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夏书系·中小学教育惩戒裁量基准及案例式解读

大夏书系·中小学教育惩戒裁量基准及案例式解读

1星价 ¥31.9 (5.5折)
2星价¥31.9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188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9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76018851 ; 978-7-5760-1885-1

本书特色

专业、实用、系统的案例式解读; 告诉你何种情况下适用何种惩戒方式 《中小学教育惩戒裁量基准及案例式解读》全景式地对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进行了解读,主要亮点有: **,对中小学教育惩戒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释,为实务部门提供理论参考,论证系统。 第二,对教育惩戒的裁量基准进行了详细说明,告诉教育者什么情况下适用何种惩戒措施,提供了类似“乘法口诀表”式的速查表,简便易行。 第三,对50个教育惩戒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教育者提供了适用教育惩戒的案例指引,清晰明了。 第四,以上海市法治特色学校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为例,介绍了制定教育惩戒校规的流程,为其他中小学校制定教育惩戒校规提供了范本,便于参考。 第五,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引用多部法律进行论证,内容全面。 推荐篇目: **编 第二章 教育惩戒的价值 P013 第二编 **章 教育惩戒原理 P051 第四编 第二章 华政附中实施细则(讨论稿) P275

内容简介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全景式地介绍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对中小学教育惩戒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释,对教育惩戒的裁量基准进行了详细说明,对50个教育惩戒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以上海市法治特色学校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为例,介绍了制定教育惩戒校规的流程,以便于学校和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准确使用。

目录

第 一 编 教育惩戒概述
**章 认识教育惩戒_ 003
一、 教育惩戒的立法定义_ 004
二、 教育惩戒的主体_ 004
三、 教育惩戒的种类_ 005
四、 教育惩戒与纪律处分的差异_ 009
五、 教育惩戒的禁止性行为_ 010
六、 本手册对教育惩戒的定义_ 012
第二章 教育惩戒的价值_ 013
一、 促使学生个体社会化这一教育应有之义的达成_ 013
二、 维护他人权益和教育秩序_ 014
三、 提高教师的地位_ 015
四、 促使学校和教师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_ 015
第三章 教育惩戒的基本原则_ 017
一、 合法性原则_ 017
二、 教育性原则_ 018
三、 比例原则_ 019
四、 正当程序原则_ 020
第四章 教育惩戒的校内申诉机制_ 022
一、 校内申诉机制的立法规定_ 022
二、 校内申诉机制的具体细化_ 023
第五章 教育惩戒的政府复核机制_ 028
一、 政府复核机制的必要性_ 028
二、 政府复核机制的完善_ 028

