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善历史文化名人丛书:魏大中传

嘉善历史文化名人丛书:魏大中传

1星价 ¥42.9 (5.5折)
2星价¥42.9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267443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9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42674432 ; 978-7-5426-7443-2

内容简介

  嘉善素重教化,扬善崇学,文风炽烈,涌现出以陆贽、吴镇、袁黄、丁宾、魏大中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名人,他们既是嘉善历史文化精粹的集中体现,更是当下联系历史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在深入培育践行“善文化”地域人文品牌的今天,善邑先贤们“忧国思民”的高尚品质和“善政善治”的民本理念,依然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夺目的光彩,昭示后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目录

前言

**章 父祖家世
一、离奇的出生故事
二、魏氏一支的由来
三、徭役的沉重盘剥
四、父亲的言传身教

第二章 早慧少年
一、坎坷的求学经历
二、父亲突然谢世

第三章 坎坷举业
一、辗转乡村的塾师
二、从辗转乡村到定居县城

第四章 南官一捷
一、入京赶赴会试
二、艰难的会试
三、南宫一捷登进士
四、会试弊案与科举之难

第五章 初登庙堂
一、初仕风骨与交游
二、职微权重的给事中
三、铁面无私政绩卓著
四、东林中坚 持议峻切

第六章 清廉操守
一、堪比海瑞的清官
二、明代官俸微薄

第七章 京察与党争
一、懒问政事的皇帝
二、京察与派系斗争
三、魏忠贤的威胁
四、阮大铖原本无害

第八章 吏垣之争
一、谁招来了阮大铖
二、吏垣之争始末
三、阮大铖败兴而去

第九章 汪文言案
一、叩马献策真相
二、江西人的愤怒
三、汪文言其人其事
四、魏忠贤亲自出马

第十章 杨涟上疏
一、顾命大臣的全力一击
二、东林内部的反对声音
三、皇上没有支持东林

第十一章 会推晋抚
一、斗争趋向白热化
二、会推晋抚成垮台导火索

第十二章 再兴大狱
一、罗织封疆大案
二、魏大中就逮
三、诏狱严刑拷打

第十三章 范阳三烈
一、挚友密谋奔走山海关
二、孙督师功败垂成
三、鹿太公冒暑筹银
四、杨左魏毕命诏狱

第十四章 孤儿雪冤
一、魏学、咿生平事略
二、数因交困学、咿身死
三、崇祯翦除魏珰势力
四、东林孤儿入京申冤
五、魏氏父子沉冤得雪

第十五章 忠节遗声
一、魏大中著述概论
二、魏大中《绝命书》略考
附录:魏学濂研究
**章 才学卓冠
一、魏塘人文蔚起
二、天下慕重的魏才子
第二章 南都风云
一、结社运动兴起
二、桃叶渡东林孤儿大会
三、留都防乱公揭始末
四、骂座风波添新恨
第三章 西学东渐
一、实学兴盛与西学东渐
二、魏学渠对西教的态度
三、魏学濂的西学渊源
四、瑞士传教士徐日升来华经历
第四章 晚死之辨
一、明末风云与乱世出仕
二、“死节”或“失节”的争辨
三、魏学濂之死的考证
四、关键当事人的说辞及后世评价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魏大中传》:  谈迁曾经说过,天启一朝与正德一朝极相似,“好猎乐内,嫉谏悦嫜,无一不同”。实际上,天启帝比不上同样贪玩的正德帝。正德帝可以将乾清宫的火灾称作“好大一棚烟火”;可以为了一意孤行,将一百多位朝臣集体廷杖,一下打死十多位臣子;也可以对大臣的劝谏置若罔闻,但他一直牢牢掌控着大权,诛杀了擅权的太监刘瑾,平定安华王、宁王的叛乱,平定蒙古人的入侵,并礼贤下士,登门探望病中的大臣。  在朱由校专心致志地营造他的宫殿时,魏忠贤却在挖他江山的墙角。魏忠贤与客氏沆瀣一气,借机排斥异己,扩充势力。魏忠贤等往往趁皇帝干木匠活正起劲的时候从旁传奏紧急公文,而皇帝总是手一挥:“你们用心去行,我已知道了。”诸奸于是恣其爱憎,批红施行。  