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基于治理和博弈视角的国土空间规划权作用形成机制研究
1星价
¥44.5
(7.7折)
2星价¥44.5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2629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1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112262946 ; 978-7-112-26294-6
内容简介
《基于治理和博弈视角的国土空间规划权作用形成机制研究》主要研究对象是国土空间规划权,界定的视角是治理理论和博弈论,侧重于研究其权力对外作用的形成机制:一是从治理和博弈视角建构了多层级、多主体的国土空间规划权理论分析框架,对空间规划领域各类政策出台的脉络进行历史性梳理分析;二是全景式地对空间规划权作用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博弈进行分类描述,找到空间规划权各种外在表现的内在逻辑;三是提出了在治理框架下利用博弈策略分析的方法,建立或修正国土空间规划权的基本规则。这些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基本法律政策框架都是一种有益的底层基础性研究。
目录
序 吴唯佳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生态文明建设
1.1.2 市场背景:治理体系建设
1.1.3 理论背景:空间规划博弈论的出现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界定
1.3.1 对象界定
1.3.2 背景界定
1.3.3 研究视角界定
1.4 整体框架
第2章 综述
2.1 文献综述
2.1.1 治理理论产生空间治理理论分支
2.1.2 空间规划权具有社会属性
2.1.3 博弈论进入空间规划领域
2.2 治理理论综述
2.2.1 国家治理体系
2.2.2 管理向治理的转变
2.2.3 走向合作治理,走向“善治”
2.3 博弈论综述
2.3.1 常和博弈与变和博弈
2.3.2 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
2.3.3 单次博弈与重复博弈
2.3.4 纳什均衡与帕累托*优
2.4 研究框架构建
2.4.1 理论工具
2.4.2 理论框架
2.4.3 理论研究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规划权总述
3.1 空间规划权内涵
3.1.1 空间规划权与所有权、使用权的关系
3.1.2 空间规划权与开发(发展)权的关系
3.2 空间规划权外延
3.2.1 空间规划权分级概述
3.2.2 空间规划权分类概述
3.2.3 空间规划权作用
3.3 空间规划权国内外综述
3.3.1 我国空间规划权历史综述
3.3.2 国外空间规划权综述
3.4 空间规划权现状问题分析
3.4.1 空间规划职责多头管理
3.4.2 空间规划权上下权责不对等
3.4.3 空问规划权实施环节太冗余且未形成闭环
3.4.4 问题原因分析
3.5 理论应用于空间规划权
3.5.1 空间规划权作用形成的复杂化
3.5.2 政府以监管的形式参与博弈
3.5.3 信用社会的健全与完善
3.5.4 重复博弈降低背叛收益
3.5.5 非对称信息与政府管制
3.5.6 信号正向筛选与设定许可门槛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间规划权实证研究:内部博弈
第5章 空间规划权实证研究:外部博弈
第6章 国土空间规划权作用形成机制的路径建议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生态文明建设
1.1.2 市场背景:治理体系建设
1.1.3 理论背景:空间规划博弈论的出现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界定
1.3.1 对象界定
1.3.2 背景界定
1.3.3 研究视角界定
1.4 整体框架
第2章 综述
2.1 文献综述
2.1.1 治理理论产生空间治理理论分支
2.1.2 空间规划权具有社会属性
2.1.3 博弈论进入空间规划领域
2.2 治理理论综述
2.2.1 国家治理体系
2.2.2 管理向治理的转变
2.2.3 走向合作治理,走向“善治”
2.3 博弈论综述
2.3.1 常和博弈与变和博弈
2.3.2 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
2.3.3 单次博弈与重复博弈
2.3.4 纳什均衡与帕累托*优
2.4 研究框架构建
2.4.1 理论工具
2.4.2 理论框架
2.4.3 理论研究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规划权总述
3.1 空间规划权内涵
3.1.1 空间规划权与所有权、使用权的关系
3.1.2 空间规划权与开发(发展)权的关系
3.2 空间规划权外延
3.2.1 空间规划权分级概述
3.2.2 空间规划权分类概述
3.2.3 空间规划权作用
3.3 空间规划权国内外综述
3.3.1 我国空间规划权历史综述
3.3.2 国外空间规划权综述
3.4 空间规划权现状问题分析
3.4.1 空间规划职责多头管理
3.4.2 空间规划权上下权责不对等
3.4.3 空问规划权实施环节太冗余且未形成闭环
3.4.4 问题原因分析
3.5 理论应用于空间规划权
3.5.1 空间规划权作用形成的复杂化
3.5.2 政府以监管的形式参与博弈
3.5.3 信用社会的健全与完善
3.5.4 重复博弈降低背叛收益
3.5.5 非对称信息与政府管制
3.5.6 信号正向筛选与设定许可门槛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间规划权实证研究:内部博弈
第5章 空间规划权实证研究:外部博弈
第6章 国土空间规划权作用形成机制的路径建议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建筑园林文化趣味读本
¥17.8¥56.0 -
图解日本古建筑
¥17.0¥49.9 -
新建筑与流派-大家小书
¥11.7¥26.0 -
妙趣横生的日本建筑学
¥15.4¥45.0 -
审判
¥12.5¥36.0 -
成为设计师的49堂课
¥18.4¥58.0 -
中国舞蹈史话-大家小书
¥9.4¥22.0 -
中国俗文化丛书·四合院
¥15.9¥49.8 -
建筑壁画
¥18.7¥59.0 -
建筑无可替代
¥11.2¥32.0 -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
¥22.6¥60.0 -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插图珍藏本)
¥52.0¥68.0 -
高家堡古镇
¥77.4¥98.0 -
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理论与实践
¥148.5¥188.0 -
贵州石窟寺和摩崖造像保护研究
¥112.6¥168.0 -
城市应急避难疏散空间仿真及优化
¥39.7¥49.0 -
千年城池——可持续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
¥26.3¥32.0 -
西风东渐中的上海营造
¥79.4¥128.0 -
中国古代超级工程地理分布图
¥16.8¥20.0 -
建筑智能测绘技术
¥28.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