第 二 编 教育惩戒裁量基准表
小学(1—6年级)教育惩戒基准表_ 033
一、 教师实施的教育惩戒_ 033
二、 学校实施的教育惩戒_ 034
三、 学校实施的纪律处分_ 036
初中(7—9年级)教育惩戒基准表_ 038
一、 教师实施的教育惩戒_ 038
二、 学校实施的教育惩戒_ 039
三、 学校实施的纪律处分_ 041
高中(10—12年级)教育惩戒基准表_ 043
一、 教师实施的教育惩戒_ 043
二、 学校实施的教育惩戒_ 044
三、 学校实施的纪律处分_ 046
教师教育惩戒的禁止行为_ 048
第 三 编 案例解读
教育惩戒原理_ 051
案例1 慧莲老师体罚学生_ 051
案例2 重庆某中学语文老师因学生抄袭用藤条惩戒学生_ 055
案例3 班主任让忘带作业的学生收取作业_ 059
案例4 巢湖市城东小学老师体罚学生致其头部受伤_ 064
案例5 山东日照一中学教师体罚迟到学生_ 067
案例6 女生欺凌被停课_ 072
案例7 语文老师罚学生写文章_ 077
案例8 鄂尔多斯中学“专业心理学教育”进校_ 081
案例9 中学老师谈惩戒_ 087
案例10 陶行知教育“惩戒”_ 091
合规的教育惩戒_ 096
案例1 重庆某中学生因不服老师管教殴打老师_ 096
案例2 安徽小镇教师因与学生家长产生纠纷跳江自杀_ 101
案例3 特级教师的育人智慧_ 108
案例4 育红小学政治老师罚站学生_ 114
案例5 某中学德育主任训导学生_ 119
案例6 惩戒清单制度_ 122
案例7 玻璃板下的检查_ 127
案例8 班主任老师要求学生清理班级卫生_ 132
案例9 小学教师批评、上报学生推搡_ 136
案例10 女教师让学生罚站被带到派出所_ 139
案例11 一中学要求打架斗殴的学生打扫两周校内公共道路_ 143
案例12 学生殴打老师被停课_ 145
案例13 某中学八年级学生打架道歉_ 149
案例14 某小学教师罚抄作业_ 152
案例15 某学校学生迟到被罚站_ 155
案例16 某老师惩罚浪费粉笔学生_ 157
案例17 某老师教育数学考试作弊学生_ 161
案例18 严重不良行为者送专门学校矫治_ 164
案例19 某中学校园欺凌_ 168
案例20 李镇西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_ 174
违规的教育惩戒_ 179
案例1 闹心的春游_ 179
案例2 老师罚站时间过长_ 183
案例3 某小学老师惩罚全班_ 187
案例4 遵义余庆一初三学生被打_ 190
案例5 陕西某教师长期辱骂学生案_ 194
案例6 教师掌掴学生_ 197
案例7 因材施教or因“财”施教_ 202
案例8 语文老师罚抄作业_ 207
案例9 晨跑迟到惩罚不均_ 211
案例10 数学老师棒棒糖辱人_ 214
案例11 性别歧视还是报复性快感?_ 219
案例12 私立学校老师暴力体罚20余名学生_ 222
案例13 四川一小学生被老师体罚后身亡_ 227
案例14 学生带手机被停课_ 231
案例15 教师打学生手板_ 235
案例16 重庆某小学老师罚学生大量抄写错题_ 240
案例17 重庆某小学老师因学生不爱卫生刻意孤立学生_ 245
案例18 班主任指派纪律委员实施教育惩戒_ 249
案例19 小学语文老师指派班干部暴力教育惩戒学生_ 253
案例20 班主任以言语羞辱学生_ 257
第 四 编 制定学校实施细则的典型范例
华政附中制定实施细则的过程_ 263
一、华政附中学生事务中心_ 263
二、为“教育惩戒”发声_ 266
三、民主立规_ 268
四、为新“法”诞生听证_ 271
华政附中实施细则(讨论稿)_ 275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实施细则(草案)_ 275
展开全部

