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832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56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520183215 ; 978-7-5201-8321-5

本书特色

“达达主义”是什么?无论是让人动弹不得的戏装、诡异惊悚的妆容,还是无意义的音节诗、荒诞不羁的拼贴画,诞生于一战期间的这场古怪的先锋艺术运动,正是要以非理智、反逻辑的方式,挑战一切审美标准和政治权威。面对以理性自我标榜的战争机器,世纪之交的艺术家们看到了被炮火摧毁的身心、工业进步的阴影和旧道德的虚伪。犹如一声令人发笑又汗毛直竖的怪叫,达达主义划破了20世纪初欧洲信仰凋敝、文化旧秩序崩塌的压抑空气,甚至让今天的我们也不由得一个激灵。 本书呈现了达达主义的非凡历史。

内容简介

1916年2月,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小群艺术家、文学家和戏剧家在中立的苏黎世创办了名为“伏尔泰卡巴莱”的剧团,在那里很快上演了闻所未闻的表演。雨果·鲍尔迫使自己穿上方尖碑形状的戏装,吟唱着无意义的音节;埃米·亨宁斯扮演成预知未来的蜘蛛;理查德·许尔森贝克打着虚构的“黑人诗歌”的鼓点;特里斯坦·查拉指挥着同时发出的咆哮声中的各种杂音……达达主义诞生了,并且从苏黎世席卷了全世界。达达主义的特点在每一个地方都有所不同,因为达达主义者决定,不从达达中产生新的项目。因此,在杜尚的“现成品”、格罗茨和赫特菲尔德的摄影蒙太奇,以及布勒东的巴黎丑闻之后,达达主义很快就又过时了。但是,它的影响却一直持续到100年后的今天。 马丁·米特尔迈尔带领我们共同参与了许多达达主义式的颠覆,令我们发出一声声惊叹,并且向我们呈现了,面对越发扑朔迷离、难以一目了然的世界,一群个性迥异的艺术家如何灵活、绝望而又疯狂地作出回应,如何以独辟蹊径的理解和惊世骇俗的表现力,将艺术、文学和语言从市民文化意识形态的钳制下解放出来,直到后者被迫承认自己的苟延残喘,继而交出隐藏其中的很后几分荒诞。那样一个世界与我们今天的世界相似得让人容易混淆。

目录

寻找“达达”/001
登场/023
我要加入一场独特的运动/025
美丽新激情/043
“同时”传译/057
音乐,在艺术中/074
政治,还是艺术?/098
埃米万岁!/123
间奏曲I:想象一下吧,战争来了/149
做艺术/157
一切都结束了/159
透明线条之精确性/175
工艺美术的嫩芽/188
逃离社会/206
民间艺术/215
重新上路/224
间奏曲II:终局/253
拼贴/259
被吞下的世界/261
敌人,正从四面八方涌来/271
向自由冲锋的号令/276
收集世界的人/281
分裂的先知/288
被冷落的基督/300
普利泽玩偶之舞、老威廉及其他/318
间奏曲III:忘名症/331
言说/337
为自己所用的语言/339
一个人的舞台/340
语言污垢/348
身体语言/355
松弛练习/360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371
法塔嘎嘎达达/373
阿尔普之“死”/378
三个火枪手/383
达达,从零开始/386
第二阶段/391
社会编码/395
达达愤怒了,它动了动,死于魏玛/404
间奏曲:尾声/411
附录/425
注释/427
参考文献/438
人物索引/445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作者马丁·米特尔迈尔(Martin Mittelmeier)生于1971年,是比较文学博士,在德国知名出版社工作多年之后,从2014年开始成为自由审稿人和作家。出版了多部有关语言学和哲学的著作,如《阿多诺在那不勒斯:一片令人渴望的风景如何变成了哲学》。此外还发行了《没有写出的作品:歌德、福楼拜、扬德尔和所有其他作家未抵达之处》。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