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视野下的狄奥尼索斯崇拜研究

跨文化视野下的狄奥尼索斯崇拜研究

1星价 ¥106.3 (7.7折)
2星价¥106.3 定价¥1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9939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B5
  • 页数:308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030699398 ; 978-7-03-069939-8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对世界史及西方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各高校世界史的研究生,对酒文化、希腊文化有兴趣的读者

内容简介

狄奥尼索斯崇拜在纵向上跨越了西方文明发展的漫长过程,同时也是多种文化冲突与交融的结果。因此,需要以一种跨文化的视角对狄奥尼索斯崇拜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本书通过概述狄奥尼索斯崇拜的漫长发展历史,分析了狄奥尼索斯崇拜在古希腊社会体现出来的种种特征全面地理解了狄奥尼索斯崇拜与多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对西方文明的兴起、发展以及其核心内容进行了细致而微观的探察。

目录

目录
序一 i
序二 v
导言 1
一、谁是狄奥尼索斯? 1
二、尼采的狄奥尼索斯精神 6
三、近现代学者对狄奥尼索斯崇拜的研究 12
四、跨文化视野下的重新思考 19
**章 何处是故乡—狄奥尼索斯崇拜起源探析 25
一、众说纷纭的狄奥尼索斯起源 25
二、古代地中海世界的狄奥尼索斯原型 33
三、葡萄种植技术的传播和酒神狄奥尼索斯 41
四、传说中的“屡遭抵制”及其内涵 46
第二章 从“边缘”到“中心”—狄奥尼索斯崇拜地位的提升 56
一、荷马史诗中的边缘形象 56
二、瓶画里的狄奥尼索斯与梭伦改革 59
三、僭主统治时期的狄奥尼索斯崇拜 69
四、克里斯提尼和酒神颂歌的比赛 76
五、视觉艺术作品中的中心形象 80
第三章 他,融合了界限—狄奥尼索斯崇拜本质探析 85
一、狄奥尼索斯和阿波罗的对立和统一 85
二、狄奥尼索斯的磁场 92
三、“边缘”与“中心”的互动 103
四、界限的消融 105
第四章 狄奥尼索斯的节日 110
一、花月节 111
二、勒奈亚节 121
三、城市酒神节 125
四、葡萄丰收节 129
五、乡村酒神节 131
六、城邦管理下的狄奥尼索斯节日 134
第五章 秘仪之神 143
一、死亡、灵魂和狄奥尼索斯 144
二、巴库斯秘仪 148
三、俄耳甫斯教和巴库斯秘仪 154
四、厄琉西斯秘仪里的伊阿库斯 160
五、秘仪与城邦的公民崇拜 163
第六章 酒会、疯狂仪式与女性 167
一、男人的酒会 167
二、疯狂仪式 172
三、狂女和女性日常的反常 179
四、狄奥尼索斯崇拜中的男性和女性 184
第七章 戏剧—献给狄奥尼索斯的演出 191
一、戏剧的原型—狄奥尼索斯庆祭仪式 191
二、戏剧与城邦意识形态 198
三、古希腊戏剧中的狄奥尼索斯因素 205
四、悲剧《酒神的伴侣》和喜剧《蛙》里的狄奥尼索斯形象 212
第八章 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的狄奥尼索斯崇拜 218
一、变革时代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218
二、希腊化君主对狄奥尼索斯的尊崇 223
三、罗马文化与狄奥尼索斯崇拜 228
四、“欢呼酒神者”和“狄奥尼索斯的艺人” 234
五、在基督教的打压之下 242
第九章 借用与表达—狄奥尼索斯在近现代 248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狄奥尼索斯 248
二、重新定义狄奥尼索斯 252
三、文学艺术领域的狄奥尼索斯 258
四、狄奥尼索斯对于今天的意义 265
结语 271
参考文献 275
后记 292
展开全部