节选

教育惩戒的价值 教育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如果一味地对学生的失范行为不予理会,姑息迁就,甚至盲目信奉所谓的“无批评教育”,势必导致学生藐视规则,难以树立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很难达成。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式,在学校的教育管理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规范的教育惩戒在学校中不可或缺。综合来看,教育惩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使学生个体社会化这一教育应有之义的达成 教育惩戒作为一种规范的教育手段,能够使国家意志在学生培养上得到落实和贯彻,并以负向强化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主动遵守道德与法律,达成社会对个体提出的基本要求,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一)学生通过预测后果而自觉杜绝违纪行为。明确的教育惩戒制度,可以让学生预测自己失范行为的后果,从而自觉地避免失范行为的发生,逐步拒绝做出违法乱纪行为。 (二)教育惩戒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惩戒的背后更存在着国家、社会及学校对学生的期待与要求,教育惩戒还可以逐步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 世界观,促使其了解其身上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从而逐步走向成熟。 总之,学生处在身心正在发展和完善的状态,其辨别与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远未成熟,因而往往会不自觉地作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并且难以正确、全面地对自身行为进行评价。当前我国独生子女占据多数,诸多独生子女缺乏共享、分享、关爱的成长背景,对他人不关心,对自己不约束,对事情不负责,过于重视自己的权利而对自身责任表现淡漠。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缺乏明确的教育惩戒规范,导致学校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行为。这些事实都呼唤着规范的教育惩戒制度的建立,通过规范学生的行为从而实现对学生思想的约束,促使其认识到社会规范的重要性,完成自身的社会化转变。 二、维护他人权益和教育秩序 (一)教育惩戒的立法缺失让教师不敢惩戒。诸多调查表明,很多教师面对行为失范的学生都抱以“不想管”“不愿管”甚至“不敢管”的心态,谈“惩”色变。原因在于当规范的教育惩戒制度缺失时,教师难以为其合理的教育惩戒寻求立法支持,一旦发生纠纷,教师往往会失去法律保护而面对不利后果。 (二)教育惩戒制度的存在让学生和家长主动约束自身行为。教育惩戒含有公开的可预测的惩罚机制,这是教育惩戒制度的核心。因此,合理的教育惩戒明确了各方行为边界,可以令学生及家长预先就知晓实施特定行为后所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促使学生或者家长规范自己的言行,主动避免失范行为或“校闹”行为的发生。 总之,由于学校或者教师的教育管理行为尤其是惩戒行为缺乏法律的明确规定与授权,导致很多家长甚至教师都忽视了学校和教师是接受国家委托、承担教书育人社会任务的事实和职责。长此以往,学校教育教学的功效将大打折扣,国家的教育方针将很难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也很难予以实现。此时唯有规范的教育惩戒才可以让各方从意识上认可教育惩戒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维系良好的教育秩序。 三、提高教师的地位 教育惩戒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措施,因而它的法定化将会强化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特征,令学生及家长尊重教师合法行使教育惩戒的权力,正确认识并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惩戒,提升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维护教师的权威。 实践中,由于教育惩戒长期得不到立法的规定,因而诸多违规学生并不认可教师的教育惩戒,认为合理的惩戒侵犯了自身的权益,甚至部分家长为此对教师展开蓄意的打击报复。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开展者与具体实施者,其职责之一就是代表国家对不符合教育要求的学生展开规训,纠正其成长中的失范行为,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 所以,赋予学校及教师以明确的教育惩戒权,将强化教师的专业地位和公共属性,巩固教师在专业领域的权威性。 四、促使学校和教师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 当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明确的、法定的行为规范时,既可以为学校和教师行使这一权力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也可以反过来约束学校和教师的行为,防止其滥用权力。 教育、管理学生当然是教师的天职,面对失范行为,教师的一味宽容、姑息迁就、不闻不问属于严重违背师德的不作为。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明确的立法依据,惩戒游离在法律之外,缺乏监督。在部分教师不愿意行使教育惩戒权时,还有一部分教师滥用这一权力,无视教育规律,将惩戒作为教育教学的“不二法门”,甚至将教育惩戒发展成为体罚或变相体罚,如掌掴、踢打等,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这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教师在缺乏教育惩戒立法的科学指引下不能正确认识合理惩戒和体罚的界限,更不能在现实中把握合理限度实施正当惩戒,另一方面是因为教育惩戒立法的缺失导致部分行使惩戒的教育者有恃无恐,通过体罚来泄私愤。 所以,建立规范的教育惩戒制度,可以促使学校和教师合理合法、科学有效地行使这一权力,维系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作者简介

任海涛,1981年出生,河北文安人,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法学、法治教育。参与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起草工作、《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改工作。发表教育法治领域CSSCI论文20余篇,11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文摘全文转载。入选“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上海市教育法学人才培养计划”。代表作有《校园欺凌法治研究》《教育惩戒法治研究》《法治教育学导论》《法学学科课程思政教学范例》等。 晋涛,1981年出生,河南濮阳人,河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司法文明研究所副所长,法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近些年来在《法学》《教育发展研究》《政治与法律》《中国刑事法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中国行为法学会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项目4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