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低工资政策影响效应及制度设计

最低工资政策影响效应及制度设计

1星价 ¥54.6 (7.0折)
2星价¥54.6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9107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9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519910792 ; 978-7-5199-1079-2

本书特色

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三大重要任务。*低工资作为政府调节企业工资分配的重要“抓手”,是国家“提低、扩中、调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思路中“提低”的主要措施之一。本书帮助读者认识中国*低工资政策的影响因素和深层逻辑,认识*低工资政策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中国发展实际,尝试建立了*低工资政策评估体系,将学界前沿研究和调研经历结合,剖析了*低工资政策对企业、劳动者和就业的影响效应,从国际比较维度提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精细化*低工资制度设计理念,并从防止社会救助政策福利化、社会保险政策救济化等角度,扼要论述,提出该制度与其他社保制度间合理衔接关系的的针对性建议。

目录

绪 言.001

**章 我国*低工资制度发展005

一、制度发展历程 006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低工资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首次加入《制定*低工资确定办法公约》006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发展

——改革开放为《制定*低工资确定办法公约》实施奠定基础008

(三)

20 世纪 90 年代至 2004 年以前的制度发展

——从法律层面明确*低工资制度 ..009

(四)

2004 年以来*低工资制度发展

——完善和细化*低工资制度.009

二、颁布《*低工资规定》以来*低工资标准总体变动情况 010

(一)调整频率由快变缓010

(二)调增幅度由大变小011

(三)地区差距逐步缩小011

三、*低工资制度发展中的问题.012

第二章 *低工资政策影响评估体系013

一、近年来我国各地*低工资评估现状..014

(一)各地探索与改进*低工资评估机制 ..014

(二)各地*低工资标准评估相关结论 017

(三)各地探索*低工资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020

二、国外及我国香港地区*低工资评估实践022

三、研究建立*低工资评估指标体系..029

(一)建立*低工资评估框架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030

(二)评估体系建立.031

第三章 我国*低工资标准变动评述039

一、近年来*低工资实际值变动情况..040

(一)2019 年*低工资标准调整情况040

(二)2010—2019 年*低工资实际值变动情况 044

二、近年来*低工资保基本效果分析..044

(一)*低工资与低收入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比较 .044

(二)*低工资与*低生活保障标准比较 ..047

三、*低工资在低收入劳动者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方面的作用及

对企业承受力的影响049

(一)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变动比较.049

(二)与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比较 051

(三)*低工资相对水平指标分析——凯茨指数 .054

四、*低工资执行率 ..055

第四章 国外关于*低工资政策影响效应研究综述057

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058

(一)*低工资对青少年就业的影响.059

(二)*低工资对总体就业的影响059

(三)*低工资对低技能工人或低薪行业就业的影响060

(四)*低工资对不同性别人员就业的影响 ..060

(五)结论 061

二、*低工资对工资收入的影响.062

(一)*低工资对工资分布的影响063

(二)*低工资对工时、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的影响.064

(三)结论 065

三、*低工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065

(一)*低工资工人分布、家庭收入分配及贫困问题——采用模拟方法066

(二)*低工资对家庭收入分配的影响 066

(三)结论 068

四、*低工资对技能的影响068

(一)*低工资和培训的关系..069

(二)*低工资和学校教育的关系070

(三)结论 071

五、*低工资对价格的影响071

(一)理论解释072

(二)关于*低工资对价格影响的宏观经济研究 .073

六、*低工资对企业利润的影响.075

第五章 国内关于*低工资政策影响效应研究综述077

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078

(一) 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078

(二)对收入分布差异的影响..080

二、*低工资标准对就业的影响.081

(一)对行业就业的影响081

(二)对地区就业的影响082

(三)对不同群体就业的影响..083

三、*低工资标准对企业的影响.086

(一)对企业出口的相关影响..086

(二)对劳动或其他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087

(三)对人工成本的相关影响..088

(四) 对企业外资持股与对外投资的相关影响 .089

(五) 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090

(六)其他 091

第六章 我国*低工资对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影响093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094

