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32325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1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43232556 ; 978-7-5432-3255-6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本书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探索性地回答了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和协同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标准等基本问题,有助于人们站在社会整体结构的高度审视生态文明建设,同时有助于补充生态文明研究中的基础理论缺陷。从实践意义上来说,本书有助于确立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同时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构。
内容简介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无论是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和国情特点。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书选取社会转型的研究范式,详细分析了转型条件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本书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有助于人们站在社会整体结构的高度来审视生态文明建设,同时有助于补充生态文明研究中的基础理论缺陷,探索性地回答了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和协同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标准等基本问题。从实践意义上来说,本书有助于确立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同时有助于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体系。
目录
导论
**章 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理论关系
**节 社会结构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节 稳态社会与转型社会的结构比较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理论支撑、实践启示与基本内涵
**节 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理论支撑
第二节 西方早发国家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启示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三章 当前中国转型社会结构特征及其对生态文明的影响
**节 转型社会的整体性特征及其对生态文明的影响
第二节 转型社会的时空压缩性特征及其对生态文明的影响
第三节 转型社会的结构失衡特征及其对生态文明的影响
第四节 转型社会的结构分化与整合特征及其对生态文明的影响
第四章 社会转型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
**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转型目标和结构的协同发展
第二节 扩大生态文明与社会其他文明建设之间的“敛合地带”
第三节 以区域协调发展为抓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节 推进城乡一体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包双叶,法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态文明理论、社会转型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理论探索》《求实》等国内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
(平装)二战战史
¥16.9¥4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民众政府
¥9.5¥25.0 -
走向海洋
¥16.5¥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82.9¥97.5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4.4¥28.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15.7¥49.0 -
思想产业-悲观主义者.党派分子及财阀如何改变思想市场
¥33.8¥75.0 -
新政治科学
¥9.8¥26.0 -
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重读毛泽东《实践论》
¥11.2¥22.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