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905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60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20390545 ; 978-7-5203-9054-5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在2014年项目启动以来阐述关于编研中华思想史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原则方法、科学分期等重大问题,以及关于编研中华思想通史涉及到某些具体流派、事件的总的看法的文稿。2014年之前与中华思想史相关议题的一些文稿,也一并收录在本文集之中。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学术创新工程“中华思想通史”的阶段性成果,主要收录作者自2014年“中华思想通史”项目启动以来阐述关于编研中华思想史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原则方法、科学分期等重大问题,以及关于编研中华思想史涉及某些具体流派、事情的总的看法的文稿。2014年之前与中华思想史相关议题的一些文稿,也一并收入本书。本书按照内容分为五个专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史学研究领域的指导地位;第二,自觉运用唯物史观指导史学研究,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第三,坚定思想自信,构建中华思想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第四,立足中国社会形态发展规律,概括中华思想演变逻辑和核心基因;第五,批判研究、科学继承中华很好传统思想。

目录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史学研究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推进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史学
理论和史学学科创新体系
努力接受《实践论》《矛盾论》的哲学滋养,运用科学的
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实践——纪念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发表80周年
唯物史观下的大的“历史时代”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永远是我们党的理论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灵魂和精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文化的论述

二 自觉运用唯物史观指导史学研究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构建完整、清晰的历史图景
珍惜价值、古为今用、宏大精华、创新发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
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研究——纪念刘大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当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学问家
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严肃的斗争
捍卫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演变一般规律原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三 坚定思想自信,构建中华思想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
传统依然活在世界的历史进程中
在继承与超越中推动人类文明的升华
与五千年中华思想史对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优良思想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让马克思主义史学走进人民群众——中国历史影视化作品创作谈
把资政育民作为自身的*高职志
让史学研究成果服务于人民群众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在改革开放中砥砺坚定
从中华优秀传统思想中汲取时代智慧
构建中华思想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关于研究编撰《中华思想通史》的若干问题
传承中华文脉构筑传承体系
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世界文化百花园里吐蕊争芳——访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王伟光教授

四 立足中国社会形态发展规律,概括中华思想演变逻辑和核心基因
构建思想史研究的中国学派
高扬唯物史观旗帜,创建中华思想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追溯中华思想核心基因,坚定文化自信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科学探索中华思想发展阶段与演变规律
立足中国社会形态演变,科学探索中华思想发展
坚持社会形态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理念,是中华思想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学术品格

五 批判研究、科学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研究儒家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时代精神,服务伟大现实
批判地认识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研究湖湘,宏大湘学
崇实重行,湘学之要
继承与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
历史是*好的教科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从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认识中华民族的外部世界
论中国文化的进步性与先进性
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精神,办好孙中山研究院
研究康有为及其思想,一定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崇高的理想不懈的追求——略论从“大同”社会理想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构想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共产党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华思想史文论(一)》:  **,高度重视学习和运用唯物史观,以指导史学研究。开展史学研究,就要观察历史、分析历史、认识历史、总结历史,而这一切又是为今天的现实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研究历史,首先有个采取什么样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看待历史的问题。唯物史观的立场,首先是人民的立场,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站在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党的立场上,才能正确解读历史,向人民介绍历史,用正确的历史观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所谓观点,就是生产的观点、阶级的观点、群众的观点和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社会形态理论、国家、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要用这些基本观点、基本原理认识历史、总结历史、借鉴历史;所谓方法,就是用唯物的、辩证的、矛盾的、历史的、阶级的分析方法观察历史、分析历史、解释历史、镜鉴现实。只有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用唯物史观指导史学研究的能力,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我们的党史、国史、革命史、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史,以及世界史、国别史、世界专门史,才能真正解决史学研究“为什么人”的问题,才能以党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们的主攻方向,才能不断推出让党和人民满意放心、无愧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得起历史检验、无愧于历史的科研成果。  第二,把唯物史观当作研究的指南,决不能当作现成的公式或教条套用。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杠杆。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的存在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在这方面,到现在为止只做了很少的一点工作,因为只有很少的人认真地这样做过。在这方面,我们需要人们出大力,这个领域无限广阔,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做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概括,是关于社会科学的*高概括,是世界观方法论。凡以人类社会生活、社会活动为对象的学术研究、学理探讨,唯物史观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它们都是一概适用。唯物史观是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理论。而史学只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它不是受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就是受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正像刘大年先生所说:“理论必须符合事物的本性,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符合社会历史客观运动本身的理论体系。倘若系统论可以看作*现代的科学,那么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人类历史学说的系统论。”史学是意识形态性极强的学科,在史学研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这是我国史学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当然唯物史观只是研究历史的思想指南和方法,它不等于史学,不能代替史学,不能把唯物史观当作史学的专门理论和专门方法,以代替史学的具体理论和具体方法,不能像贴标签那样把唯物史观贴在史学研究上、套在史学研究上。  第三,加强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为丰富、发展和创新唯物史观做贡献。唯物史观是人类历史观的伟大变革,但不会是结束变革的变革。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发展、运用并不意味着唯物史观的终结,也不意味着认识历史的任务的完结,而是新的不断开始。唯物史观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体系,不是一种僵化的、封闭的学说,需要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而发展。唯物史观一定要在坚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随着史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不断地得到充实、丰富、创新和发展。任何企图推倒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所谓重建、重构,不是发展,而是修正,是对唯物史观的虚无。当然,唯物史观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史学研究担负着充实、丰富、创新和发展唯物史观的历史使命。在当前唯物史观的科学性与对史学研究的指导地位遭遇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必须结合当代世界和中国实际,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推进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推进史学研究。20世纪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给唯物史观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准确地运用唯物史观,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史学研究中国学派,形成史学研究的中国学术概念、研究范式和话语体系,在全球学术话语体系中发出中国声音。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史学研究要弘扬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求真务实、科学严谨,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紧密结合实际,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强化问题导向,回应时代关切,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详细地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急需解答的问题,增强对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与说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学理支撑。  ……

作者简介

  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南开大学终身教授、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南开大学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哲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理事长。1987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和中华思想通史等。出版学术著作五十余部,专著主要有《社会矛盾论》《利益论》《王伟光讲习录》《哲林漫步》《马克思主义学习文稿》《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思想史文论(一)》等。主编著作主要有《新大众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社会主义通史(八卷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共产党员**哲学修养》《开辟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中国社会形态史纲》《中华思想通史绪论》等。译著主要有《历史和阶级意识》(合译)。在***报纸、期刊上发表论文六百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