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新校

包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新校

1星价 ¥208.6 (7.0折)
2星价¥208.6 定价¥2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77620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65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07762099 ; 978-7-5077-6209-9

内容简介

此次新校出版,主要是为了查漏补缺,修订以前版本的错误。目前作者掌握的版本有: 1.元代建安高氏日新堂刻本。 2.明代袁元熙校刻本。 3.日本哼保庚戌刻本。 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人民卫生出版社1969年11月重排本。 6.刘景源点校本。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是全世界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全书共10卷,附指南总论3卷。分伤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等14门,载方788首。所收方剂均是中医中药方剂,记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体修制法,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临床方书。书中许多方剂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本次整理,以元版宗文书堂郑天泽刊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本书是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以及从事中药炮制、制剂、调剂研究工作的推荐阅读书籍之一,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中药学、方剂学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目录

目录 進表 增注和劑方叙意 重刻宋和劑局方序 重刻宋局方叙 和劑局方序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治諸風附:腳氣 至寶丹 靈寶丹 潤體圓 烏犀圓 牛黄清心圓 摩挲圓 透冰丹 龍腦天麻煎 牛黄小烏犀圓 婁金圓 龍虎丹 麝香天麻圓 龍腦芎犀圓 銀液丹 和太師牛黄圓 碧霞丹 雄朱圓 八風丹 牛黄生犀圓 辰砂天麻圓 青州白圓子 辰砂圓 牛黄金虎丹 防風圓 川芎圓 薄荷煎圓 天南星圓 犀角圓 皂角圓 小續命湯 防風湯 排風湯 大通聖白花蛇散 消風散 羌活散 八風散 清神散 虎骨散 骨碎補圓 〔紹興續添方〕 烏荆圓加減三五七散 太陽丹 如聖餅子 沒藥降聖丹 乳香沒藥圓 白龍圓 七聖散 活血應痛圓 四生散 通關散 四斤圓 鐵彈圓 〔寶慶新增方〕 大聖一粒金丹 乳香應痛圓 省風湯 追風散 乳香圓 黑神圓 拒風丹 急風散 〔淳祐新添方〕 三生飲 大醒風湯 五痹湯 壽星圓 左經圓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活絡丹 七生圓 川芎茶調散 乳香趁痛散 黑龍圓 驚氣圓 乳香宣經圓 