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区域为例)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区域为例)

1星价 ¥66.8 (7.5折)
2星价¥66.8 定价¥8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8381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4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030683816 ; 978-7-03-068381-6

本书特色

我国的传统村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何对其进行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是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本书以开平碉楼村落为例,探讨了以主题酒店为更新模式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区域的乡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题,深入探讨了如何平衡传统文化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等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书中采用实地测绘、专家访谈、问卷调查、设计研究等方法,对开平碉楼村落的现状特征、保护要求、开发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翔实的研究,并提出了将其改造成为文化精品酒店的建议性方案。预期该书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的思路。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开平碉楼村落保护与利用概况 1

1.1 开平概况 1

1.2 开平碉楼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

1.3 概念界定 6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7

第2章 开平碉楼村落控制与引导方法的基础研究 15

2.1 探索背景 15

2.2 控制与引导方法的概述 16

2.3 控制与引导方法对传统村落的分析应用 24

2.4 开平碉楼村落研究对象的选取 27

2.5 开平碉楼村落的现状与问题 29

第3章 开平碉楼村落保护的控制与引导要素界定 38

3.1 要素界定 38

3.2 以中西合璧为核心的传统村落特征 40

3.3 空间格局特色 43

3.4 街巷空间特色 49

3.5 环境设施特色 55

3.6 基于建筑实体特色的要素界定 58

第4章 开平碉楼村落保护的控制与引导体系构建 66

4.1 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66

4.2 空间格局的控制与引导 68

4.3 街巷空间的控制与引导 75

4.4 环境设施的控制与引导 79

4.5 建筑实体的控制与引导 83

4.6 成果表达形式 89

第5章 以自力村为实例的传统村落控制与引导方法研究 93

5.1 自力村的基本情况 93

5.2 自力村保护的控制与引导具体内容 96

5.3 自力村控制与引导成果表达 110

第6章 开平碉楼村落可持续利用方法的基础研究 115

6.1 旅游开发冲击下的可持续利用挑战 115

6.2 开平碉楼村落可持续利用的宏观可行性分析 117

6.3 主题酒店需求度分析 120

6.4 开平碉楼村落可持续利用的微观可行性分析 124

6.5 基于乡村的主题酒店改造与设计研究 129

第7章 开平碉楼典型村落更新方法研究 139

7.1 开平碉楼典型村落的建筑布局与类型 139

7.2 主题酒店规划与设计研究 147

7.3 对开平碉楼典型村落的主题酒店更新模式研究 165

7.4 基于主题酒店的传统村落可持续利用模式控制要点 171

第8章 以荣桂坊为实例的传统村落更新方法研究 176

8.1 荣桂坊基础情况 176

8.2 以主题酒店为更新方法的基础研究 184

8.3 空间设计 185

8.4 辅助空间与交通 193

8.5 服务与环境 195

参考文献 200

附录 开平碉楼村落现状情况的调研 207

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村落现状情况调研(村民版) 207

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村落现状情况调研(游客版) 210

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村落现状情况调研(管理者版) 212

开平碉楼非世界文化遗产村落旅游调查问卷 214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章 开平碉楼村落保护与利用概况 1.1 开平概况 1.1.1 地理区位 开平隶属于岭南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属于五邑侨乡,拥有良好的区位 条件,距离深圳市与广州市仅有2~3h的车程。它是古越人的栖息地,渔猎舟楫、 稻作水田是这里的基本生产方式。战国时代的楚庭,秦朝的南海郡,汉时的南越 国都在开平地区。这里发展较早,与海外的交流甚多。由于其独立的区位和历史 文化特点,让它形成了以中原汉文化为底蕴,具有海洋特色的多元岭南文化。许 久以来,开平被称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南北多低山丘陵,中东部为丘陵平原。 潭江流经开平的中东部,并与苍江在三埠相汇,形成岸边的冲积平原,进而形成 了中部区域的平地,其河流交错,水网密布。开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靠近南 海,受海洋季风的影响,雨量充足,适宜农作物生长,是旅游度假的胜地。 人口南迁和地理优势,使广东自宋、元时起便有了移居国外的热潮,而后随 着海外劳资市场的大量需求,自鸦片战争以后,移民热潮达到高峰。以上原因形 成了世界各地广东华侨人数众多的状况。