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公共文化:城市实践与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城市实践与文化服务

1星价 ¥56.1 (6.3折)
2星价¥56.1 定价¥8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76174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8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547617489 ; 978-7-5476-1748-9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书稿内容翔实,行文流畅,论述有据,体现了著者扎实的学术研究能力。

内容简介

本书属于“城市文化创新研究系列”丛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文丛、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智库文丛近期新研究成果之一。本书聚焦近年来公共文化领域的理论前沿和近期新实践,通过理论维度、创新实践、上海经验、优选视野四个层面的深入论述,全面展示了公共文化业内动态,解析了公共文化行业发展趋势,将公共文化发展的机理和脉络层层剥茧般展示在学人眼前,可为上海、乃至全国公共文化“十四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目录

**部分理论维度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蒯大申 / 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界定、

一般模式及研究意义毛少莹 / 11


文化治理的四张面孔吴理财 / 20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标准研究阮可 / 44


对改进和完善我国公共文化产品

评价的探讨徐清泉 / 56


第二部分创新实践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律制度的

完善与细化李国新 / 85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

创新发展研究金武刚 / 102


疫情背景下文化馆服务创新研究王全吉 / 123


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

政府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彭泽明 / 146


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益性服务机制研究


葛红兵陈鸣等 / 168


第三部分上海经验


“十三五”时期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


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 187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实践的上海经验陈起众 / 205