換腿圓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大聖保命丹 四生圓 輕腳圓 大防風湯 經進地仙丹 伏虎丹 烏藥順氣散 秘方換腿圓 左經圓 木瓜圓 追風應痛圓 磁石圓 胡麻散 黑神圓追風散 苦參圓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治傷寒附:中暑 人參敗毒散 小柴胡湯 林檎散 柴胡石膏散 麻黄湯 小青龍湯 聖散子 五積散 升麻葛根湯 葛根解肌湯 金沸草散 大柴胡湯 术附湯 防己黄耆湯 薑附湯 竹葉石膏湯 五苓散 四逆湯 大順散 白虎湯 香薷圓 香薷散 枇杷葉散 〔紹興續添方〕 僧伽應夢人參散 香蘇散 加減三五七散 大已寒圓 太陽丹 和解散 正氣散 十華散 剉散 桂苓圓 消暑圓 〔寶慶新增方〕 辰砂五苓散 柴胡升麻湯 縮脾飲 解暑三白散 保真湯 人參順氣散 消風百解散 〔淳祐新添方〕 人參養胃湯參蘇飲 神术散〔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對金飲子 劫勞散 人參輕骨散 葱白散 桂枝湯 黄龍圓 不換金正氣散 川芎茶調散 滲濕湯 冰黄散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神仙百解散 八解散 白术散 人參順氣散 藿香正氣散 三拗湯 來蘇散 香薷湯 十神湯 水浸丹 荆芥散 六和湯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治一切氣附:積聚脾胃 蘇合香圓 安息香圓 丁沉圓 大沉香圓 理中圓 和胃圓 紫蘇子圓 養脾圓 五膈圓 嘉禾散 理中湯 調中沉香湯 勻氣散 烏沉湯 五膈寬中散 膈氣散 建中散 平胃散 三和散 七氣湯 益智散 藿香半夏散 草豆蔻散積氣圓 丁香圓 小丁香圓 三棱煎圓 青木香圓 消食圓 小獨聖圓 温白圓 九痛圓 生氣湯 〔紹興續添方〕 如聖餅子 四柱散 俞山人降氣湯 神保圓 撞氣阿魏圓 沉香降氣湯 小烏沉湯 丁沉煎圓 感應圓 小理中圓 大七香圓 小七香圓 連翹圓 酒癥圓 分氣紫蘇飲 四倍散 木香餅子 草果飲 温中良薑圓 煨薑圓 參苓白术散 紅圓子 〔寶慶新增方〕 蘇子降氣湯 安中散 分心氣飲 奪命抽刀散 金露圓 秘傳降氣湯 木香分氣圓 鐵刷湯 燒脾散 新法半夏湯 白术六一湯 鹽煎散 神仙沉麝圓 治中湯 〔淳祐新添方〕 枳實理中圓 進食散白沉香散〔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丁香煮散 雞舌香散 二薑圓 薑合圓 順氣术香散 和氣散 快氣湯 蓬煎圓 守中金圓 集香圓 異香散 肉豆蔻圓 三棱散 如神圓 丁香脾積圓〔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分心氣飲 木香分氣圓 化氣湯 降氣湯 千金大養脾圓 蟠葱散 五皮散 四君子湯 鹽煎散 參苓壯脾圓 人參丁香散 人參煮散 棗肉平胃散 盧氏異方感應圓 木香流氣飲 五香散 人參木香湯 十八味丁沉透膈湯 麝香蘇合香圓 二十四味流氣飲 木香檳榔圓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治痰飲附:咳嗽 倍术圓 消飲圓 化痰玉壺圓 辰砂化痰圓 金珠化痰圓玉液圓 玉芝圓 桔梗湯 胡椒理中圓 備急五嗽圓 大阿膠圓 百部圓 款冬花散 鐘乳補肺湯 華蓋散 丁香半夏圓 藿香散 〔紹興續添方〕 二陳湯 温肺湯 〔寶慶新增方〕 麻黄散 人參養肺圓 人參訶子圓 温中化痰圓 〔淳祐新添方〕 新法半夏湯 丁香五套圓 縮砂圓 渫白圓 破飲圓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温中化痰圓 養中湯 人參款花膏 橘皮半夏湯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人參潤肺圓 