在4%以上,为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我国学前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快速提升。同时,教育公平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在区域间、城乡间的一体化均衡发展推动力度不断加大。例如加强中西部教育,强化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强化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化,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更多贫困地区学生,完善农村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二是推动关键领域改革,带动教育改革进展。基于终身学习的*终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推动《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累计取消15项教育行政审批。依法加强各级督导体系建设,以学校章程为统领建立健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构建新型的政府、学校、社会关系。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深入推动各省(区、市)落实区域范围内深化改革。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就读,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孔子学院建设,不断巩固不同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间的教育合作交流关系,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高教育的国际影响及竞争力。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水平。教师队伍是各级教育的重要支撑,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健全大中小学师德体系,制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专门政策,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等改革,强化了各级教师从教的积极性,推动了教育质量的提高。着眼于培育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推动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支撑我国工业制造,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017年9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发展素质教育,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要求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拥护党的领导,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求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法治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立德树人,要求在提升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和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培养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使得学生培养可以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定位,推进教育公平,补齐民生短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国家财政投入要继续向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推动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要从百姓关心的*直接、*现实的利益出发,让每个孩子公平享有有质量的教育,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需要。当前,针对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要从县域做起,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强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这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彰显教育权利和机会公平的标本兼治之策。要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推动普及学前教育;要办好特殊教育,为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提供免费高中阶段教育,保障残疾人基本教育权利;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促进普通高中多元化发展,提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三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当前,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深化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创新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鼓励多种形式办园,有效推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要完善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体制机制,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体制,改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对接。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推进协同育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四是要健全教育投入机制,创新教师管理和教育管理。要完善教育的财政投入机制,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合理划分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健全各级教育预算拨款投入制度。要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完善奖学金、助学金及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全覆盖、奖助贷勤补免多元化的学生资助制度体系,确保贫困学生的受教育权利。要提高教师待遇,创新教师管理,改进各级各类教师管理机制,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建立教师国家荣誉制度,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健全加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要健全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完善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完善教育督导体制,完善教育立法和实施机制,提升教育法治化水平。  ……

作者简介

  马庆钰,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公共管理、政治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中国行政改革前沿视点》《治理时代的中国社会组织》《中国社会组织发展战略》等著作10多部,发表学术文章200余篇。    马福云,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管理等。    李志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社会法。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