节选

导言 狄奥尼索斯不仅是古代希腊人崇拜的一个神祇,也是贯穿于西方文明中的一个稳定因素,至今仍然是现代欧美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文化心理现象。狄奥尼索斯崇拜*早属于米诺斯-迈锡尼文明,距今3000多年前,当狄奥尼索斯作为神的名字出现在线形文字B泥版上时,就已经被迈锡尼时代的人们所崇拜了。但是它的源头可能更早,因为在古代地中海世界的其他文明(如古埃及文明、古代西亚文明)里,也都可以找到与狄奥尼索斯崇拜相似的宗教现象。因此可以说,古代地中海世界为它的起源构建了一个跨文化的背景,这也是在后来的希腊化时代里,狄奥尼索斯崇拜能够大量融合近东神秘主义因素的根本原因,也是在罗马文化中,狄奥尼索斯崇拜依然能吸引大量狂热信众的原因。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上古时代,起源于狄奥尼索斯崇拜仪式的戏剧和剧场,始终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14、15世纪,文艺复兴曙光微露,狄奥尼索斯作为人性解放的象征重新出现在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中,艺术家们借其表达人性之美。19世纪末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出版之后,“狄奥尼索斯精神”被赋予现代内涵,成为尼采思想的核心和基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狄奥尼索斯成为对战争厌倦情绪的表达载体,象征着所有难以言说的情怀。今天,随着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发展,狄奥尼索斯俨然已是存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另一个代名词。 应该说,狄奥尼索斯崇拜在纵向上跨越了西方文明发展的漫长过程,在横向上与地中海及地中海以外地区的文化相互碰撞,它是多种文化冲突、交融与发展的结果。因此,狄奥尼索斯崇拜需要以一种跨文化的视角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唯有如此,才能全面地理解狄奥尼索斯崇拜与多种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探察西方文明的兴起、发展以及其核心内容。 一、谁是狄奥尼索斯? 谁是狄奥尼索斯?通常人们把狄奥尼索斯称为古希腊的酒神①,实际上“酒神”一词无法概括出狄奥尼索斯的全部内涵。狄奥尼索斯的名字*早出现在迈锡尼时代的线形文字 B泥版文书中,但没有证据表明这个名字与酒有联系,考古学家们能够认定的只是:他是一个植物神。①在古风时期的诗人品达的笔下,狄奥尼索斯体现了植物神的诸多特点,他被称为“树的力量”,是花和果实的神,代表着生命的富足。②曾做过德尔菲祭司的古代作家普鲁塔克这样描述狄奥尼索斯统治的领域:葡萄酒的汁液、小树体内的汁液、野兽动脉中奔腾的血液、大自然中神秘的无法控制的潮涨潮落③—总之,在古希腊人的想象中,所有代表生命的液体都在狄奥尼索斯的控制之下。 古希腊宗教和神话的特殊性也决定了狄奥尼索斯不可能仅仅是酒神。古希腊的神与人同形同性,他们数量众多,有男有女,有着与凡人一样的相貌,行为举止和心理感受也与凡人无异,唯一与凡人不同的是,他们可以青春常在,与死无缘。同万能的基督教的上帝比起来,古希腊神祇的能力十分有限,每个神只掌管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甚至*高神宙斯也要与他的兄弟分掌世界。④由于没有教义和类似于教会的组织机构,对神的解释和定义也就没有固定的版本,同一个神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传说,简言之,古希腊的神可以被不断地解释、加工。⑤如此一来,在古希腊,没有哪个神能够始终如一地保持单一的本性,总会被附加上新的想象,增加新的含义。比如阿芙罗狄忒,我们都知道她是爱神,但“爱神”还不是她的全部,“妓女”“情妇”也是她的称号,此外,人们还把她当作公民的保护神和海上航行的保护神。所以,古希腊的神是多面的,我们似乎无法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某个神的特征。而就本文所讨论的狄奥尼索斯而言,由于葡萄的栽培和葡萄酒的酿制在古希腊人的经济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初是植物神的狄奥尼索斯越来越多地被表达为酒神,由他来保护葡萄的丰收和葡萄酒的生产。