定喘瑞應丹 人參清肺湯 新法半夏湯 人參定喘湯 細辛五味子湯 茯苓半夏湯 人參藿香湯 半夏圓 杏參散 杏子湯 四七湯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諸虛不足附:骨蒸 膃肭臍圓 菟絲子圓 金釵石斛圓 何首烏圓 石南圓 八味圓 黄耆圓 茴香圓 五補圓 無比山藥圓 大山芋圓 定志圓 黄耆建中湯 人參黄耆散 成煉鐘乳粉 玉霜圓 預知子圓 〔紹興續添方〕 安腎圓 麝香鹿茸圓 妙香散 〔寶慶新增方〕 養氣丹 朴附圓 川楝散 雙和湯 平補鎮心丹 十四味建中湯 思仙續斷圓 黄耆六一湯 木瓜圓 茱萸內消圓 青娥圓 〔淳祐新添方〕 接氣丹 寧志膏 三仙丹(又名長壽圓) 樂令建中湯 金鈴子圓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張走馬玉霜圓 降心丹 黄耆鱉甲散 四神丹 十全大補湯 秦艽鱉甲散沉香鱉甲散 小菟絲子圓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沉香鹿茸圓 椒附圓 平補鎮心丹 青娥圓 威喜圓 遠志圓 小安腎圓 三建丹 伏火二氣丹 靈砂 上丹 鹿茸四斤圓 玄兔丹 龍齒鎮心丹 羊肉圓 蓯蓉大補圓 十四友圓 鐘乳白澤圓 三建湯 十全飲 治痼冷附:消渴 二氣丹 崔氏烏頭圓 曹公卓鐘乳圓 金液丹 橘皮煎圓 附子理中圓 北亭圓〔紹興續添方〕 沉香蓽澄茄散 〔寶慶新增方〕 清心蓮子飲 獨活寄生湯 〔淳祐新添方〕 人參養榮湯 鹿茸大補湯 養腎散 參香散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震靈丹 來復丹 養正丹 黑錫丹 玉華白丹〔續添諸局經驗秘方〕金鎖正元丹 秘傳玉鎖丹 巴戟圓 十補圓 正元散 茯菟圓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治積熱 紫雪 紅雪通中散 涼膈散 洗心散 八正散 龍腦飲子 妙香圓 龍腦雞蘇圓 牛黄涼膈圓 抱龍圓 甘露圓 〔紹興續添方〕 甘露飲 桂苓圓 消暑圓 〔寶慶新增方〕 五淋散 消毒麻仁圓 〔淳祐新添方〕 導赤散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三黄圓 消毒犀角飲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碧雪 勝冰丹 導赤圓 五淋散 麥門冬散 真珠散 靈液丹 治瀉痢附:秘澀 鐘乳健脾圓 朝真丹 駐車圓 訶梨勒圓 大温脾圓 黄連阿膠圓 神效胡粉圓 桃花圓 靈砂丹不二圓 訶梨勒散 木香散 神功圓 麻仁圓 脾約麻仁圓 七聖圓 七宣圓 七棗湯 胃風湯 半硫圓 赤石脂散 〔紹興續添方〕 純陽真人養臟湯 感應圓 大已寒圓 〔寶慶新增方〕 御米湯 地榆散 金粟湯 育腸圓 腸風黑散 斗門散 水煮木香圓 〔淳祐新添方〕 大斷下圓 狗頭骨圓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水煮木香圓 大香連圓 戊己圓 痢聖散子 豆附圓 温中圓 肉豆蔻散 神應黑玉丹 罌粟湯 固腸散 麯术圓 纏金丹 縛虎圓 遇仙立效散 三神圓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地榆散 秘傳斗門散 丁香豆蔻散 萬金飲 如神止瀉圓 神效參香散黄耆湯 痢聖散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治眼目疾 錦鳩圓 駐景圓 蜜蒙花散 羚羊角散 秦皮散 鎮肝圓 菊睛圓 〔紹興續添方〕 菩薩散 撥雲散 〔寶慶新增方〕 草龍膽散 蟬花散 〔淳祐新添方〕 春雪膏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流氣飲 