二、我国*低工资对流动人口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095

(一)变量与建模说明095

(二)实证结果分析.099

三、广东省*低工资调整对低收入群体收入影响分析107

(一)数据处理、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107

(二)实证结果分析.109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114

第七章 我国*低工资对企业人工成本及利润的影响119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120

二、*低工资对企业人工成本的影响..122

(一)企业人工成本上涨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122

(二)人工成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24

(三)对中小企业人工成本影响分析.131

三、*低工资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 133

(一)数据和描述性统计133

(二)对企业利润率的实证分析..135

第八章 我国*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139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140

二、我国*低工资对整体就业的实证分析141

(一)数据说明141

(二)描述分析142

(三)实证分析143

三、我国*低工资对行业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144

(一)数据说明和描述分析145

(二)实证分析146

第九章 中外*低工资制度比较151

一、国际比较152

(一)立法形式152

(二)功能定位153

(三)概念定义154

(四)制定程序156

(五)标准分类159

(六)调整机制160

(七)评估机制162

(八)法律罚则164

(九)经济援助措施.166

二、我国*低工资立法中关键问题探讨及建议166

(一)提高立法层次.166

(二)明晰工资概念.167

(三)完善调整及评估机制167

(四)细化*低工资标准168

(五)强化法律罚则.168

第十章 *低工资制度的精细化设计171

一、细化分类*低工资标准172

(一)不同年龄、求职或就业阶段的*低工资标准.172

(二)小费雇员、残疾雇员、包食宿雇员等特殊群体的*低工资173

二、技能要素纳入*低工资标准.175

(一)技能劳动者*低工资制度实践.175

(二)技能劳动者*低工资标准的确定模式比较 .183

(三)政策启示185

三、*低工资与生活工资 186

(一)法定*低生活工资187

(二)非强制性生活工资191

(三)生活工资制度与*低工资制度的比较与联系.192

(四)政策启示196

第十一章 *低工资与其他社保制度关系 197

一、国内外文献研究概况 198

(一)国外三条标准线比例关系研究现状 ..198

(二)国内三条标准线比例关系研究现状 ..199

二、三条保障标准制度及实施情况 201

(一)*低工资标准制度及实施情况.201

(二)失业保险金标准制度及实施情况 203

(三)城市*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度及实施情况 206

三、关于三条保障标准间两两比例关系分析209

(一)失业保险金标准与*低工资标准比例关系分析210

(二)*低生活保障标准与*低工资标准比例关系分析218

(三)失业保险金标准与城市*低生活保障标准比值关系分析..223

四、三条保障标准的区别与衔接关系分析227

(一)三条保障标准的区别与衔接关系分析 ..227

(二)三条保障标准区别与联系..230

(三)三条保障标准合理比例关系再讨论 ..234

五、国际经验238

(一)*低工资标准与*低生活保障标准 / *低生活费间的关系238

(二)*低工资标准与失业保险金 / 救助金标准间的关系239

六、相关建议241

(一)科学规范标准测算机制,摒弃“简单挂钩”思想241

(二)加强收入分配领域政策融合,注重不同层次间政策衔接..242

(三)基于政策功能定位,精细化保障相应政策实施对象.243

附录 1:《*低工资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 21 号)

244

附录 2:第 135 号建议书(1970 年) *低工资确定公约249

附录 3:部分国家和地区*低工资法律..253

英国 1998 年《全国*低工资法》253

日本 1959 年《*低工资法》(2007 年修订版 ) 289

韩国 1986 年《*低工资法》(2018 年修订版)298

德国 2014 年《*低工资法》305

新西兰 1983 年《*低工资法》314

中国香港 2010 年《*低工资条例》324

参考文献333

后?? 记.349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贾东岚,毕业于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2009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薪酬研究室副研究员、兼任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长期跟踪研究国内外工资收入政策问题,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参加过留学归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部级、院级等多项研究课题,并在《经济研究参考》《中国劳动》《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经济要参》等刊物发表了多篇论文,出版过《国外*低工资》《国外工资收入分配政策》专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