据统计,原籍广东的海外华人和华侨接 近千万,占海外华人华侨总数的3/4左右,这使广东省成为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 尤其是粵中五邑地区(台山、开平、新会、恩平、鹤山)*为集中。 五邑地区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创 新性、重商性等广府文化所共有的特点。岭南文化和侨乡文化的底蕴*终产生了 像开平碉楼这样融合中西建筑文化于一体的独特的人文景观。 开平碉楼与村落无论是在规划、景观上,还是在建筑上,都体现了自古以来 独特的文化传统的延续,这是人类不同文明的结晶,展现出不同文化价值的交汇 及岭南地区建筑与景观设计理念和实践的演变与发展。 1.1.2 历史传承 开平碉楼是在特定历史和特定文化相互作用下出现的一种建筑形式。明末清 初,开平地区迎来了大批的海外华侨。这些华侨带着在国外几十年的全部积蓄, 在落叶归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返回开平,买田置地,盖房娶妻,在为开 平带来大量海外资金的同时,也将当时国外先进的文化观念、生活理念和与国内 截然不同的审美观点带回祖国,并在建造房屋的过程中表现了出来。因此造就了 开平碉楼以中西合璧为特色的建筑形式,开平碉楼将中国传统的家族式聚居生活 形态与当时西方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大量运用了岭南地区独特的装饰手法一灰 雕。建筑物内部的布局也延续着岭南地区的传统,文化气息深厚,与西方经典建 筑形式罗马柱、雕花栏杆等产生了一种和谐的共存之美。如今的开平地区,现存 碉楼1833座,其中大部分的碉楼处在废弃状态,现状堪忧。一方面,开平碉楼的 原有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碉楼所在村落的人口大量外 流,大量的村落被废弃,村落主体缺失,对碉楼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以至 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开平的碉楼建筑处境堪忧。随着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 碉楼建筑的保护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国家在全国推行乡村旅游,这也为 开平碉楼的保护开发注入了新的动力。 1.1.3 相关规划 1.开平碉楼村落保护规划 从2000年开平市人民政府开启申遗项目以来,有组织地整治、清理、规划和 宣传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工作就已经展开。2001年8月,开平市人民政府委托相关 知名研究机构制定了《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管理规划》;2002年初,委托某大学 制定了具体的开平碉楼与村落环境整治方案;2006年,开平市编制了《开平碉楼 与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同时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开平碉楼保护管理规定》等 相关政府令,以期对开平碉楼与村落进行合理的保护与优化。目前,这些规划中, 已对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碉楼维修、环境整治等方面做 出了相关规定。 不过在这些规划中,在整体层面,虽然将4个村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 但还缺乏进一步的细致规划控制规定;在建筑保护层面,虽然对典型碉楼提出了 保护要求,但尚未考虑附近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及构筑物的保护。因此现有规划 仍需强化对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的覆盖范畴,形成完整的可持续利用体系,以杜 绝发展中不当的破坏现象。 2.开平碉楼村落旅游规划 2007年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开始编制《开平碉楼旅游开发规划》,2009 年完成。编制内容包括:开展对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与利用中核心重大专题研究; 开展4个遗产地核心区与缓冲区,碉楼集中分布区,一、二级碉楼,重点保护村 落的历史、文化、建筑、景观资源调查;全面评价现行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现状、 管理、展示利用情况,综合分析影响保护管理遗产地因素,提出日常监测要求; 开展核心区和缓冲区文物、建筑,一级和二级代表性碉楼,重点村落文物与建筑 的测绘工作;结合世界文化遗产地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 处理好遗产地规划范围内村镇发展与遗产地保护、利用的关系,从坚持可持续发 展战略出发,提出开平碉楼与村落监测与维护、展示与利用、环境保护、管理体 制与机制;编制投资预算等。根据“保护**”的原则和村容环境及碉楼空间较 窄的实际情况,相关管理部门联合制定了控制游客数量的方案,以保障开平碉楼 与村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现有的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规划,从内容上看主要 停留在宏观层面,如政策的制定、保护管理的办法等,但对保护与发展的细节管 控仍有待深入研究。此外,对于世界遗产地之外大量开平碉楼村落在发展中面临 的可持续利用等现实问题,还有待深入展开研讨。 1.2 开平碉楼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2.1 机遇 传统村落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遗存,随着众多学者对传统村落研 究的深入,现代城市中,传统村落的存在意义及保留价值正在被更多的设计师和 研究学者所认同。然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具 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正在遭受着过度旅游开发所带来的严重破坏,历史性传 统村落的保护刻不容缓。