洗肝散 菊花散 明睛散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蟬花無比散 明眼地黄圓 洗眼紫金膏 草龍膽散 湯泡散 還睛圓 曾青散 秘傳羊肝圓 治咽喉口齒 龍石散 如聖湯 鵬砂圓 麝臍散 〔紹興續添方〕 玉屑無憂散 〔寶慶新增方〕 如聖勝金鋌 〔淳祐新添方〕 鵬砂散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赴筵散吹喉散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如聖勝金鋌 五香散 如神散 玉池散 荆芥湯 細辛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治雜病 耆婆萬病圓 神應圓 集效圓 乳香圓 解毒雄黄圓 剋效餅子 烏梅圓 神助散(舊名“葶藶散”) 立效散 必勝散 釣腸圓 石葦散 牡蠣散 法製熟艾 〔紹興續添方〕 常山飲 對金飲子 清心蓮子飲 〔寶慶新增方〕 槐角圓 勝金圓 〔淳祐新添方〕 腸風黑散 神應黑玉丹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備急圓 青解毒圓 寸金圓 奪命丹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茱萸內消圓 麝香大戟圓 三白散 葫蘆巴圓 治瘡腫傷折 雲母膏小犀角圓 何首烏散 樺皮散 太嶽活血丹 玉龍膏 花蘂石散 五行八卦之圖 〔紹興續添方〕 化毒排膿內補十宣散 沒藥降聖丹 〔寶慶新增方〕 千金漏蘆湯 滑肌散 神效托裏散 〔淳祐新添方〕 紅玉散 萬金膏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接骨散 急風散 油調立效散 導滯散 如聖散 檳榔散 拔毒散 琥珀膏 丹參膏 神效當歸膏 膩粉膏 烏蛇膏 槐白皮膏 神仙太一膏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補損當歸散 復元通氣散 排膿托裏散 升麻和氣飲 五香連翹湯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治婦人諸疾附:產圖 熟乾地黄圓 澤蘭圓 鐘乳澤蘭圓 人參荆芥散牡丹煎圓 椒紅圓 熟乾地黄散 安息活血丹 吳茱萸湯 伏龍肝散 温經湯 禹餘粮圓 逍遙散 白薇圓 小白薇圓 紫石英圓 四物湯 陽起石圓 白术散 膠艾湯 保生圓 榆白皮散 當歸圓 當歸建中湯 大通真圓 半夏茯苓湯 茯苓圓 催生丹 芎藭湯 蒲黄散 當歸散 牛膝湯 四順理中圓 漏蘆散 大聖散 〔紹興續添方〕 黑神散 油煎散 〔寶慶新增方〕 滋血湯 烏金散 暖宮圓 琥珀澤蘭煎 安胎飲 〔淳祐新添方〕 神仙聚寶丹 詵詵圓 人參鱉甲圓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濟危上丹 琥珀黑龍丹 南嶽魏夫人濟陰丹 琥珀黑散 滑胎枳殼散 荗香散竹茹湯〔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琥珀圓 皺血圓 內灸散 烏雞煎圓 白堊丹 暖宮圓 催生如聖散 滋血湯 安胎飲 益陰丹 妙應丹 人參養血圓 牡丹散 紅花當歸散 烏金散 艾煎圓 當歸芍藥散 調經散 調中湯 旋覆湯 黑龍丹 人參當歸散 當歸養血圓 四神散 當歸黄耆湯 神授散 小地黄圓 交感地黄煎圓 加減吳茱萸湯 熟乾地黄湯 阿膠枳殼圓 失笑散 增損四物湯 成煉鐘乳散 猪蹄湯 產圖 入月安產圖 體玄子借地法 禁草法 禁水法 產前將護法 產後將護法 胎神游方 催生符 推婦人行年法 逐日產母生子宜向方 逐月產母忌向方 藏胎衣吉方逐日日游神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治小兒諸疾 