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其他领域的掌控。相反,以酒神和植物神为基本内涵,狄奥尼索斯的领域不断向外延伸,成为古希腊诸神中*为多面和善变的神。 他是秘仪之神。作为植物神的狄奥尼索斯象征着自然界的一岁一枯荣,象征着生与死的嬗递,象征着他与冥界的密切关系。公元前7世纪出现的《荷马式的酒神颂歌》①详细叙述了狄奥尼索斯两次诞生的传奇经历。在传说中,他是忒拜城公主塞墨勒的儿子,塞墨勒受宙斯的引诱而怀孕,遭到了赫拉的嫉恨。为了报复,赫拉变形为塞墨勒的保姆,诱导塞墨勒求见宙斯的本来面目。结果,身为凡人的塞墨勒无法承受宙斯的真实面目,死在宙斯的雷电之下,其腹中的胎儿被宙斯取出,缝进自己的大腿,过了几个月后,已经足月的狄奥尼索斯第二次诞生了。所以,酒神颂歌称狄奥尼索斯为“缝进宙斯大腿的神”。这个故事意图说明狄奥尼索斯是一个能够死后复活的神。狄奥尼索斯被提坦神肢解的传说以及他到冥界救出母亲塞墨勒的传说是后来才出现的②,这些传说更加强调了狄奥尼索斯与冥界的关系及其跨越生死界线的能力。与这些传说相对应的是,从古风时代开始,希腊就出现了以祭祀狄奥尼索斯为内容的秘仪③,通过个人入会的方式加入秘仪,以期获得狄奥尼索斯对来世幸福的允诺④。古希腊比较盛行的秘仪包括厄琉西斯秘仪、巴库斯秘仪⑤和俄耳甫斯秘仪,这些秘仪要么以狄奥尼索斯为主角,要么加进了狄奥尼索斯的形象及其故事(如厄琉西斯秘仪中的伊阿库斯就是狄奥尼索斯)。 他是狂欢之神。狄奥尼索斯崇拜的核心就是疯狂的仪式。这种疯狂仪式既可以是盛大节日上人们抬着“法勒斯”(Phallus,男性阳具模型)的游行,也可以是酒后的狂欢、喧嚣和嬉闹,更是女性在山野中的漫游和疯狂舞蹈。作为酒神,他带来了“凡人的快乐”⑥,让人们陶醉其中,浑然忘我。但是无须借助酒的力量,狄奥尼索斯也能让人进入陶醉的状态,那就是狂女们在疯狂舞蹈时所达到的一种“着魔”境界。在浑然忘我的状态下,人们经历了心灵的解放,暂时逃离了日常现实的生活。疯狂仪式具有一种心理宣泄的作用,古典学家道兹(E. R. Dodds)、古德里( W. K. C. Guthrie)等人都强调早期狄奥尼索斯崇拜所具有的心理释放功能。① 他是戏剧之神。古希腊戏剧脱胎于狄奥尼索斯崇拜的狂欢仪式。古希腊的戏剧演出是献给狄奥尼索斯的,每个剧场的中心都设有狄奥尼索斯的祭坛,戏剧演出前也要先进行对狄奥尼索斯的献祭活动。 他是城邦之神。狄奥尼索斯是能够融合各种界限的神,因此象征着协调、融合和统一,“能够表达和提升个人对集体的归属感”②。狄奥尼索斯崇拜所具有的融合性在古代作家笔下也多有体现。狄奥多罗斯说,为狄奥尼索斯建立的节日和比赛,融化了人与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分歧,消除了对立与战争,建立了和谐持久的和平。③欧里庇得斯在《酒神的伴侣》中说,城邦要作为整体接受狄奥尼索斯崇拜。④柏拉图在讨论狄奥尼索斯的歌队时,也强调“必须是所有的人,从成人到孩子,从自由人到奴隶,从女人到男人,城邦所有的人要取悦于他,整个城邦,用歌声 ”⑤古希腊的城邦出现后,出于表达城邦整体意识的需要,狄奥尼索斯崇拜得到大力提倡。而正是凭借狄奥尼索斯能消融界限的特性,狄奥尼索斯崇拜成为表达城邦共同体意志的媒介,在对狄奥尼索斯的祭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性别差异、阶级差异得到了消除,从而提升了城邦的集体认同。狄奥尼索斯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城邦之神。 狄奥尼索斯在植物、葡萄酒、冥界、迷狂和戏剧等多个领域内自由穿梭,他是奥林波斯山上的十二主神之一,也是护佑死者的冥界之神。他的形象变幻莫测,有时是中年男子,有时是貌美的少年,有时是公牛,有时是豹子,有时仅仅是一枝常春藤、一串葡萄、一张面具或者一只睁大的眼睛就证明了他的在场。所以,对希腊人来说,狄奥尼索斯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捕捉到。对狄奥尼索斯的崇拜也体现了这样的特点,涉及了古希腊宗教的两个层面:一个是公开的、城邦集体的祭祀活动和戏剧演出,另一个是封闭的、小团体的秘仪,关注着个人的救赎及来生的幸福。 从古希腊的迈锡尼时代一直到罗马帝国统治时期,为狄奥尼索斯献祭的香火始终绵延不绝,他一直都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喜闻乐见的神,构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谜一样的狄奥尼索斯在古代就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注意力。