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中国共产党乡村党组织形态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713749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517137498 ; 978-7-5171-3749-8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导论、主体和结论三部分,其中主体部分凡五章,每章间存在相互交织、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章介绍了抗日战争前边区乡村环境,并追溯了抗战前党组织的运行状况。第二章考察了抗日战争时期在边区乡村党组织重构中党员队伍、组织规模的扩大等。第三章从乡村党员的社会构成、身份构成和支部教育方面,分析了党员群体的基本状况,说明边区乡村党组织确立了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基础,但这并不必然组织所期望的党员素质和乡村农民现实利益的满足上。第四章以乡村党员干部群体为对象,从乡村党员干部群体的社会成份、任用与流动、纪律执行和工作效能的角度,探讨了乡村干部群体的基本形态,分析了乡村党组织的干部政策和路线在实践中运作。第五章从党组织构群关系出发,围绕乡村动员和政权改造及其建立乡村统一战线工作,深入揭示党群密切关系的形成及其内部调适、协商的复杂纠葛,从而揭示出乡村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终奠定了以后赢得抗战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社会基础。在上述探讨中,没有回避当时中组织遇到的各种挑战,而是力图通过实证分析揭示结其在当时艰难环境中获取的经验、教训。
前言
百年来,中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不断胜利,显示出中党组织建设内在历史逻辑的严整性。晋察冀边区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边区人民建立的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是坚持全国持久抗战的坚强堡垒和统一战线的模范区,面晋察冀根据地和根据地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巩固、发展等,都离不开有人民群众广泛支持和拥护的中党。
“区域”组织史外,对边区党组织内部的运行实态,尤其是乡村基层党组织的实态研究,迄今未见有成果发表。
鉴于此,与以往边区党的组织史研究侧重组织沿革和制度条文而忽视党组织的内部实际运作不同,本书在掌握既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研究转向了边区中组织的实践和内部实际运行层面。通过爬梳边区基层各级党组织的有关档案资料,运用历史学,借鉴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晋察冀边区乡村党组织的规模、党员群体、干部群体、党群关系等的实际状况,以及乡村党组织与乡村社会的互动关系,以深入揭示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作为全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模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验场和新中国的雏形的内在历史发展逻辑,并从中概括出边区中组军行抗日斗争和边区建设的经验、教训,为新时代中国乡村党组织建设和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历史借鉴。
本书共分导论、主体和结论三部分,其中主体部分凡五章,每章间存在相互交织、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章介绍了抗日战争前晋察冀边区所在的乡村环境,并追溯了抗战前党组织的运行状况。第二章考察了抗日战争时期在边区乡村党组织的重构中党员组织规模的扩大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行的党组织的调整和巩固。第三章从乡村党员的社会构成、身份构成和支部教育方面,分析了党员群体的基本状况,这显示出边区党组织确立了以乡村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基础,但这并不必然建基在对党组织所期望的党员素质和乡村农民现实利益的满足上。第四章以乡村干部群体为对象,从乡村干部群体的社会成分、任用与流动、纪律执行和工作效能的角度,探讨了乡村干部群体的基本形态,分析了党组织的干部政策和路线在实践中矛盾、调整及其对各项工作的影响。第五章从党组织构群关系出发,围绕乡村动员和政权改造及其建立乡村统一战线工作,深入揭示了党群密切关系的形成及其内部存在的矛盾、冲突、调适、协商的复杂纠葛,从而揭示出乡村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终奠定了以后赢得抗战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社会基础。本书在上述探讨中,没有回避当时中组织遇到的各种问题,而是力图通过实证分析,揭示结其在当时艰难环境中获取的经验、教训。
本书认为,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乡村党组织在、建政、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尤其是在这些实践中乡村党组织的内外运行网络,深刻影响着未来该区域党组织的建设,并在一定程度上形塑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政治架构。此阶段晋察冀边区中组织汲取了此前南方革命和西北革命斗争的经验和教训,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取,从而使边区党组织在执政实践上奠定了人民共和国重要的政治基础。
目录
章乡村环境与抗战前的党组织实态
节抗战前的乡村环境
第二节抗战前的中共组织状况
第二章战争与党:中组织重构
节不断变动的晋察冀边区
第二节党组织的大发展
第三节党组织的巩固与发展
第三章乡村党员群体的社会形态
节党员社会构成
第二节党员社会身份构成
第三节支部教育
第四章乡村干部群体的社会形态
节干部群体规模和社会构成
第二节干部群与工作效能
第五章形势变动中的党群关系
节乡村动员运动中的党群关系
第二节政权改造中的党群关系
第三节武装动员中的党群关系
第四节乡村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巩固
结论
表附录
