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98559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78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09855942 ; 978-7-5098-5594-2
内容简介
研究本书梳理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指导下,在认识和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过程中,对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目的、任务、方式、路径、内容的认识、理论和政策、主张的发展过程。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分四编十三章,分别研究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思想。本书秉持“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和“史论结合”的叙述方法,努力展现“思想的历史”与“历史的思想”之间的张力,展现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何以何能”的历史过程。
目录
一、研究意义
二、学术检视
三、理论综述
四、思路概括
**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
**章 早期的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1919.5-1927.7
一、“经济”:一个概念的历史
二、“马克思底经济学说”:建党之前的认识
三、“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中央层面的探索
四、“革命的首要问题”:斗争实践中的争论
第二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1927.8-1937.6
一、“半封建”与“半殖民地”的经济:性质的分析
二、“土地国有”与“土地私有”:政策的反复
三、“对私人经济的领导”与“利用私人资本”:建设的难题
四、“革命的长期性”与“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策略的转变
五、“中国社会性质”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外围的论战
第三章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1937.7-1945.8
一、“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理论的成熟
二、“经济建设一项乃是其他各项的中心”:现实的选择
三、“为人民的商品经济”:生产自救
四、“对敌经济斗争”:货币奇迹
五、“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未雨绸缪
第四章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1945.9-1949.9
一、从“减租减息”到“耕者有其田”
二、从乡村到城市
三、从“三大经济纲领”到“五种经济成分”
四、从“扶助私营经济”到“四面八方”
五、从统一财经到稳定物价
……
第二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
第三编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
第四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 不过,“统一”这一思想本身也经历了一个统一的过程。1946年12月30日,晋察冀中央局致电中共中央,建议召开华北财经会议,解决“华北货币不统一”等问题。中共中央表示同意并于1947年1月3日发出《关于召开华北财经会议的指示》,委托晋冀鲁豫中央局召开华北各解放区财政经济会议,“交换各区财经工作经验,讨论各区货物交流及货币、税收、资源互相帮助、对国民党进行统一的财经斗争等项,并可由各区派人成立永久的华北财经情报和指导机关”。但是,中央同时也表达了谨慎态度。刘少奇明确对负责华北财经工作的董必武说:“统一货币要认真研究主客观条件,不要过早勉强统一。” 中央这样的表态自然与战争形势有关。此时的解放战争还处在打破国民党重点进攻阶段,解放区的形势还不稳定。因此,华北财经会议作出的决议仍以适应解放区变动、稳定物价为重点:争取财政收支大体上的平衡,以免为着弥补财政亏空而无节制地增发货币,引起恶性通货膨胀;掌握一定数量的粮食布棉等重要物资,以便随时调节发行数量,平稳物价;在解放区扩大或缩小时候,应即灵活调剂发行数量,以免物价波动,在秋收以后和春荒时期,货币流通需要多少不同,也应作适当调剂。 尽管没有要求统一货币,这次会议仍然吸收山东解放区货币斗争经验,作出所有解放区停用法币、建立独立自主的本币市场的决定,为货币统一打下了基础。虽然西北、华中解放区的参会人员起初因保持本币币值和物价相对稳定压力巨大而不同意停用法币,“部分同志认为边币也必须用金银(白洋)和法币来作发行贮备。边区没有金银市场,不能用金银来回笼货币,而且我们也不可能保存这样多的金银。用法币来作贮备,不但要受法币贬值的损失,而且使我们的边币依附于法币,在法币贬值时跟着贬值”;但这一决定显示,排挤法币使各解放区货币独占市场以及掌握货币发行数量、通过贸易调剂供求、避免物价剧烈波动已经在各解放区财经工作领导人中形成共识。 中共中央充分肯定这次会议的成果,要求各地“应立即坚决执行”。在中央要求下,排挤法币、建立本币市场的决策在各解放区落实过程中没有遇到很大障碍,但控制货币发行、平稳物价的决策受到很多解放区领导人的反对。山东解放区领导人黎玉以及财政、银行、工商等方面负责人支持华北财经会议的部署;但是,华东局副书记邓子恢则认为,“为着保障供给必须大量发行(货币)”,“发展经济应为保障供给服务”。这与华北财经会议精神显然不同。会议提出的“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方针,甚至被华东局书记饶漱石直接质疑:“我要问你,纽约的经济繁荣,你那火车是开到纽约还是开到莫斯科?”而对于会议对货币统一的导向,中央领导人仍然态度谨慎。这年10月,毛泽东复电董必武明确指出,“目前建立统一的银行有点过早,进行准备工作是必要的”。 这种情况在1948年发生转变。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开始要求加强组织纪律性和反对无政府状态。这对于财经工作来说尤为紧迫,特别是在解放区的货币发行还未统一的情况下更是如此。5月,中共中央决定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合并为华北解放区,为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创造了行政上的条件。随即,华北财经办事处在石家庄召开了华北金融贸易会议。这次会议提出:随着“华北各解放区大体上已连成一片”,“我们已有可能和必要从分散的地方经济,逐渐发展走向统一的国民经济”,“如撤销内地的关税壁垒,统一货币制度等,都是经济发展中的迫切要求”。会议据此制定了逐步统一华北解放区金融贸易的政策和办法。会议通过的《华北金融贸易会议综合报告》提出,货币的统一要有步骤进行,首先是固定几种货币的比价,自由流通,然后根据各地财政状况,掌握各地区的货币发行,使之逐渐走向统一货币的发行。货币斗争主要任务是努力扩大本币流通范围,压缩蒋币的阵地,并调剂外汇,掌握比价。中共中央于8月6日将此报告批转各地,要求“华北、华东、西北各地党、财办及一切财经机关即遵照该报告所提之金融贸易工作方针和各项具体政策努力实行”。 ……
作者简介
杨凤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闫茂旭,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研究员。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冲动的美国
¥44.2¥69.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新政治科学
¥10.4¥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
¥8.0¥22.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中国的民主
¥5.9¥1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共产党宣言
¥7.3¥19.8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