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晶高温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小角晶界

包邮单晶高温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小角晶界

1星价 ¥36.4 (5.6折)
2星价¥36.4 定价¥6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4631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60页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11463173 ; 978-7-5114-6317-3

本书特色

本书以国内自主研发且具有应用前景的第二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6为研究对象,针对具有对接结构的铸型,对不同凝固条件下单晶铸件对接位置的枝晶生长及取向演化进行表征和分析,利用ProCAST对定向凝固过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模拟,综合实验和模拟结果,分析不同条件下小角晶界的形成机理,并就铸件尺寸和枝晶取向对小角晶界的影响展开深入讨论。

内容简介

本书在阐述高温合金性能特点的基础上, 主要介绍了单晶高温合金制备技术、单晶制备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单晶高温合金的微观组织、单晶高温合金的小角晶界, 以及单晶高温合金的条纹晶, 对小角晶界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目录

第1章单晶高温合金概述(1) 11引言(1) 12高温合金(2) 121高温合金简介(2) 122高温合金的发展及应用(2) 123镍基高温合金及其成分(5) 13单晶高温合金(7) 131单晶高温合金的发展及应用(7) 132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及其成分特点(8) 14高温合金定向凝固组织(10) 141单晶高温合金的枝晶组织 (10) 142单晶高温合金的相组成 (13) 15定向凝固单晶高温合金的凝固缺陷(14) 151常见缺陷(14) 152小角度晶界缺陷(24) 153条纹晶缺陷(34) 第2章单晶高温合金制备技术(37) 21定向凝固技术(37) 211HRS技术(37) 212LMC技术(39) 22单晶制备(41) 221选晶法(41) 222籽晶法(45) 223籽晶选晶法(45) 23模壳制备(48) 24籽晶制备(50) 241单晶棒制备(50) 242籽晶切取(55) 第3章定向凝固过程的有限元模拟(57) 31定向凝固过程温度场模拟(57) 311物理模型(59) 312温度场计算模型(60) 313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设置(61) 314温度场模拟计算(63) 32定向凝固过程应力场模拟(65) 321应力场计算模型(65) 322参数设置(66) 323应力场模拟计算(67) 33定向凝固的微观组织模拟(68) 331形核模型(68) 332晶粒取向确定(69) 333微观组织生长模型(69) 334晶粒长大机制(70) 335晶粒竞争生长模型(71) 336晶粒组织模拟的参数设置(72) 337CAFE组织模拟结果(73) 第4章单晶铸件的微观组织及取向测定(76) 41实验材料(77) 42测试分析(78) 421微观组织分析(78) 422取向测定(79) 423成分分析(82) 43对接铸件的微观组织(83) 431不同位置的枝晶形态(84) 432二次枝晶的侧向生长(87) 433枝晶熔断(91) 434缩孔(93) 44本章小结(94) 第5章小角度晶界的形成(96) 51取向波动引起的小角度晶界(97) 511枝晶的生长演化过程(97) 512原始取向波动引起的小角度晶界(98) 52枝晶变形导致的小角度晶界(101) 521二次枝晶变形导致小角度晶界(101) 522二次枝晶的变形(103) 523取向偏离的累积(105) 53枝晶熔断导致的小角度晶界(105) 531枝晶熔断区的小角度晶界(105) 532枝晶熔断导致小角度晶界(107) 54横向小角度晶界(109) 541枝晶的侧向生长及小角度晶界(109) 542横截面侧生二次枝的变形(111) 543侧生二次枝取向偏离无累积(113) 55不同类型小角度晶界的影响因素(115) 56本章小结(116) 第6章小角度晶界的影响因素(118) 61铸件尺寸对小角度晶界的影响(118) 611低速时平台高度对纵向小角度晶界的影响(118) 612高速时平台高度对纵向小角度晶界的影响(121) 613高速时平台高度对横向小角度晶界的影响(123) 62枝晶取向对小角度晶界的影响(126) 621一次枝晶取向对小角度晶界的影响(126) 622二次枝取向对小角度晶界的影响(129) 63本章小结(132) 第7章条纹晶的形成(134) 71对接平台内的条纹晶(134) 711条纹晶的宏观形貌及出现位置(134) 712对接平台内条纹晶的微观组织及取向测定(135) 72对接平台内的温度场和应力场(137) 721对接平台内的温度场演化(137) 722对接平台内的应力场演化(138) 73对接平台内条纹晶的形成机制(139) 731平台扩展区的枝晶变形(139) 732条纹晶的形成(141) 733变形二次枝的竞争生长及继续生长(142) 74扩展截面内条纹晶的预防和控制(143) 75本章小结(144) 展望(145) 参考文献(147)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霍苗,女,2019年6月毕业,目前为西安石油大学讲师,博士学历,于西安石油大学材料学院从事材料学的研究。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