返魂丹 定命丹 八珍丹 太一銀朱丹 軟金丹 鶴頂丹 至聖丹 定吐救生丹 五福化毒丹 靈砂歸命丹 大天南星圓 五疳保童圓 熊膽圓 虎睛圓 天麻防風圓 化蟲圓 進食圓 金箔鎮心圓 比金圓 香連圓 紫霜圓 開胃圓 沒食子圓 水銀扁圓子 牛黄膏 金屑辰砂膏 潤肺散 惺惺散 人參羌活散 辰砂金箔散 消毒散 人參散 生犀散 清涼飲子 天竺飲子 朱砂圓 蘆薈圓 和中散 人參半夏圓 辰砂半夏圓 丁香散 六神丹 太一丹 大驚圓 〔紹興續添方〕 睡驚丹 使君子圓 加減四君子湯 消毒犀角飲〔寶慶新增方〕 肥兒圓 至聖保命丹 挨積圓 急風丹 〔淳祐新添方〕 助胃膏 觀音散 小抱龍圓 釣藤膏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蚵蚾圓 高良薑散 人參圓 温脾散 白豆蔻散 當歸圓 厚朴散 柴胡散 葛根散 人參散 豆蔻香連圓 木香白术散 龍骨圓 烏梅散 白及散 附子散 赤石脂散 蘗墨散 半夏散 朱礬散 紫蘇子散 犀角人參散 益黄散 錢氏白术散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全蠍觀音散 鎮心至寶丹 小黄連阿膠圓 蛇頭圓 五疳消食圓 麥煎散 辰砂茯神膏 秘傳神仙消痞圓 小駐車圓 銀白散 蝦蟆圓 磨積圓 龍膽圓 防風導赤散 寧志膏六神圓 褐圓子 傅涎膏 諸湯 豆蔻湯 木香湯 桂花湯 破氣湯 玉真湯 薄荷湯 紫蘇湯 棗湯 二宜湯 厚朴湯 五味湯 仙术湯 杏霜湯 生薑湯 益智湯 茴香湯 〔寶慶新增方〕 茴香湯 檀香湯 縮砂湯 胡椒湯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撾脾湯 小理中湯 白梅湯 三倍湯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鐵刷湯 快湯諸香 芬積香 衙香 降真香 清遠香 附録一: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指南總論卷上 論處方法 論合和法 論服餌法 論用藥法 論三品藥畏惡相反 論服藥食忌 論炮炙三品藥石類例 玉石部 草部 木部 獸部 禽魚蟲部 果菜部 解百藥及金石等毒例論諸藥不宜入湯酒者 石類 草木類 蟲獸類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指南總論卷中 論中風證候 中風總論 論諸風之由 論諸風氣中 論中風半身不遂 論諸風骨節疼痛 論風濕證候 論諸風大便不通 論諸風小便不通 論風濕腳氣候 論諸風頭目昏眩 論諸風瘙癢癮疹 論諸風頭痛目暈 論諸風熱上攻,面生熱瘡者 論諸風恍惚驚悸 論諸風挫枕轉筋 論諸風痰逆嘔吐 論諸風腳膝緩弱 論破傷風證 論纏喉風證 論傷寒證候 傷寒總論 論傷寒得病之由 論傷寒傷風證候 論傷寒表證 論傷寒重證 論和解證候 論傷寒陽證 論傷寒陰證 論傷寒陰陽二證 論傷寒陰厥證論傷寒潮熱 論傷寒頭痛 論傷寒發渴 論傷寒嘔逆 論傷寒吐逆 論傷寒發喘 論傷寒咳嗽 論傷寒吐血发衄 論傷寒咽喉疼痛 論傷寒腹痛 論傷寒大小便秘 論傷寒後自汗 論傷寒後自利 論傷寒後黄疸 論傷寒後腹滿 論傷寒後患痢 論傷寒中濕證 論傷寒後調理 論傷暑證候 論傷暑吐瀉 論停痰證候 論傷食證候 論瘴瘧證候 傷寒十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指南總論卷下 論諸氣證候附:脾胃積聚 論氣虛腫滿 論乾濕腳氣 論小腸氣疾 論癥積氣塊 論脾胃諸疾 論心脾疼證 論脾痛嘔逆 論心脾腹痛 論胸膈不快 論脾虛翻胃 論宿患心腹痛 論腹脹心膨 論痰飲咳嗽論痰飲證候 論咳嗽喘急 論諸虛證候附:痼冷 論諸虛不足 論沉寒痼冷 論積熱證候附:咽喉口齒眼目 論積熱咽喉痛 論喉閉喉風證 論牙齒疼痛 論眼目諸證候 論諸血熱妄行 論瀉痢證候 