传统村落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对其研究 保护不仅是在单体建筑上,更多的是对人居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性研究, 即整个村落的研究保护。 以开平碉楼村落为例,其因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一直受到旅 游者的喜爱,自从2007年以自力村为代表的4个开平典型村落申遗成功后,开平 的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11年,开平市接待435.95万人次的游客,旅游的 总收入达到了 26.88亿元。在短时间内,大量与旅游相关的产业也迅速发展,以 酒店住宿为例,2007年以前,在开平市区只有一家星级酒店,截至2013年末, 开平市内共有星级酒店18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7家、三星级酒 店10家。这些星级酒店均集中在市区内。随着国家对乡村旅游的重视,各级政府 在政策上有了更多的资源倾斜,开平市内酒店(包含民宿)的数量产生了井喷式 的激增,截至2018年,达到将近200家。其中,将近30家酒店位于开平碉楼附 近,为游客提供了较为便利的住宿条件。 1.2.2 挑战 从2002年起政府致力于发展开平碉楼村落的旅游产业,现已对开平地区的景 观点及旅游路线进行开发。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业的兴起,使得旅游开发不仅为 开平的文化遗产打响了知名度,同时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面对 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传统村落历史风貌的延续面临以下问题。 1.规划深度不够,控制力度不足 虽然对于开平碉楼村落已有了多项保护与旅游开发规划,但是现有规划多数 停留在宏观层面,对碉楼村落各影响因素的覆盖不够全面,对中微观层面的具体 控制内容涉及较少,导致村落整体风貌仍未得到有效保护。 2.配套设施不全,游客吸引力欠缺 自2010年开始,开平碉楼村落的游客增长率上升速度缓慢,游客普遍反映遗 产地还有很多功能上的不足,单纯观赏建筑景观只能激发短暂的兴趣,缺乏对历 史文化和背景的了解,使游客觉得过于单调,难以引起共鸣。此外,遗产地内缺 少餐饮、休憩场地等公共基础设施,给游客游览带来不便。 3.传统的博物馆模式无法满足开平旅游开发的需求 开平碉楼村落目前仍然采用传统的博物馆模式作为开发手段,主要对碉楼 建筑的内部进行修复,并摆放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文物以还原原有的风貌,让 游客通过参观和讲解来了解碉楼的历史和内涵。但是通过对市场现状的分析和 对游客的调研可以发现,博物馆模式并不适合开平碉楼村落的旅游开发:一是 碉楼内部的文物数量太少,不足以充分表现开平的华侨文化;二是碉楼文物在 整体上较为相似,不同的碉楼所包含的文物无论是在细节上还是类别上几乎完 全相同,差异性较小,这导致游客在游览几座相似的碉楼之后兴致骤减,对接 下来的行程产生了疲劳感,直接降低了开平碉楼村落的旅游品质,为开平的旅 游开发带来了阻碍。 4.碉楼数量众多导致政府无力承担保护费用 开平碉楼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之时,明确提出开平碉楼同其所属的村落及周 边环境作为整体进行保护。但是目前除了 4个世界文化遗产地内的碉楼村落建 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修缮之外,分布在其他传统村落中的碉楼并没有得 到全面的修复和维护,所属传统村落也难以得到恰当的保护和开发。虽然开平 市政府对1833座碉楼进行了分级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规定,但是难以提供足够 的资金来保证碉楼和村落的维护,以至于非保护区的碉楼建筑面临废弃的危险。 因此,碉楼村落迫切需要找到新的途径来保证其自身的发展。开平境内碉楼数 量分布如图1-1所示。 图1-1 开平境内碉楼数量分布[1] 1.3 概念界定 1.3.1 传统村落 结合我国对历史文化名村的定义,本书中的传统村落可进行如下定义:建立 于1911年以前、村落结构较为完整、历史文物保存丰富、可以代表并反映当地某 些特定时期社会风貌和地区文化特色,拥有较丰富的文物古迹及民间特色的村落。 1.3.2 开平碉楼村落 开平碉楼村落是我国侨乡文化的物质承载者,由碉楼建筑、开平传统民居及 其所在村落和周边自然环境组成。开平碉楼作为我国乡土建筑的一种特殊类型, 风格多样。开平碉楼村落代表了我国华侨的发展历史,作为一种群体性的建筑类 型,集中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当时的社会形态。 本书提到的开平碉楼村落既包括开平地区已划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村 落,同时也包括虽未划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但保存较为完好并具有典型地 方特色的村落。 1.3.3 保护与更新 “保护”(conservation) —词多运用于历史文化遗产领域。1976年发布的《关 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将保护定义为:对历史或传统地区及其 环境的鉴定、防护、保存、修复、更新、维持和再生。本书的保护主要是指对 开平碉楼村落的整体物质空间进行保护。 “更新” 一词在《汉语大词典》和《辞源》中的定义为:①革新,除旧布新; ②改过自新。针对建筑体系,泛指一系列的建筑整治行为。将以上两个部分进行 结合,对本书中的传统村落更新进行定义:以传统村落为基础,对村落整体进行 改造和修缮,延续村落文脉,重新赋予村落活力,促进村落自身发展。 1.3.4 控制与引导 就其本身的含义而言,控制即让研究对象在规划目标的方向上变化;引导即 事物本身的选择性和对事物发展的方向进行有计划的引导,可以看出,控制偏重 于对事物发展的限制及强制,而引导更偏重于对事物的发展给出弹性控制标准及 指引事物往既定的方向发展。 控制与引导体现在规划设计中,表现为对相关规划指标及内容进行明确的限 制与导引,从而促进对象健康有序地发展,保证其长远利益[3]。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