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丁玲散文

丁玲散文

1星价 ¥28.1 (7.2折)
2星价¥28.1 定价¥3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702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14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020170241 ; 978-7-02-017024-1

本书特色

中华散文插图珍藏本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现代意义的“散文”逐步成为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文体,并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涌现了鲁迅、周作人、朱自清、梁实秋、孙犁、汪曾祺、张中行、史铁生等一批优秀的散文家。为了全面展示20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成就,我社曾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华散文珍藏本”、“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等多套丛书,受到读者的欢迎。 此次“中华散文插图珍藏本”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我们优中选优,计划收录近70位散文名家的作品,分辑出版。**辑(11种)先行推出,以飨读者,只愿这套“美文”大书能让世间的心灵多一份温暖,多一点明亮。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内容简介

《丁玲散文》系我社中华散文珍藏本系列丛书之一。 本集是丁玲之子蒋祖林先生的选编本,也是市面上唯一的丁玲散文选本。 收入著名女作家丁玲早年到晚年的散文代表作品45篇,按发表年代排序,侧重收入作者晚年进入新时期后的作品。另有丁玲生平照相十几张,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代表作品《五月》《“三八节”有感》《风雨中忆萧红》《“牛棚”小品》《鲁迅先生于我》等。 丁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她的经历深刻展示了女性知识分子与政治、文学、文化、社会乃至革命的复杂关系,她曾获得过鲁迅的关注,曾陷入延安整风的漩涡,曾主持建国后一些重要杂志。她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历史。她的散文语言自然朴素,凝练深邃,雄健酣畅。

目录

素描
仍然是烦恼着
离情
五月
到前线去
文艺在苏区
南下军中之一页日记
彭德怀速写
我怎样来陕北的
战斗是享受
“三八节”有感
风雨中忆萧红
田保霖——靖边县新城区五乡民办合作社主任
三日杂记
《一二九师与晋冀鲁豫边区》自序
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
荣获一九五一年斯大林文艺奖金后
对苏联塔斯社记者的谈话
中国的春天——为苏联《文学报》而写
粮秣主任
记游桃花坪
《旗帜》杂志编辑部给我的鼓励
我的中学生活片段——给孙女胡延妮的信
“七一”有感
“牛棚”小品
向警予同志给我的影响
一块闪烁的真金——记柯仲平同志
序《到前线去》
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回忆与随想
她更是一个文学作家——怀念史沫特莱同志
《记左权同志话山城堡之战》重新发表附记
诗人应该歌颂您——献给病中的宋庆龄同志
给我们的一封信
鲁迅先生于我
风雪人间(四则)
访美散记(三则)
回忆潘汉年同志
回忆宣侠父烈士
伊罗生
我与雪峰的交往
怀念成仿吾同志——《成仿吾文集》代序
《延安文艺运动纪盛》序
林老给我的印象
忆弼时同志
漫谈散文