論瀉疾證候 論霍亂吐瀉證 論痢疾證候 論腸風痔瘻證 論癰疽諸證附:瘡癬 論癰疽發背 論惡瘡疥癬 論婦人諸疾 論月經諸疾 論產前藥忌 論產前諸疾 論產後諸疾 論小兒諸疾 論小兒急驚證 論小兒慢驚證 論小兒胎驚證 論小兒諸疳證 論小兒吐瀉證 論小兒痢疾證 論小兒變蒸證 論小兒諸疾證 論小兒傷寒證 論小兒咳嗽證 論小兒寒瘧證 論小兒疹痘證論小兒瘡癬證 論小兒雀目證 附録二: 增廣和劑局方圖經本草藥性總論卷上 玉石部(上品) 丹砂 玉屑 玉泉 雲母 石鐘乳 朴消 芒消 消石 玄明粉 馬牙消 生消 礬石 滑石 空青 曾青 石膽 綠青 赤石脂 白石脂 青石脂 黑石脂 黄石脂 白石英 紫石英 禹餘粮 太一餘粮 無名異 綠礬 柳絮礬 婆娑石 玉石部(中品) 雄黄 石硫黄 雌黄 食鹽 水銀 石膏 金屑 銀屑 生銀 靈沙 水銀粉 磁石 玄石 凝水石 陽起石 密陀僧 生鐵 鐵粉 鐵落 鋼鐵 鐵精 鐵锤 柔鐵 石蟹 長石 理石 太陰玄精石 鹽精 珊瑚 馬腦馬御 伏龍肝 砒霜 百草霜 硇砂 鉛丹 鉛 粉錫 鉛霜 銅青 石灰 礜石 代赭石 石燕 戎鹽 白堊 青琅玕 自然銅 金牙 金星石 銀星石 花蕊石 礞石 古文錢 蛇黄 蓬砂 草部(上品之上) 黄精 菖蒲 菊花 人參 天門冬 千里及 甘草 乾地黄 生地黄 白术 菟絲子 牛膝 茺蔚子 萎蕤 防葵 羌活 柴胡 薏苡仁 麥門冬 升麻 車前子 澤瀉 木香 薯蕷 遠志 小草 細辛 石斛 巴戟天 赤箭 菴子 卷柏 龍膽草 草部(上品之下) 黄連 藍實 芎藭 絡石 蒺藜子 黄耆 肉蓯蓉 漏蘆 茜根 防風 蒲黄 續斷 丹參 五味子旋花 蛇牀子 地膚子 沙參 茵蔯蒿 天名精 決明子 燈籠草 王不留行草部(中品之上) 乾薑 生薑 葛根 葛粉 苦參 栝樓根 當歸 芍藥 麻黄 通草 瞿麥 秦艽 百合 知母 貝母 玄參 白芷 淫羊藿 狗脊 黄芩 石龍芮 紫草 紫菀 前胡 白鮮皮 藁本 石葦 萆薢 白薇 大青 白茅根 草部(中品之下) 艾葉 地榆 水萍 大小薊根 海藻 天麻 澤蘭 阿魏 高良薑 蘹香子 防己 木防己 京三棱 薑黄 鬱金 款冬花 紅藍花 牡丹 蓽撥 青黛 蘆薈 肉豆蔻 補骨脂 零陵香 艾蒳香 延胡索 縮砂蜜 胡黄連 白藥 蓬莪荗莎草根 蒔蘿 白前 甘松香 使君子 白豆蔻 薺苨 剪草 茅香花 鱧腸 草部(下品之上) 附子 烏頭 天雄 側子 烏喙 半夏 大黄 葶藶 旋覆花 虎掌 草蒿 桔梗 藜蘆 射干 鈎吻 蛇含 蜀漆 白斂 甘遂 常山 青葙子 白及 大戟 澤漆 貫衆 羊躑躅 茵芋 蕘花 鳶尾 赭魁 毛蓼 草部(下品之下) 何首烏 威靈仙 牵牛子 蓖麻子 天南星 狼毒 三白草 甘蕉根 馬兜鈴 骨碎補 連翹 劉寄奴草 續隨子 葎草 金星草 鶴虱 蚤休 預知子 葫蘆巴 白附子 木賊 海金沙 燈心草 馬勃 雞冠子 水蓼 增廣和劑局方圖經本草藥性總論卷下木部(上品) 桂皮 牡桂 菌桂 松脂 槐實 枸杞 柏實 茯苓 茯神 琥珀 榆白皮 酸棗 辛夷 黄蘗木 楮實 乾漆 蔓荆實 五加皮 桑寄生 杜仲 蕤核 楓香脂 丁香 沉香 熏陸香 降真香 雞舌香 檀香 乳香 蘇合香 詹糖香 藿香 金櫻子 木部(中品) 桑白皮 海桐皮 竹葉 檳榔 梔子 龍腦香 吳茱萸 食茱萸 秦椒 枳殼 枳實 蕪荑 紫騏驎竭 厚朴 山茱萸 紫葳 茗苦茶 虎杖 猪苓 沒藥 烏藥 胡桐淚 墨 秦皮 安息香 鬱金香 天竺黄 大腹 五倍子 蜜蒙花 木部(下品) 巴豆 皂莢 訶梨勒 蜀椒 郁李仁 楝實雷丸 蘇方木 胡椒 益智子 接骨木 南藤 木鱉子 釣藤 芫花 椶櫚 欓子 楠材 水楊 人部 亂髮 人乳汁 頭垢 人牙齒 人屎 人溺 溺白垽 天靈蓋 獸部(上品) 龍骨 麝香 牛黄 熊脂 阿膠 羊乳 牛乳 馬乳 酥 酪 獸部(中品) 鹿茸 羖羊角 羊肉 羚羊角 虎骨 犀角 兔頭骨 獸部(下品) 豚卵 狐陰莖 膃肭臍 敗鼓皮 禽部(三品) 烏雄雞 黑雌雞 烏鴉 慈鴉 斑鳩 蟲魚部(上品) 石蜜 蜜蠟 真珠 瑇瑁 桑螵蛸 牡蠣 石決明 鯉魚 鱓魚 