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39159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03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520391597 ; 978-7-5203-9159-7
内容简介
本书侧重从话语形式层面探讨20世纪域外文论本土转化的“机制”问题,提炼出“碰撞与融合”“曲解与变形”“挪用与重构”“移植与变异”“言说与抗拒”“调和与会通”等几种各有侧重又彼此关联的“机制”类型,力图多层面、多方位地观照“域外文论中国化”的样态与方式。在此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层面提出“融突和合”这种带有综合性、整体性的转换机制。通过微观与宏观相互补充的论述框架,目的同样在于实现对域外文论本土化之“机制”问题更加全面的认识与阐释。
目录
**章 碰撞与融合
第二章 曲解与变形
第三章 挪用与重构
第四章 移植与变异
第五章 言说与抗拒
第六章 调和与会通
第七章 融突和合(上)
第八章 融突和合(下)
结语 走向他人与回归自我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向天渊(1966-),汉族,重庆巫山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比较诗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新诗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重庆市市国现当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外诗歌研究》副主编、《诗学》编委。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现代汉语的诗性潜质与中国新诗的语言智慧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中国新诗的公共性问题研究”、台湾中华发展管理基金“当代台湾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等科研项目。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文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出版专著《现代汉语诗学话语:1917—1937》《现代汉语文论话语》《逐点点燃的世界:中西比较诗学发展史论》《紫燕衔泥众口筑居:中国新诗的“公共性”研究》等。参与主办五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担任第二届至第五届论坛秘书组组长。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6.1¥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6¥32.0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