魏忠贤,这位高踞庙堂、八面威风的大太监,早年身世却相当凄苦,可能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被叫做魏四,小名辰生。后来随继父改名李进忠。魏忠贤这个知名度极高的名字,来自天启二年熹宗的御赐。  魏忠贤生于隆庆二年(1568),河北肃宁人,家境贫寒。关于他的家世,有说其父母为农人的,也有说杂耍艺人的。魏忠贤混迹于街头,不识字,喜欢赌博,迷恋酒色,胆子很大,能决断。万历十七年(1589),已经娶妻生女的魏忠贤因与一群恶少赌博输了钱,被逼得走投无路,竟然冒着巨大的风险自行阉割,幸亏附近寺庙和尚及时救治,才捡回一条性命。  太监虽然地位低下,但衣食无忧。所以,即便《大明律》严禁自宫,从太祖时的“杖一百流三千里”,到弘治时的一律处斩,不可谓不严厉,饥饿折磨的痛苦远胜被朝廷惩处的恐惧,自宫者非但没有禁绝,反而越来越多,成为困扰官府的一大难题。据记载,明朝中叶,一次宫中要招收一千五百名太监,报名者却达两万之众。那些已经净了身却不能入宫的,被称作“无名白”或“太监花子”,有家不能回,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万历十七年(1589)腊月十四,二十二岁的魏忠贤在花费近二十两银子后,赶上了那年*后一次的太监挑选,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总督孙暹私宅内的一名当差的。由于他仪表堂堂、能说会道,孙暹将其带入宫内,为他在宫中谋得了**个差事:火者——做些倒马桶、开大门、扫地之类的粗活。  明代太监数量十分惊人,据说高峰时达到十万之众。太监的*高职位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以及他的助手提督东厂太监。然后是司礼监的各位秉笔、随堂太监,以及各监、司、局等处的掌印太监。除了顶层和中层的那些太监可以过着锦衣玉食、优哉游哉的生活外,普通的小太监担负着跟班、抬轿、巡夜、洒扫、看门、守库,甚至念经、唱戏各种差事,每月食米四斗,每年发冬装、夏装各一套,铺盖六年换一套……因为薪水极其微薄,有些人就给宫女当佣人,洗衣烧饭无所不为,甚至想方设法地去贪污、索贿、打抽丰。魏忠贤当初就是这样的小太监,在他进宫当了多年太监之后,他的侄女、外甥女还被卖作京城官员的奴婢。  市井无赖的经历,使魏忠贤精通逢迎拍马,谄媚上司,很快在宫中得到一个“肥缺”,去“甲字库”负责保管布匹、染料、中草药之类。为了争取上位,他接欢于朱常洛、朱由校父子的近侍太监魏朝。在魏朝的推荐下,四十八岁的魏忠贤得以进入太子东宫。太子朱常洛有一房并不得宠的妾侍王才人,魏忠贤成为这位王才人的典膳太监,也就是伙食管理员。没想到,王才人生下了皇太孙朱由校。王才人死后,魏忠贤又成为朱常洛宠妃李选侍的近侍太监。后来魏忠贤又结交司礼监太监王安,巴结上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得势后,魏忠贤将魏朝排挤出宫,又与客氏合谋将王安害死。  魏忠贤在宫内的骤贵,除了是朱由校幼年时的玩伴外,客氏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个客氏,原名客印月,又名客巴巴,是定兴县侯巴儿之妻。十八岁那年,客氏被召入宫中做了朱由校的乳母。  客氏长得很漂亮,面似桃花、腰似杨柳,性情媚感、态度妖淫。为永驻青春,她以年轻宫女的唾液梳理头发,以保持头发的乌黑光润,四十徐娘还像二八丽人。按说皇子过了哺乳期,乳娘就会被稍作赏赐,放出宫门,或因朱由校生母早逝,客氏破例留了下来。熹宗大婚后,大臣们曾逼客氏离开皇宫,结果人走当天,朱由校‘思念流涕,至日旰不御食,遂宣谕复入”。①《明季北略》称客氏“年三十妖艳,熹宗惑之”,据称她“邀上淫宠”②,这样的一个妖艳女子在熹宗面前展尽风骚,朝夕侍从左右,已经不再是乳母的身份了。这个在皇帝面前与嫔妃争宠的女人,残害后宫——饿死裕妃、赐死冯贵人,又差点弄死成妃。*可怕的还是她残害怀孕的皇后嫔妃,造成熹宗无后。  ……

作者简介

  李勇,男,1971年出生,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工科生。在新闻媒体工作多年,现供职于嘉善县人大常委会,明清史研究爱好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