蟲魚部(中品) 蝟皮 露蜂房 鱉甲 蚱蟬蟬花 烏賊魚 蜥蜴 白殭蠶原蠶娥 樗雞 蟲魚部(下品) 蝦蟆 蚌蛤 蛇蛻 白頸蚯蚓 蜈蚣 斑貓 貝子 白花蛇 五靈脂 蠍 鯪鯉甲 甲香 果部(三品) 豆蔻 藕實 橘皮 大棗 葡萄 雞頭實 梅實 覆盆子 芰實 木瓜 枇杷葉 甘蔗 石蜜 杏人 石榴皮 李核人 橄欖 米穀部(三品) 胡麻 生大豆 赤小豆 大豆黄卷 酒 粟米 粳米 黄粱米 糵米 小麥 大麥 麯 藊豆 豉 菉豆 白豆 醋 菜部(三品) 冬葵子 瓜蒂 胡荽 蜀葵花 甜瓜 蘿蔔 葱實 蒜 韭 薤 薄荷 雞蘇 蘇 香薷 荆芥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云,男,北京中医药大学古文献专家。 1949年12月18日出生于北京市。 1979年3月 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资料室资料员。 1982年5月~1985年7月 在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学习并取得大专毕业证书。 1985年1月 任基础部资料室副主任。 1990年12月 被授予主管技师职称(中级职称)。 1997年12月~2009 调本校博物馆医史部从事古文献整理,2009年退休。 主要著作: 1.1988年5月《中医人名辞典》李云主编 1400千字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1999年1月《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点校)王洪图李云 580千字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2000年8月《黄帝内经太素》(点校)王洪图 李云 820千字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2002年2月《三合集、卫生汇录》(点校)**作者 230千字 海南出版社 5.2002年2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点校)第二作者 500千字 海南出版社 6.2002年2月《名医类编》(点校)第二作者 300千字 海南出版社 7.2002年2月《种杏仙方》(点校)第二作者 260千字 海南出版社 8.2005年5月《黄帝内经太素》(修订版)王洪图 李云 1160千字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9.2005年8月《医林撮要》(点校) 梁永宣 李云 820千字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0.2006年1月《黄帝内经太素新校正》钱超尘 李云 2000千字 学苑出版社 11.《黄帝内经太素》(点校日本仁和寺本) 李云 350千字 学苑出版社 12.《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新校》李云 406千字 学苑出版社 13.《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校注本)李云邱浩 萧红艳 510千字 学苑出版社 14.《黄帝内经灵枢》(校注本)李云 邱浩 萧红艳 190千字 学苑出版社 15.《中医人名大辞典》李云 约3000千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交稿,合同原定2008年出版,出版社*近表示:近期出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