历史学家如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诗人如荷马、赫西俄德、品达,悲剧家如欧里庇得斯,喜剧家如阿里斯托芬等,都在自己的作品里提到或论述过这种崇拜。及至希腊化时代之后,仍然有一些古代作家,如诺努斯(Nonnus)、鲍萨尼阿斯( Pausanias)、狄奥多罗斯(Diodorus)等,兴趣盎然地讲述着狄奥尼索斯的传奇,仅诺努斯一人就留下了2万行关于狄奥尼索斯的诗句。从公元前8世纪的假托荷马所作的“诸神颂歌”(有些颂歌约出现于公元前8世纪和公元前7世纪,有些则稍晚①)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学者克莱门对希腊各种秘仪的批判,大约有几十万行希腊和罗马的诗句,数百篇散文,以及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无法计数的铭文和艺术品,都与狄奥尼索斯或者狄奥尼索斯崇拜相关。反映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狄奥尼索斯崇拜对诗人、哲学家和学者的思想产生过影响。 公元1世纪后,基督教开始在地中海世界传播,并渐渐确立了自己的权威。但即使在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宗教,凭借暴力手段打击宗教异端以后,狄奥尼索斯崇拜还顽强地持续了一段时间,甚至在公元5世纪,诺努斯还写出了《狄奥尼索斯传奇》,用长达48卷的史诗描绘了狄奥尼索斯的传奇经历。 公元391年,罗马皇帝提奥多西下令所有异教均为非法,公元435年,皇帝提奥多西二世下令,摧毁境内所有现存的异教神庙和圣所,并在这些废墟上竖立十字架。尽管这项法令激起了形式各样的抵制活动,但还是被强力推行下去。诸神的圣所和神庙被大量破坏,沉重地打击了民众对古代诸神的崇拜。②公元691年,君士坦丁堡教会发出了一道禁令,禁止人们奇异装束,禁止戴面具,禁止在踩踏葡萄(酿制葡萄酒的一道工序)和新酒装罐时高喊“狄奥尼索斯”的名字。③在基督教的暴力摧毁下,狄奥尼索斯同古代其他的神一样,渐渐被人遗忘,慢慢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二、尼采的狄奥尼索斯精神 14、15世纪,文艺复兴的曙光微露,人文主义者在古典文化中寻找能够表达人性的思想和观念,他们描绘古代的神话,吟唱古代的诗歌,在这个过程中,狄奥尼索斯因其独特的生命象征,被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用来表达人性之美、世俗之乐。1490年,诗人洛伦佐 美第奇( Lorenzo de Medici)为佛罗伦萨的嘉年华游行写了一首酒神颂歌,歌颂了狄奥尼索斯带来的快乐。1496年,著名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在罗马的**件雕刻作品就是狄奥尼索斯,这件承袭了古典风格的杰作,现保存在佛罗伦萨的巴杰罗(Bargello)博物馆里。 19世纪末,在古典学家和哲学家尼采的笔下,狄奥尼索斯这个早已消失在古代历史中的神又复活了。1872年,尼采出版《悲剧的诞生》,提出了狄奥尼索斯精神这一概念①,使狄奥尼索斯以新的精神内涵再次走进西方世界,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在《悲剧的诞生》里,尼采是这样阐释悲剧的诞生的:他首先提出了狄奥尼索斯精神和阿波罗精神的二元对立的概念,并试图通过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来解释悲剧的诞生。他认为,“在希腊世界里,按照根源和目标来说,在日神的造型艺术和酒神的非造型的音乐艺术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对立”,“分别可以想象成梦和醉两个分开的世界”,它们彼此共生并存,多半又彼此公开分离,“*后由于希腊意志的一个形而上的奇迹行为,它们才彼此结合起来,并终于产生了阿提卡悲剧这种既是酒神的又是日神的艺术作品”。② 那么,狄奥尼索斯精神和阿波罗精神为什么会结合在一起,并以什么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呢?尼采认为,在奥林波斯众神③壮丽的形象背后是古希腊民族的敏感和对痛苦生活的深刻理解,“从原始的泰坦诸神的恐怖秩序,通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