图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自192pan>年中党诞生以来,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中外学者对中共辉煌历史的研究是历久弥新的课题。说过:“中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党代出现的其他政党不同,这是一个“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由于受苏俄(苏联)革命道路和模式的影响,中组织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同时,中共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意识形态和强大社会动员能力的现代政党,一方面,在长期革命实践中,中组织深刻形塑着中国社会。中组织可能在某一时期或地域未必如其高层所希冀的那样成为“战斗堡垒”,并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但就其基层组织形态而言,在吸纳党员、执行纪律、政治学习、宣传动员等行动中都集中体现出了中共的组织形式和信仰追求另一方面,在身处复杂革命环境时,中组织的革命实践与其秉持的马列主义革命理想之间的距离,有时也需要切实地去面对。
“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中党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深刻影响着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走向。在中内外学者长期的关注和努力下,中史、中国革命史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然而,通览已取得的成果,我们会发现:关于中共组织演变的通论性、概述性、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的著作较多,而对党组织的时段性、地域性的研究很少;对组织机构、组织制度论述的多,而对其组织机制的形成和实际运作的考察少;对中共高层、中层组织结构和演变结多,而对基层党组织状况和形态的关注少。就目前看,既有的研究对中组织本身尤其是乡村党组织的研究,还显得很薄弱。鉴于此,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或称“根据地”,有的文献也称“解放区”)为考察对象,以中组织在革命和抗战中形成的历史档案和已出版的史料为主体,以中组织和制度机制的形成、运作形态为,对全面抗战时期中组织形行深入探讨而揭示中共与乡村社会间复杂、多变的互动关系及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中共组织史研一步深入,这也可为当前乡村党组织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一、选题缘起
“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这当然不是说要把历每一件事统统搞清楚了才可以办事,而是要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这对研究今政策,加强党内教育,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的上述论断,对从历史经验中汲取营养,来解决今天国家建设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条捷径。在中共革命实践历程中,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是中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继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后的第三阶段”,“抗战结束时,在全国人民中,谁都承认和国民内的两大政治力量了。中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和抗日战争前相比已增加了。”那么,中共何以从偏居西北一隅,力量相对微弱,经过抗日战争的发展,终足以与执政的国民党相抗衡,并终取得决战的胜利呢?其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教训?问题的答案恐怕只能在中的革命与战争的动态过程中寻找,而“将动态问题置于它们与体系结构的关系中,以及过程与要将其维持下去所必能性前提之间的关系中来加以研究,这就为判断一桩发现的一般意义,以及系统地弄清它与其他问题和事实之间的相互关联,提供了一个参照系”
基于上述思考,本文选取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中共建立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全国抗战的堡垒——晋察冀边区——中组织形态行研究,从党组织自身及其与武装、政权、群众组织等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中具体考察中共乡村组织,是有一定意义的。
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边区人民建立的块敌后根据地,是坚持全国持久抗战的坚强堡垒,也是全国抗战和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在抗日战争时期,“那里实行了坚持抗战的民族主义,那里实行了民主自由的民权主义,那里也开始实行了改良民生的民生主义之一句话,那里实行了互相联结不可分离的三民主义”。“抗战时期,中组织在满足战时需要的军事、政治、经济等动员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活动促使边区乡村社会发生了相应的巨大变化,乡村党组织也经历了其历的辉煌阶段和斗争残酷的年代。
-
电子商务物流(第3版)(本科教材)
¥33.4¥45.0 -
宁波出版社木头人中华上下五千年
¥6.9¥19.8 -
清初碑帖思想的嬗变与趋势-以姜宸英、陈奕禧等书家群体为研究中心
¥26.1¥69.8 -
图文哈佛给学生做的1500个思维游戏(全四册)
¥71.5¥298.0 -
周口文化系列丛书夏姬传
¥27.9¥49.0 -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程(慕课版)(第2版)
¥30.2¥53.0 -
黄珂
¥25.4¥49.8 -
和名师一起读名著:荷花淀(统编语文教材“名著导读”指定阅读书目)七年级上册
¥18.2¥32.0 -
创业细节
¥20.2¥35.0 -
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经验研究
¥59.5¥78.0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走向海洋
¥17.1¥59.8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73.1¥97.5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38.9¥48.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6.0¥35.0 -
决战华东-华东解放战争实录
¥16.7¥45.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平)邓小平时代
¥62.6¥88.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 -
新政治科学
¥9.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