展开全部

节选

“三八节”有感 “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 年年都有这一天。每年在这一天的时候,几乎是全世界的地方都开着会,检阅着她们的队伍。延安虽说这两年不如前年热闹,但似乎总有几个人在那里忙着。而且一定有大会,有演说的,有通电,有文章发表。 延安的妇女是比中国其它地方的妇女幸福的。甚至有很多人都在嫉羡的说:“为什么小米把女同志吃得那么红胖?”女同志在医院,在休养所,在门诊部都占着很大的比例,却似乎并没有使人惊奇,然而延安的女同志却仍不能免除那种幸运: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能作为有兴趣的问题被谈起。而且各种各样的女同志都可以得到她应得的诽议。这些责难似乎都是严重而确当的。 女同志的结婚永远使人注意,而不会使人满意的。她们不能同一个男同志比较接近,更不能同几个都接近。她们被画家们讽刺:“一个科长也嫁了么?”诗人们也说:“延安只有骑马的首长,没有艺术家的首长,艺术家在延安是找不到漂亮的情人的。”然而她们也在某种场合聆听着这样的训词:“他妈的,瞧不起我们老干部,说是土包子,要不是我们土包子,你想来延安吃小米!”但女人总是要结婚的。(不结婚更有罪恶,她将更多的被作为制造谣言的对象,永远被污蔑。)不是骑马的就是穿草鞋的,不是艺术家就是总务科长。她们都得生小孩。小孩也有各自的命运:有的被细羊毛线和花绒布包着,抱在保姆的怀里,有的被没有洗净的布片包着,扔在床头啼哭,而妈妈和爸爸都在大嚼着孩子的津贴,(每月25元,价值二斤半猪肉)要是没有这笔津贴,也许他们根本就尝不到肉味。然而女同志究竟应该嫁谁呢,事实是这样,被逼着带孩子的一定可以得到公开的讥讽:“回到家庭了的娜拉。”而有着保姆的女同志,每一个星期可以有一天*卫生的交际舞。虽说在背地里也会有难比的诽语悄声的传播着,然而只要她走到那里,那里就会热闹,不管骑马的,穿草鞋的,总务科长,艺术家们的眼睛都会望着她。这同一切的理论都无关,同一切主义思想也无关,同一切开会演说也无关。然而这都是人人知道,人人不说,而且在做着的现实。 离婚的问题也是一样。大抵在结婚的时候,有三个条件是必须注意到的。一、政治上纯洁不纯洁,二、年龄相貌差不多,三、彼此有无帮助。虽说这三十条件几乎是人人具备(公开的汉奸这里是没有的。而所谓帮助也可以说到鞋袜的缝补,甚至女性的安慰),但却一定堂皇的考虑到。而离婚的口实,一定是女同志的落后。 我是*以为一个女人自己不进步而还要拖住她的丈夫为可耻的,可是让我们看一看 她们是如何落后的。她们在没有结婚前都抱着有凌云的志向,和刻苦的斗争生活,她们在生理的要求和“彼此帮助”的蜜语之下结婚了,于是她们被逼着做了操劳的回到家庭的娜拉。她们也唯恐有“落后”的危险,她们四方奔走,厚颜的要求托儿所收留她们的孩子,要求刮子宫,宁肯受一切处分而不得不冒着生命的危险悄悄的去吃着坠胎的药。而她们听着这样的回答:“带孩子不是工作吗?你们只贪图舒服,好高骛远,你们到底做过一些什么了不起的政治工作?既然这样怕生孩子,生了又不肯负责,谁叫你们结婚呢?”于是她们不能免除“落后”的命运。一个有了工作能力的女人,而还能牺牲自己的事业去作为一个贤妻良母的时候,未始不被人所歌颂,但在十多年之后,她必然也逃不出“落后”的悲剧。即使在今天以我一个女人去看,这些“落后”分子,也实在不是一个可爱的女人。她们的皮肤在开始有折绉,头发在稀少,生活的疲惫夺取她们*后的一点爱娇。她们处于这样的悲运,似乎是很自然的,但在旧的社会里,她们或许会被称为可怜,薄命,然而在今天,却是自作孽、活该。不是听说法律上还在争论着离婚只须一方提出,或者必须双方同意的问题么?离婚大约多半都是男子提出的,假如是女人,那一定有更不道德的事,那完全该女人受诅咒。 我自己是女人,我会比别人更懂得女人的缺点,但我却更懂得女人的痛苦。她们不会是超时代的,不会是理想的,她们不是铁打的。她们抵抗不了社会一切的诱惑,和无声的压迫,她们每人都有一部血泪史,都有过崇高的感情,(不管是升起的或沉落的,不管有幸与不幸,不管仍在孤苦奋斗或卷入庸俗,)这在对于来到延安的女同志说来更不冤枉,所以我是拿着很大的宽容来看一切被沦为女犯的人的。 而且我更希望男子们尤其是有地位的男子,和女人本身都把这些女人的过错看得与社会有联系些。少发空议论,多谈实际的问题,使理论与实际不脱节,在每个共产党员的修身上都对自己负责些就好了。 然而我们也不能不对女同志们,尤其是在延安的女同志有些小小的企望。而且勉励着自己。勉励着友好。 世界上从没有无能的人,有资格去获取一切的。所以女人要取得平等,得首先强己。我不必说大家都懂的。而且,一定在今天会有人演说的:“首先取得我们的政权”的大话,我只说作为一个阵线中的一员(无产阶级也好,抗战也好,妇女也好),每天所必须注意的事项。 **、不要让自己生病。无节制的生活,有时会觉得浪漫,有诗意,可爱,然而对今天环境不适宜。没有一个人能比你自己还会爱你的生命些。没有什么东西比今天失去健康更不幸些。只有它同你*亲近,好好注意它,爱护它。 第二、使自己愉快。只有愉快里面才有青春,才有活力,才觉得生命饱满,才觉得能担受一切磨难,才有前途,才有享受。这种愉快不是生活的满足,而是生活的战斗和进取。所以必须每天都做点有意义的工作,都必须读点书,都能有东西给别人,游惰只使人感到生命的空白,疲软,枯萎。 第三、用脑子。*好养好成一种习惯。改正不作思索,随波逐流的毛病。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好想想这话是否正确?这事是否处理的得当,不违背自己作人的原则,是否自己可以负责。只有这样才不会有后悔。这就是叫通过理性,这,才不会上当,被一切甜蜜所蒙蔽,被小利所诱,才不会浪费热情,浪费生命,而免除烦恼。 第四、下吃苦的决心,坚持到底。生为现代的有觉悟的女人,就要有认定牺牲一切蔷薇色的温柔的梦幻。幸福是暴风雨中的搏斗,而不是在月下弹琴,花前吟诗。假如没有*大的决心,一定会在中途停歇下来。不悲苦,即堕落。而这种支持下去的力量却必须在“有恒”中来养成。没有大的抱负的人是难于有这种不贪便宜,不图舒服的坚忍的。而这种抱负只有真正为人类,而非为己的人才会有。 三八节清晨 附及:文章已经写完了,自己再重看一次,觉得关于企望的地方,还有很多意见,但为发稿时间有限,也不能整理了。不过又有这样的感觉,觉得有些话假如是一个首长在大会中说来,或许有人认为痛快。然而却写在一个女人的笔底下,是很可以取消的。但既然写了就仍旧给那些有同感的人看看吧。 ------------------------------------------- (原载1942年3月9日延安《解放日报》)

作者简介

丁玲(1904年—1986年),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出生于封建没落家庭,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丁玲从五四后期开始发表文章,1936年11月,丁玲到达陕北保安,是**个到延安的文人。代表作品有《梦珂》(1927)、《莎菲女士的日记》(1928)、《在黑暗中》(1928)、《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48)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