上海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专业化

社会化实践与探索夏洁秋 / 228


历史文化类博物馆中的青少年

美育实践袁雁悦 / 249


第四部分全球视野


公共文化发展的理论视野、

实践推进及未来展望


郑崇选钱泽红冯佳吴晗 / 261


欧美发达国家文化政策法规与

公共文化服务:进展与启迪


解学芳 / 287


美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

经验与启示吴鹏宏 / 305


德国城市发展规划中的

“社会文化”政策周睿睿 / 316


英国公共文化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赵云 / 328


展开全部

节选

如今,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已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而博物馆教育的范畴、内涵及形式在不同语境与视角下则各有差异。本文聚焦以历史文化类博物馆为场景的青少年课外教学,介绍笔者在上海博物馆的教学案例,并探讨如何通过教学内容与形式的设计来克服博物馆中展览模式带来的壁垒。在这一结合教学实践的探讨中,尤其希望突出美育中的“社会美”这一维度。 一、博物馆、美育与伦理 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教育家、南京博物院(原国立中央博物馆)创建人蔡元培已提出“美育在学校,可通过音乐、图画、游戏来实现,在社会则通过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公园来实现”。近年来,学者也从多方面论述了博物馆场景的美育价值,比如杜莹认为“博物馆是儿童进行美学教育的重要场所,是真善美的殿堂,博物馆具有真实性……博物馆的藏品凝聚了美……博物馆的每一件藏品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有其特有的美学价值”。李竞业则基于蔡元培的美学思想,强调了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从四方面阐述了博物馆美育的具体表现:作为美育物质基础的博物馆丰富的藏品,作为培养美观的*佳形式的博物馆藏品的直观性,符合美育教育特点的强烈融入感的博物馆陈列语言,与美育普遍性相得益彰的博物馆的公众性。 笔者以为,在认识到博物馆与美育的联系及博物馆自身的特点之外,还应当更具体、更批判性地分析与博物馆相关的美育教学方法。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博物馆中的藏品(尤其是实物藏品)不应当被单独抽离出来作为教学的唯一对象。在博物馆中,展品并不是被“去场景化”了,而是重新进入了一个新的语境。博物馆教育的总体内容便是在博物馆这一新环境中人们对这些物品的认知、感受及体验。谈及美育,蔡元培将其定义为“应用美学之原理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而何为美学之原理值得审慎辨析。概括来说,西方大致经历了从现代审美到后现代审美的过渡。在以康德为代表的古典美学体系中,“美”是基于主客体二分法及“表现”与“再现”形式的美学概念建构。而在后现代美学中,美学走向了多元化与生活化。在这一转变中,社会美(或者“生态美”)这一层面逐渐突显,在美学范畴内融入了对“人在生活和社会中的立场、判断”的关注,并强调“人的社会性和关系性,尤其是冷静保持了与善和和谐关系”。 再回到博物馆中,这一美学理念的转变同样折射在对博物馆展览文化的批判性认识上。比如Hooper-Greenhill简要分析了伦敦的英国国家肖像博物馆通过肖像画的选择及展陈方式对强化社会权力等级的作用,并由此巩固英国文化中的男权特征。博物馆通过赋予掌权家族中个人肖像在公众场合供众人观看的特权,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权力的合法性。假设博物馆基于这一点开展美育教学,则可从多个角度入手:比如可以从肖像画这一绘画题材本身展开来解读不同艺术手法对“人”的表现,肖像画中所反映的不同时代的服装及人体美学,或是在博物馆环境中展陈肖像的空间组合与布局等。而更为完整的美育教学中则不应忽视Hooper-Greenhill所指出的在博物馆环境中展示肖像画这一行为本身所涵盖的文化性及政治性。这也正是博物馆语境中美育教学的*大难点:即博物馆展览本身包含了一种审美选择与伦理选择,并影响着我们认识这些展品的角度与我们的整体审美感受。这里,简要举例说明西方博物馆中由“人类学物品/艺术品”这一二分法造成的展示困境。策展人Vogel通过展览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行为艺术式”的试探。在纽约的非洲艺术中心,Vogel策划了题为“艺术/物品”(ART/artifact)的展览,在其中的一个展厅中,Vogel将一件来自非洲赞德(Zande)部落的“渔网”放置在高出地面的白色展台上,同时也在展厅墙上及附近同时展出了来自非洲的另两件展品。这一展览实践意在指明“艺术”与“物品”之间难以区分的界限,同时也是一次通过展陈方式来干涉物品属性的尝试。作为一件非常普通的日常用品的“渔网”如果以人类学的视角来呈现,则可补充许多关于此物品的社会文化语境,而“渔网”本身会成为体现非洲赞德人日常生活方式的一件“物证”。在Vogel这一“故意”借用当代艺术展陈模式的展览中,“渔网”不再是一件人类学意义上的物品,它被精心折叠包裹起来放置在“白立方”中的聚光灯下,瞬间变身为一件“艺术品”。Vogel的尝试不仅仅是指向博物馆专业人士的,因为这一试探*终触及的是博物馆展览文化长期形成的范式及其培养的观众心理。也就是说,这种展陈模式本身营造出了一种具有高识别度的环境,让观者不自觉地将这些展品判定为“艺术品”,并单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欣赏。 这一近30年前的案例对于如今的博物馆展览文化依然有参考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博物馆的展览理念包含了一种伦理选择,这体现在对“物”本身的尊重及对观众与展品之间关系所设定的架构上。从教育层面来说,博物馆场景的美育教学亦有责任将展品放置在整个展览文化语境中去考量,融入这其中一系列的社会关系、价值判断与文化假设,培养更全面、更具批判性的审美能力,引发层次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历史文化类博物馆中的青少年美育 上文所提及的“艺术/物品”展览也暗示了长期以来不同类型博物馆在展览理念方面形成的范式。本文中的“历史文化类”博物馆是指以当地或更大范围内的历史为主要线索展开进行展览展示的综合性博物馆,而不是只关注某一类特别物品或是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在欧美博物馆中,国家与地区性的博物馆馆藏中不乏来自世界各地的藏品,这与博物馆建立之初的人类学考察与研究,以及殖民、战争时期的收藏都有紧密联系(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相比之下,我国的综合类博物馆多以展示中国古代器物与当地历史文化为主。但这一类博物馆在总体展览方式上亦不同于专门展示经典艺术形式(绘画、雕塑)的艺术类博物馆。当然,不同类型博物馆之间的界限并非总是很清晰,比如上海博物馆经常被形容为一座“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这也体现在博物馆展厅基于器物的分类方法上。目前,全馆共有10个常设展览的展厅: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中国古代陶瓷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玺印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历代玉器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大部分展厅中,展品皆陈列在玻璃柜中,并配有简单的标签(主要为品名、年代与材质)。除了部分展馆内有相关的制作工艺介绍(青铜馆内的青铜铸造工艺展示、陶瓷馆内的瓷窑复制)及视频,大部分的常设展览本身未能反映出器物背后丰富的社会文化性,各展品之间的联系更是常设展览中缺失的部分。 在关注多元群体需求与强调博物馆教育职能的趋势下,博物馆亟需思考如何突破这一传统展示方式所带来的局限。可以说,这也是我国大多数历史文化类博物馆所共同面临的挑战。 上海博物馆于2016年11月推出了亲子教育平台,目前已针对4至14岁儿童及少儿群体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与博物馆常设展览、特别展览相关的博物馆课程。以下,仅以笔者设计并教授的基于常设展馆“少数民族工艺馆”(以下简称“少数民族馆”)的课程“穿在身上的密码”与“穿悦之旅”为例,针对上文提及的美育中“社会美”这一维度,简要介绍教学中的相关尝试及难点。 教学案例:“穿在身上的密码”与“穿悦之旅”

作者简介

上海社会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早建立的社会科学院,由当时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和上海历史研究所、上海财经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律系合并而成。王德忠同志任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 上海社会科学院为上海唯一的综合性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全国蕞大的地方社会科学院。在职工作人员约760人,其中5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正高133人,副高194人。 上海社会科学院是首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拥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面向全球招收国外留学生。在读研究生650余人。 历年来,上海社会科学院承担了大量的国家和上海市课题,许多决策咨询建议得到中央、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研究成果屡屡获得国家和上海市奖励。 上海社会科学院与海外许多大学和智库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因、道格拉斯??诺思等在内的30余人被聘为名誉研究员、特聘研究员。“世界中国学论坛”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学术宣传的重要渠道和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学研究交流平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