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82124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41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308212472 ; 978-7-308-21247-2

本书特色

《走近章太炎先生》分为十二章,每个单元由单元导语、生平故事、阅读思考、教学活动设计四个板块构成。单元导语为简要概括本单元内容及学习要求;生平故事主要记述先生的经历;阅读思考用于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思考单元内容;教学活动设计给教师提供借鉴。

内容简介

书稿主以时间为线索,按典型事件的描述方式分专题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章太炎先生的人物性格和革命思想,生动再现了“有学问的革命家”的光辉形象,表现了章太炎七次被捕、三入牢狱为民族主义理想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以及沉潜国学、辗转讲学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展现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家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做出的巨大贡献。全书分为十二章,每个单元由单元导语、生平故事、阅读思考、教学活动设计四个板块构成。单元导语为简要概括本单元内容及学习要求;生平故事主要记述先生的经历;阅读思考用于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思考单元内容;教学活动设计给教师提供借鉴。

目录

**单元 章家少年
一、少年初生
二、展露才学
三、拜师读经
四、志存高远
第二单元 投身革命
一、走出书斋
二、报馆风云
三、兴浙梦碎
四、武昌碰壁
五、再回上海
六、暂避台湾
第三单元 割辫明志
一、偶遇粱启超
二、与孙中山相识
三、卷入请愿活动
四、自请家族除名
五、撰写《正仇满论》
第四单元 献身共和
一、与恩师断绝关系
二、被迫屡次流亡
三、与孙中山定交
四、历数清廷腐败
五、潜心修订《煊书》
第五单元 被捕入狱
一、为《苏报》发声
二、身陷囹圄
三、据理力争
四、命途多舛
第六单元 主持《民报》
一、人同盟会
二、《民报》被封
三、日本讲学
第七单元 民国初创
一、再返祖国
二、筹谋护法
三、痛失挚友
第八单元 反袁被囚
一、出任筹边使
二、起意倒袁
三、三度被囚
第九单元 苏沪讲学
一、沪上讲学
二、苏州讲学
第十单元 呼吁抗日
一、宁静书斋议学术
二、走出书斋,走向时代
第十一单元 章 门子弟
年五十,方著述一一黄侃
爱吾师爱真理——钱玄同
赢得生前身后名一一吴承仕
先哲精神的传承一一鲁迅
“骂”出来的弟子——刘半农
热烈真挚的记录者一一许寿裳
师生相得——朱希祖
词学大家——汪东
第十二单元 后世纪念
一、生命的终点
二、太炎先生纪念馆
三、章太炎之墓
四、章太炎故居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一、少年初生 树不能离根,人不能缺本。树木的根生在深深的泥土中,人的本心萌发在美丽的故乡里。树木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一切都要感恩泥土的滋养。章太炎硕果累累的一生,若少了仓前小镇这片沃土的支撑,那些民国革命元勋、国学大师的光环都将暗淡无光。 章太炎的故乡——仓前镇,位于现在的浙江杭州。浙江的人文气息非常浓厚,是一个世世代代都流淌着爱国热血的地方。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诞育了无数爱国志士: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终吞吴;马臻,修筑鉴湖,被诬告定罪仍英勇无畏;宗泽,横刀抗金,骁勇善战留盛名;陆游,笔耕不辍,写下无数爱国诗篇……这些故事代代相传,在仓前小镇,催生出了一棵民主革命的幼苗——章太炎。 仓前原名灵源,南宋绍兴二年(1132)官方在街北建临安便民仓,古以南为前,遂称仓前街。清朝时期,仓前属于杭州府余杭县,地处杭州以西二十里。虽无大都市的繁华,但作为京杭大运河之源,且有余杭塘河穿越其境,在悠久的历史淘洗下,闪烁着自己的光芒。这里山水秀丽,远可赏俊朗的西湖诸峰,近可观繁盛的花草绿植。生活在此间的人民非常淳朴、忠贞,尤其是明代迁徙而来的士绅家族,还保留着数百年前的风气。他们骨子里对那些爱国先贤充满敬佩,所以当抗清烈士张煌言英勇就义后,余杭县父老就在仓前镇建了张老相公庙。虽然这座矮矮的小庙寂寂无闻,但它的精魂却伴随了章太炎的一年。 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也是抗清英雄,与岳飞、于谦同为“西湖三杰”。明末时,清军人关,张煌言书生入将,挺身赴难,舍己为国,与清军抗衡,视死如归。他一生只活了45岁,但将近20年的时间都在作抗清斗争。他的诗文也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的,充满着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章太炎幼时常常到张老相公庙玩耍,那时的他并不知道,这个被余杭父老所尊敬的、比他早出生240多年的人,会在他的成长道路上给予他重要的精神力量。章太炎读了《张苍水集》后,渐渐对张煌言的思想产生崇敬和追攀之情。章太炎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张煌言排满思想的影响。投身民主革命后,曾七次被捕、三次入狱,每当艰难险阻像大山一样层层压来时,他便以张煌言“西子湖头有我师”自勉自励,不屈不挠。1926年,58岁的章太炎回家扫墓,途经杭州,他专程拜谒南屏山张煌言之墓,并于翌年写下《张督师祠记》,盛誉张煌言“夫妇皆著英烈”,“智通忠勋不可殚述”。1936年,68岁的章太炎在苏州辞世,逝世前他坦言愿与张煌言地下为邻。夫人汤国梨遵从他的遗愿,将他葬于杭州西子湖畔。 一个人拥有守正不移的品性,应当是自身因素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章太炎严谨治学、刚强热血的性格,除了自身的与时俱进和积极进取,还要归功于他的家庭。 章家是仓前镇的大户,*兴旺的时候有300多口人,还有大量田地和房产,发展到章太炎的曾祖父章均一代时,是章氏一族*盛的时期。章太炎生于这样一个大家族,优渥的生活条件是他身体、心灵和思想成长的土。 P2-3

作者简介

庞仿英,杭师大附属仓前中学校长,杭州师范大学讲席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构建学校梦想课程体系,开发学科知识拓展性课程。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曾先后主持省级规划课题、市级教研课题并获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