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迟福林改革研究文选·全三卷

迟福林改革研究文选·全三卷

1星价 ¥430.6 (7.2折)
2星价¥430.6 定价¥5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922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890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520392273 ; 978-7-5203-9227-3

本书特色

本书展示了作者30多年建言改革开放的研究历程,系统反映了作者在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提出的主要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对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者愿借此表达一名改革研究者的人生重要目标和价值追求。

内容简介

《迟福林改革研究文选》为迟福林教授37年的改革研究文稿结集,分为上中下三册,上册以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为主,中册以社会体制改革研究为主,下册以扩大开放研究为主。《文选》反映了迟福林教授数十年来围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重要问题不懈探索的研究脉络,反映了作者在中国改革开放各个阶段积极建言的家国情怀与执着精神。

目录

上卷
引言
一 建言农村改革:实现农民土地使用权长期化、物权化、资本化
二 建言国企改革:从国有企业转向国有资本
三 建言政府转型: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
四 建言第二次转型: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五 建言第二次改革:走向结构性改革

中卷
引言
一 中国进入发展新时代
二 建言民富优先: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
三 建言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从公共产品短缺走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 建言城镇化:从规模城镇化到人口城镇化
五 建言消费导向转型:中国开始进入消费新时代
六 建言公共卫生体制变革: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下卷
引言
一 开放是*大的改革
二 建言开放转型:从“一次开放”到“二次开放”
三 建言制度型开放:商品和要素转向规则和标准
四 建言区域开放:推动区域开放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
五 建言海南自由贸易港:对标世界*高水平开放形态
六 建言自由贸易: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
展开全部

节选

  《迟福林改革研究文选(套装上中下册)》:  一 如何判断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在经济改革和经济稳定中的地位和作用  应当说,中国商业银行改革是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目前,加速推进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至关重要,对于中国宏观和微观经济改革都有着全局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关系中国经济改革能否*终取得成功。没有银行的商业化,中央银行通过市场调节货币,通过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就缺乏微观基础。没有银行的商业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就缺乏*重要的条件,即消除国有银行对企业的软预算约束。没有银行的商业化,也不可能按市场原则配置资源,以实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总之,如果不尽快建立起中国商业银行体制,就不可能有中国经济的全面市场化,就难以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的宏观调控也缺乏坚实的基础。此外,稳步推进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对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十分重要。  总之,如何加快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及早地妥善地安排不良债务,堵住新的不良债务的产生是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市场化取向的商业银行改革,既是商业银行本身的改革,又是银行问题与企业问题相互交织、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同时并存极为复杂的改革,而银行商业化的突破对整个改革都将起推动作用。  在国有企业沉重负债的情况下如何推进商业银行改革  如何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已经成为“九五”期间国有银行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就中国现状而言,解决银行与企业间的债务困扰,理顺彼此关系,无异于为中国经济厘清脉络。这项工程的艰巨和棘手程度,称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攻坚战是恰如其分的。  中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处在居高不下的状态:从1980年至1994年底,国有资产管理局对2万户国有工业企业的清产核资调查,显示出企业资产负债率从18.7%上升至79%,企业的生产周转资金几乎全部靠贷款。1994年全国清产核资发现12.4万户国有工商企业中约有27.6%的企业账面负债总额超出资产总额,另有21.5%的企业若以损失挂账抵所有者权益,将实际成为“空壳”。  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财政拨款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改为贷款;企业流动资金的财政拨款大幅度减少而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企业经营状况不好还不了贷款;贷款的行政干预或银行的管理不善而引起的呆滞贷款;等等。  厘清银行与企业的债务关系,解决企业的过度负债和大量不良债务既是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通过清理债务,银行才能建立正常的资产与负债管理,银行与企业之间也才能建立正常的债权债务关系。  厘清银行与企业的债务关系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由于银行呆滞贷款的数量不少,银行系统的呆账准备金不足以冲销呆滞贷款,因而就要冲销银行的资本金,这就会影响银行资本的充足率。那么如何补充银行的资本金?要政府拨款是有困难的,可否用发行股票来补充银行资本金?国有独资银行是否要改为股份制银行?  其次,有的贷款虽然不是呆滞贷款,但也是无法收回的,因为它实际已成为企业营运的股本,有的是企业的固定资产,有的是企业营运的定额流动资金。其实这部分股本是属银行所有。因此,把这部分贷款由债权转为股权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按照*近公布的我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是不能对企业控股的。因此,需要另有中介机构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把债权转化而来的股权,能在资本市场上出卖,从而使银行收回贷款。所以,解决企业对银行的过度负债,如何结合企业改革,把债务重组、资本重组和企业产权重组结合起来加以解决,也是需要研究的。  *后,旧的债务关系解决了,还可能继续产生新的不正常债务,因此,没有企业改革和银行改革的同步推进,问题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

作者简介

  迟福林,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等多家高等院校的特聘教授。  多年致力于经济转轨理论与实践研究,围绕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在政府转型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上述研究领域,共出版中英文专著四十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八百余篇,形成研究报告七十余部,提交了大量政策建议报告,在决策和实践层面产生了积极影响。曾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中国发展研究奖”等研究奖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2年被***、中宣部、国家人事部和国家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5年入选《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经济学卷)》。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